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域下教育考试及其功能述评.docx
- 文档编号:26427351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0.18KB
全球视域下教育考试及其功能述评.docx
《全球视域下教育考试及其功能述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视域下教育考试及其功能述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视域下教育考试及其功能述评
全球视域下教育考试及其功能述评
王后雄
2013-05-2209:
20:
00 来源:
《中国考试》(京)2008年1期
内容提要: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显性的障碍是现行教育考试制度。
在全球教育改革视域中,它承担着引导学校素质教育、选拔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多重功效。
按教育考试的目的、范围、强度、作用、影响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将教育考试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考试有其功能属性的差异。
校内教育考试具有督导、发展、导向等教育属性功能;评鉴教育考试具有鉴定、评价、管理等行政属性功能;大规模教育考试具有调节、控制、文化、经济等社会属性功能。
但是,教育考试负向性功能客观存在,发挥考试功能要注意趋利避害。
关键词:
教育考试素质教育考试类型功能
作者简介:
王后雄,华中师范大学。
为了应对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性教育改革浪潮促使各国教育考试都在观念、制度与行为层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改革。
就中国而言,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大瓶颈,同时也正在孕育新的改革。
因此,深入把握当前发达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并从中寻找有益的启示,有利于我国教育考试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合理汲取他国的先进经验,发挥考试效能。
中国的教育考试改革及功能的发挥应有国际视野。
自从考试诞生以来,它就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及与教育相联系的各类考试主体和教育客体,这反映了考试存在事实上的对基础教育的引导和评价作用。
然而,现行的教育考试在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与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差距,导致社会各界出现“考试是应试教育的根源”、“素质教育就是要减少考试频次”、“教育考试与素质教育互不相容”,甚至出现考试“存废”之争。
解析社会对教育考试的曲解,理清教育考试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关键是重新审视教育考试本质、功能及使用问题。
无论是考试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考试实践模式的革旧创新,都与人们对考试功能认识程度密切相关。
尽管中外历史上有关考试功能的研究不乏其人,但在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空前、人类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全球教育改革呼声高涨、考试模式不断翻新的现阶段,考试功能何在?
仍是我国教育考试认识活动中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最普遍、最基本的问题。
1 教育考试功能的要义
考试是一定组织中的考试主体根据考试目的的需要,选择运用有关资料,对考试客体某方面或诸方面的素质水平进行测度、甄别和评价的一种社会活动。
从根本上讲,考试之所以能成为社会母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并随人类社会的演进而不断延伸,就在于它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系统的功能。
正如英国学者罗伯特?
蒙哥马利所说:
“活的机体,只要具有多种功能,并善于适应环境的变化,就会蓬勃发展起来。
考试之所以蓬勃发展,同样是由于它具有多种功用的性质。
”[1]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从出现了独立于生产劳动过程的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也就有了追求教育活动效率、实现预期教育目标的教育考试。
我们认为,教育考试作为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其“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变化可引起功能的变化”,而“系统的功能可反作用于结构,功能的充分发挥既是结构稳定的条件,又是结构变化的前提”。
[2]所以,教育考试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稳定是相对的,随着社会条件及教育发展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则是绝对的。
故教育考试功能受考试结构和社会客观需求的双重制约,即教育考试系统总体上能给外部环境以什么影响,受制于考试结构,而每一具体考试应发挥什么功能,则取决于一定社会对考试的客观需求。
教育考试功能系指教育考试系统对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在现实社会及教育领域中具有多重功能。
这也是考试的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社会与教育发展、人的发展和考试自身运行规律的根本原因所在。
2 教育考试的分类及功能
教育考试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运用于教育的各个不同方面,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功能。
按照教育考试的目的、范围、强度、作用、影响、意义的差异,我们把教育考试划分为三大类型,即校内教育考试、评鉴教育考试和大规模教育考试,不同类型的教育考试既具有共性功能,也具其个性功能,并与考试的作用、规模、强度相关联,考试功能的影响范围与教育考试规模和考试种类相关。
教育考试已呈现多系列、多层次、多功能,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学校教育、教育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教育考试已扩展到教育目标的多个方面,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正确认识教育考试的功能和使用问题,是当前和未来的重大课题。
