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第三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6446422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30.15KB
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第三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人教版.docx
《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第三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第三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人教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第三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人教版
第三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课标内容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基本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了解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体会列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说明
可通过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第二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知道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说明
“斯大林模式”是本课的关键词,可围绕其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展开教学。
“农业全盘集体化”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概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概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概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失败原因。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体会改革的艰难曲折,树立自强不息、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说明
本课的三个子目构成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揭示了苏联改革最终受挫、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
教学时要紧扣“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这一中心,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这一重大现实问题。
三、教学建议
本专题可分3课时教学。
1.本专题内容具有极强的现实性,教学时要将本专题内容放在整体世界的背景下加以考察,放在当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坐标系上加以考察,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与经验教训。
2.本专题内容丰富,理解难度较大。
教学时,一方面要严格按照上述“教学要求”中的建议,指导学生准确把握其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料,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探究能力,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再设计若干小课题供学生选择,或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或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阅读、思考与探究。
3.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改革”为重心,引导学生就改革的背景、改革者的素质、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影响等四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认真而较为深人的思考,在此基础上以其中的某一次改革为案例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改革得失,坚定中国必须走改革道路的信念。
4.本专题时间跨度大,涉及领域和人物较多。
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专题小结”,运用编写大事年表,设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表、“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比较表等方法,理清知识要点,体会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的经过
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家局势的日益恶化,大大激化了矛盾
1、二月革命(1917),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占主导地位)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
要做到这点,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世界大战,镇压人民运动
七月流血事件:
结果:
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经济危机加剧了政局的动荡(1917年秋天,俄国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加剧了人民对临时政府的愤恨,也使政局更加动荡不安。
工人的罢工运动和农民的夺地斗争不断发生,)
布尔什维克党及时改变斗争策略(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领导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
(2)主力:
工人士兵
(3)领导机构:
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
(4)对象: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
冬宫)
(5)地点:
彼得格勒市
(6)时间:
1917年11月6-7日
(7)经过:
11月6日晚开始----11月7日晨除冬宫外占领了几乎整个首都,克伦斯基出逃----11月7日上午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发表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告政权已经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手中,也就是军事委员会手中---11月7日下午6时起义队伍完成对冬宫的包围---11月7日晚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冬宫的讯号。
经过数小时激战。
攻下了冬宫。
5、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攻打冬宫的同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市斯莫尔尼宫召开。
大会内容:
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证券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通过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6、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前提条件: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
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俄国现代化角度: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重要的前提。
(开辟了走社会主义之路实现现代化的模式。
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共存、竞争、借鉴、发展的时代。
)
·国际工人运动角度: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盘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民族解放运动角度: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
(2)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3)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材料
俄国革命的道路
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这是由当时俄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
①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比较成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革命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而革命的主观条件则是指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有指导革命的正确方针,俄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比较集中以及它拥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力量,致使革命不可能和平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只能采取武装夺权的方式;
③彼得格勒的革命武装力量强于反革命的武装力量;
④在组织和发动起义方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抓住了起义的有利时机。
因此,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比较顺利地取得胜利,布尔什维克迅速掌握国家政权。
而且这一行动很快辐射到莫斯科等其他中心城市,布尔什维克党人和革命力量很快掌握了各地政权。
第二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
(1)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遭到协约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与苏俄境内的反革命武装围攻苏维埃政权,苏俄开始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
(2)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人之手,失去主要的粮食产地,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敌人重重包围,“社会主义在危急之中!
”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1)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成年人义务劳动制
(2)影响
积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后期造成经济危机并诱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经济危机: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
但是长期的战争使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1、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生活必需品奇缺。
1920-1921年苏俄大旱,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饿死。
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缺乏,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和强化,加剧了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布尔什维克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直接向共产主义过度的途径,认为可以在战争之后继续利用这一非常手段,把陷于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过来,同时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余粮收集制得到强化,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城市里的许多工人也纷纷罢工抗议。
农民工人的不满牵动士兵激变。
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提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口号。
各阶层的不满情绪说明了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
严峻的形势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停止了!
