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年级语文联合测试.docx
- 文档编号:26472129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65.78KB
届高三年级语文联合测试.docx
《届高三年级语文联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年级语文联合测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年级语文联合测试
2016届高三年级联合测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含试题和答题要求,全部答题一定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考生务势必姓名、准考据号等有关信息在答题卷上写清楚。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可以错
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达成1—6题。
(17分)
大数据:
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①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也会带动有关家产的整体发展,而由城市数字化到城市智慧化,重点是要实现对数字信息的智慧办理,其中心是引入了大数据办理技术,这势必成为智慧城市的新引擎。
..
②从智慧城市的系统构造来看,因为智慧城市的基础在于互联网技术,所以
智慧城市系统架构和互联网的系统构造相近似,也可分为四层,分别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
智慧城市有关于以前数字城市观点,最大的差别在于对感知层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智慧的办理,所以也能够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
③感知层是智慧城市系统对现实世界进行感知、辨别和信息收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海量的数据在感知层产生。
以视频监控为例,北京当前用于视频监控的
摄像头有50万个,一个摄像头一个小时的数据量就是几G,每日北京市的视频收集数据量在3PB左右,而一其中等城市每年视频监控产生的数据在300PB左右,这些摄像头及时回传的信息,海量数据对数据储存、并发办理的要求是近乎苛刻
的。
同时,关于海量数据的办理不但是智慧化的必定要求,也是对IT投资的一
种保护,不然不但不可以充足发掘数据的价值,还将为海量数据所累。
2016届高三年级联合测试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图:
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办理应用
④从上图能够看出,大批各样种类的数据进入数据库,经过组织、剖析、决
策以后,将最后的办理结果供应给决议者供参照,形成了完好的大数据办理流程。
如在智慧交通领域,当前已经实现了经过对交通流量的监测,进而动向调理红绿
灯的间隔时间,实现缓解拥挤的目的,别的还能够为司机供应优化的行车路线,
避开拥挤路段。
因而可知,面对智慧城市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技术将是必
然的选择。
⑤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迸发式增加,而大数据就像血液同样遍及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
⑥。
在城市规划方面,经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发掘,
能够为城市规划供应强盛的决议支持,加强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在交通管理方面,经过对道路交通讯息的及时发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挤,并迅速响应突发情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行供应科学的决议依照。
在安防与防灾领域,经过大数据的发掘,能够及时发现人为或自然灾祸、恐惧事件,提升应急办理能力和安全防备能力。
网络舆情监控方面,大数据也为城市供应了智慧支持。
⑦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都能够实现“智慧化”的重点性支撑技术,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
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范式和新战略。
大家产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营运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1.第①段加点词“引擎”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剖析作者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的原由。
(3分)
3.上面这幅图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4.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⑥段画线处的句子是
(2分)
2016届高三年级联合测试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5.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对数字信息智慧办理的中心是引入了大数据办理技术。
B.城市的营运和管理方式,在大数据支撑下已走向了“智慧化”
C.大数据对数据储存、并发办理的要求是苛刻到极点的。
D.大数据办理技术更是对IT投资的一种保护,因为IT能充足发掘数据的价值,也能令人们不为海量数据所累。
6.文章第⑥段说“网络舆情监控方面,大数据也为城市供应了智慧支持”。
请依据全文内容,推测“大数据”是怎样在网络舆情监控方面为城市供应智慧支持的?
(4分)
(二)阅读下文,达成第7—11题。
(19分)
一句话,到村庄里去
冯骥才
①半浦在宁波江北,依江傍海,土沃草肥,人又勤劳,是个古老的鱼米之乡,
到现在依旧安静地躺在这块土地上。
因为历时长远,模样年迈了一些,但浙江的村
子都很干净。
看上去像一个南方的妻子婆,满脸细细曲折的皱纹,慈眉善目,一身一干二净的衣衫,鬓发梳得齐整,仪态安稳地坐在那边。
②村庄不算大,一千多人。
但出门打工营生的人极少,十之八九还住在村庄里,人气儿依旧旺足,这在此刻的乡村不常见了。
不过时下天已入冬,田里没农活了,在周边公司里干活的人又都去上班,村里很静,鲜见人影,只有鸡呀狗呀在街上散步,雀儿们时时时落到街心找东西吃。
③一入村口就看见一溜儿几个牌子,上面写着这个村庄的历史、遗存、族姓、物产、风习,显然带着几分挺骄傲的神气。
半浦固然没列入国家级乡村保护名录,不过个市级的古乡村,但半浦人却把自己看得很重。
因为它东达上海,北接慈城,通江接海,舟车来往,历史上的半浦比此刻要大,也更重要,够得上一个乡镇。
能想到这个小村庄里以前有一个图书馆,还有过一个规模不小的“半浦小学”
吗?
