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五背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设计方案说明大学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6412657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3.10KB
龙五背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设计方案说明大学论文.docx
《龙五背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设计方案说明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五背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设计方案说明大学论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五背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设计方案说明大学论文
五龙背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
设计方案说明
第一章设计理念
1、根据所处地块的总体规划与风格,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结合回迁用房用房工程的要求,完善区定期功能、造型。
2、结合该地块规划和设计要求,协调内环境,合理确定其布局与开发档次,争取土地利用最大化。
3、结合场地周边环境,气候特征,关注小区住宅的阳光和自然通风。
实现每户建筑面积标准,保证功能,争取建筑面积利用最大化。
4、贯彻“尊重自然、融于自然”的思想,建设环保、绿色生态型居住环境为第一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型、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环保性、生态型、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宜居小区。
5、住宅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正确处理规划中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舒适性和可操作性、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设计系五龙背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工程
本工程位于丹东市五龙背
本工程为D-3地块中1#、2#、7#、8#、9#住宅。
二、地质气候条件
五龙背镇隶属于丹东市振安区,位于丹东市近郊北部,总面积为114.6平方公里,自然地貌为“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下辖七个村委会和二个社区。
全镇总人口为37257人。
五龙背镇位于丹东主城区北部,东经123度22’至125度41’;北纬39度43’至41度09’之间,辖区中老城区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中的新城区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8平方公里,五龙山风景区30平方公里。
农用地面积9597公顷,建设用地1596公顷,林地6400公顷,未利用地面积649公顷。
辖6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
五龙背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左右,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800-1200毫米之间,是中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区。
受太平洋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旅游避暑胜地,是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旅游休闲度假分城区。
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卫生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有利于改善城镇基础设设施和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有利于提高整体城镇形象,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设计依据
1.五龙背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设计方案招标文件
2.五龙背毛绢厂周边棚户区改造用地红线图及设计任务书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7.各专业有关规范
第三章总平面设计
一、场地概况
项目位于五龙背镇毛绢街以南,中心路以西,丹汤路以北,D-3地块。
二、总平面布局
项目以高层为主,低密度规划,中部打造超大气的生态园景,通过建筑单体错落布置、建筑同景观小品相互呼应、建筑同绿化的相互融合,拉动视觉角度,馈映出有收有放、高低错落的特征。
尽量拉大栋与栋之间山墙间距,使住宅有良好的日照及通风采光。
四、交通设计
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以加强内部功能组织和便利内外交通联系为原则,形成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
同时强调组团内部的私密性,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空间景观。
1、车行道路系统小区车行系统由宽6米的环车行道组成,道路呈流畅的环形曲线,连接各出入口,便于区内交通组织。
2、人行流线的组织步行沿各出入口进入到小区内部景观系统,结合整个绿化系统设置绿化散步道,充分考虑步行活动的舒适性与便利性。
步行道线性自由活泼、有曲径通幽之感,并将小区内各组团绿化连为一体,形成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理想场所。
3、静态交通组织小区内机动车停车采用集中地下停放,在各地块的主出口附近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小区机动车统一停放在地下停车库内。
五、景观设计
绿化与公共空间布局在满足居住小区相关的同时,注重绿化与公共空间的有效适用性,并通过其周边建筑形态的处理,使绿化系统成为体现小区形象特征的骨架。
绿化景观设计
规划公共绿地分为:
小区中心绿化景观带,组团公区绿地,宅间绿地和道路绿化四部分组成。
规划理念:
绿轴+绿核
绿核:
小区主入口+小区中央景观中心+小区次入口
绿轴:
住宅间的组团绿地
中心绿轴系统是以一条自西向东的复合景观带为树干,组团道路为树枝,组团绿地为绿叶,形成一株会呼吸生长的大树,唤起人决对自然环境茂密植被的集体回忆。
本小区的规划设计了大面积绿化,绿地率高。
绿化设计与环境设计紧密结合,功能上净化与调节基地内的空气质量,降低外界噪音,改善小气候;形式上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合理搭配树种,与水景、小品、草坪、小径、建筑等形成优美整体的居住环境,提供居民良好的活动娱乐天地,让家家户户都有良好的室外景观。
具体的设计原则是:
在各主要出入口适当位置、中心区域、对景地点等处设置赏观类树木,中心绿地作为居民休息、活动的主要场所及环境设计的重点,设有草坪、铺地与丰富的观赏植物,建筑布局也使得小区绿化景观更亲近、自然。
道路旁种植树冠较大的乔木,夏季具有遮阳降温的作用;建筑东西北侧适当种植常绿乔木,冬季可以适当阻挡寒风;建筑南面适当种植落叶乔木,帮助建筑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
第四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11
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国家与地方规程、规范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本次设计涉及高层住宅1#、2#、7#、8#、9#。
建筑结构形式:
住宅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类别均为3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本工程住宅建筑均为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高层住宅防水等级为Ⅰ级。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本项目无障碍设施有:
高层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电梯候梯厅,电梯轿箱按无障碍设计。
公共服务设施入口和垂直交通及卫生间为无障碍设计,人行道设缘石坡道、集中绿地入口处设提示盲道。
三、平面设计
住宅设计:
1.住宅内部分区做到居寝分离、洁污分离;
2.每户均有最大可能的朝南面;
3.各户都最大可能享用小区中心景观及宅间景观带。
4.为节省建筑面积,争取更多的住宅建筑使用面积,尽量减少楼梯等交通面积,经多方案比较后选择最终户型
5.合理分配使用空间尺寸,尽量做到各个房间空间尺度合理
四、立面设计
整个住宅小区采用欧洲小镇风格。
将古典的繁杂雕饰经过简化,并与现代的材质相结合,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
简洁流畅的竖向线条,变化优质的凹凸关系,浅色真石漆和深色金属漆强烈的对比设计,显现了建筑高贵而内敛、优雅而不动声色的文化气息。
立面设计提倡时代感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从整体入手,细腻刻画,追求光彩、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高层住宅建筑主体色调为浅黄色真石漆,高贵大气,。
通过阳台、凸窗、空调百叶等元素组合处理丰满整个建筑形体,通过色块区分,门窗、栏杆等细部设计,以点、线、面的形式展示出一个现代化高级城市住宅形象。
五、剖面设计
1、住宅部分:
住宅标准层层高为2.95m,室内外高差0.45m。
六、经济技术指标
本工程占地面积28752.49㎡
建筑面积42783㎡
容积率14.9
居住户数:
约678户;
居住人口:
约2170人;
户均人口:
3.2人/户;
建筑密度:
9.6%;
绿地率:
36%;
住宅停车率:
43%;
第五章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丹东市五龙背镇,地上建筑物主楼为17层及15层.
二、设计依据
本工程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资料: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
三、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1.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乙级。
3.抗震设防类别:
标准设防类。
四、自然条件
1.雪荷载:
基本雪压So=0.4kN/m2
2.风荷载:
基本风压Wo=0.55kN/m2
建筑物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
3.丹东市五龙背震为7度抗震设防区。
4.抗震设防参数:
详见下表
抗震
设防烈度
抗震
措施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设计
地震分组
建筑
场地类别
结构
阻尼比
场地
特征周期(Tg)
水平地震
影响系数
最大值
(αmax)
7度
7度
0.10g
第一组
Ⅱ类场地
5%
0.35s
多遇地震
0.08
3.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0.000以上为一类,±0.000以下及外露构件为二(b)类,。
六、主要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1)梁板柱:
C50-C30
2)砼垫层:
C15
2.钢材
HPB300(ф)级,f
=270N/mm2
HRB400(Ф)级,f
=360N/mm2
3.砌体:
本工程采用的水泥炉渣空心砌块
七、基础设计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采用长螺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
八、结构选型、结构布置
1.结构体系,抗震等级:
(1)住宅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为三级。
2.屋盖及楼盖结构:
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砼肋梁楼盖。
第六章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灭火器配量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现行的其它有关规范规程
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设计资料
二、概述
本工程位于丹东市五龙背镇,地上建筑物主楼为17层及15层。
三、给水设计
水源
水源由市政管网供给,供水压力≥0.25MPa。
由毛娟街与丹汤路各引入一条DN150的供水管道,经总水表和防污隔断器进入,形成环状生活消防供水管网;
