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上午真题标准参考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416936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332.56KB
下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上午真题标准参考答案.docx
《下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上午真题标准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上午真题标准参考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上午真题标准参考答案
注:
红色字体为学生提问
1.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
总线体系不是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么?
为什么会是A?
这是概念题,针对不同的划分,
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对存储器和外设进行协调。
总线将信号线分成三大类,并归结为数据总线(DateBus)、地址总线(AddressBus)和控制总线(ControlBus)
但总线结构是CPU总线、内存总线和IO总线
2.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存储系统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容量、速度和成本三个问题。
容量是存储系统的基础,都希望配置尽可能大的存储系统;同时要求存储系统的读写速度能与处理器的速度相匹配;此外成本也应该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但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优。
一般情况下,存储设备读写速度越快,平均单位容量的价格越高,存储容量越小;反之,存储设备读写速度越慢,平均单位容量的价格越低,存储容量越大。
为了在这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就采用分级的存储体系结构,由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内存、硬盘存储器、磁带机和光盘存储器等构成。
操作系统经常访问较小、较贵而快速的存储设备,以较大、较便宜而读写速度较慢的存储设备作后盾。
在整体上通过对访问频率的控制来提高存储系统的效能。
3.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运算器:
①算术逻辑单元ALU
②累加寄存器
③数据缓冲寄存器
④状态条件寄存器
控制器:
①程序计数器PC
②指令寄存器IR
③指令译码器
④时序部件
4.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DCFFFH+1-A5000H=38000H=224KB
5.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复杂指令集。
CISC计算机指复杂指令集计算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系列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所支持的指令系统趋于多用途、强功能化。
指令系统围绕着缩小与高级语言的语义差距以及有利于操作系统的优化而设计。
指令系统的复杂化使得设计周期变长,正确性难于保证,不易维护。
而且在复杂的指令系统中,只有少数基本指令是经常使用的,需要大量硬件支持的复杂指令利用率却很低。
所以在70年代末,随着VLSI技术的发展产生了RISC计算机。
RISC计算机指精简指令集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有下列特点。
(1)指令系统中只包含使用频率较高但不复杂的指令。
(2)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少,寻址方式少。
(3)只有存取数指令访问主存,其他指令都在寄存器之间运算。
(4)大部分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采用流水技术。
(5)CPU中增加了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6)硬联逻辑控制,不用微程序控制技术。
(7)采用优化的编译,以有效地支持高级语言。
解释RISC和CISC概念RISC和CISC主要掌握这张表的内容:
6.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Flynn于1972年提出了计算平台的Flynn分类法,主要根据指令流和数据流来分类,共分为四种类型的计算平台: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机器(SISD)
SISD机器是一种传统的串行计算机,它的硬件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并行计算,所有的指令都是串行执行。
并且在某个时钟周期内,CPU只能处理一个数据流。
因此这种机器被称作单指令流单数据流机器。
早期的计算机都是SISD机器,如冯诺.依曼架构,如IBMPC机,早期的巨型机和许多8位的家用机等。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机器(SIMD)
SIMD是采用一个指令流处理多个数据流。
这类机器在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等领域非常有效。
Intel处理器实现的MMXTM、SSE(StreamingSIMDExtensions)、SSE2及SSE3扩展指令集,都能在单个时钟周期内处理多个数据单元。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用的单核计算机基本上都属于SIMD机器。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机器(MISD)
MISD是采用多个指令流来处理单个数据流。