此刻半浦小学的建筑还在,一幢灰砖黛瓦、素雅又宽阔、带木廊子的两层楼房,带着民国期间的风情,叫人想起柔石《二月》电影里那座教课楼。
但此刻历史过去了,室迩人遐,还没派上用处。
中国的乡村极少文字史,百年以上事物只需没有人再去念道,常常就会失忆。
失忆了就没用了——干脆扔了吗?
④半浦人没这么做,他们牢牢抓住自己仅剩无多的历史遗存。
他们知道只有这些残破不整却实实在在的历史遗存能够目睹他们的身份与来历。
所以,他们将村中仅存的二十四座有价值的老建筑视作瑰宝,比方:
祠堂、庙宇、府第和几座
经典性的江南民居。
我跑到这些建筑里看看,有的已经修睦,修得很经意,保持着原来的气质;有的还没有修,依旧断壁残垣,却不去乱动,连当年挂在门廊上挂食篮的木钩子,复一五一十吊在那边,历史留下的每个特别的细节里不都包含着一个美好的故事吗?
2016届高三年级联合测试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⑤半浦人对自己乡村的保护是谨小慎微的。
历时长远的古村大多陈腐落寞,支离破败,半浦人的做法是分期分批地整理,先把精髓修葺出来,再着手其余;即便精髓也一座座地精修细做,不急不躁。
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乡村遗存当成引认为荣的宝贝,不是当成向游人吆喝的景点,所以在这里看不到大拆大建的工地。
走在村中,有一种家园般的亲和感,能够看到浙东乡村特有的气质与生活。
比方南方多雨,村中全部门窗的上方,都伸出一块薄薄的石板做檐,以遮雨水;因为空气的湿度大,被褥湿润,白日拿到院外,沿墙搭在绳索上晾晒,晒干了,夜晚
盖在身上就会舒畅。
走在街上,从这些沿墙的、晒暖的、花花绿绿的被子前走过,会感觉一种生活的柔嫩与温馨。
在村口新建的文化礼堂里,我碰到几位中老年人正在自拉自唱,细一听是这里的家乡戏——越剧《情探·盟誓》;两位中年女子
一青衣一小生,唱得投入;操琴的老音弦拉得更是起劲。
于是,一种古村的情味
油但是生。
自然,时代新事物也正在逐渐走进村中,比方现代的家庭设备、电子
设备、交通工具等等;在刚才修睦的半浦小学的楼前我见到一位女士,她来自一
个民间的公益文化机构,正和村里商讨,要利用这座空置的教课楼创办慈孝文化
教育。
因为宁波慈城是江南著名的慈孝文化之乡,历史资源很深沉。
我问她:
会
有多少孩子到这个村庄里来参加活动?
她说五万,这数字相当惊人,怎么会有这
么多人?
她说,他们面对的将是整个宁波地域的小学生,并且是纯义务的文化教
育。
他们想让新一代人能够继承中华民族这个优异的传统,她希望我能在教育理
念上和方式上给他们一些建议。
⑥我听了很感人。
心想,在半浦村这里所看到的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古乡村吗
——
⑦敬畏自己的历史与传统,不急不躁,量力而为,先把精髓做好抓在手里,
再步步为阵营做下去。
第一是环境干净,有山有水。
不但有宝贵的遗存,还有鲜
活的文化传承,更要有逐渐好起来的生活,有自己的特点与追求。
这全部是从哪
里来的,不是来自当地老百姓自己的“文化自觉”吗?
