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高考历史模拟题优选0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河北.docx
- 文档编号:26455544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06MB
冲刺高考历史模拟题优选0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河北.docx
《冲刺高考历史模拟题优选0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河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刺高考历史模拟题优选0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河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刺高考历史模拟题优选0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河北
专题0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一、单选题
1.(2021·河北邯郸市·高三二模)分封在商朝已出现,当时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方国、部族加以名义封号。
周朝的分封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
这说明,周朝分封制
A.加强了王室对统治疆域的控制B.确立了贵族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
C.避免了王族内部争夺最高权力D.体现了统治集团对权力的再分配
2.(2021·河北邯郸市·高三二模)明成祖时期,诏命吏部尚书蹇义等26人分巡全国各地,安抚军民,询察利病。
宣宗时,“巡抚”之名已经确立,并由临时派遣变为专门设置。
这些举措的实施
A.降低了政府统治效率B.消除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扩大了中枢行政权力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2021·河北邯郸市·高三二模)西汉建立后,从刘邦称帝始,到汉武帝即位之初,中经惠、文、景三帝,大约六七十年间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
这一做法
A.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反思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C.反映了抑制王侯势力的意图D.缓和了统治集团的矛盾
4.(2021·河北保定市·高三一模)下表反映了唐玄完开元年间的官员考核制度(流外官是指唐时充任各衙门的具体办事人员),据此可知,该制度
唐代流外官的四等考第
等第
资格
1、上
清谨勤公,勘当明审
2、中
居官不怠,执事无私
3、下
不勤其职,数有衍犯
4、下下
背公向私,贪浊有状
A.由专门考核机构负责执行B.考核标准非常全面客观
C.注重官员实际工作表现D.具有浓厚的道德判断色彩
5.(2021·河北秦皇岛市·高三二模)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人口迁移的高潮期。
读下面《清朝前期国内移民方向示意图(局部)》,不属于当时人口迁移原因的是
A.内地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突出B.台湾问题的解决,加强两地交流
C.改土归流,扩大政府直接控制区域D.边疆的持续开发,经济重心转移
6.(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二模)唐朝柳宗元(773—819年)在《封建论》中认为,国家要治理的好,不仅要实行郡县制,还要配合“善制兵,谨择守”等一系列制度。
这一文章撰写的时代背景是
A.藩镇割据的严峻问题B.制度创新的封建盛世
C.开疆扩土的军事需要D.吏治腐败的统治危机
7.(2021·河北保定市·高三一模)春秋末年鲁国的叔孙穆子出使晋国,晋悼公设宴。
先命乐工演奏天子赏赐诸侯的《肆夏》之乐,叔孙穆子认为不合礼制不敢接受,又让乐工歌诵诸侯相见才用的《文王》三章,穆子仍然不肯接受,直到伶人歌诵用来宴群臣嘉宾的《鹿鸣》,他才接受。
这一史事反映出当时
A.恢复周代礼乐制度刻不容缓B.诸侯严格遵守宗法血缘制度
C.人民思想愚昧缺乏礼制观念D.诸侯僭礼越规挑战礼乐制度
8.(2021·河北秦皇岛市·高三二模)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
“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
A.粮食生产极其发达的社会现实B.官营青铜冶炼铸造业技术高超
C.维护奴隶制等级制的基本诉求D.夏商周宗法、分封的基本内容
9.(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二模)商朝建立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西周时期,天子控制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了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商与西周地方制度的主要区别是
A.王畿所在方位B.诸侯权力范围
C.王位产生方式D.封国面积大小
10.(2021·河北高三二模)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
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
这些措施
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
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
11.(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一模)“苍梧”原为战国楚地,大致在今湘江上游一带。
秦朝设苍梧郡,其方位在今湖南东部的湘、资二水流域,南以五岭为限。
汉武帝时重置苍梧郡,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辖境则基本移至岭南地区。
材料中“异地同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封建经济的渐趋恢复D.统一王朝疆域的北扩
12.(2021·河北张家口市·高三一模)宋代朝廷对于地方状况的了解,除基层报至主管部门有据可查的账籍及印历外,不少是自监司、台谏、特使等各类官员的巡行见闻中得来的,百姓中的传言、谣谚是经常被搜集的对象。
宋代这一做法
A.增强了监察机关的权威性B.推动了地方权力的相互制衡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13.(2021·河北高三二模)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无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
由此可见分封制
A.使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B.初创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14.(2021·河北高三零模)魏晋时期,高品第的士族很乐于就任地望清美、品秩较低、升迁较易的秘书郎、著作郎、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官职,而寒门不可企及。
这从本质上说明
A.社会阶层已经固化B.地主阶级统治加强
C.士族精于为官之道D.门阀政治逐步形成
15.(2021·河北高三零模)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奉为天下通义。
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滑公即位;宋滑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
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传贤优于传子B.宗法制度瓦解
C.王室逐渐衰微D.殷人旧俗影响
16.(2021·河北邯郸市·高三一模)周初分封将周部族、先代部族、殷遗族众以及众多蛮夷戎狄都划在周政与周制的圈子里,周统治者还做了一系列具体的制度上的规划,如策命赐物、朝聘盟会、爵制和服制等。
据此可知,西周初期
A.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已形成B.民族演进滞后于国家形态变动
C.华夏族群的认同感加强D.诸侯国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彰显
17.(2021·河北张家口市·高三一模)西周晚期,周夷王听信谗言烹杀了齐哀公,立哀公之弟为胡公;后齐国国人击杀胡公,立哀公之子为齐献公。
周宣王喜爱鲁国少子公子戏,执意立其为鲁国太子,引发鲁国内乱;周天子声望大减,诸侯多有违抗王命之举。
这说明当时
A.嫡长子继承制日趋制度化B.周王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中央集权体制已初现雏形D.传统的礼乐秩序受到挑战
18.(2021·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高三一模)《左传.闵公元年》记载,管仲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左传.成公四年》记载:
“楚虽大,非我族,其肯字我乎?