由于实际情况中,采用多指令流处理多数据流才是更有效的方法,因此MISD只是作为理论模型出现,没有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机器(MIMD)
MIMD机器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指令流,这些指令流分别对不同数据流进行操作。
最新的多核计算平台就属于MIMD的范畴,例如Intel和AMD的双核处理器等都属于MIMD
7.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DMZ是英文“demilitarizedzon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隔离区”,也称“非军事化区”。
它是为了解决安装防火墙后外部网络不能访问内部网络服务器的问题,而设立的一个非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这个缓冲区位于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小网络区域内,在这个小网络区域内可以放置一些必须公开的服务器设施,如企业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论坛等。
另一方面,通过这样一个DMZ区域,更加有效地保护了内部网络,因为这种网络部署,比起一般的防火墙方案,对攻击者来说又多了一道关卡。
DMZ区的概念特点,还有哪些服务器放在DMZ区
请注意先按计划看书学习,整体内容过一遍之后再做题,否则大量名词都完全没概念,学习效果是不好的。
8.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拒绝服务攻击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或资源访问,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
这些资源包括磁盘空间、内存、进程甚至网络带宽,从而阻止正常用户的访问。
其实对网络带宽进行的消耗性攻击只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小部分,只要能够对目标造成麻烦,使某些服务被暂停甚至主机死机,都属于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问题也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是由于网络协议本身的安全缺陷造成的,从而拒绝服务攻击也成为了攻击者的终极手法。
攻击者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实际上让服务器实现两种效果:
一是迫使服务器的缓冲区满,不接收新的请求;二是使用IP欺骗,迫使服务器把合法用户的连接复位,影响合法用户的连接。
DDos是分布式Dos的缩写,也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种形式。
从原理可以看出拒绝服务攻击Dos不会造成密码的泄露。
拒绝服务攻击概念和特点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DoS)攻击广义上可以指任何导致服务器不能正常提供服务的攻击。
确切地说,DoS攻击是指故意攻击网络协议实现的缺陷或直接通过各种手段耗尽被攻击对象的资源,目的是让目标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使目标系统停止响应甚至崩溃。
这些服务资源包括网络带宽、文件系统空间容量、开放的进程或者允许的连接等。
DoS攻击的基本原理是使被攻击服务器充斥大量要求回复的信息,消耗网络带宽或系统资源,导致网络或系统不胜负荷,以至于瘫痪而停止提供正常的网络服务。
要对服务器实施拒绝服务攻击,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迫使服务器的缓冲区满,不接收新的请求;另一种是使用IP欺骗,迫使服务器将合法用户的连接复位,影响合法用户的连接。
DDoS(DistributedDenialof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手段是在传统的DoS攻击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类攻击方式。
DDos的攻击策略侧重于通过很多“僵尸机”(被攻击者入侵过或可间接利用的计算机)向受害计算机发送大量看似合法的网络包,从而造成网络阻塞或服务器资源耗尽而导致拒绝服务,DDos攻击一旦被实施,攻击网络包就会犹如洪水般涌向受害计算机,从而将合法用户的网络包淹没,导致其无法正常访问服务器的网络资源。
可以说DDoS攻击是由黑客集中控制发动的一组DoS攻击的集合。
注意:
像考试中考到的某种技术的特点,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都会根据这种技术本身的情况给出一些描述,让考生判断正误。
9.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熊猫烧香是一种经过多次变种的“蠕虫病毒”变种,2006年10月16日由25岁的中国湖北武汉新洲区人李俊编写,这是名副其实的病毒,拥有感染传播功能,
2007年1月初肆虐网络,它主要通过下载的档案传染,受到感染的机器文件因为被误携带间接对其它计算机程序、系统破坏严重。
2013年6月病毒制造者张顺和李俊伙同他人开设网络赌场案,再次获刑。
“红色代码”病毒是2001年一种新型网络病毒,其传播所使用的技术可以充分体现网络时代网络安全与病毒的巧妙结合,将网络蠕虫、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合为一体,开创了网络病毒传播的新路,可称之为划时代的病毒。
冰河是一种木马软件。
2000年5月4日,一种名为“我爱你”的电脑病毒开始在全球各地迅速传播。
这个病毒是通过Microsoft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传播的,邮件的主题为“ILOVEYOU”,并包含一个附件。
一旦在MicrosoftOutlook里打开这个邮件,系统就会自动复制并向地址簿中的所有邮件电址发送这个病毒。
“我爱你”病毒,又称“爱虫”病毒,是一种蠕虫病毒,它与1999年的梅丽莎病毒非常相似。
据称,这个病毒可以改写本地及网络硬盘上面的某些文件。
用户机器染毒以后,邮件系统将会变慢,并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系统崩溃。
10.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软件著作权方面的基础知识。
