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培训中的感统授课内容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6438724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58.83KB
亲子培训中的感统授课内容分析.docx
《亲子培训中的感统授课内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培训中的感统授课内容分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亲子培训中的感统授课内容分析
亲子培训中的感统授课内容
一、感觉统合理论概述:
1、感觉统合概念
◆导入:
首先列举一些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一些孩子的怪异行为,如:
胆小、怕黑、咬手指、易迷路、身体不协调……来引出感统名词,是由于感统失调造成的,那么要知道关于感统失调的相关信息首先就要先理解什么是感觉统合?
那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体和与周遭环境接触的讯息,透过感觉系统如: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本体感受觉等,送达脑部作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在命令运动系统做出反应,并感到满足。
◆举例说明:
人从口渴到拿水杯喝水的过程;做饭时被锅边烫到……
2、感觉统合的发展
1)感觉统合理论的演变
1920年起源,人们以神经生理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自我组织的过程。
1949年,Hebb研究发现人类的脑部随着感觉与动作系统的交互作用,塑造及组织了神经系统的连结,并进而发展出有功能性的行为,如:
思考、知觉、观念构成。
1950年初,感觉统合的创始者珍‧艾尔丝博士开始致力于感觉统合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1960年开始,美国有两位学者Hubel和Wiesel往这方面钻研,至一九八一年终于得到结论:
肯定感觉统合对中枢神经发展的重要性。
并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Ayres在一九七二年提出感统理论
◆我国现在的感统主要是从台湾引进的,说起台湾的感觉统合,有两个人物不得不提,一个是陈文德,另一个是郑信雄。
陈文德,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获硕士学位曾赴日本筑波大学攻读婴幼儿教育。
现任奇德尔事业机构负责人,北医大客座教授等职,从事幼教工作十余年,创办了7家连锁幼儿园。
郑信雄,毕业于台湾高雄医学院,在美国休斯顿德州医学院专攻神经内科三年,曾任台大医院神经科医师,台北儿童卫生中心医师。
3、感觉统合的生理基础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个别属性:
颜色、气味、声音、质感、形状等等)。
感觉是神经系统的食粮。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和运动觉(本体觉)。
感觉分为:
1、外部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内部感觉,即前庭觉、本体觉、内脏感觉。
视觉
视觉是人们获得知识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70%~80%是从视觉获得。
眼睛是视觉器官,视网膜是对光波非常敏感的接受器.
视知觉—动作统合能力:
1.视觉联想能力。
2.视觉记忆能力。
3.视觉分辨能力。
4.手——眼协调能力。
5.视觉追踪能力。
视觉成熟的最重要的是焦距。
听觉
耳朵是听觉器官。
听知觉统合能力:
1.听觉辨别力。
。
2.听觉记忆力。
3.听觉编序力。
4.听觉理解力。
5.听说结合能力。
嗅觉
引起嗅觉的刺激是气化的化学物质。
气化物靠空气扩散,故而嗅觉是距离性感觉;不必直接与刺激起源相接触,就可以产生嗅觉。
接受嗅觉刺激的感受器,是鼻腔内的一些线形体。