”孔子也明确说: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此类言论在春秋时期屡见不鲜。
这种历史现象
A.树立了华夏民族的正统地位B.说明各族群间交往碰撞频繁
C.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D.引发少数民族不断人侵中原
19.(2021·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高三一模)立宪派人物杨度在《金铁主义》一文中强调:
“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
”作者的观点
A.对中华民族概念作了科学的阐释
B.表达了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各阶层的共识
C.指出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同一性
D.指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多元一体的特点
20.(2021·河北石家庄市·高三二模)下列两幅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长城布局。
据此可知
A.长城保护了中原农耕文明B.中国辽阔版图基本形成
C.长城防御的对象发生变化D.秦朝率先创立郡县制度
21.(2021·河北张家口市·高三二模)西汉初年,统治者将黄老之术中的君道无为、刑德相辅、节欲崇俭、与民休息等观念转化为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这做法
A.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反映了抑制王国势力的意图
C.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D.反思了秦朝短期而亡的教训
22.(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一模)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
与此图相适应的历史描述是
A.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C.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D.佛教盛行,市民文学蓬勃发展
二、论述题
23.(2021·河北石家庄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宋代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
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
参知政事、话本、通判、张载、交子、市坊、岁币、苏轼、夜市、市舶司、榷场、党争、佃户、沈括、转运使、李清照、糊名法、天子门生、景德镇、活字印刷术、占城稻、禁军、指南针、澶渊之盟、青苗法、王小波起义、米芾、《武经总要》等。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24.(2021·河北张家口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泰代到民国,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变化,概括起来不过只是一治一乱,统一分裂的循环往复而已。
那么产生循环往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古人用内外轻重之说来进行解释。
……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轻重相维,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使地方有适度的分权,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轻重相维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一旦处置夫当,就会失去平街,不是向外重内轻滑坡,就是向内重外轻倾科,因此历史总是循环不已,周而复始。
当然每一个循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吸取前代教训以后的提高。
——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围绕“内外轻重之说”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闸述。
(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三、材料分析题
25.(2021·河北邯郸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县是中央政府直接任命长官的基层政区,因此划定县的幅员是确定其他层级政区幅员的基础。
秦汉时定下了一个基本原则:
“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
”(《汉书·百官公卿表》)这个原则自然合乎道理,因此为以后历代所遵奉,百里之县成为习惯的称呼,县令有时也就戏称为百里侯。
县以上政区的幅员则没有面积大小的明确规定,大致是以所辖县的数量作为大小的衡量标准。
汉代的人俗称郡为“千里之郡”,指的是一个郡大约领有十县之地。
三国时代的人称州为“万里之州”,也是表示一个州大概包含百县之地的意思,并不是郡非千里见方,州非万里见方不可。
说到底,千里之郡与万里之州也是间接以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两项指标来确定幅员大小的。
因此在秦汉时代,南方的州郡幅员都比北方大得多。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时期划定县的幅员原则以及南方州郡幅员大的原因。
(2)若探究秦汉时期“百里之县”“千里之郡”“万里之州”的幅员面积大小,请举例说明可以查阅哪些类型的史料?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周朝的分封制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故选A;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
2.D
【详解】
据材料可知,“巡抚”的职责、职位演变,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正确;据所学可知,“巡抚”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未涉及政府效率问题,A错误;驯服的设置未消除中央和地方的矛盾,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机构的设置,而非中央,C错误。
3.B
【详解】
据材料可知,西汉建立之初实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这是因为秦朝速亡的事实对汉初统治者的深刻教训及应对汉初严峻的经济形势,B正确;汉初郡国并行制的推行,认同王国势力的发展,给予王国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间的矛盾,D错误。
4.C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唐玄完开元年间的官员考核制度,将流外官政绩行为进行等级评定,体现政府注重官员实际工作表现,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设立专门官员考核机构,排除A;考核标准注重官员行为,并不体现考核标准非常全面客观,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道德判断色彩,排除D。