接受他人委托开发的软件,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未作明确约定的,其著作权由受托人享有。
11.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这个是同一类产品,构成近似商标,“近似商标”是指文字、数字、图形、三维标志或颜色组合等商标的构成要素的发音、视觉、含义或排列顺序及整体结构上虽有一定区别,但又使人难以区分,容易产生混淆的商标。
会产生商标侵权,故不能同时注册。
由双方协商决定。
为什么不能选B,两者不同名称,都可以注册吧
您好,这个是同一类产品,构成近似商标,“近似商标”是指文字、数字、图形、三维标志或颜色组合等商标的构成要素的发音、视觉、含义或排列顺序及整体结构上虽有一定区别,但又使人难以区分,容易产生混淆的商标。
会产生商标侵权,故不能同时注册。
12.参考答案:
B|D
试题分析:
感觉媒体:
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如:
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
表示媒体:
指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常见的有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等。
显示媒体(表现媒体):
表现和获取信息的物理设备。
如:
输入显示媒体键盘、鼠标和麦克风等;输出显示媒体显示器、打印机和音箱等。
存储媒体:
存储数据的物理设备,如磁盘、光盘和内存等。
传输媒体:
传输数据的物理载体,如电缆、光缆和交换设备等。
13.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图像深度是图像文件中记录一个像素点所需要的位数。
显示深度表示显示缓存中记录屏幕上一个点的位数(bit),也即显示器可以显示的颜色数。
因此,显示一幅图像时,屏幕上呈现的颜色效果与图像文件所提供的颜色信息有关,也即与图像深度有关;同时也与显示器当前可容纳的颜色容量有关,也即与显示深度有关。
(一)显示深度大于图像深度
在这种情况下屏幕上的颜色能较真实地反映图像文件的颜色效果。
如当显示深度为24位,图像深度为8位时,屏幕上可以显示按该图像的调色板选取的256种颜色;图像深度为4位时可显示16色。
这种情况下,显示的颜色完全取决于图像的颜色定义。
(二)显示深度等于图像深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真彩色显示模式来显示真彩色图像,或者显示调色板与图像调色板一致时,屏幕上的颜色能较真实地反映图像文件的颜色效果。
反之,如果显示调色板与图像调色板不一致,则显示颜色会出现失真。
(三)显示深度小于图像深度
此时显示的颜色会出现失真。
例如,若显示深度为8位,需要显示一幅真彩色的图像时显然达不到应有的颜色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图像软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时用真彩色记录图像,但在VGA显示器上显示的颜色却不是原图像的颜色。
因此,在多媒体应用中,图像深度的选取要从应用环境出发综合考虑。
14.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软件功能的分解和抽象。
结构化开发方法又称生命周期法,是迄今为止最传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开发方法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该方法严格按照信息系统开发的阶段性开展设计工作,每个阶段都产生一定的设计成果,通过评估后再进入下一阶段开发工作。
因此,结构化开发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开发工作的顺序性、阶段性适合初学者参与软件的开发
•开发工作的阶段性评估可以减少开发工作重复性和提高开发的成功率
•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系统开发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具有完整的开发质量保证措施
结构化开发方法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开发周期太长,个性化开发阶段的文档编写工作量过大或过于烦琐,无法发挥开发人员的个性化开发能力。
一般来说,结构化开发方法主要适用于组织规模较大、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往往业务处理过程规范、信息系统数据需求非常明确,在一定时期内需求变化不大。
结构化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区别
15.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功能内聚:
完成一个单一功能,各个部分协同工作,缺一不可。
顺序内聚:
处理元素相关,而且必须顺序执行。
通信内聚:
所有处理元素集中在一个数据结构的区域上。
过程内聚:
处理元素相关,而且必须按特定的次序执行。
瞬时内聚:
所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时间间隔内执行(如初始化模块)。
逻辑内聚:
完成逻辑上相关的一组任务。
偶然内聚:
完成一组没有关系或松散关系的任务。
16.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技术上的不成熟造成的风险属于技术风险。
17.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
C++:
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增加了类的功能,使其成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Prolog:
是以特殊的逻辑推理形式回答用户的查询,它建立在关系理论和一阶谓词理论基础上。
经常用于数据库和专家系统。
Python:
是一种面向对象、解释型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由GuidovanRossum于1989年底发明,第一个公开发行版发行于1991年。
Python语法简洁而清晰,具有丰富和强大的类库。
它常被昵称为胶水语言,它能够把用其他语言制作的各种模块(尤其是C/C++)很轻松地联结在一起。
老师,根据您的分析,本题应该选择B啊,为啥选择A呢?
