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
- 文档编号:26492405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60MB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热传递
5.热传导
1.冬天天气很冷,我们怎样才能使身体温暖起来呢?
用暖手宝焐一焐,身体就暖和起来了。
暖手宝传热让手暖和是固体与固体接触。
对着自己的双手哈一口热气,双手就会暖和起来。
哈气使手暖和是气体与固体接触。
到温泉中泡一泡,身体就会暖和起来。
泡温泉使身体暖和是液体与固体接触。
喝一杯热茶,热茶会让身体暖和起来。
喝热水使身体暖和也是液体与固体接触。
2.热是怎么传递到衣物和板栗上的?
用熨斗熨烫衣服,热通过熨斗传递到衣服上。
熨衣服时,加热电熨斗的金属底板,金属底板的热量传递给与其接触的衣服,使衣服变热,变得平整。
利用沙子炒板栗,热通过沙子传到板栗上。
炒板栗时,沙子吸收大量的热量,再把热均匀地传给板栗,板栗很快就被炒熟了。
3.生活中热传导的例子:
用电饭锅煮饭,热由电饭锅传给了米饭。
用炒锅炒菜,热由铁锅传给了蔬菜。
热水器,热通过热水器中的镁棒传给了水,使水变得温暖。
北方人冬天用的热炕,热由炕面传给了人。
4.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5.解释生活中热传导的现象
烙饼。
烙饼时,火的热传递给锅面,饼与锅面接触,热传递给饼,饼受热变熟了。
量体温。
测量体温时,人体将热传给体温计的感温探头,感温探头变热,直到与人体温度相同,热传导就会停止。
此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温度就是人体的温度。
冷敷或者热敷。
冷敷是皮肤的热传递给布包里的冰块,皮肤的温度降低,达到减慢血液循环的目的;热敷是布包里的热传递给皮肤,皮肤温度变高,以加快血液循环。
吹头发。
使用电吹风吹湿头发时,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另外电吹风吹出气体,加速空气流动。
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头发上的水快速蒸发。
电烙铁作画。
电烙铁通电后被加热,烙铁把热传递给与其接触的木板,接触点的木板受热颜色发生改变,利用这种颜色变化完成作品。
6.实验一:
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
探究的问题:
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
凡士林、金属片、试管夹、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等。
实验方法:
①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
②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另一端,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
③加热另一块金属片的中心,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现象:
在一侧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加热的地方向另一侧慢慢熔化。
在中间加热的金属片上,凡士林油从中间向四周扩散熔化。
实验结论:
无论加热金属片的中间还是边缘,金属片都会变热,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7.实验二:
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探究的问题:
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
铁架台、水槽、冷水、烧杯、热水、温度计等等。
实验方法:
①在烧杯中到一杯热水,并且放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热水和水槽中的冷水的温度。
③5分钟后,再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热水和水槽中的冷水的温度,并比较两测量的温度。
实验现象:
烧杯中的热水温度会越来越低,水槽中的冷水温度会升高,一直到水槽中的冷水和烧杯中的热水温度相近或相同。
实验结论:
这个实验说明热在水中传递时,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说明温度不同的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热传导。
8.学生活动手册:
在下图中画箭头表示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情况。
实验发现:
无论是加热金属片的中央还是边缘,凡士林都会熔化,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
热总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做与教材上相反的实验,将盛有冷水的烧杯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里,记录你的发现。
实验发现:
在相互接触的冷热不同的物体之间,热可以传递。
热从水槽里的热水传到烧杯上,再传到烧杯中的冷水,最后烧杯里的水也慢慢变热。
也就是说,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6.热对流
1.把一小瓶红色热水放入冷水槽中,会看到的现象是:
红色的热水会上升,到达冷水顶部会向四周流动,然后沿着水槽壁向下流动。
2.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
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3.制作简易走马灯
制作材料:
两个一次性纸杯、剪刀、蜡烛、火柴、一根细绳、牙签、双面胶等等。
制作方法:
①在一个纸杯的侧面开两个口,将蜡烛固定在杯底。
②在另一个纸杯的侧面开多个直角扇叶窗。
③在杯底穿一根细绳,用牙签固定。
④将两个纸杯口对口用双面胶黏合。
⑤点燃蜡烛,手提细绳,走马灯就转起来了。
简易走马灯的使用方法:
当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我们会发现这个简易的走马灯转动起来了。
简易走马灯转动原理:
当我们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
4.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
粮食仓库中的对流现象。
粮食仓库都装有天窗和地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仓库内的热空气上升后从天窗排出去,外面的冷空气从地窗进来,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所以仓库内能保持恒温,以免粮食受热生虫或者发霉变质。
电冰箱中的对流现象。
烧开水就是利用了水的对流。
自然界中的风是依靠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的。
冬天暖气片表面附近受热空气会向上流动。
空调也是利用热对流的原理。
5.实验一:
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实验探究的问题:
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
木头屑子、烧杯、冷水、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等等。
实验方法:
①把木屑放入水中。
