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煤炭物流详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6454488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29.28KB
中铁煤炭物流详勘报告.docx
《中铁煤炭物流详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铁煤炭物流详勘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铁煤炭物流详勘报告
张家口中铁国电联合物流有限公司张家口煤炭物流中心储煤场
(详勘阶段)
河北凯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五月
张家口中铁国电联合物流有限公司张家口煤炭物流中心储煤场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法人代表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核:
审定:
勘察单位:
河北凯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日期:
2015-05-15
目录
文字部分
一、前言
1工程概述
2勘察目的与任务
3工程等级
4勘察依据
5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
二、场地条件
1气象条件
2地形地貌
3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
4岩土条件
5工程环境条件
三、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岩土参数
2场地、地基均匀性与稳定性评价
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4地下水评价
5湿陷性评价
6基坑稳定性评价
7天然地基可能性分析
8桩基成桩条件分析
9预测建筑物变形特征
10地基处理方案建议
四、结论与建议
图表部分编号
1.勘探点一览表
2.湿陷量计算表
3.原位测试表
4.波速测试成果表
5.三轴试验成果图表
6.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表号01)
7.工程地质剖面图(图表号02-53)
8.工程地质柱状图(图表号54-57)
9.土工试验分析成果及分层统计表(图表号58-62)
一、勘察工作
1、工程概述
拟建场地位于万全县旧堡乡旧堡村东北2km,东依407省道与丹拉高速路及110国道相连,南临京呼铁路,交通方便。
储煤场基本概况:
拟建物为单层排架轻钢结构,独立柱基,柱间距为12m,排距跨度为36m,高度约6m。
受张家口中铁国电联合物流有限公司的委托,河北凯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2、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将初勘与详勘合并一次进行,其目的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及相关计算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对地基基础方案、地基处理及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做出论证和建议,为此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
(2)查明场地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及岩性,提供各层地基土的岩土性质指标、变形参数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查明场地内有无湿陷性土,并判定场地的湿陷类型和地基的湿陷等级,确定湿陷性土层的厚度以及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4)如遇不良地质作用,需查明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其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意见。
(5)查明埋藏的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对场地的稳定性、均匀性及适宜性进行评价。
(7)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及变化情况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9)提供可能的基础形式、方案建议。
(10)预测建筑物变形特征。
3、工程等级
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4、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
(8)《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9)“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0)《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DB13(J)/T48-2005
(11)甲方提供的工程勘察任务书及平面布置图
5、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临近场地的工程经验,本场地岩性主要由耕土、黄土状粉质粘土(以下简称粉质粘土)、圆砾等组成,因此,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先井后钻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在钻孔中进行原位测试,在先井后钻中取样,并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将试验指标分别统计,来评价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并在zk61、zk76钻孔中进行波速测试,为设计与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本场地标高采用绝对标高,以落煤塔储煤场东西走向轴线与场地外边线交叉点绝对高程895.211m(1984坐标系统)为BM点,用铁钉系红布条做记号,甲方已确认。
然后引测其它勘探点的标高。
根据勘察的任务和要求,完成工作量见表2:
表2
数量
(个)
进尺
(米)
取分析样
原位测试
测点
(点)
原状样
(件)
扰动样
(件)
标贯
(次)
动探
(米)
钻孔
56
919.0
/
/
127
39.6
56
先井后钻
30
453.9
101
54
/
/
30
合计
86
1372.7
101
54
127
39.6
86
外业时间:
2012年02月26日~2012年02月29日
内业时间:
2012年02月29日~2012年03月04日