2.1 校内教育考试的功能
我们把校内教育考试界定为:
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学校课堂教与学的反馈、矫正与发展为目的,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测度与诊断活动。
一般指学校或班级内举行的日常的、小规模的考试。
它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过程性、多样性、调控性、低利害性及非终端性等特点,具有检查、诊断、预测、反馈、激励、矫正、导向等功效。
通过考试结果的正确评定与反馈,激励学生更高的热情,帮助教师和学生系统准确地了解学习状况和教育的进展,及时诊断、矫正学习和教学不合适的做法,调适教与学方法,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高。
从考试的频次看,校内考试从低学段到高学段,频次由少渐多,以适应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心理要求。
校内教育考试的主要功能是检查与促进,即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改进教与学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甄别与选拔只是它的附属功能。
2.1.1 督导功能
考试的督导功能,系指考试对师生选择、追求教学目标的动机,实现目标的意志力及后继人才智能发展的取向等,具有强化和导引的作用。
相对整个人力资源开发而言,考试是动力,是量尺,也是导标。
虽然教育考试与教学在职能上相互独立,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考试既反映教学的基本任务,又督促教学双方完成教学任务,并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3],不仅促进学生的学更导引着教师的教。
通过考试对教育质量、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检查,是任何教育中都不可缺少的环节。
若没有系统全面的标准和科学的考核、检查、督促,素质教育就很难得到落实。
学生的一些素质,特别是渗透在学科学习中的相关素质要求,就无法得到系统的检查和鉴定。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上看,教学过程中考试的目的是为检验教学是否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其考试结果一方面反映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即掌握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技能的准确与熟练程度,以及能力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在检验教师教学的实际成效,即所授内容是否为学生所掌握或掌握的程度如何。
因此,通过考试结果教师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也可以通过课程考试的命题深化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并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上看,考试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考试“可以促进学生及时复习功课,巩固和加深知识,培养精确细致、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系统的劳动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4]。
考试能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进取精神,导引奋斗方向,促进能力的发展。
素质教育不仅不排斥考试,而恰恰是亟须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考试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考试来督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最后,考试对学校教育有巨大的反馈作用。
如果校内考试仅用来作为记录学生成绩的方法,那将失去对教师的巨大的反馈作用。
学校的校长应鼓励教师利用考试作为找出教学难点和学习中的薄弱点,提高教学效果的可靠依据。
[5]考试结果能告诉教师什么做好了,什么没做好,使教师认识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改进教学技能和方法。
校内考试如果利用得好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改进教师以后的考试方法,最终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2.1.2 发展功能
理想的校内考试应具有发展的功能,使考试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考试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考试,考试已不是站在教育的对立面,学生也不会惧怕考试,甚至会喜欢在考试的过程中学习,这种激励源于学生内心的向往。
因为在这样的考试中,不仅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能得到认可,而且心理会得到满足。
通过这样的考试,更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强化他们渴求知识、奋发学习的欲望,完善他们健康的人格。
校内教育考试可激励学生提高素质,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积极性。
校内教育考试可以检查学生学习现状,诊断学生起点能力,发现学习中的缺陷和障碍,同时可以反馈教学目标是否落实、教材是否合适、教学设计是否得当等,师生都可以利用考试诊断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使教与学都得到发展。
由于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因而考试内容及方法的变化也必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我国的素质教育又是在传统考试影响很深的背景下提出的,所以,校内教育考试能否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任务也非常艰巨。
由于传统考试的“惯性”,校内教育考试只要放松素质教育的要求,立即就会进入传统考试的轨道。
这不仅因为教师轻车熟路,还因存在急功近利的诱因。
克服传统考试惯性的唯一办法就是牢牢把住素质教育评价的方向,改变传统考试中的错误做法。
2.1.3 导向功能
考试以测度、鉴别、评价人的素质水平的个别差异为本质职能,故考试具有检测的功能。