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
③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实验注意点:
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小心烫手。
实验现象:
烧杯底部中间位置的木屑会上升,到达水面处会向四周扩散,然后沿着杯壁附近下降,
到达杯底附近会再次聚向中间并上升,如此循环流动。
实验结论:
水受热之后会上升,遇冷会下降。
6.实验二:
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实验探究的问题:
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材料:
玻璃罩、线香、火柴等等。
实验方法:
①固定一支线香,点燃。
②用玻璃罩倒扣住线香。
③观察线香冒出的烟是怎样飘动的。
实验现象:
线香的烟会直立向上直到瓶底,然后四散向下,接近线香燃烧处时,又向上流动。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之后会上升,遇冷会下降。
7.学生活动手册:
在下图中画出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
(用蓝色箭头表示冷水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水的传递方向)
在下图中画出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情况。
(用蓝色箭头表示冷空气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空气的传递方向)
实验发现:
从木屑与烟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热水还是热空气都会向上流动,冷水或冷空气则会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使得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从而使全部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趋于均匀。
这种传热方式叫热对流。
7.热辐射
1.站在烈日下,站在炉火、篝火边,会有非常炎热的感觉,是因为热辐射的原因。
2.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没有任何物质,但是太阳仍然能够将热传递给地球。
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
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3.热辐射特点:
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4.太阳是利用热辐射的传递方式将热传递到地球上的。
5.做一个简易太阳灶
制作材料:
纸板、锡纸、剪刀、美工刀、热熔胶枪、玻璃管或透明塑料管等。
制作方法:
①用纸板做一个支架。
②用热熔胶把锡纸固定在支架上。
③将玻璃管灌满水,并封好玻璃管口,固定在支架上后,调整锡纸凹陷的位置,使反射的阳光汇聚在玻璃管上。
简易太阳灶的原理:
利用的是太阳的热辐射原理。
太阳灶的受光面是一个凹型面,太阳光照射到凹型的面上,会聚焦于玻璃管上,能够将反射的光最大限度的转化成热能,传递给位于焦点的玻璃管上,然后传递到玻璃管中的水中。
6.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的方法
通过制作对比让学生发现影响热辐射效果的主要条件有受热物体颜色的深浅,太阳灶的材料、形状、大小,反光板聚焦的位置等。
可以将凡是不是吸热的地方,只要有温度的部位,用保温材料保温起来,防止热量的散失。
调整好最佳的日照角度,可以让太阳灶最大限度的接收热量。
可以增大受热的面积,这样就可以更多的吸收热量。
7.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
电烙铁是运用热传导的方式传热。
电水壶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两种方式传热。
烤箱、电暖器是运用热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传热。
太阳能热水器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传热。
8.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插图,想一想这两幅插图中有哪些热的传递方式?
他们分别是什么?
左图,用火焰加热的炉子烧热水。
火炉和水壶外壁的传热方式是热传导;壶中的水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火炉向周围空气传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右图,厨师用铁锅炒菜。
锅的外壁和铲子的导热方式是热传导;菜汤的导热方式是热对流;锅、菜等向周围空气导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9.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热的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相同之处:
这三种都是热传递方式,都是从温度较高之处传到温度较低之处。
不同之处:
一是热传递的过程不同。
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热对流是循环传递;热辐射是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直线传递。
二是热传递的媒介不同。
热传导在固体中传递能力最强,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弱;热对流只在气体和液体中存在;热辐射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
10.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这三种方式又有什么关系呢?
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方式。
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
11.学生活动手册:
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热的传递方式。
写出三种传热方式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传热方式
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热传导
1.直接接触.
2.固体传热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
都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热量。
热对流
1.循环传递。
2.只在液体和气体中存在。
热辐射
1.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传递。
2.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
8.物体的传热本领
1.实验一:
比较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
实验探究的问题:
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哪种传热最快,哪种传热最慢?
