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docx
- 文档编号:26426947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23KB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docx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每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共同心愿。
个人觉得,我们身边有最好的资源——课文。
课文,就是一篇篇优秀的范文,是习作的最好蓝本。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学时如是说。
阅读与写作犹如人体的呼吸吐纳一样,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剥离了阅读谈写作,无异于纸上谈兵,这样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水平难以提高,缺乏足够的阅读储备垫底,更无法写出内涵丰富的文章。
然而,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偏偏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为寻求常识而单纯解读文本,为应付作文考试而编制教学套路,语文教学逐渐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
不少老师为没有系统的写作教材而费心劳神,往往感到作文教学难以入手,很多学生不会学以致用,不懂得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养分,写起文章来一编二凑三造假,成了语文教学中令人头疼的“灰色风景”。
而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经典篇目,其文思、内容、表现手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完全应该成为学生写作的优秀范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做了清晰地阐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向“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更强调指出:
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关注文本“写什么”;另一方面更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本“怎么写”,关注这样的内容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在教上下功夫,活用教材,将两者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阅读课文的学习,掌握习作的方法与技巧,并引导学生将习得的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最终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双轨并行。
1、品味教材魅力,激发写作兴趣
编者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篇篇文质优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课文。
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发现优美的文章如此吸引人,打动人,故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兴趣。
如《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秀丽的景色,那
如诗如画、宛若仙境一般的美景深深吸引着同学们。
庐山云雾的魅力不正是来源于作者笔下的优美文字吗?
我们是否也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呢?
我想,在学生对课文词句深刻体会和产生美感享受的一刹那,一定会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写作冲动和热情定会油然而生吧!
2、丰富语言积累,夯实写作基础
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的留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摘录优美的词、句、段,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众所周知,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得心应手了。
如《北大荒的秋天》,课文把天空中的流云写得非常生动,我让学生朗读背诵,并摘录相关的词句,学生在读写中受到了启发,明白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才能把景物写活了。
3、提供质疑契机,培养写作能力
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会学习的人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培养学生的想问、敢问、会问、善问的能力。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职责。
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时,我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有学生说:
“课题为什么不叫《五月的槐乡》?
《槐乡五月》写景还是写人……?
《槐乡五月》一文有什么最吸引人的地方?
为什么?
”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质疑。
如:
五月槐乡是槐花的季节,更是孩子们的季节”一句,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从而让学生在质疑中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又比如课文中的“一阵风飘过”,可抓住“飘”让学生领会作者的遣词造句的恰如其分,独具匠心。
有时候也可抓住文中数据或例子进行质疑,领悟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这样做既尊重学生主体,又提供了“发问”的时空。
教师千万不能越俎代疱,因为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没了,学习主动性也没了。
教师除了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还应给学生一个自由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的时空,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争辩,在极富情趣中思索,在穿越时空中想象,从而打开创新表达之门。
那么,怎样将写作指导与阅读教学作有效整合呢?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可供操作的形式:
渗透写法指导:
1、初读课文——学会谋篇布局
如《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初读课文”的教学片段。
师:
课文写了徐悲鸿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板书“励志学画”)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生1:
我想知道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师板书“原因”)
生2:
我想知道徐悲鸿怎样学画?
(师板书“经过”)
生3:
我想知道徐悲鸿励志学画之后怎样了?
(师板书“结果”)
师:
我们写一个人要通过一个典型的事件,把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写出来。
通过初读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这样,把阅读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读课文——学会语言表达
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经典范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而且要有意识地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例如《学棋》一课,我让学生学习先概括后具体写人物的写作技巧。
师:
瞧,就是这两个学生,你们觉得他们学得怎么样?
生1: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另一个学生心不在焉。
师:
(板书“专心致志、心不在焉”)你们能不能换一些词?
生2:
一个学生全神贯注,另一个学生心神不定。
生3:
一个学生一心一意,另一个学生三心二意。
生4:
一个学生聚精会神,另一个学生漫不经心。
师:
大家用的成语都很简洁,很概括。
你们能说说他们各自的具体表现吗?
可以从动作、神情去观察。
(指着插图)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穿红色衣服的学生。
生5:
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老师。
生6: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他托着下巴,眉头紧锁,好像在思考。
师: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专心致志的学生的呢?