然而人的学习是一个前承后继、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考试可以加深自知,明确未来努力方向,考试又具有导后的功能。
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考试不仅是对前一阶段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检测,同时也通过考试结果对后继教学在内容、方法选择及目标趋向的确定上导引方向。
基础教育考试作为基础教育活动的一个环节,是一种特殊的育人活动,不能将其脱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根基而孤立存在,检前更应注重导后。
教育考试对后继人才智能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导向功能。
此种功能并非人为,而是为考试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能所决定,也是考试教育性的集中体现。
在学校教育中,考试与教学双方完成教学任务,并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故可能动地作用于教学双方的情绪与节奏,导引教学发展的方向。
“考试引导学生学习,往往是前一阶段的考试引导着学生后一阶段的学习,即使教学内容已经转化,学生仍然会从考题中接受引导,从以前的轨迹中找到今后的门径。
”[6]其实际导向如何,则取决于考试的科学与否。
更不可忽略的是,在影响个性心理变化的诸多因素中,考试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之一。
考试成绩的优劣,至少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学业成就的大小、能力的强弱等。
若成绩达到某种规定标准,则意味着一定范围的社会认可,何况毕业、升学之类的考试成绩,将直接关系个人前途、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和家庭的氛围。
凡此种种,都将成为后继人才前行的导标。
唯有使考试真正成为考生个性心理发展的正面激励因素,才能将后继人才的智能发展导入健康轨道。
2.2 评鉴教育考试的功能
这里指的评鉴教育考试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较大规模的测量活动,主要是以教育质量检测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测定为目的的一类教育考试。
如教育教研部门组织的区域教学质量测查(统考)、学生毕业水平考试(会考)等,一般是指用于教育上较正式的、较大规模的为社会所承认场合下的考试。
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革的过程,应有一套符合教育要求的考试或检测手段及时监控其进展情况,以便随时调整实施方案和具体做法,以保证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对主干课程实行统考是一把很好的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尺。
当前,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均衡,这把标尺可以掌握不同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对比分析,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评鉴教育考试具有管理性、权威性、强制性、统一性、终端性等特点,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参照考试,具有管理、评价、鉴定等功效,对学校和教师具有高利害关系和约束力。
评鉴教育考试的主要功能是评价与鉴别,管理和监控是其主要功能的延伸。
2.2.1 鉴定功能
学业水平考试是国家承认的毕业生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是国家对毕业生教育的意志体现,是国家对阶段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学业水平考试必须坚持水平考试性质,促进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克服群体性偏科现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业水平考试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达标进行鉴定,作为达标性的学业水平考试,其考查标准和内容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和理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如果没有这种检验毕业生学生水平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的考试,很难说不会导致不合格的毕业生涌向高一级学校或社会,学生也可能减弱好学上进的动力。
对学校而言,不同类别和性质的学校通过统一标准的考试,可以对自身办学质量进行评鉴,调动其办学积极性,促使其寻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办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忽视学生基础性发展能力培育的行为倾向。
因此,评鉴教育考试对学校教育水平、学校出口质量及区域教育质量水准等鉴定有其独特的价值,这是其他类型的教育考试无法替代的。
2.2.2 评价功能
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理论非常重要的内容,强调“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7]。
在确立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后,如何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考试对教育效果具有检查、鉴定等功能。
所以说,没有考试,教育的评价系统是不完备的,是无法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的。
当然,如果考试脱离了教育评价的总目标,或依据错误的价值观,也将会偏离方向,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所以,考试在教育评价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必须为教育评价服务,受教育评价的价值观方法论的左右和制约。
那种认为考试可以取消的观点是错误的,认为愿意怎么考就怎么考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正确的评价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和现有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考试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评价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测和保证系统。