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在宋朝时期已经南移完成,因此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人口迁移高潮的主要原因与经济重心转移无直接关系,D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激化,是导致时期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图片中国内移民方向示意图可知,这时期我国国内人口项台湾迁移,与这时期解决台问题,加强了内陆与台湾交流有很大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明清时期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和管理,这促进了这时期内陆人口向西南地区迁移,C项不符合题意。
6.A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下的中央享有统领地方的权力,可以通过恰当的官员选拔,合理军队配置,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柳宗元写这边文章恰逢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A项正确。
柳宗元所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开疆扩土、吏治腐败,排除CD。
7.D
【详解】
鲁国使臣出使晋国,晋国国君先后用天子之乐、诸侯之乐、群臣之乐,使臣最后接受了群臣之乐,材料说明晋国未遵守礼乐制度,礼崩乐坏,故选D;礼崩乐坏是社会发展趋势,且材料没有涉及恢复周代礼乐制度的措施,排除A;材料反映了晋国挑战了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的制度,B项“严格遵守”表述错误,排除;礼崩乐坏反映的是周王室衰微,不能反映人民思想愚昧,排除C。
【点睛】
8.C
【详解】
根据“《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可得出,西周的礼乐制度是维护等级的一种手段,反映出维护奴隶制等级制的基本诉求,C正确;A项太夸大,排除;材料不能得出是官营,也不能体现技术高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分封,排除D。
9.B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下的商王同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而周朝通过分封制强化了周天子与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因此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诸侯的权力范围大小,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二者的王位产生方式均是世袭制,C排除。
故选B。
10.B
【详解】
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封夜郎侯、由本地区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地方官吏等,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B项正确;针对西南民族的措施不能缓和“各民族”间的关系,A项错误;汉武帝管理西南民族的措施与缓解郡国问题不符,C项错误;汉武帝因地制宜的做法促进而非阻碍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D项错误。
11.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苍梧”原为战国楚地,秦朝实行郡县制,在原楚国苍梧设长沙郡,另设苍梧郡;汉武帝推行“推恩令”,重置苍梧郡,辖境南移至岭南,旨在削弱地方王国势力;由此可知,材料所述“异地同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异地同名”,未涉及到皇权情况、经济情况,故排除BC;从秦到汉,苍梧郡辖境不断南移,不能说疆域的北扩,故排除D。
12.C
【详解】
宋代朝廷了解地方状况,不仅使用基层上报的帐籍及印历,还派监司、台谏、特使等各类官员到民间搜集信息,其意在了解、监控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所作所为,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宋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増强监察机关的权威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推动地方权力相互制衡、削弱地方割据经济基础的信息,排除BD两项。
13.D
【详解】
在齐、鲁、晋、燕等诸侯国统治下的蛮、夷、戎、狄各族,逐渐结束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建立起奴隶制政权,反映出分封制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分封制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化,A项错误;分封制并非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B项错误;材料与官僚政治的建立无关,C项错误。
14.D
【详解】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高品第士族基本把持了“地望清美、品轶较低、升迁郊易”的官职,最终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形成士族把持政权的门阀政治,D正确;不论寒族还是士族,都属于士阶层,其阶层内部的流动性差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A;寒族和士族在阶级属性上都属于地主阶级,B不能凸显出材料中寒族和士族的差别,排除;士族在为官方面的优势不是主观能力所致,而是门第所致,排除C。
15.D
【详解】
西周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宋国是殷商遗民之国,因此其制度方面更多的继承了殷商的继承制度,即兄终弟及,D正确;题干中没有对传长与传贤两种继承方式进行对比,无法得出传贤优于传长,排除A;题干涉及时间是西周,宗法制度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王室衰微是在西周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
16.C
【详解】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西周分封制把不同部族都囊括其中,并设立制度约束,制度规划支撑的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宗法政治共同体社会,周王室、同姓和异姓方国甚至土著族众都在这个宗法政治共同体内,这些不同族群在分封制的推动下,民族认同会得到加强,故选C项;秦汉时期,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形成,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先秦民族演进过程与这一时期的国家形态变动同步,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民族认同的机制,没有凸显诸侯权力,故排除D项。
17.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周夷王、周宣王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其政治权威受到诸侯的质疑和反抗,这说明传统的礼乐秩序受到挑战,D项正确;材料中的事件是周夷王立哀公之弟为胡公、周宣王立鲁国少子公子戏为鲁国太子,不能反映出嫡长子继承制日趋制度化,排除A项;春秋时期周王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排除B项;战国时期中央集权体制初现锥形,排除。