嗅觉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嗅觉的绝对阈限,随刺激时间的久暂,而有很大的变化。
嗅觉的个别差异甚大,甚至有些人缺乏嗅觉。
一般而言,动物的嗅觉优于人类。
嗅觉统合能力:
嗅觉是人类感觉神经中最多也最复杂的器官。
动物里嗅觉灵敏的都较聪明,例如狗、蚂蚁(下雨的时候搬家,水可以淹多深)。
嗅觉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种属是非常不同的。
味觉
味觉的感受器为味蕾。
味蕾是一种球状的感觉神经细胞;该种细胞多数集结在舌尖、舌面及舌侧三处,少数散布在口腔内部。
味觉并非只有一种感受器,舌上的味蕾是分工专司的;人类的基本味觉,至少有酸、甜、苦、咸四种。
此四种味觉的味蕾,在舌上的分布,也各自不同;甜在舌尖,酸、咸在舌两边,苦在舌根。
事实上,味觉并不是独立的,在动作时,味觉常常与其他感觉相互影响,以加强味觉的感受。
因此,烹调是包括各种感觉的综合艺术。
吃东西的时候,经常是既有滋味刺激舌头,又有气味刺激鼻孔,更有颜色刺激眼睛;美食的三大条件,所谓色、香、味具备者,正是如此。
味觉统合能力:
味觉会影响生活品质。
味觉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婴儿的独立性,也可以避免挑食、偏食、厌食等坏习惯。
皮肤觉
皮肤觉是靠皮肤表面为感受器接受外来刺激而生的感觉。
事实上,肤觉并非单一的感觉,而是包括触觉、痛觉、温觉、冷觉等感觉。
以下分别作简略说明:
(一)触觉
触觉,也称压觉,是皮肤表面承受某物体压力或触及某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
因此,触觉的产生,因情况不同而分为两种:
一为被动触觉;另一种为主动触觉。
根据人类经验可知,即使以同一物体为触觉刺激,主动触觉的敏锐程度,将高于被动触觉。
婴儿对母亲的情绪依恋中,舒适的触觉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触觉的主要意义在于认识危险。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体各部位触觉敏度不同情形为:
手指最为敏锐;脸部次之;肩部与背部较不敏锐。
女性的触觉,均较男性为灵敏。
(二)痛觉
引起痛觉的刺激,可能是物理性的(如刀割、冲击等),也可能是化学性的(如酸碱侵蚀等)。
剌激的强度达到对皮肤组织有破坏作用时,即会引起痛觉。
痛觉的感受器为自由神经末梢。
痛觉的另一最大特征是,生理作用之外带有很大的心理因素;诸如注意、暗示、情绪、动机等心理状况,都会影响痛觉的感受。
因此在某些情境之下,痛觉可由心理控制。
(三)温觉与冷觉
温觉与冷觉合而称为温度感觉。
温度感觉的剌激是接触到皮肤的空气或物体的温度改变。
触觉统合能力:
触觉是皮肤表面承受某物体压力或触计某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
触觉分为被动触觉和主动触觉。
触觉的功能:
①防御性②识别性。
触觉的主要意义在于认识危险。
本体觉(运动觉)
本体觉是学习能力、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根。
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本体感觉系统几乎与皮肤感觉系统一样庞大,它的感觉器官是一些藏在肌肉、肌腱、关节里的本体感受器。
本体觉统合能力:
本体觉由四个方面作用
①辨别位置:
方向感和空间感
②运动:
大肢体运动和小肌肉的运动
③身体形象、身体地图
④自信心和创造力(引申)。
前庭(平衡)觉
平衡觉是身体定向的一种感觉。
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半规管与前庭(耳石)。
小脑即为中枢神经系统中通过控制身体平衡的器官。
平衡觉有时会产生错觉。
平衡三联——视觉系统、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系统。
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保持平衡这三方面都要起作用。
(闭上眼睛做金鸡独立的动作1分钟)
附:
运动眩晕
运动眩晕是在身体运动时,所感受到的头晕目眩,甚至呕吐等不舒适现象。
有的人晕船,有的人晕飞机,甚至有的人晕车。
为什么会产生运动眩晕现象?