教育考试是教育质量检测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取消教育考试等于失去了衡量教育成败优劣的程序。
虽然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也可检查教学的及时效果,但若想对一段时间的内容系统全面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则主要依靠考试的方法。
虽然还有调查、专家评审等其他检查教学质量的方法,但考试的方法却是一种效率高,公平公正,可以在大范围内全面检查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从教育考试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过程性教育,它注重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因此素质教育是塑造品质,培养能力的教育。
素质教育虽不以考试为目的,但并不排斥考试,相反,素质教育是能够包容并且需要有考试的教育,因为考试毕竟是一种评价手段,而考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基础教育具有其特殊作用的。
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考试是对基础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成果进行评价,但它既不是对素质教育的全面评价,也不可能取代素质教育的作用。
其二,考试的评价之所以具有权威性,是由于它和鉴定、选拔相联系,因此考试的科学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科学的鉴定、选拔要依靠科学的评价,这也是考试注重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的原因之一。
其三,考试的评价具有普世性。
由于考试获得的是应试者的全样本,所以其数据结论就具有真实客观的性质,就具有反映问题实质的性质,就具有其他评价方法无法取代的认识意义和指导作用。
正是在这一点上,考试也许做到了基础教育自身做不到的事情。
基础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考试的评价作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
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8]教育考试对基础教育本来就是一种顺承关系,而不是一种抵逆关系,把两者对立起来的观点既是对教育考试的误解,也是对素质教育的曲解。
根据考试的不同类型所反映的教育结果,我们可以相应地区分三个层次:
宏观层次的考试结果称之为“效果”(outcomes);中观层次的考试结果称之为“产出”(outputs);微观层次的考试结果称之为“产品”(products)。
如表1所示:
这三种结果类型是相互联系,逐级“衍生”的;“产品”服务于“产出”,“产出”服务于“效果”。
如果我们的考试改革仅仅在“产品”或“产出”层次上努力,而忽视了更高一级结果的满足(即“效果”),则考试改革就很难取得正面的社会效果,而这一点恰恰是考试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温家宝总理在谈话中所论及的“要求考核要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则是考试评价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考试功能正面性必须坚持的原则与标准。
2.2.3 管理功能
教育考试的管理功能,是指考试在提高教育行政治校督教效能方面发挥的行政管理作用。
考试与教育是一对孪生子,并伴随教育活动的始终。
“它是学校工作之一,具有各种重要功用,如决定教学方法的成败,供给成业的标准和激起优良的学校作业等”,[9]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益。
倘若把以考试为核心的所有教育评价措施都消除,不但教育目标难以企及,而且“连读、写、算这样的基本技能都没掌握,然而还自以为‘得计’,苟且偷安、自我满足、而又怠惰不逊的年轻人,将被大批地输送到社会来”,“其结果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
[10]美日学者以上有关考试在教育实施中之功用的论述,已深刻阐明考试是教育行政管理的得力臂助。
即使在“减负”被视为基础教育改革重中之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被确定为教育发展主体目标的现实中国,健全的考试制度和科学的考试方法,依旧是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和预期实现教育目标的必备措施。
其原因在于:
首先,由于受教育者身心个别差异的客观存在,他们在增知长才的历程中不可能“马、牛、羊”齐步走,为使教育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并按“因材施教”的原则组织教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就需借助考试为教育对象的分流获取依据;其次,掌握教育动态,了解教学进程,检测评价教学质量,维护各级教育的基本水准,当是教育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
而此职能的履行同样要借助考试手段,用以判定质量升降,发现进退得失,检验成效大小,找出问题成因之所在,进而寻求针对的改进措施,促使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行;最后,区域调研考试、毕业水平考试、研究性考试等,是教育行政管理了解教育成效、获取决策依据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育行政管理、被管理以及他们共同作用对象,之所以能够有机结合,除有符合实际的定性要求外,更主要是因为有定量性的一致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建立的相互关系。
[11]因此,要检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成效,单凭定性分析的结果是不足为据的,还必须通过考试等方法取得各种量化资料,并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研究,才能作出较客观的结论和正确的决策。
2.3 大规模教育考试的功能
大规模教育考试,是指人类社会在教育活动中以选拔、鉴别、评价、测量考生的知识技能水平高低或才能优劣为目的,在组织考试的范围、方式、方法、力量、强度、结构、数量、功能、作用、影响、意义等多个方面超过一般教育考试,或超过所比较的其他教育考试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
我国的中考、高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以及大规模国际合作考试,如美国托福考试、我国向海外推广的汉语水平考试(HSK)等都属于此类教育考试。
大规模教育考试既有显见的鉴定、选拔功能,也具备隐含的其他社会功能。
