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配套文档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七 Word版含答案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6423320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95.53KB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配套文档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七 Word版含答案推荐.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配套文档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七 Word版含答案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配套文档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七 Word版含答案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配套文档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七Word版含答案推荐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释文题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
举例来说,一个不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的人,你却以仁爱之心对待他,这不是愚蠢吗?
——具有仁德的人并非一味拿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
这句话言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言明了孔子所说的学习是一种道德修养。
孔子关于学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
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明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
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
孔子的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女闻六言六蔽矣乎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好知不好学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通“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汝 你 ②智 聪明 ③无 没有 ④悌 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
(2)一词多义
①就
②亡
答案①动词,靠近、接近/动词,担任/动词,成就 ②副词,通“无”,没有/动词,逃跑/动词,灭亡
(3)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为己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学生。
③其蔽也贼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偷东西的人;做大坏事的人。
④其蔽也绞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缠在一起。
⑤则民不偷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盗窃。
答案①学习的人。
②年轻人。
③害。
④急切,不容忍而伤人。
⑤浇薄,不厚道。
(4)虚词归纳
为
答案 动词,成为/动词,治理/动词,认为/判断词,是/介词,被/动词,为了/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2.词类活用
(1)贤贤易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父母,能竭其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有道而正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贰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前“贤”,形容词作动词,尊重、崇尚;后“贤”,形容词作名词,有才有德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竭尽,用尽 (3)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4)数词作动词,重复,再次出现 (5)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这里指不偏爱
3.特殊句式
(1)生而知之者,上也。
(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4)君子笃于亲。
(5)敏于事而慎于言。
(6)陈亢问于伯鱼曰。
(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判断句,(4)~(6)介宾短语后置句,(7)状语后置句。
4.语句翻译
(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
(2)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3)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犯上作乱;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
(4)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也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却不幸短命死了。
(5)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而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文本名句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外名句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1.
(《论语·季氏》)
2.
(《论语·述而》)
3.
(《论语·公冶长》)
4.
(《论语·阳货》)
5.
(《论语·泰伯》)
6.
(《论语·学而》)
7.
(《论语·学而》)
8.
(《论语·雍也》)
9.
(《论语·宪问》)
10.
(《论语·学而》)
11.
(《论语·季氏》)
1.从第6则选文看,子夏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把女色看成是美德的对立面,要求人们崇尚、爱好美德。
在我国古代,侍奉父母和君上是人生在世的两大义务,子夏视之为的人生的两大要求。
古人也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关系,把它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并称为五伦。
子夏提出的这四点,说到底都是道德修为,跟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或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他却把做到这四点的人看成是学习过的人。
由此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跟现在所说的学大不相同。
2.第7则选文凸显了古人一种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则选文记载的是孔子的语录。
这可以说是对“什么是好学”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它包括四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说的是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的是要做什么。
孔子说能够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本点的教育思想。
3.从第11则选文看,孔子拿典籍教育后进的落脚点是什么?
先秦儒家之教与学有何启发意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就是《诗三百》,经过孔子等人的阐释和传授,先秦时候它就已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了。
孔子非常看重《礼》,视其为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的根本。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拿《诗》《礼》等典籍教育后进,落脚点显然是在立身处世方面。
一言以蔽之,先秦儒家之教与学,都侧重于道德完善方面的内容,跟今天有所不同。
比起现今的教育来,那时候的教育当然有其局限性,然而现今的教育似乎也有一定的偏弊,就是相对忽视培育善德的意义,由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效果。
而要纠正这种偏弊,孔子的思想是十分富有启发意义的,其启发意义主要就是:
在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4.培养德行和“好学”何者为先?
根据第3、4、6则选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按照孔子的观点,“好学”的基本点是努力培养好的德行,所以培养德行和“好学”两者谈不上谁先谁后。
然而现在所谓的“好学”,内涵已完全不同。
因为这样,它跟培养德行之间就有了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
现今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美好德行的偏失必须得到纠正,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德行具有根本的意义。
5.孔子所讲的“好学者”的标准是什么?