实验材料:
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棒、凡士林、珠子、热水、烧杯等等。
实验方法:
①用凡士林分别在5种材料棒上粘一颗珠子,珠子与材料棒远端的距离须一致。
②把5种材料棒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③观察5种材料棒上珠子脱落的先后顺序。
实验现象:
将塑料、木头、铜、铝、钢5种材料棒上粘一颗珠子,然后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五种材料上的珠子脱落的先后顺序为:
铜——铝——钢——塑料——木头。
实验结论:
在这5种材料中,铜的传热最快,木头传热最慢,这5种材料的传热性能从高到低的顺序为铜、铝、钢、木头、塑料。
这个实验也说明了不同材料导热性能不同。
2.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
3.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
举例说明。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例子:
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是因为蓬松的棉被中含有大量的空气,空气是不良导体,所以热量不容易散失,因此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
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暖,是因为双层窗户中间有空气,空气是不良导体,有了空气这个不良导体的保护,房间中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才会感觉很温暖。
冬天穿羽绒服比较暖和,是因为羽绒服中羽绒蓬松,有很多空气,空气是不良导体,所以热量不容易散失。
4.赤脚分别站在地板、地毯、瓷砖上,感觉是不一样的,地砖上非常凉,地板上比较温暖,站在地毯上感觉非常暖和。
因为瓷砖、地板和地毯三种物体的传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光脚站在瓷砖上感觉最凉,因为瓷砖是热的良导体,脚的热量通过瓷砖迅速散发,造成脚底温度降低,感觉很凉。
光脚站在地毯上不会觉得凉,因为地毯是热的不良导体,脚底温度不容易散发,不觉得凉。
5.物体的导热性能在生活中的运用
炒菜用的铲子,铲子头和铲子杆是不锈钢材料,不锈钢虽然是热的良导体,但坚固、耐用;手柄是塑料的,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防止烫伤。
高压锅的锅体是钢制的,导热性能好,手柄是塑料制的,是热的不良导体,以免烫伤。
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小树保温,以抵御严寒。
岩棉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帮助墙体保温。
保温瓶的瓶塞选用导热性能较差的非金属,如木头、塑料等制成。
电饭锅的锅胆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
利用棉花制作棉衣、防寒服等等。
冬天人们喜欢使用双层的保温玻璃杯,可以防止杯子中的热水很快冷却。
6.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
选择什么材料制作保温盒才能够让保温盒的保温效果更好?
可以选择木头、塑料、硬纸板等一些热的不良导体材料制作保温盒,保温效果会更好,尽量避免使用钢铁与铝、铜这些热的良导体材料。
除了在材料方面考虑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考虑保温盒的保温效果?
我们可以把保温盒设计成双层的,这样可以利用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一原理使保温盒的效果更好。
7.学生活动手册:
对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传热的快慢进行排序。
我最初的预测:
最慢塑料勺木勺铜勺铝勺钢勺最快
实验结果:
最慢木勺塑料勺钢勺铝勺铜勺最快
根据物体的导热性能给下面物体分类。
铜、铁、铝、塑料、空气、木块、陶瓷、泡沫、锡纸
热的良导体——铜、铁、铝、锡纸
热的不良导体——塑料、空气、木块、陶瓷、泡沫板
一、苏科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2
1.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2.右脑控制()的运动。
A.左侧身体B.上半身C.右侧身体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有三种形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这主要是为这解.A
C.水的三种形态可以互相转化
4.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
A.地表径流B.降水渗入C.海洋
5.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表附近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
A.云B.雾C.雨
6."石锅饭"是用石锅作为做饭的容器,用石锅做饭的好处是(A
A.石头是热的良导体,食物容易熟(S)
B.石头散热速度慢,容易保温
C.石头比较坚硬,不容易破
7.冬天,在同一环境里用手触摸木头、大理石和塑料,会感到大理石更冷,这是因为()。
A.大理石的温度低
B.木头和塑料是热的良导体
C.大理石是热的良导体
8.作曲家能谱出优美的乐曲,画家能画出美丽的图画,这说明大脑具有()。
A.记忆功能B.识别功能C.创造功能
9.下列属于人工智能的是()。
A.键盘B.鼠标C.电子手环
10.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熊,网
A.轻巧美观
B.降低成本
C.减慢热传导,防止烫手
11.下列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米
A.日食B.水面倒影C.彩虹
12.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
A.多建高楼大厦,使用玻璃幕墙
B.家里装修时,墙面尽量使用光滑的材料科
C.剧场的墙面使用粗糙的材料
13.下列选项中,()是因为热传递让物体温度升高的。
A.双手接触并反复摩擦感到热
B.晒太阳感到热
C.将橡皮在桌子上快速滑动,与桌面接触处会发热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
B.在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
C.中国的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原
15.子萱制作了几个彩色轮,旋转后不能变成白色的是()。
A.红、橙、黄、绿、蓝、靛、紫B.黄、绿、蓝C.红、绿、蓝
16.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明的以下推理中合理的是()。
A.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
B.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