二、场地条件
1、气象条件
万全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
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短促降水集中;秋季晴朗冷暖适中;冬季寒冷而漫长。
年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464毫米,年均积温2788℃,日照时间约2828小时,无霜期116-135天。
雨季主要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D.4,拟建场地重现期为50年的雪压和风压分别为0.25kN/m2、0.55kN/m2。
本地区为季节性冻土区,标准冻深1.4m。
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冀西北低中山区,地处洋河盆地(山间盆地)北部山前冲洪积扇顶部倾斜平原,孔口标高区间为898.61-893.08m,场地由东北向西南缓倾斜,最大高差约为5.5m左右,地形起伏较小,属较平坦场地。
3、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
本区地处尚义--赤城东西向深大断裂南约25km处,断裂以北地震活动微弱,断裂以南地震活动较强烈,根据《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1:
5000000),该场地区域上属次不稳定区。
根据已有资料拟建场区及附近无活动断裂和大断裂存在,且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于100m,地形地貌单一,地层沉积环境简单沉积方式单一,无故河道、暗坑、暗塘分布;无地质灾害发育条件,综合评价拟建场地稳定。
4、岩土条件
本场地按时代成因将土层分为: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新近堆积土和一般堆积土两大类;按地层岩性结构划分出四个工程地质层和四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新近堆积土
①耕土(Q4ml):
黄褐色,稍密,稍湿,主要成份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混夹植物根茎,厚度:
0.3-0.8m。
一般堆积土
②粉质粘土(Q4al+pl):
深褐黄色,稍湿,可塑,小孔隙及虫孔发育,见有白色钙质菌丝,含少量砂粒和圆砾,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4Mpa-1,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分布于整个场地,局部因粘粒的减少而相变粉土,并夹薄层圆砾层,厚度0.3-10.7m。
②1细砂(Q4al+pl):
黄色,稍湿,稍密,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不均匀,不纯净,含砾,多呈透镜体状分布于粉质粘土②层底部,厚度0.0-4.8m。
②2砾砂(Q4al+pl):
杂黄色,稍湿,中密,粒径大于2mm占25-30%,原岩成份以凝灰岩为主,多呈似层状分布于粉质粘土②层底部,厚度2.1-2.9m。
②3圆砾(Q4al+pl):
杂色,稍湿,中密,呈次磨圆状,粒径2-20mm占35%,大于20mm占20%,原岩成份以凝灰岩为主,粉土混不均匀砂充填,多呈透镜体状分布于粉质粘土②层顶部,骨架颗粒呈中风化状,厚度0.0-4.7m。
③圆砾(Q3al+pl):
杂色,中密,稍湿,呈次磨圆状,母岩为北部上游山区白垩系砾岩,粒径2-20mm占35%左右,20-50mm者占20%左右,原岩成份为凝灰岩、安山岩等,中风化,中粗砂充填,含少量粘性土,本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局部夹薄层砾砂层,最大揭露厚度:
26.0m。
③1粉质粘土(Q3al+pl):
黄褐色,可塑,稍湿,中低压缩性,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反应,土质不纯,含砾石,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圆砾③地层中,厚度:
0.0-3.0m。
④粉质粘土(Q3al+pl):
棕褐色,可塑-硬塑,稍湿,中低压缩性,摇振反应低,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稍有光泽反应,土质不纯,含砾石,分布于拟建锅炉房场地以北部位,层顶埋深8.3m,最大揭露层厚12.2m。
以上各土层的分布及性质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及土工试验分析、原位试验成果统计报告。
5、工程环境条件
拟建场地原为耕地,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改变轻微,经踏勘场地西南部有灌渠分布,北部局部有居民坟地,东部有乡间道路直通407省道,勘察中未发现其它地下构筑物,场地施工环境条件较好。
三、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岩土参数
依据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并结合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综合确定各岩土层的变形参数及承载力特征值见表3:
表3
参数
土层
压缩模量
Es1.0-2.0
(MPa)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依据原位测试查表)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依据土工试验查表)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依据理论计算)
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粉质粘土②
5.0
131
164
138
130
细砂②1
5.9
136
130
砾砂②2
16.8
185
180
圆砾②3
33.1
216
210
圆砾③
34.9
227
220
粉质粘土③1
10.8
154
140
粉质粘土④
7.3
160
150
2、场地均匀性与稳定性评价
本场地地基土由冲洪积作用形成,母岩成份以粗粒的砾岩为主,地质搬运及堆积方式单一,场地位于同一地貌单元及工程地质单元,现将各拟建物地基均匀性列表分述如下:
地基均匀性评价表表4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基础设计埋深
(m)
地基土沉积及岩性特征
均匀性评价
1
翻车机房
13.6
圆砾③层厚度大,分布稳定,低压缩性。
东西两侧有粉质粘土和砾砂细砂透镜体分布。
不均匀地基
2
NO.1转载站
17.6
圆砾③层厚度大,分布稳定,低压缩性。
夹有粉质粘土和细砂薄层透镜体。
均匀性较好
3
NO.1转载站至NO.2转载站带式输送机走廊
13、2.5、
4
Zk15-zk47段粉质粘土②分布稳定,圆砾③层厚度大分布稳定。
Zk5-zk15段夹薄夹多层粉质粘土和细砂透镜体。
Zk5-zk15段为不均匀地基,Zk15孔以南均匀地基