假如老百姓理解了,自觉
了,何愁保护与传承。
那么我们的工作应该从哪里开始,做什么和怎么做,不是
已经了如指掌了吗?
⑧一句话,到村庄里去,唤起那边公众的文化自觉。
(本文刊于2016年1月14日文报告·笔会,原题“半浦村记”。
)
7.①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剖析。
(3分)
8.请紧扣“静”一词,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3分)
9.对第⑤段思想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半浦人对自己乡村的保护是谨小慎微的,表现了他们把自已的乡村遗存
当成引认为荣的宝贝,不是当成向游人吆喝的景点。
B.半浦村拥有一种生活的柔嫩与温馨,因为走进村中不但让人油但是生古
村的情味,并且时代新事物也正在村中不停地出现。
2016届高三年级联合测试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C.半浦人对乡村的保护和生活方式,表现了他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重视保
留原有的历史遗存、传承中华民族优异传统的“文化自觉”。
D.半浦村想让新一代人能够继承中华民族慈孝的优异传统,因为宁波慈城
是江南著名的慈孝文化之乡,并且历史资源很深沉。
10.依据文中信息,请为纪录片“中国的古乡村——半浦”写一段讲解词(100
字左右)。
(4分)
11.本文原题为“半浦村记”,发布时改为“一句话,到村庄里去”,请研究作
者改题的原由。
(6分)
(三)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出6空,按前6空评分】
12.
(1)
,白露未晞。
(《诗经·蒹葭》)
(2)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鸟雀呼晴,
。
(周邦彦《苏幕遮》)
(4)
,专心躁也。
(荀况《劝学》)
(5)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
(6)春江潮水连海平,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
,几度斜阳红。
(杨慎《临江仙》)
(8)不愤不启,
。
(《论语·述而》)
(四)阅读下边的作品,达成第13—15题。
(8分)
西湖怀古
陈德武(南宋)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人。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好汉,都忘掉、一生志。
惋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慨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①,天吴移水②,作农桑地。
借款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①力士推山:
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丁力士推山的故事。
②天吴移水:
“天吴”,海神名。
13.
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1分)
A.八声甘州B.
水调歌头
C.踏莎行
D.水龙吟
14.
对作品上阕剖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人”前句为“果”,后句为“因”,引出
怀古思路。
B.“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句用铺叙手法睁开对西湖景致的描绘。
C.“一时好汉,都忘掉、一生志”句作者训斥好汉们都忘掉了当年光复中原
的信心,表达他一人孤单奋战的无奈之情。
2016届高三年级联合测试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D.词的上片以美景衬哀情,抒兴亡之思。
15.有人议论此作品“达情曲而蕴蓄”,请联合下阕内容加以赏析。
(4分)(五)阅读下文,达成第16—20题。
(18分)
①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
幼传家业,六岁能属诗,十三而孤,邈过庭之训,长遂博学多才,不事章句之学,而爱奇尚异,深邃有远识。
建平王刘景素闻风而
悦,待以布衣之礼。
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疾,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
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
而宋末多阻,宗室有忧生之难,王初欲羽檄征天下兵,
以求一旦之幸;淹尝冷静晓谏,言人事之成败,每曰:
“殿下不求宗庙之安,如
.
信左右之计,则复见麋鹿霜栖露宿于姑苏之台矣。
”王遂不悟,乃凭怒而黜之,
为建吴兴令,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皆淹一生所至爱,不觉行路之远矣。
山
中无事,专与道书为偶,乃悠闲独往,或日夕忘归,放浪之际,颇著文章自娱。
②俄皇帝始有大功于四海,闻而访召之,为尚书驾部郎、骠骑竟陵公从军事。
当沈攸之起兵西楚也,人怀危惧,高帝尝顾而问之,曰:
“天下纷繁假如,君谓
怎样?
”淹对曰:
“昔项强而刘弱,袁众而曹寡,羽命令诸侯,竟.受一剑之辱,绍跨蹑四州,终为奔北之虏,此所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焉?