C.贝壳原来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退到水中生活
17.形成露时的气温()。
A.比形成霜时的要高B.比形成霜时的要低C.与形成霜时相同
18.下列物体中,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B.家用穿衣镜C.眼镜
19.降水的动力来源于()。
A.太阳B.地球C.月球
20.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质量B.体积C.温度
21."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2.小萱制作了几个彩色轮,旋转后不能变成白色的是()。
A.红、橙、黄、绿、蓝、靛、紫B.黄、绿、蓝C.红、绿、蓝
23.利用篝火取暖主要是利用了()。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24.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是()节气。
A.白露B.寒露C.霜降
25.一般在一天中的()能看到雾。
A.早晨B.中午C.傍晚
26.人们经常用"眼疾手快"形容一个人反应很快,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人(A)。
A.反应时间短B.视力很好C.肌肉发达四
27.李奶奶患上了脑血栓,右边的身体瘫痪,这是因为她的()发生了栓塞。
A.左脑B.右脑C.小脑
28.下列关于人的大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脑的表面有许多沟回食8动线雄舞龄出
B.人的左、右脑的作用是一样的
C.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29.在通常的地形图或地球仪上,蓝色表示()。
A.海洋B.陆地C.盆地
30.下列不属于科学家收集有关地球内部信息的途径的是()。
A.研究火山和地震B.研究地热和温泉
C.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
3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未点燃的蜡烛
32.小孔成像的现象是()发现的。
A.孔子B.老子C.墨子
33.把木头杯盖换成()杯盖,保温效果会更好。
A.陶瓷B.金属C.泡沫塑料
34.下列选项中用来加快热传递的是()。
A.热水瓶的瓶胆B.电熨斗的金属底面C.冬天盖的棉被
35.下图中的两个圆柱大小相同,圆柱的高与直径相比,()。
A.高比直径大
B.高比直径小
C.高与直径相等
36.以下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汽车反光镜B.平面镜C.放大镜
37.页岩变质会形成()。
A.玄武岩B.板岩C.砂岩
38.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中不合适的是()。
A.迅速离开房间,到空旷的地方
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
C.快速跑到窗边大声呼救
39.人的大脑分工不同,()分管音乐、绘画、情感、技艺等。
A.左脑B.右脑C.小脑
40.水在加热时,变热的水会在水壶里()。
落8
A.上升B.下降C.不动
41.在地球内部,越往深处()。
A.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B.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42.小李通过实验认为:
流水能改变岩石的模样。
下列最能支持他的证据的是()。
A.岩石加热后放入水中会裂开
B.经常有水的岩石上面会长出青苔
C.岩石放进装有水的瓶中摇晃,会有细碎的颗粒出现
43.在太行山一带的山脉中发现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从而推断出这个地带在很早以前是()。
A.湖泊B.平原C.海洋
44.烧开水时,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的方式是热对流咸
B.液体和气体只能依靠热对流来传递热量
C.金属材料一般都是热的良导体
46.露经常在()形成。
A.傍晚或夜间B.中午C.下午
47.在造霜实验中,在冰水中加盐是为了()。
A.让水尽快结冰B.制造更低的温度C.增加水蒸气含量
48.下列成语中,包含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杯弓蛇影B.如影随形C.无影无踪
49.以下装置,能起到潜望镜的作用并且效果最理想的是()。
50.下面的情况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黑夜打开手电筒,看到光柱
B.看到阳光从树叶的缝隙直射进树林
C.利用太阳灶烧开水
51.一般情况下,金属传导热的本领比木头()
A.差B.强C.一样
52.热辐射的辐射越强,温度()。
A.越低B.不变C.越高
53.小明简要画出冷水和冰水的热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54.如右图,地震经常发生在()处。
A.甲B.乙C.丙
55.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了,这是人们利用了()可使岩石爆裂的特征。
A.冷热作用B.流水作用C.植物作用
56.小宇同学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A.高原B.山地C.盆地上
57.在我国东部,地形以()为主。
A.平原B.丘陵C.高原
58.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形成的。
A.板块分离B.大陆板块碰撞C.火山爆发
59.地震时,()最有可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A.躲在卫生间B.站在空旷处C.躲在桌子下
60.人站在阳光下会感到热,是因为太阳利用()的方式传递了热量。
A.热辐射B.热传导C.热对流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苏科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2
1.B
2.A
3.B
4.B
5.B
6.B
7.C
8.C
9.C
10.C
11.A
12.C
13.B
14.C
15.B
16.B
17.A
18.C
19.B
20.C
21.C
22.B
23.C
24.A
25.A解析:
雾一般在较冷的时候出现,一天中早晨温度最低。
26.A
27.A
28.B
29.A
30.C
31.A
32.C
33.C
34.B
35.C
36.C
37.B
38.C
39.B
40.A
41.A
42.C
43.C
44.A
45.C
46.A
47.B
48.A
49.A
50.C
51.B
52.C
53.A解析:
热量由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54.A
55.A
56.C
57.A
58.B
59.B
60.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苏教版 科学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知识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