请结合选文的相关部分加以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子之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克己的能力、内省的能力。
克己则把自己对物质的追求转化提升为精神的向善向美和精神的独立。
克己则可以使外欲有节,外欲有节则可以敏于事而慎于言;内省则可以使内心清澄,内心清澄则可以就有道而正焉。
②不迁怒,不贰过。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我们曾经听过夫子自道,说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好学。
现在又听到他赞扬颜回好学,而且只有颜回好学。
这一方面说明在圣人看来,只有颜回才是真正得了他的真传,继承了他的衣钵;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进一步知道了“好学”的品质不是随便什么等闲之辈都可以有的,从而使我们再也不敢自诩为“好学”的人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没有说他文学如何了得,历史如何了得,语言如何了得,而是说他“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可真是我们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修养。
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
这可真是难以修成的涵养。
至于说“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的修养。
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说非圣人不可,起码也要像颜回那样的贤人了。
如果说“好学”的标志就是这些,那我们谁还敢自认为是“好学”的人呢?
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古今学者,学风有别。
为人为己,一字之差,泾渭分明:
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尽得风流,“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人者,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故作深沉博学,巧言令色以悦人。
圣人概括古今学风,是就一般情形而论。
事实上,古代学者不尽是为己,现代学者也不全是为人。
无论是哪个时代,总是为人为己的学者都有,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更应该注意的是我们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呢?
用通俗的问法:
到底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呢?
“我要学”是为己,“要我学”是为人。
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问题。
至 圣
①文庙,是古时的学府。
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精神的中心。
中华各地的文庙大成殿中,当面傲立的,便是中华儒学之始者——孔子。
(1)
②可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崇敬孔子。
孔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时光封号却一再提高,从“大成至圣先师”,直至“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门盛极一时,孔子万古流芳。
(2)
③儒士注重个人的修养,孔子作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养极高的人。
孔子一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
颜回去世,孔子赞曰:
“贤哉,回也。
”内心极推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
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
身处乱世,一老者(3)默对现实,独善其身。
既有伯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
“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论语中他直抒胸臆:
“殷有三贤人。
”
④儒家求出仕,孔子自然亦是。
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
或而谓之游,可此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
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
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他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
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
(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蕴含了无穷的力量。
⑤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至今日,是因其在教育上的贡献。
孔子七十二门生为贤人,另有三个人感其教化。
孔子身体力行的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的。
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能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
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修《春秋》《诗》虽是为儒家而修,对《诗》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无疑将中华的文化传了下来。
否则哪有“关关雎鸠”的千古绝唱?
孔子是个文化人。
他回望是历史,低首是现今,远望是将来。
汉代的独尊儒术使其学术的传承初见成效;传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续扬。
一门能傲立千年的学术以其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以及能代代相传不断创新,证明了它在华夏的生命力,无人可挡的生命力!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的精神、他的学说也随川前行,奔流不止。
(5)
⑥孔子为圣,圣者之圣。
纷争之春,多事之秋,乱世间,圣人傲立。
其对自身的感怀,对社会的关注,对教育的投入,对文化的贡献:
仅有一项便可傲立于天地,何况全材乎!
⑦步入文庙,孔子静默。
一身宽服的他目视远方,目视将来。
“圣人不拘于时”,他自能望见将来,不知儒士能否长存,但儒学必定仍扎根于每个国人心中。
⑧个体之圣人,社会之圣人,教育之圣人,文化之圣人。
(6)
⑨至圣。
思悟亮点
(1)第①段为什么从文庙写起?
提示 因为文庙是供奉孔子的地方,这里有着中华文化的根。
由此写起,更能显出历史的厚重感,为下文评价孔子张本。
(2)第②段是从哪个角度评价孔子的?
提示 从孔子修养的角度来评价的。
(3)第③段中,作者用“一老者”来称呼孔子,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 称孔子“一老者”,蕴含着对孔子崇敬而又亲近的情感。
(4)第④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提示“圣人”不是靠振臂一呼,云集响应的暴风骤雨式的做法来改变社会,而是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化、影响着社会,给后世留下无穷的精神力量。
(5)作者认为孔子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为什么?
提示 作者认为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在教育上。
他不但教育了很多弟子,也注重文化的传承,其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6)你如何看待作者对孔子的评价?
提示 孔子先从个人修养出发,进而影响社会,他注重教育和教化,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其影响是巨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论语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配套文档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Word版含答案推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642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