(生读有关的句子)
师: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学生。
生7:
另一个学生心不在焉,他的手在做小动作。
师: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另一个学生的心不在焉的?
(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分角色朗读)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领悟了文章的内容,也学会了怎样具体表达的方法。
在写作时,学生的作文往往概括性的语言很多,缺少细致描绘的语言。
如写一个人取得冠军之后的表现,只用“高兴”一词概括,而没有具体描述这个人高兴时的动作、表情、语言等。
《学棋》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既有概括性的语言,又有具体生动的描绘,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3、再读课文,领悟写作方法
学生精读课文之后,对整篇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有了整体的把握,这是引领学生体会写作技巧的最佳时机。
比如《学棋》讲了两个学生拜弈秋为师,由于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而导致两种不同的学习结果的故事。
学生明白了这个故事的道理后,教师再问:
“如果这个故事只写其中的一个学生,你们觉得好吗?
”学生展开讨论之后明白对比的手法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再比如,教学《最佳路径》一课时,我让学生找出在路边吆喝卖葡萄的片段,“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园主把摘下来的葡萄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但却很少有停下来的。
”而另一个片段“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
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
”两个片段一对比,孩子们立刻明白了两种不同的售卖方式所得到的结果:
一种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去卖,难以卖出;另一种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方式,卖得又快又省事。
通过这种对比的写作方式,孩子们理解文章的内容就变得较为容易了。
所以,只要认真解读文本,每篇课文都能找到习作指导的切入点。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确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而且要在能力目标中加入写作技能目标。
现在很多课文后面都有一些迁移练笔,实际上就是将读写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如何“破”?
这需要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建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与思维训练。
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在书中汲取营养,把文本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从而提高能力,写出佳作来。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把课文讲好,让学生学习每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我认为在小学阶段这三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1、仿写
模仿是人类的本能。
每个人最初的语言就是通过模仿开始的。
作为语言学科的语文学习也是如此,仿写无疑是读写结合的最基础、最实用的形式,是初学写作者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1)仿写课文的结构: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庐山云雾的神秘、变幻无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总分的写作方法,用优美的语句,传神的文字,描绘了庐山的景色秀丽、云遮雾罩。
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在教学第一课时,我特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把那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雾展现给学生看,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为第二课时准备的说话练习打下基础。
首先,课前我让学生背诵他们熟悉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以这两首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让学生渐渐走进庐山,这时再引出课文。
然后,在上课开始我就出示了文章最后一句话: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在学生理解“流连忘返”这个词语后问“庐山的云雾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
接着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都是以总分的构段方式来描写庐山云雾的特点的。
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展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我就让学生用读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姿态的云雾来展开学习,并抓住关键的词语,如:
“笼罩”、“缠绕”、“弥漫”等进行朗读感受,学生感受得很具体,朗读得也很有感情。
为了便于学生背诵,我这一小节的板书设计成:
山头、山腰、山谷、山峰。
由于这一段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进行描写,我又在板书上增加了:
绒帽、玉带、大海、天幕,这样学生在理解起来就直观形象了,而且更便于学生进行背诵。
第三自然段的“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通过“随风飘荡”、“四蹄生风”、“漂浮”来体现云雾的动态美。
针对此段中的省略号,我出示了句式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庐山云雾还有哪些姿态变化:
“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由于上节课学生观看过多媒体图片,加之平时阅读量比较丰富,因此有的学生讲得非常好。
如:
刚刚还是星罗棋布的岛屿,一转眼,就成了威武凶猛的巨龙。
课后,我布置同学们去观察傍晚天边的云霞,仿照二、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写一写,效果不错。
(2)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
两年多前,郭丽芳老师教学了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课文《黄山奇松》,根据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郭老师的教学设计了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指向引导学生写作。
郭老师的课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简约而不简单,自始至终向学生渗透着强烈的写作意识。
开课后,郭老师检查完预习情况后,直奔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理解三棵松的“奇”,要求学生画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再请学生们一一读出写三棵名松的句子,并反复品读三棵松名字的由来,最后形成板书。
这个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对三棵名松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来完成。
特级教师周一贯说:
“阅读教学总是要通过学生的主体的认识去同化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内化课文语言,体现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践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有效指导写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较好体现了“语用”的思想。
接着,郭教师根据板书和反复朗读描写三棵松句子中渗透写作的方法。
课文是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顺序写的。