您好,XML是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的简写,一种扩展性标识语言,并不属于面向对象、解释型程序设计语言。
正确答案应该为B。
18.参考答案:
A|D
试题分析:
关键路径为:
A-B-D-I-J-L。
最早开始时间:
7;最迟开始时间:
10。
不太明白计算方法,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时间
项目管理的关键路径法,是整个项目管理知识中的一个难点。
不是两句话能讲清楚的。
请先参看下面的概念与例题,有疑问再提出来。
注意提问时,需要说明具体哪里没有理解。
自己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19.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
后缀表达式是从左到右算。
把表达式加上括号,((a-b)*(c+d)),再把运算符加到括号外面ab-cd+*。
答案为A。
算数表达式不太明白,能解释下么?
您好,这是编译原理里面的内容,可以参考书本进行学习,有具体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提。
它的大概概念为:
借用数学中表达式意境,按照语言语法规则要求写成的能够实现计算要求的程序代码。
20.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这道题目的答案,不明白,能否说明一下
您好,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中间代码”是一种简单且含义明确的记号系统,与具体的机器无关,可以有若干种形式。
可以将不同的高级程序语言翻译成同一种中间代码。
由于与具体机器无关,使用中间代码有利于进行与机器无关的优化处理,以及提高编译程序的可移植性。
一般来说,由分析程序生成的中间语言类型是语法树,比较典型的中间语言有抽象语法树及有向无环图等。
故本题答案中A、B、C都正确。
21.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有两台打印机,故信号量初值为2。
前两个进程请求能够满足。
当有进程运行时,其他进程访问信号量,信号量就会减一,n个进程同时请求两台打印机时为n-2。
多进程共享,信号量s怎么计算取值范围.能否详细解析下题目
您好,答案为D,有两台打印机,故信号量初值为2。
前两个进程请求能够满足。
当有进程运行时,其他进程访问信号量,信号量就会减一,n个进程
同时请求两台打印机时为n-2。
22.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该题在2013年下半年考过类似的题目,从图中可见,页内地址的长度为12位,2^12=4096,即4K,页号长度为21-12+1=10,2^10=1024,段号长度为31-22+1=10,2^10=1024。
故正确答案为D。
请问:
为什么不是c选项,每个段均为1024个页,而是最大允许1024个页
您好,这是计算出来固定好的,每段固定为1024个页,不会多不会少,自然不是最大允许。
老师,根据您的解答,答案应是C选项,每段大小均为1024个页,而不是你们给的D选项,是吗?
确定下正确答案。
谢谢
您好,查了很多资料后得到的结论是每段给分配了1024页的空间但是不一定要存储满,即最大允许1024页的空间。
答案还是C,给您造成困扰了。
这到底是C还是D啊,被你们上面给说糊涂了!
您好,答案是C,上面的解答是我的失误,非常抱歉
23.参考答案:
C|B
试题分析:
单缓冲区:
(10+5)*10+2=152
双缓冲区:
10*10+5+2=107
此题目计算方法,详细解析。
为什么数据处理时间只加上一个2,而不是2*10个磁盘块的时间。
另外,单双缓冲区的有什么不同,在计算上有什么区别
您好,本题考查的是操作系统中文件读取方面的知识。
但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需要用到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流水线知识。
因为进行处理时,每个数据要经过3个步骤:
读入缓冲区、送用户区、处理。
这三个步骤中,有两个步骤是需要用到缓冲区的,这两个步骤执行时,缓冲区都不可以开始下一个磁盘区的处理工作,所以三个步骤可合并为两个:
读入缓冲区并送用户区、处理。
此时,可应用流水线的方式来提升效率。
所以用户将大小为10个磁盘块的File1文件逐块从磁盘读入缓冲区,并送用户区进行处理,采用单缓冲时需要花费的时间为:
(10+5+2)+(10-1)*(10+5)=152us
若增加一个缓冲区,情况如图所示。
从图可知,使用双缓冲区时,从磁盘向缓冲区中传送数据的工作可通过两个缓冲区持续交替进行,所以计算方式为:
10*10+5+2=107us
可参考
题中数据处理可以和读入缓冲区等同时进行,故只需第一个数据处理时间,双缓冲区比单缓冲区多一个缓冲区,故缓冲区在传上一个文件给用户时,
24.参考答案:
C|B
试题分析:
图为一个资源分配图,图中有3个节点,3个资源,从资源到节点的箭头表示系统分配一个资源给节点,从节点到资源的箭头表示节点申请一个资源,特别要注意的是先分配后申请的关系,图中系统先从R2分配一个资源给P1,P1再从R2申请一个资源。
理解上面的关系后这道题目就不难了,可以看到,R1分配了一个资源给P1,又分配了一个资源给P3,P2再从R1申请资源,故P2阻塞,R2分配了3个资源给P1、P2、P3,但P1还从R2申请资源,故P1也阻塞,R3只分配一个资源给P2,R3有2个资源,故可以满足P3的申请,故P3不阻塞。
我们再来看资源分配图如何化简,化简的方法是:
先看系统还剩下多少资源没分配,再看有哪些进程是不阻塞(“不阻塞”即:
系统有足够的空闲资源分配给它)的,接着把不阻塞的进程的所有边都去掉,形成一个孤立的点,再把系统分配给这个进程的资源回收回来,这样,系统剩余的空闲资源便多了起来,接着又去看看剩下的进程有哪些是不阻塞的,然后又把它们逐个变成孤立的点。
最后,所有的资源和进程都变成孤立的点。
这样的图就叫做“可完全简化”。
图中P3是不阻塞的,故P3为化简图的开始,把P3孤立,再回收分配给他的资源,可以看到P1也变为不阻塞节点了,故P3、P1、P2是可以的。
答案分别为C、B。
简化的图能画一下么?