回答这个问题,新近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称为矛盾假说。
按此假说解释,运动眩晕之所以产生,乃是由于个人从身体上与心理上所得到的两种讯息彼此矛盾使然。
按上述矛盾假说的原理,当我们的身体运动与我们预先所期望的方向不一致时,也会产生运动眩晕现象,
4、感觉统合的作用
感统的作用综合起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功能。
2、检索功能。
3、综合功能。
4、保健功能。
二、感觉统合失调
⑴概念
由于大脑对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和分析,以致整个机体不能做出有效动作的现象,称为感觉统合失调
。
感觉统合失调,在生理学上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的障碍问题,一般都发生在孩子的身上。
⑵表现
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患感觉统合失调症,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
人的感觉系统分为视觉统合系统、听觉统合系统、触觉统合系统与平衡统合系统、本体统合系统等。
视觉统合失调:
不喜欢阅读,即使在课内课外阅读时,常会出现读书跳行、多字少字,颠倒顺序,写字出格,偏旁部首经常颠倒,有的甚至不愿识字,不会计算(或计算粗心—抄错,忘记进,退位)翻书页码不对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
听觉统合失调:
多数表现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喜欢和别人讲话,丢三落四,记忆力差,老师口头布置家庭作业或者下节课要带什么学习用具,他总是东张西望,老师的话全当耳边风,一点也听不进去。
平时家长喊他,他也不在意,以为那与自己无关。
触觉统合失调:
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心理上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
在学习与生活中则表现为好动、不安、办事瞻前顾后,甚至怕剃头、怕打针。
这样的孩子被家长带到医院请心理医生诊断,总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
★触觉敏感型:
易紧张,胆小怕事,不合群,孤僻,挑食偏食,害怕陌生环境,咬手指,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脾气暴躁,不喜欢他人触摸,反应能力快。
★触觉迟钝型:
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大脑分辨能力差,人情冷漠。
前庭平衡感失调:
★前庭失调: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难与他人同乐;有的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慢,表达能力差等表现。
★平衡感失调:
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常观测不准距离,生活中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穿鞋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的将鞋穿反。
距离观测不准,会让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做事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减少。
平衡统合失调,往往会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与认知热情。
站无站像,坐无坐像,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燥,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及左脑的组织判断,逻辑能力陷于混乱中。
本体觉统合失调: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由于孩子总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不灵活,因此心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长期就会产生自卑。
附:
感统失调生活细节上的表现
1、无法确定惯用手:
2、吃饭时米粒常撒满地:
3、倒水是困难:
4、整理不好餐盒和餐具:
5、剪指甲时特别紧张:
6、排列东西时无法抓到正确方向:
7、操作工具极端不自然:
身体协调极差。
(视觉、本体觉统合失调)
8、听写的测试常失败:
9、平常走路也有困难:
⑶诱因
1.孕期失误
(1)先天因素:
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等;
(2)先兆流产,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
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3)怀孕初期严重呕吐、偏食、早产,造成孩子先天营养不良。
(4)孕妇的不良饮食习惯。
如好食烟、酒、咖啡等,使脐带毛细血管萎缩,胎儿获得的营养减少,孩子出生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5)胎位不正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6)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7)怀孕时用药不慎或情绪常处于过度兴奋或悲伤状态。
2. 抚育不当
(1)家长怕脏或怕摔着孩子,没有让孩子适时爬行,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
(2)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孩子静坐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3)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心肺功能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甚至语言表达差。
(4)过度保护,不注重适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5)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触觉问题。
(6)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7)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3. 教育有误
(1)情感爱抚不够,物质上宽松,精神上苛刻。
(2)不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集体教育(幼儿园)追求教育一致,不注重个性培养,排斥好动的幼儿。
(3)过早进行认知教育(读书、写字等专项技能学习)。
(4)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要求过高,限制过多,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5)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感觉统合失调四大原因
1、母体怀胎因素
2、早期环境因素(城市儿童生活都市化)
3、独生子女因素(现代家庭小型化)
4、平衡不佳
附:
(一个人独守门户的现象;“第二书包”现象)
⑷危害
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严重影响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这些孩子在幼年时也许症状不明显,可是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
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在学习能力方面可能显得有些笨拙、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让家长和教师非常操心。
⑸对策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纠正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症呢?