”帝曰:
“闻此言
者多矣,其试为我言之。
”淹曰:
“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
宽容而仁恕,二胜也。
贤良毕力,三胜也。
民望所归,四胜也。
奉天子而伐逆叛,五胜也。
攸之志锐而
器小,一败也。
有威而无恩,二败也。
士卒解体,三败也。
缙绅不怀.,四败也。
悬兵数千里,而无同凶相济.,五败也。
故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
”帝笑曰:
“君谈过矣。
”受禅以后,又为骠骑豫章王记室从军、镇东武令,参掌诏册,并
典国史,既非雅好,辞不获命。
寻迁正员散骑侍郎、中书侍郎。
③淹尝云:
“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役,求身后之名哉?
”故自少及
长,何尝著书,惟集十卷,谓这样足矣。
(节选自江淹《自序传》)
16.写出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
淹尝冷静晓谏
(2)
竟受一剑之辱
(3)
.
(4)
.
缙绅不怀
而无同凶相济
.
.
17.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
5分)
然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疾,遂诬淹以受金者,将及抵罪,乃上书见意而免焉。
18.以下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同样的—项是(2分)(
)
A.
待以布衣之礼
以求一旦之幸
B.
.
.
遂诬淹以受金者
王遂不悟
C.
.
.
其试为我言之
而终为我获焉
D.
.
.
不事章句之学
竟受一剑之辱
.
.
19.依据第②段内容,简析江淹对战争取胜的见解。
(3分)
20.请联系全文,剖析结尾画线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2016届高三年级联合测试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六)阅读下文,达成第21—25题。
(12分)
甲
①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认为草树幽香无如兰味,
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②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瘁,无何其一槁矣。
而他家
所植者,茂而多花。
予就问故,且告以闻。
客叹曰:
“臭腐之极,复为奇特①,物皆然矣。
古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
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饥死。
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
”
③嗟乎!
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节选自明朝陶望龄的《养兰说》)
乙
①嵇六赞府性爱兰,购兰数十盆,皆有品目,躬自培养,不假手于奴隶。
春
时方寒,置密屋中,犹惧其冻。
炽炭于旁,不敢施勺水。
箭才寸许,虑其或僵也,
时以指信息之。
出见人所蓄兰,置风日中,干则以水灌之,笑曰:
“是乌知养兰之道乎?
”归,视见弥谨。
②无何,兰渐萎。
再出见人之兰,则浓色可掬,蕊苕苕②将放矣。
乃大恚,语予曰:
“吾今尔后知兰固天下之贱卉也。
吾护之如头领,爱之如兄弟,得兰之性者宜莫我若□,乃反不如他人之荣。
是岂足为品之贵乎?
”
③予曰:
“此非兰之贱,乃子不得其贵之之道耳。
兰号国香,其质固草木也。
草木则有草木之性,子乃以己之性为兰之性,岂兰之所欲哉?
名为爱兰,其实害之。
子未阅淮南之言乎?
爱熊而食之盐,爱獭而饮之酒,虽欲养之非其道,子之
于兰,得无类是?
子但时其风雨燥湿而已,其余无事屑屑也。
”赞府曰:
“果如是乎?
吾姑试之。
”明年,兰大盛。
(节选自清代张云璈的《养兰说》)
【注】①臭腐之极,复为奇特:
此句引用《庄子·知北游》:
“臭腐复化为奇特,奇特复化为臭腐”。
②苕苕(tiáo),高高的样子。
21.可填入甲乙两文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都是()。
(1分)
A.矣B.哉C.也D.耶
22.把以下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甲文第②段画线处,语意连接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①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
②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
③误哉,子之术也
④以芳悦人者,百卉也
A.②④①③B.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D.③④①②
2016届高三年级联合测试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23.以下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甲文养兰者开始时用茶水浇花,后改用大粪灌溉。
B.乙文养兰者开始时不让佣人用水浇花,后才浇水。
C.甲文养兰者听人所言才知道兰能够化腐败为奇特。
D.乙文养兰者的兰花不如他人是因为他兰花品种贱。
24.归纳乙文的思想,并对其意义进行议论。
(3分)
25.简析甲、乙两文说理的同样之处。
(4分)
二写作70分
26.依据以下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许多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
成诗歌)。
有人说,登上高峰,或许就超越了一个真切的自己。
也有人说,不要登上高峰,从半山上看,或许世界显得更美。
2016届高三年级联合测试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联合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