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
2、内容:
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由支配)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意义
①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巩固了工农联盟,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有效地苏维埃政权。
②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列宁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4、新经济政策的“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例题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答案】C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废除农奴制度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D.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第三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基本要求: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等)。
体会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壮举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创新精神
省教学指导意见
第三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基本要求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体会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壮举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创新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说明
教学时可以联系必修I专题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和必修Ⅱ专题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课中的有关内容归纳列宁的主要活动: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等。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贡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年轻的反叛者”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资料
《大地的船长》叶赛宁
他是舵手,也是船长。
跟他在一起,飓风也不可怕。
因为来自全国各地所有的党员,整个的党,都是他的水手。
---
那时,将不是我,而是另一种命运的诗人,在你们中间,用另外一种新的语言,向你们朗诵赞美斗争的诗篇。
他会说:
“只有那一个航海家,他在斗争中锤炼了心灵,终于为世界发现了谁也没有发现的新大陆。
(一)年轻的反叛者
(二)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1、背景:
1)19世纪70年代,俄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需要政党领导(阶级)
2)19世纪80年代后,俄马义传播,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思想、组织)
3)19世纪末,列宁为建党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A、圣彼得堡马义小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雏形;
B、流放西伯利亚,坚持研究和斗争;
C、1900年,创办《火星报》——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
2、建党: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内容:
A、制定党纲(无产阶级专政)
B、成立布党(多数派政党)
2)意义:
A、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B、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思想体系)——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三)领导十月革命
1、理论指导
1)一战爆发,撰写文章
A、背景:
俄参加一战,经济恶化,矛盾激化,反战反沙皇运动不断
B、内容:
指出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
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胜等
C、意义:
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
2)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
A、背景: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B、内容:
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C、意义:
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实际问题;
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建设提供依据
3)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国家与革命》——指导武装起义
2、实践指导: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详见必修一P127)
(四)巩固新生政权(详见必修二P112)
1、短暂的和平建设(1917—1918)
1)背景:
新生政权面临首要问题——结束战争,恢复经济
2)政策:
A、外交:
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
B、政治:
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首都设在莫斯科
C、经济:
工作重心—由军事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恢复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3)影响:
暂时稳定发展,巩固新生政权
2、三年内战时期的非常举措(1918—1920)
1)背景:
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俄国地主、资本家叛乱
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维护新政权,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军事方面
2)政策: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内容:
余粮收集制;
企业收归国有;
实行贸易国有化;
实行实物配给制等
②作用:
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但损害农民利益。
B、组建红军
C、唤起民众劳动与爱国热情
3)影响:
1920年,战争取得胜利——巩固政权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详见必修二P112)
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0)
1)原因:
战争结束后,列宁等领导人认为可以用来建设社会主义
2)特点:
行政命令建设经济
3)影响:
损害农民利益——导致农民极大不满
违背经济规律——导致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探索。
2、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
1)原因:
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内容:
A、粮食税代替余梁收集制;
B、自由贸易,开放市场取代贸易国有化;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
D、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等
3)特点:
根据国情,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4)影响:
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1)现代化:
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1920)
2)民族关系:
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还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3)政权政党:
实现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
以上是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入思考,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尝试与产物。
(1924年,列宁病逝。
)
···发展要求: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伟大的思想家: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
2)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
3)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例题
材料一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针对当时俄国的形势,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材料二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三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材料四图1---列宁宣告苏维埃
政权的成立
(1)
(2)
材料五图2---国内战争时期的
红军战士
请回答:
(1)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一中“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9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
(3分)
(3)根据材料四,我们能够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3分)
答案:
(1)形势:
“二月革命”后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任务:
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6分)
(2)对和平和土地的要求
(3)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列宁是苏维埃政府的领袖等
第四课“斯大林模式”
一、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二、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1、经济上: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
③以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首位。
2、政治上:
①权力高度集中(国家权力党党中央斯大林)
②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如大清洗运动)
3、思想文化:
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确立的同时,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文化创造力受到了极大地压制。
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②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
高度统一(一种观点,一个学派,一种风格)。
斯大林模式中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它存在诸多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
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例题
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
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
“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
他们是什么人?
”苏联总理说:
“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
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B.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一塌糊涂
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答案】B
第五课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与此同时,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内容:
(1)经济
①农业(突破口)
原因:
苏联的农业形势已非常严峻,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措施:
a、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此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c、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②工业:
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
(2)政治: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前夕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种种表现及其严重后果进行了批判。
但赫鲁晓夫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
大权在握之后,他也搞起了“一言堂”,使苏联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
3、评价:
积极: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消极:
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结果失败
例题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
“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答案】B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前期:
①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②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考试说明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第三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人教版 浙江 考试 说明 高考 历史 世界 近代史 现代史 第三 俄国 十月革命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