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0Bcshx10.docx
- 文档编号:26448792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23.47KB
T10Bcshx10.docx
《T10Bcshx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10Bcshx10.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10Bcshx10
科目:
化学年级:
初三教师:
钟华
第二学期第十周
第十单元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本质。
2.认识盐的概念,并能区分酸、碱、盐和氧化物等物质。
3.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4.熟记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初步学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5.进一步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本节关键概念:
中和反应、盐、酸碱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难点: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重点)
可发生中和反应是酸、碱的重点性质,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通过对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可以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及严密的科学态度。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可表示为:
酸+碱→盐+水。
例如:
盐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
的H+与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因而酸碱发生反应时,溶液中的H+和OH-都减少,因而溶液的酸碱性也发生改变,因此常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并广泛应用于实际中。
(1)植物的生长需在适宜的环境中。
土壤酸性过强或碱性过强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而根据土壤酸碱性的具体情况,适量加入酸或碱中和土壤中的碱或酸。
例如:
改变土壤的酸性,通常用熟石灰来中和酸性土壤。
(2)工厂排放的污水,常显酸性或碱性,不经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常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降低污水的酸碱性,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处理工厂的废水,一般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污水中含硫酸等杂质)。
(3)用于医药和日常生活中,如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医治胃酸过多的病人;再如,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刺了(黄蜂的刺是碱性的)就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以减轻痛痒。
注意:
①中和反应的目的是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某些可溶性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因为现象不明显(无沉淀、气体产生),所以在反应中借助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在滴加盐酸过程中要边滴加边振荡(或搅拌),直至红色刚刚褪去为止。
②中和反应不是一种反应类型,它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
重点2酸、碱、盐三类物质的比较
(1)盐: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MgCl2、CaCO3、CuSO4、NH4NO3、NaHCO3、Cu2(OH)2CO3等。
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
(2)酸、碱、盐三类物质的比较
①酸、碱、盐三类物质都是化合物。
可溶性的酸、碱、盐在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因此,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但酸、碱、盐的水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故它们的水溶液是电中性的。
②酸、碱、盐三类物质的水溶液比较:
名称
解离出的离子
导电性
酸溶液
H+和酸根离子
能导电
碱溶液
OH-和金属离子
能导电
盐溶液
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能导电
注意:
(1)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定是中和反应。
如CO2+Ca(OH)2==CaCO3↓+H2O,CuO+2HCl==CuCl2+H2O等反应,虽然生成了盐和水,但却不是中和反应。
(2)有些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无沉淀、无气体产生),所以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成,应借助酚酞溶液。
在向碱溶液中滴加酸时要边滴加边搅拌,至红色刚刚褪去为止。
重点3怎样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难点)
酸碱度与酸碱性的混淆、pH的范围与溶液酸碱性的混淆、不能规范地测定溶液的pH等,都是时常出现的问题。
因此,本知识点是学习的难点。
1.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粗略测定。
如盐酸、硫酸等酸类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类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而食盐、硫酸钾等物质的水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这样的溶液称为中性溶液。
(2)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
溶液的酸碱度通常可用pH表示,测定pH的最简便方法是使用pH试纸。
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2)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酸性;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碱性。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少量被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粗略知道溶液的pH。
4.pH的改变
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或碱性溶液,可使pH升高;向碱性溶液中加水或酸性溶液可使pH降低。
5.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溶液的酸碱度对工农业生产和生命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注意: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常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而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试纸。
(2)酸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其pH<7,酸性溶液是指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水溶液(例如,NaHSO4是盐,其水溶液显酸性,pH<7);碱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pH>7,碱性溶液是指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水溶液[例如,纯碱(Na2CO3)属于盐,但其水溶液显碱性]。
(3)向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升高,但pH不会大于7,因为加水稀释后仍为酸溶液;向碱溶液中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降低,但pH不会小于7,因为加水稀释后仍为碱溶液。
(4)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注意:
a.不要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以免带入杂质,使待测液受到污染;b.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否则待测液被稀释,所测定的pH不准确;c.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比较粗略,一般读数为整数。
d.检验酸性或碱性气体时,可将试纸润湿后再用。
连接中考:
考点1:
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常结合环保、生活、生产等社会热点和日常生活实际进行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以及计算题。
考点2:
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以及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中考命题的又一重点,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本节学法指导:
由于某些可溶性的酸和碱在发生中和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因此同学们应做好教材中的探究实验,认真体会酚酞试剂在某些中和反应中所起的“裁判”作用;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这一点同学们有比较好的知识储备,学习时应充分把握好这一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学好、学牢;同学们可通过对比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来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以加深对溶液酸碱度的理解。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及其意义。
2.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在组成上的异同点。
3.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典型例题与分析:
【例1】在不允许加指示剂的条件下,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应选用的试剂是()
A.澄清石灰水B.硝酸银溶液的C.石灰石粉末D.生石灰
解析:
硝酸银溶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化钙反应,且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中有硝酸,不会让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故不能选用;澄清石灰水、氧化钙都能和混在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反应,当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但在不允许加指示剂的条件下,无法确定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到底,因此也不能确定让溶液由酸性恰好变为中性,且这两种物质若加过量会使溶液显碱性,故也不能选用;石灰石粉末不溶于水,因此只要向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石灰石粉末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便将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除去,使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
在不允许加指示剂的条件下要将混合溶液中的某一溶质完全反应掉,所选择的物质必须具备加入过量而不会使溶液混入新杂质这一条件。
因此所选择的物质一般为难溶于水的物质。
答案:
C
【例2】据报道,2001年5月26日中午,广东湛江发生一起浓硫酸泄漏事件,防化兵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首先挖坑疏导浓硫酸液体,同时紧急调用10t烧碱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防化兵当时能否用熟石灰来代替烧碱?