一般认为先行一步的美国、日本及台湾等地从70年代就兴起的不打针不吃药的“游戏治疗法”对纠正与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症颇有效。
比如用独木桥帮助孩子找到“平衡统合能力”;用滑板梯帮助孩子找回“触觉统合能力”。
这些对于治疗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极为有益。
另外,家长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走出高楼与孤独,让孩子在与人交流和沟通中,刺激、调整与强化自己的各类感觉统合能力。
再就是家长尽可能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如打球、游泳、跑步等。
⑹预防
早期发现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很重要,因为学习技能障碍的原因往往就在于感觉统合失调,如果能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就做好体能方面的准备和训练,对孩子的成长将十分有益,而这一点恰恰是不少年轻父母所忽视的。
预防首先要从孕期保健开始做起,准妈妈在孕期生活一定要有规律,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
三、器材操作
大龙球的玩法:
目的:
1、刺激前庭发展
2、触觉刺激
3、提高运动企划能力
4、群体合作性和协调性
过程:
1、孩子趴于球(光面球)上时手脚自然放直,老师抓脚做前后左右旋转。
2、孩子仰卧于球上时,一样可做前后左右旋转。
3、孩子平躺于地,球从踝关节处旋转而上,老师用整个小手臂压于球上弹动。
4、老师左右手协调,(注意力度)球不上孩子的脸。
孩子的手也不去拍打球,那样孩子就无法放松。
5、孩子趴于地上时,球从脚底旋转2-3下上,手法跟孩子平躺于地一样。
右手弹,左手压下往前,往后走,注意安全。
6、一群孩子全并排平躺于地上,老师拿大龙球,挨个儿用球从孩子身上弹过。
7、孩子可反过来,趴于地上,身脚自然放平,不屈肘。
方法同上
8、让孩子站到墙角,老师与其面对面,中间夹一大龙球,同时使力。
9、对于小点的孩子可让妈妈抱着孩子坐于球上弹动,弹跳力别太高,然后让孩子自己坐在龙球上,妈妈扶腋下辅助弹跳,再来就站在球上,辅助弹跳。
坐着大龙球上丢接球,
10、俯卧大龙球抓东西
11、仰卧大龙球抓东西
12、挤压动动,让孩子对墙站,用大龙球(或花生球)先对他进行背部挤压,再做正面的挤压。
注意事项;
老师的脚一前一后站立,前脚放于大龙球下面,一手扶孩子腰,一手扶球,前后左右旋转,一般老师的手(虎口)要扶于孩子的腹部和背部,特别是旋转时。
大龙球的功能:
触觉(压),前庭(旋转)、本体(巅,跳动身体姿态)
练听:
可让孩子耳边贴于大龙球上,老师在球的另一端弹球,让球发出声音。
练视:
抛接球,拍球,手眼协调的运动都行。
老师放松动作:
抖手,甩手,手绕圆,做上肢放松动作。
羊角球:
目的:
1、提升运动企划能力
2、肌肉的松懈
3、建立平衡能力
4、全身协调能力
过程:
1、手抓羊角,原地弹跳
2、手抓羊角,往前跳跃
活动延伸:
1、2-3个小朋友一组,一人一个羊角球,让其比赛,看谁先到终点。
也可以采果子的形式,这边放一篮各种质地的球,让其运,看谁先运完,一次只可拿一个。
2、越障碍物,可在地上放小蹲子,让孩子绕过去。
弹跳飞人,用万象组的小蹲子及小棍让孩子夹着羊角球从棍的上空跳,可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去定高度。
3、在地上放些小扣子之类的东西,让孩子边骑着羊角球边去捡,看谁捡的最多。
注意事项:
所有跳的动作,脚掌着地,腰要挺起来。