文字描述看不懂,
您好,资源化简如下:
R1有2个资源分配出去2个一个申请,
R2有3个资源分配出去3个一个申请,
R3有2个资源分配出去1个一个申请,
再看P1,P1申请一个R2但R2的3个资源都分配出去了,故阻塞
P2,P2申请一个R1但R1的2个资源都分配出去了故阻塞
P3申请一个R3,R3还有一个空资源故不阻塞
因此可以先P3等它做完释放资源后再做P1再做P2。
25.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重复应用)和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该模型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一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
当使用增量模型时,第1个增量往往是核心的产品,即第1个增量实现了基本的需求,但很多补充的特征还没有发布。
客户对每一个增量的使用和评估都作为下一个增量发布的新特征和功能,这个过程在每一个增量发布后不断重复,直到产生了最终的完善产品。
由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向用户提交一些有用的工作产品,因此能够解决用户的一些急用功能。
由于每次只提交用户部分功能,用户有较充分的时间学习和适应新的产品。
对系统的可维护性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因为整个系统是由一个个构件集成在一起的,当需求变更时只变更部分部件,而不必影响整个系统。
增量模型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各个构件是逐渐并入已有的软件体系结构中的,所以加入构件必须不破坏已构造好的系统部分,这需要软件具备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2)在开发过程中,需求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增量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其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大大优于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但也很容易退化为边做边改
模型,从而使软件过程的控制失去整体性。
3)如果增量包之间存在相交的情况且未很好处理,则必须做全盘系统分析,这种模型将功能细化后分别开发的方法较适应于需求经常改变的软件开发过程。
这个不需要风险评估吗?
增量模型未对风险评估做要求。
老一代的模型中,只有螺旋模型有风险评估。
26.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是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缩写,CMM是国际公认的对软件公司进行成熟度等级认证的重要标准。
CMM共分五级。
在每一级中,定义了达到该级过程管理水平所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关键过程。
每一较低级别是达到较高级别的基础。
其中五级是最高级,即优化级,达到该级的软件公司过程可自发地不断改进,防止同类问题二次出现;四级称为已管理级,达到该级的软件公司已实现过程的定量化;三级为已定义级,即过程实现标准化;二级为可重复级,达到该级的软件公司过程已制度化,有纪律,可重复;一级为初始级,过程无序,进度、预算、功能和质量等方面不可预测.
27.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28.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
测试的目标是需求分析开始。
从需求开始时就已经确定了产品的功能,在那些的用户场景、用户使用的功能。
29.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编写文档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而不是降低。
30.参考答案:
A|A
试题分析:
环形复杂度定量度量程序的逻辑复杂度。
描绘程序控制流的流图之后,可以用下述3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计算环形复杂度。
(1)流图中的区域数等于环形复杂度。
(2)流图G的环形复杂度V(G)=E-N+2,其中,E是流图中边的条数,N是结点数。
(3)流图G的环形复杂度V(G)=P+1,其中,P是流图中判定结点的数目。
这种环路度量法,计算的思路是这样的:
它是考虑控制的复杂程度,即条件选择的分支繁杂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半年 软件 设计师 考试 上午 标准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