试述原因。
解析:
利用烧碱中和浓硫酸,减轻浓硫酸对环境的污染;熟石灰虽也能与浓硫酸反应,但应考虑反应生成物对该反应的影响。
答案:
中和2NaOH+H2SO4=Na2SO4+2H2O不能因熟石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使熟石灰与浓硫酸隔离,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例3】用水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溶液pH与加水质量的关系符合下图中的()
解析:
碱溶液中加水,碱性减弱,pH减小,pH应该由大于7逐渐减小到接近7,但不能等于或小于7。
【例4】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滴加的稀硫酸质量与溶液pH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所滴加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4%B.4.9%C.9.8%D.19.5%
解析:
由图像不难看出:
当消耗稀硫酸25g时,溶液pH=7,即此时反应是恰好完全的。
设:
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则
【例5】某合作学习小组以“溶液的酸碱度及其应用”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来解决以下问题:
(1)某同学说:
“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则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你认为这种推
理(填“正确”或“不正确”)。
(2)从某工厂排放出的废水中取出A、B两份水样,经测定,A水样的pH为4.8,B水样pH为9.2,则A水样呈性,B水样呈性。
已知其废水只含有少量硝酸银,为回收单质银,应加入适量的。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能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并能控制它们在恰好完全反应时停止实验;
(4)将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6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只写计算结果)。
思路分析:
(1)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酸溶液一定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碱溶液一定呈碱性。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得盐,表面上看盐一定呈中性,但有例外的情况,如Na2CO3溶液呈碱性。
(2)A水样pH=4.8<7,所以呈酸性;B水样pH=9.2>7,所以呈碱性。
若从含硝酸银的废水中回收银,应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且价格要比较便宜。
(3)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酚酞试液,试液呈红色,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刚好消失为止。
(4)40g10%的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40g×l0%=4g,60g20%的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60g×20%=12g。
混合后溶液质量为40g+60g=100g,所以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g+12g)/100g×100%=16%。
解答:
(1)不正确
(2)酸碱铁(3)取一只试管倒入适量NaOH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至溶液刚好成无色为止。
(4)16%
【例6】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请将你的假设填人空格中):
①pH<7;②;③。
[设计与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②紫色石蕊溶液③酚酞溶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
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同学。
指出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结论和分析]丙同学得出:
“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请你举例说明(如正确,此空不用填)。
解析:
溶液的酸碱度可分为三部分,假设中可以依据溶液酸碱度的划分,溶液酸碱度表示溶液酸碱性的程度,指示剂只能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H试纸的正确使用才能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解答:
[猜想与假设]②pH=7③pH>7
[设计与实验]②③
[评论]甲乙同学不应该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丙同学不应该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结论和分析]不正确如Na2CO3溶液显碱性(写出其他正确的酸性盐溶液或碱性盐溶液也可以)
知识跟踪训练:
A卷
1.某物质溶液里,所有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
A.一定相等B.一定不相等C.可能相等D.可能不等
2.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和沙子制成石灰沙浆用于砌砖抹墙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3.下列变化过程中,溶液的PH值明显变大的是()
A.将蒸馏水长时间放置在敞口容器中B.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在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D.在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4.现要测得某溶液的pH,使用pH试纸时,若事先用水把试纸润湿后再测该溶液的pH,则实际测得值与实际值相比()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
5.向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不能使溶液的pH显著降低的是()
A.硫酸B.氧化钙C.氢氧化钠D.二氧化碳
6.下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
颜色
红
橙
绿
蓝
紫
pH范围
1~3
4~5
6~7
8~10
11~14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蓝到绿B.由绿到蓝C.由橙到绿D.由红到紫
7.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100g8%的氢氧化钾溶液,若改用1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
8.河流的水质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某环保兴趣小组的学生对学校周围的河水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验探究:
(1)首先对河水进行取样,取得的水样属于()
A.单质B.纯净物C.混合物D.化合物
(2)然后对取回的水样进行过滤,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B.托盘天平C.量筒D.漏斗
(3)对过滤后的溶液进行测定,发现该水样呈酸性,水样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
(4)在该水样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指示剂呈()
A.红色B.紫色C.蓝色D.黑色
(5)为了中和该水样中的酸,可以加入适量的()
A.NaClB.H2SO4C.NaOHD.CO2
9.人体内唾液的pH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在进食过程中与进食后定时测定唾液的pH,发现进食开始至10分钟内,唾液的酸性逐渐增强,10分钟~40分钟内酸性逐渐减弱。
下图中符合事实的是()
10.小远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
他将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末和食盐倒入小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甘油(保湿剂)、甜味剂和香精等,搅拌均匀后制得牙膏。
(1)牙膏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小远测定自制牙膏及其他清洁用品的pH,记录如下:
物质
自制牙膏
洁厕灵
油污净
pH
8
2
12