4
NO.2转载站(相当高层建筑)
4.5
持力层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层厚度大分布稳定,②层底部有细砂透镜体分布,基础宽度方向上厚度差值大于0.05b。
不均匀地基
5
NO.2转载站至NO.1储煤仓带式输送机走廊
4.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局部夹细砂透镜体。
均匀地基
6
NO.1储煤仓
桩基础
粉质粘土②分布稳定,持力层圆砾③层,低压缩性,厚度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7
NO.2转载站至落煤塔带式输送机走廊
4.0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②层底部有细砂透镜体分布,下部为厚度大分布稳定的圆砾③。
不均匀地基
8
落煤塔
桩基础
上部粉质粘土②层,②层底部有细砂透镜体分布,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厚度大分布稳定。
不均匀地基
9
圆形储煤场(相当高层建筑)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厚度大分布稳定匀。
基础宽度方向上粉质粘土②层底界、圆砾③层顶界坡度>10%,厚度差值大于0.05b
不均匀地基
10
NO.1储煤仓至NO.3转站带式输送机走廊
3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厚度大分布稳定,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③1
均匀地基
11
NO.3转载站
13.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厚度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12
NO.3转载站至NO.1铁路装车仓带式输送机走廊
5、
2.5、
4
北端zk9、南端zk74-zk81、中段zk24-zk71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厚度大分布稳定,其它部位粉质粘土②层夹细砂透镜体和薄层圆砾。
北zk9、南zk74-zk81、中段zk24-zk71均匀地基,其它部位不均匀
13
连接暗道
4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厚度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14
NO.1铁路
装车站基础及列车压实系统
3.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
均匀地基
15
防冻液泵房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
均匀地基
16
液体篷布泵房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②层夹有细砂和圆砾透镜体,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厚度大分布稳定。
不均匀地基
17
锅炉房及烟囱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分布于南部。
北部为细砂②1.
不均匀地基
18
锅炉房
配电室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19
翻车房配电室
2.5
西半部为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东半部②层夹有细砂和圆砾透镜体,下部圆砾③层,低压缩性,
不均匀地基
20
驱动站配电室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呈多层状与圆砾③层互层
不均匀地基
21
地磅房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层底夹细砂透镜体。
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
不均匀地基
22
日用消防泵房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23
维修间备件库及煤样化验室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西部边缘夹细砂透镜体。
均匀地基
24
污水处理车间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25
推煤机库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26
联合办公楼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27
食堂、浴室
联合建筑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中部夹细砂透镜体。
不均匀地基
28
倒班宿舍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39
汽车库
2.5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东部车库夹薄层细砂透镜体。
均匀地基
30
消防水池
预估5.0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质均匀。
间接持力层圆砾③,厚度大分布稳定。
均匀地基
本场地无活动断裂、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因此场地为基本稳定场地。
本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属设计地震第一组,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均小于250m/s,因此场地土类型中软土,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值为0.45s,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性场地。
本场地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因场地内不存在饱和粉土、砂土,故可不考虑液化对本工程的影响。
4、地下水、土评价
本场地在勘察深度内未发现地下水,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显示,本场地地下水位埋深约在50m(标高845.0m)左右,类型属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和上游山区基岩地下水的侧向迳流补给,排泄途径主要为农业及城镇生活用水井,水位年变幅约为1.5m,水位变化呈逐年下降趋势,工农业开采量的增加是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地下水对拟建建筑物基底地基土压缩层范围无影响,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本工程的影响。