郭老师在这里进行作文表达手法的指导,作文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文章犹如一棵树,思路、写法只是“树”的主干,树必须有树叶,遣词造句就是这棵“树”的枝叶。
郭老师在教学的第三环节——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带领学生去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深意。
郭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黄山奇松很美的句子,学生不约而同地找到句子“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郭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1.从句子中逐一体会正面描写姿态、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感受黄山松树千姿百态的神奇;2.以“或”“有的”作为切入点,先把“或”改成“有的”品读,再把“或”全部换成“有的”品读,最后把“或”和“有的”互换位置品读,在比较揣摩中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3.对“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句中省略的内容进行想象、补充,强调用上“状如、形似”进行遣词造句,感受文章表达的奥秘。
郭老师第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强化了文章的表达属性,这一指向写作的教学,给学生在原有的内容习惯上增加一条思路,就是具有写作意识的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郭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体现了“教语文”“用语文”的思想。
个人认为,郭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不是只考虑作者指向写作的阅读,考虑作者表达了什么,而是考虑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逼近‘表达’,实现‘表达’。
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行为发生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效迁移到学生的写作行为上。
由此可见,郭丽芳老师对教材的把握是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上,她的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艺术及风格,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3)仿写课文的语言:
有些文章语言优美,描述生动,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其语言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
例如朱丽君老师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抓住最后一节提出中心问题“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呢?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找到后,朱老师引领全班进行交流。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朱老师让学生紧扣“一碧如洗”,想象天空的净美,再让他们自读课文,通过“只有……才……”、“几缕”、“一道……一道……一道……一道……”等词语感受流云的“五彩缤纷”,体会北大荒秋天天空“一碧如洗”的美丽。
从此段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朱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和积累能力,尤其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写景文章的意境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其情景之美是通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的。
我认为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推敲、比较进入文章的意境,理解内容、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享受,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过程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学会像作者那样运用语言文字。
另外,建议学生在平常摘录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并熟读成诵,在以后的写作中就可以信手拈来。
2、续写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编排中,有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老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有效的资源让课文为写作服务。
例如《狐狸和乌鸦》一课,虽然是低段的一个寓言故事,但在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说说写写中要求根据给出的材料续编故事。
因为孩子们已经学过课文,所以对文中的两个人物非常熟悉,基本上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利用大家对童话故事的喜爱,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再次续写这个故事。
这样,既补充了课文内容,为孩子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又丰富了情感,深化了课文的主旨。
当然,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训练点,只要有心,都可以找到。
3、改写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首首流芳百世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典范,它往往包含深刻的哲理。
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改学古诗词的舞台和空间,拓展孩子的思维和语言。
新课标指出: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古诗词这一奇葩,激发他们学习优秀诗文的兴趣,并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
通过多次琢磨,反复思考,我觉得可以把一般应用文的教学与古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诵读、歌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感,并能把这种水到渠成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想象思维、创新意识得到发展,所学内容得到巩固升华。
每册书中的古诗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个现成的画面,提供了一个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孩子们通过这个舞台,把自己的认识和感想拓展成300-600字左右的文字尽情地表达出来。
例如古诗两首中的《春日偶成》,学习后我让学生把它写成一篇文章。
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
美国作家海明威也说,当写得越多的时候,才越懂得怎样写。
鲁迅说,文章怎么写,我不知道,但一切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就说明着怎么写,读大家的作品就能懂得怎样写。
也就是说,多读才会写。
刘勰说: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可见,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是直接的,不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徒有想象而已。
与作文水平息息相关的就是学生对语文作品分析理解的鉴赏能力,没有一定的语文欣赏能力,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课内外的大量阅读,才能为学生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拥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才能在作文时尽情表达。
所以,就让我们为孩子们在阅读与写作中搭建一座桥梁吧,让他们都能轻而易举完成自己人生的写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习作 教学 有效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