平衡差的孩子易倒地,注意安全,教师可在后面保护其原地弹动,做熟悉了手放后面,脚夹球往前跳动。
花生球:
目的
1、提升运动企划能力
2、增加平衡能力
3、触觉学习
4、反应能力,及两个协作能力
5、身体协调能力
过程:
1、孩子劈腿坐于花生球上,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稍夹紧花生球,可先做原在弹跳,熟悉后,可往前跳跃。
2、孩子辟腿夹着花生球,前脚掌着地,可往前跳跃。
3、可两个孩子一起坐着弹动一起往前蹦。
要有口令配合,可背靠背,坐着跳。
4、孩子是跪姿,手掌放于花生球的1/3处,慢慢滚动花生球,使球的表面接触到宝宝的整个手臂内侧,并顺着力道用力往前扑,手及时撑地走,直至脚面碰于球上,手撑地往后倒,顺力让球带宝宝往后滑动,直至脚在地上,手臂在还球上,滑动让手慢慢离开球面。
(注意运动中头要抬高)
注意事项:
注意孩子的坐姿,以防跳跃时往前扑倒。
两人合作时一定要有口令配合。
趴地推球:
目的:
1、内耳前庭系统的充分刺激有助于:
“听语”能力的发展
2、促进平衡发展
3、左右手配合能力
4、拉长眼睛专注力
过程:
1、球离墙面20-30公分的地方。
2、身体趴于地,抬头,双脚并拢,十指相对,两臂抬起对墙拍球。
延伸动作:
如想孩子开开心心的玩成你设计的推球数,可你躺于孩子身边看着或一起做趴地推球的活动,让其更觉趣味性。
注意事项:
如孩子的手臂抬不起可扶住其两臂。
孩子做500-600个没问题,2岁4个月左右可做。
小按摩球:
手心,脸上,脖子,(触觉学习)脚心按摩(触觉、内脏的健康)
拍球:
目标:
1、增加手肌力
2、提高韵律感
3、增进感觉动作的手眼协调能力
4、藉由拍球,建立手臂的灵活度
5、提升速度,力量的控制,
6、拉长眼睛的专注力
7、手眼协调,左右手配合能力,平衡能力
过程:
1、固定拍球面。
把球放一箱上,固定,让孩子拍。
2、对地丢接球
3、抓其手辅助拍球。
4、适当松手,如孩子能自行拍2-3个,让其脚半蹲,右手拍完,可左手拍,再是双拍。
5、再加跨拍,右手拍右脚跨,左拍左跨,双拍双跨。
对墙托球:
目标:
1、增加手肌力
2、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及左右手协调能力
3、籍由托球,建立手指动作的灵活度
4、托球时所产生的规律,有益于手部精细动作的持续力
5、持久托球,可提升眼睛的专注力
过程:
1、两脚与肩同宽
2、离墙10公分
3、找1个目标,
4、球与眼高一球,(球高眼低)
5、双手在球的同一部位,十指朝上。
托球
活动延伸:
1、动作连贯时,则加强速度的规律
2、由双手托单球,依次进行,右手托单球,左手托单球,双手托双球。
丢接球
目标:
1、灵活手臂伸展,手指伸张能力
2、增进双手,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
3、提升方向认知,力量大小,速度快慢的控制能力
4、借由丢接球的互动,建立社交能力
5、增进线条处理能力
6、提升视觉广度。
过程:
1、双手将球由胸前呈抛物线状方向抛出。
2、交换丢球的方式,依次练习向下丢,胸前平推,单手侧身丢,各种不同的丢球方式。
3、老师变换丢球的方向,训练其接球的反映能力
4、由短路离到远距离,开始练习丢球,臂力增强后逐渐增加丢接的高度和速度。
增强其对接球的反映能力
5、单球丢接球能力建立后,建立双球互换丢的练习,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注意事项:
孩子的能力没有达到很好的水准时,不要把难度提高了,那会让其对自己不自信。
大陀螺:
目的:
1、刺激前庭平衡
2、手脚配合能力
3、触觉学习
过程:
又名旋转浴盆。
让孩子一个人坐入大陀螺内,双脚盘起由慢到快的让陀螺旋转起来,也可两个人同坐在陀螺内协调用力使陀螺快速旋转。
注意事项:
对于小的孩子,老师可先辅助其左右晃动,再是辅助360度旋转。
1/4圆:
目的:
1、籍由走动,增加空间,方向的认知
2、身体平衡能力的提升。
3、增进眼脚的协调能力
4、自我感知能力
5、触觉学习
摆成S型,可正走,倒走,可抱球前后走。
可弯腰走,也可站着走过,注意中间换脚动作
可立于墙上让其攀爬,
可把1/4圆翻过来让孩子玩,上去时脚是一个一个上去的
可两人面对面,做丢接球,可一球丢接,二球丢球,三球丢接。
可躺于上面做摇晃,可两人一起坐于里面做摇晃。
从这端走到另一端。
要小心下来时打脚,所以快走完时,回头抓最上面的那根
平衡台:
目的:
4、促进平衡能力
5、增进眼脚的协调能力
6、增进空间概念如:
左右,前后的认识
4、身体的控制能力
过程:
1、上的时候从中间上,脚称八字往外挪成与肩同宽。
2、做上下或左右摆动。
3、可在上面拍球丢接球,可丢双球。
4、可两人同时上,左可晃动,可丢接球。
5、可盘腿坐于中间做下下或左右的晃动。
6、可两个面对面盘腿而坐,可丢接球,拍手念儿歌等。
7、亲子里,可趴在上面或仰在上面晃动,老师一手扶腰,一手抓板。
(前庭平衡)
独角凳:
目标:
1、提升平衡能力
2、增进腿部肌力
3、刺激前庭平衡
4、促进方向概念
5、动作灵活能力,左右脚配合能力
过程:
1、蹲下在拿凳坐,两脚并拢,手插腰。
2、可进行双脚交替踢腿,姿势要正确,踢完回来脚底依然是并拢的。
3、可边踢边传球。
4、可右(左)脚抬起,笔直,左(右)脚跳起来转圈。
注意事项:
根据孩子的情况增强难度,让孩子先做稳了方可做抬脚的训练。
阳光隧道:
目的:
1、强化触觉学习不足。
2、促进平衡发展
3、本体感的提升
4、刺激并调整前庭体系
5、提升方向感
过程:
又名时光隧道。
1、爬着进去,退着出来。
2、里面可放沙包,放触觉球,让孩子爬进去捡回来
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感到害怕,可让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孩子触摸和摇晃隧道,增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
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给予食物加以强化,也可以隧道里放入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玩具,鼓励孩子爬进去取食物。
手摇旋转盘:
目的:
1、增强空间方向的认知
2、促进平衡能力
过程:
1、亲子里,盘腿辅助旋转,
2、盘腿旋转,自已使力。
3、站于上面,做前后走后的小摆动。
注意事项:
小心孩子的手放于地面上压伤
跳床:
目的:
1、身体的松懈能力
2、促进方向概念
3、提升身体的控制能力
4、提升平衡感韵律感
5、提升粗大动作的协调能力增强脚部的肌力
6、增进空间认知
7、内耳前庭系统的刺激,有助于语言的发展
过程:
1、前原地弹跳
2、双脚,往上跳,前脚掌着地。
3、能双脚跳了,可双脚跳,单脚跳,旋转跳。
4、可加大难度,高度,可传接球。
圆型方型滑板车:
目的:
1、增加速度的控制能力
2、前庭刺激,有助于听说能力的发展
3、身体平衡能力的提升
4、建立感觉动作的协调能力
5、提升眼睛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
6、增进空间:
中,高,低,(上,下)的认知
过程:
1、趴在上面正着走,双手一齐往前划动
2、倒着双手一齐往后滑动。
3、盘腿坐在上面拉着走或自己双手放地上同时在地上划动,使滑板车往前移动
4、可盘腿坐在上面旋转。
5、趴于地上双手交叉旋转,双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亲子 培训 中的 授课 内容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