场地内无盐渍土,附近无污染源,故场地土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
5、湿陷性评价
本场地粉质粘土②层具有轻微-中等级湿陷性,经计算,湿陷性土层的局部最大深度为天然地面下6.0m,相当于绝对标高887.04m(tk82)。
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厚度是从天然地面至非湿陷性土层顶面止,其间湿陷系数小于0.015的土层不作累计,经计算各单井自重湿陷量均小70mm,故本场地湿陷类型为非自重湿陷。
湿陷量的计算厚度是从天然地面下1.5m至非湿陷性土层顶面止,其间湿陷系数小于0.015的土层不作累计,经计算,各单井的湿陷量均小于300mm,故本场地湿陷性等级为普遍I级。
湿陷系数有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湿陷性土层普遍分布于整个场地。
6、基坑稳定性评价
该场地基坑深度大于5m,坑壁的土层表部为耕土,粉质粘土②层层底埋深5-7m,呈可塑状--硬塑状、抗剪强度逐步提高,按照《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8-4-6式计算边坡最大直立高度h=2c*cosф/r*sin(45°-ф/2)=2*20.7*cos18°/15.7*sin(45°-18°/2)=4.3m,计算结果表明直立高度小于基坑深度,边坡不稳定,建议结合周围建筑基坑处理经验对各拟建物基坑边坡进行放坡处理如下:
(1)翻车机房、NO.3转载站及NO.1转载站:
翻车机房设计基坑开挖深度13.6m,其中NO.1转运站位于翻车机房长轴轴线中段偏西部位,设计基坑开挖深度比翻车机房基底深4.0m。
翻车机房、NO.3转载站基坑9.0m以上建议按1:
1放坡,下部按1:
0.75进行放坡处理,经瑞典圆弧法计算安全系数K=1.65,边坡稳定。
位于翻车机房基坑底的NO.1转运站基坑(相对深度4m)可直立开挖。
(2)NO.2转载站、NO.2转载站至NO.1储煤仓带式输送机走廊、NO.9转载站(预留)至NO.2铁路装车站(预留)暗道、NO.3转载站至NO.1铁路装车仓带式输送机走廊钢筋砼相形结构基础基坑:
设计基坑开挖深度4.5—5.0m,基坑由粉质粘土②层构成,建议按1:
0.5放坡,边坡稳定。
(3)其它拟建物基坑:
设计基坑开挖深度小于4.0m,基坑由粉质粘土②层构成,建议直立开挖,边坡稳定。
表5
地层参数
C(KPa)
Φ(°)
粉质粘土②
20.7
18
细砂②1
4*
25*
砾砂②2
2*
28*
圆砾②3
0*
32*
圆砾③
0*
32*
粉质粘土③1
21*
18*
注:
*为经验值
7、天然地基可能性分析
(1)粉质粘土②层:
厚度较大,分布稳定,土质均匀,中等偏高压缩性,具I级非自重湿陷性,综合基础埋深在2.5-5.0m的拟建物基础设计条件进行估算:
粉质粘土②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ƒa估算: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5.2.4式。
计算公式:
ƒa=ƒak+ηbγ(b-3)+ηdγm(d-0.5)
ƒ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土的重度
γm—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按3m,大于6m按6m
基底压力标准组合为200kPa、基础埋深2.5m的拟建物:
修正地基承载力计算取值:
ƒak=130kPa,ηb=0,ηd=1.0,γ=15.7KN/m3,γm=15.5KN/m3,b=3.0m,d=3.5m(取换填处理深度)
ƒa=130+1.0×15.5×(3.5-0.5)=176.5kPa
Pk=200kPa>ƒa=176.5kPa不满足
所以对于直接持力层为粉质粘土②层的拟建物,不宜做天然地基使用,须采用换填法消除湿陷性并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
(2)圆砾③层:
中密,级配较好,强度大压缩性低,厚度大,综合基础埋深大于10.0m的拟建物基础设计条件,对于直接持力层为圆砾③层的拟建物,宜做天然地基及桩端持力层使用。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值ƒa:
修正地基承载力计算取值:
ƒak=220kPa,ηb=3.0,ηd=4.4,γ=18.5KN/m3,γm=18KN/m3,b=3.0m,d=8.0m(取圆砾③层顶平均埋置深度)
ƒa=220+3.0×18.5×(3-3)+4.4×18×(8.0-0.5)=814kPa
Pk=300~400kPa<ƒa=814kPa满足
(3)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以锅炉房及烟囱基底zk39孔揭露深度最浅处6.5m粉质粘土③1层顶为界进行验算):
经深度修正后下卧层粉质粘土③1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ƒaz: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5.2.4式。
计算公式:
ƒaz=ƒak+ηbγ(b-3)+ηdγm(d-0.5)
ƒaz------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值。
ƒ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土的重度
γm—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按3m取值
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取值:
ƒak=140kPa,ηb=0.3,ηd=1.6,
γ=21KN/M3,γm=20KN/M3,d=6.5m
ƒaz=140+192=332kPa
下卧地基土层附加应力值: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5.2.7-2式。
计算公式:
b-----基础宽度(m)
z------下卧层埋深值(m)
θ----基底应力扩散角(度)
经计算Pz=56.95
下卧层粉质粘土③1顶部至地表土层的自重压力值
PcZ=∑γihi=117.68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5.2.7.3式,应满足条件:
PZ+PCZ≤ƒaz
计算结果:
PZ+PcZ=56.95+117.68=174.63KN/M2<ƒaz=332kPa
粉质粘土③1作为下卧层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
8、桩基成桩条件分析
本场地位于冲洪积扇顶部,圆砾③层顶埋置深度较小,成层性好,厚度大,分布稳定,颗粒级配好,中密状,强度大,物理力学性质稳定,宜做桩端持力层;地下水埋深大于50m,开挖条件较好,宜人工开挖,所以适宜人工挖孔扩底端承桩成桩。
9、预测高层建筑物变形特征
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炭 物流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