自制牙膏显(填“酸性”碱性”“中性”),洁厕灵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3)牙膏中的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提高洁齿效果。
这种碳酸钙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浆制得的。
请写出以石灰石和水作为原料制取这种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
。
11.请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等方面分析,导致下列物质的性质相似或有差异的原因。
(1)NaOH溶液和KOH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硫酸、盐酸都是酸,但硫酸可以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盐酸却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
应。
12.化学课上,罗老师展示两瓶无标签的溶液,说:
“它们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同学们设计不同的区别方案,并进行实验”。
几分钟后,我们设计了多种方案。
(1)我设计出的两种不同的区别方法是(只写出试剂):
、。
(2)交流实验方案时,筱宇同学设计的“用二氧化碳气体作试剂”引起了—场争论。
正方观点:
可以区别;反方观点:
无法区别。
我赞同(填“正方”或“反方”)的观点,其理由是。
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了反应,从生成物的角度去探究,可以这样验证(简要写出方法、现象、结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因为。
(4)小结时,思雅同学说:
“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我能写出氢氧化钠和另一种酸性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医生给患有胃溃疡(胃壁穿孔)的病人减少胃酸的方法是给病人服用药丸。
现有两种药丸,一种含有A1(OH)3,另一种含有小苏打(NaHCO3),你认为用哪一种药丸好,说明理由。
14.右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志。
胃药中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
某患者按标志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
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服用的此胃药
XX片胃药
成分:
每片含氢氧化镁250mg
服用方法:
每日3次,每次2片
中:
(计算结果取整数)
(1)所含氢氧化镁的质量为多少?
(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的HCl的质量为多少?
15.某中学环保小组在调查某化工厂的污水处理情况时,
收集到如下资料:
(1)污水中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提取污水水样,测得其pH=3;
(2)处理污水的步骤之一是用石灰水与污水进行中和处理,使处理后反应池中的水样pH在7.0左右;
已知污水池中HCl的质量分数为0.003%,若反应池中有2.0×106kg污水,至少需要多少千克氢氧化钙来处理这些污水?
(污水中其他物质均不与石灰水反应;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B卷
1.在无色的AgN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现知AgNO3溶液中存在H2O分子、Ag+和NO3-离子,稀盐酸中存在H2O分子、H+和Cl-离子,请你猜想一下:
溶液中哪几种粒子结合产生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小明家购买了一瓶白醋,标签上注明醋酸的质量分数≥5%。
小明想,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
请你与小明一起,用有关酸碱的知识,定量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
【实验原理】
(1)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在混合溶液中,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再增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就呈碱性,而1滴氢氧化钠溶液约为0.05m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①用取12.0mL白醋(密度近似为1.0g/mL),倒人烧杯中,再加入20mL蒸馏水稀释。
②量取45.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近似为1.0g/mL),用胶头滴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地滴加到稀释后的白醋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烧杯中的溶液。
滴至恰好完全反应,剩余氢氧化钠溶液5.0mL。
【交流反思】
(1)在实验步骤①中,加适量水稀释白醋,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为什么?
(2)在实验步骤②中,小明如何确定醋酸和氢氧化钠已完全中和?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判断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
3.怎样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
并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一只洁净的小烧杯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在另一只小烧杯中装入30mL浓盐酸;用一个玻璃水槽将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会儿,盛蒸馏水的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色。
同学们对上述现象看法不一,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
是烧杯中的蒸馏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第二种:
是另一只烧杯中的浓盐酸挥发出一种气体,溶解到烧杯的蒸馏水中,使石蕊溶液变红。
(1)你认为哪种猜测是正确的?
如果你不同意以上两种猜测,请给出你的猜测;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
(1)中你的猜测,提供的实验用品:
烧杯、试管、胶头滴管、滤纸、蒸馏水、石蕊溶液、浓盐酸、氯化氢气体等;
实验(简述实验内容和方法)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对这个趣味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5.将氯化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25g溶于水后,加入密度为重1.2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73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6.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他意外地发现: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
小明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不同。
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C1-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②Cl-对反应无影响,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
③C1-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
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组别
相同的铝片
H+浓度相同的酸
反应片刻后加某种试剂(少量)
添加试剂后的反应现象
结论
1
1g铝片
5mL盐酸
Na2SO4
无明显变化
和离子对反应无影响
2
1g铝片
5mL硫酸
NaCl
明显加快
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2)上述猜想是成立的。
(3)若将第2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HCl气体,能否完成探究任务?
请说明原因。
。
7.如果以碳酸钙、碳酸钠、水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可设计如下反应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10Bcsh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