18.B
【详解】
历史上的“华夷之争”与“华夷之辩”,说明各族群间碰撞频繁,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是“华夷之争”在春秋时期“屡见不鲜”,说明华夏民族的正统地位并未确立,故排除A项;春秋时期分裂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生质变,直接原因是各国改革社会分配方案导致,故排除C项;少数民族人侵中原主要是经济原因,主要是对于中原财富的劫掠,排除D项。
19.D
【详解】
杨度认为中华是一种文化的代称,不是指地区和种族。
中华文化中有各族的文化,却又是一体的,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上多元一体的特点,D项正确;科学的说法错误,排除A;各阶层共识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文化上的同一性,排除C。
20.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长城修筑主要是为了诸侯国之间作战用途,而秦统一后的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因此反映的是长城防御的对象发生变化,C正确;A仅符合秦朝的长城用途,A排除;中国版图基本奠基是在清朝,B排除;秦朝在全国大规模推行郡县制,并非是首创,D排除。
故选C。
21.D
【详解】
本题考查西汉初期的治国思想。
材料背景是西汉初期,由于长期战乱经济凋敝以及反思秦政苛法弊端,采用“无为而治”的方针,由此出现材料所述的变化。
汉初之所以奉行“无为而治"之策,主要来自于秦朝速亡的事实对汉初统治者的深刻教训以及应对汉初极为严峻的经济形势,故D项正确,A项错误;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的推行,认同王国势力的发展,给予王国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力,B项与史实不相符合;“无为而治"”方针推行期间,郡国并行制之下的王国与朝廷之间的矛盾趋向激化,C项错误。
22.C
【详解】
图示为南北朝时期,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突出历史现象是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故答案为C项;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尚未确立,排除B项;市民文学蓬勃发展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23.示例:
选词:
通判、转运使、禁军论题:
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创设“通判”一职。
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起到了与知州彼此制约的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北宋于各路设转运使。
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举贤荐能等职责,削弱了地方的实力。
禁军为北宋的正规军,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
禁军每发一兵,均须枢密院颁发兵符,使将不得专其兵,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总之,这些措施加强了宋王朝的中央集权,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注: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学生若答其它且符合题意即可。
)
【详解】
本题属于小论文形式的考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首先选择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得出主题,再进行阐述。
如选择“通判、转运使、禁军”,结合所学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的史实,可从通判、转运使、禁军的权力设置和作用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务必突出将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削弱地方,同时也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论述时,必须做到持论有据,逻辑清晰,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点睛】
24.示例一论题:
外重内轻或内重外轻是中国历史循环往复的原因。
阐述:
“内”指的是中央政府或中央政权,“外”则是地方政府或地方分权。
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被称为“外重内轻”,反之则为“内重外轻”。
外重内轻可能引发割据分裂局面,促使统一王朝走向瓦解,这是汉、唐两代的教训。
新的王胡接受前朝教训,调整前朝中央集权方式。
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有导致亡国的危险,这是宋、明王朝的教训。
综上所述,一部中国政治史就在外重内轻和内重外轻的两端往复摆动,从而出现循环往复的局面。
示例二论题:
中国历史上内外轻重的转换,难以长期维持轻重相维状态。
阐述:
秦汉两代基本上是轻重相维的时期,秦之速亡并非地方权力太重,而是因为苛政.所以“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
直到东汉末年才出现极端地方分权,引起军阀割据,造成三国鼎立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处于轻重失序的周期,乱世从东汉末年算起整整延续了400年之久。
隋唐前期又一次达到轻重大体相维的态势,但在吸取汉末以来教训之后,中央集权更加强化。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代政府不得不把权力下移,唐后期又从治世转人乱世,部分方镇拥兵自立,形成割据,导致唐末分裂的局面再度出现。
从唐中期到宋代重新统一,混乱的形势也贯穿了两个世纪。
综上所述,新的王朝吸取前朝教训,寻求适宜的中央集权方式,但很难长期保持轻重相维状态。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根据材料“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轻重相维,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使地方有适度的分权”可知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问题,因此关于论题可围绕此主旨展开。
关于阐释可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发展的脉络角度进行作答,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5.
(1)原则:
以百里见方的面积作为县的幅员基数;以居民的数量作调节。
原因:
州郡幅员没有面积大小规定;县的数量少;人口数量少。
(2)史料:
秦汉历史文献,如《汉书》等;历史地图及地方志等。
【详解】
(1)原则:
根据“县大率方百里”得出以百里见方的面积作为县的幅员基数;根据“其民稠则减,稀则旷”得出以居民的数量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刺高考历史模拟题优选0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河北 冲刺 高考 历史 模拟 优选 01 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 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