大规模教育考试反映了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大规模等特征,具有显著的调节、控制、选拔、文化、经济等社会属性功效。
在大规模教育考试中,选拔功能是其主要职能,而调节、控制、文化、经济是其重要的附加社会性功能,评价与测量则属于选拔功能的延伸。
2.3.1 调节功能
教育考试是社会人才群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人才培育系统和人才使用系统的中介,它对人才的培育和使用具有调节与控制的作用。
由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则在不断变化发展,这就难免出现人才供求标准的不平衡。
为使所育人才的规格、质量能切合社会需要,除改善育才条件外,还必须有既反映社会人才需求又能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试予以调节。
一方面,考试可通过客观反映变化发展的社会人才需求,并以此检验人才培养的达标度,促使教育机关按照社会提出的人才标准育人,努力缩短所有人才与社会需求标准的差距,保持人才供求标准的动态平衡。
另一方面,考试可通过调整对人才的检测、评价标准来调节人才供求的矛盾,使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
在社会人才群体系统中,考试作为人才供求双方的中介,其标准既要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要顾及人才培养的可能,以调解教育因育才“滞后”或“超前”与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矛盾。
[12]
教育考试是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资源的调配工具和手段”,一方面,高一级的教育机构或录取者利用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相关能力,从而将学生和学校班级加以分化;另一方面,进一步结合社会(包括雇主)的要求和观点,将人力资源纳入成人角色系统,进行选拔和调配。
考试的调节功能表现为调整人才结构,促进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影响并规划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在整个教育资源尚未达到“按需分配”的前提下,社会整体的发展要求最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或方法来确定“精英”以享有数量有限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中,考试无疑成为最为有效、最为经济的评价手段,可以说公平与公正的教育考试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念,也是构建理性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更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2.3.2 控制功能
大规模教育考试关系到千百万青年学生的前途命运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承载着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因而成为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
以高考为例,从表象上看,高考不过是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考试,但高考又不仅仅是教育考试,它同时还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除了具有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以考促学等教育功能之外,高考也还具有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促进与控制社会流动等重要功能。
大规模教育考试之所以在全世界很多国家迅速发展和受到重视,除了具体的国情、文化传统的区别之外,也深刻说明社会发展需要是它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需要是大规模教育考试的动力源,受到社会体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制约,受到社会发展总目标、教育发展目标和考试目标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在发展过程中满足了社会各层次的部分需要,或调整人的需要,对人的需要施加影响和控制,使这种需要变得有利、有益社会发展。
另外,人类社会这种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以及需求不断上升规律,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可能完全无限制地加以满足,为了避免社会成员在需求与满足过程中的严重纷争和冲突,就需要人们遵从一定的行为规范,将争取满足需要的社会行为限制在一种可以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竞争规则上,大规模教育考试的产生和发展恰恰可以体现这种竞争原则,它充当了调控满足社会需要,使社会需要走向规范、有序的重要社会角色,它的社会控制功能也由此产生。
[13]从古至今、从国内外大规模考试的发展情况看,它具有十分广泛、有效的社会控制功能,对考生而言,它是一种对个体或群体的控制手段,对社会组织而言,它是一种对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组织控制手段,对国家而言,它是一种对国家生存与发展制度性控制手段。
从更深一层加以分析,它还具有对社会意识形态和教化社会成员的文化控制功能。
历史的经验证明,凡设计科学、实施规范、结果真实、使用公正的考试,必能对治国行政产生巨大的强化和凝聚力。
恰如刘季洪先生所说:
“循览前代史迹,则知人才恒倚考试而振兴,政治尤赖人才以推动,考试对政治之伟大功能,未因时代之递嬗而稍有贬损。
”“考试制度的运用,可以加强全国人民对政府的向心力。
无论他们属于哪一个种族,亦不论他们居住何方,皆可经由考试,而加强他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对国家更为忠诚。
”事实正是如此,考试可将国家意志以考试政策、法规、标准、内容、考试结果效用等方式,具体体现到人们的培养目标、职业要求、行为规范及合法权益之中,使之通过考试予以认识、理解、接受并付诸于行,自觉缩短个人与政府间的距离,增进对政府的依赖和依存感,坚持以国家意志的指向和相关标准为奋斗的方向、进取的目标,直到取得国家或社会的认可,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大规模教育考试通过“控制人”、“控制社会结构”、“控制社会思想及矛盾冲突”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球 视域 教育 考试 及其 功能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