给水方式
本地块设2套独立的供水系统。
设200立方生活水池,分区加压供给。
低区供水系统:
一至九层
高区供水系统:
十至十七层
四、消防设计
消防水源
水源由市政管网供给,供水压力≥0.25MPa。
由毛娟街与丹汤路各引入一条DN150的供水管道,经总水表和防污隔断器进入,形成环状生活消防供水管网;
2、消防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计算
消防系统
用水量标准
火灾延续时间
一次灭火水量
备注
室内消火栓
10L/S
2小时
72M3
消防水池
室外消火栓
15L/S
2小时
108M3
市政供水
总计
总计72M3
3、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由市政管网供水,各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并配合水泵接合器数量进行布置,详见给水总平面图。
4、室内消火栓系统
①小区使用一套消防系统,竖向不分区。
2#楼(17层)屋顶设置容积为18m³的高位消防水箱,已保证火灾初期消防用水。
结合道路布置及各楼位置,消防在室外设置适量水泵接合器。
②消火栓箱的布置
消火栓箱布置于消防电梯前室,走廊等明显便于取用的地方,并保证同层1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建筑物内的消火栓箱内配备DN65消防龙头、25m衬胶水带、ф19直流水枪、水泵启动按钮。
消火栓出口动压大于0.5MPa时采用减压稳压型栓口。
③消防水泵的启动控制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通过消防控制中心或消火栓启泵按钮人工启动消防泵进行灭火。
5、手提灭火器
住宅楼的灭火器配置危险等级为轻危险级,在走廊、楼梯间等处按消防规范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排水设计
污、废水排水
①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
建筑物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井。
②消防电梯排水采用潜水泵排水。
雨水排水
小区所有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水,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建筑物雨水计算采用丹东地区暴雨强度公式1221(1+0.668lgP)/(t+7)0.605。
其中雨水重现期:
屋面、操场按照P=2年计算;降雨历时为5分钟。
径流系数:
屋面取0.9;铺装、平台取0.9;绿化带取0.30.管道内水流速度取1~2m/s,管道坡度为4~5‰。
室外的适当位置和低洼处设置雨水口汇集雨水,每个雨水井设有连接管道和校内雨水管道相连。
六、管材
室内生活给水主管采用衬塑镀锌钢管。
室内生活给水支管采用PPR管
室外生活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室内排水管采用螺旋消音排水管。
潜水泵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
室外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
消防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第七章电力电信设计说明
依据设计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36/J001-2011/T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一、电气设计内容:
1、供配电系统
2、低压配电系统
3、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4、电讯设计
二、供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1)一类高层住宅的下列负荷按一级负荷供电要求供电(小高层住宅按二级负荷供电):
a.消防用电:
消防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装置、疏散照明、各种消防用电设备;
b.其他用电:
走道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障碍照明用电,主要业务和计算机系统用电,安防系统用电,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用电,客梯用电,排污泵、生活水泵用电等。
(2)其他负荷按三级负荷供电要求供电。
2、供电电源:
(1)要求引入二路独立的10KV市政电源引入地下层10KV开闭所。
(2)为了进一步保障供电可靠性,采取下列措施:
a.建筑设置230/400V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600KW)作为一级负荷的应急电源。
b.设置应急电源装置EPS或自带的蓄电池为应急照明供电。
c.设置不间断电源装置UPS为消防控制室、主要业务和计算机系统用电、安防系统用电、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用电提供应急电源。
住宅:
每户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按4kw设计
三、低压配电系统:
1、低压配电电压等级为交流220/380V,50HZ,接地系统型式为TN-S(TN-C-S)。
自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PEN线必须绝缘,并只能在低压配电屏内一点与接地的PE母排连接而实现系统接地。
2、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设置防火灾漏电监察装置,采集剩余电流和温度等技术参数,通过总线传至主机,主机放在消防保安中心内。
3、照明、电力、消防及其他防灾负荷分别自成系统。
4、对容量较大和较重要的用电负荷主干回路,采用放射式配电;其它负荷主干回路采用树干式或分区树干式配电。
干线配电采用三相配电系统。
5、分支回路配电采用放射式。
6、为了进一步保障配电线路的可靠性,对重要负荷采取下列补充措施:
(1)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等消防用电设备:
由来自两个不同电源的回路供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2)应急照明:
由来自两个不同电源的回路供电,灯具自带蓄电池。
(3)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由不同的分支回路供电。
(4)客梯用电:
由来自两个不同电源的母线供电,并在机房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7、住宅均采用一户一表单独计费,公用配套房单独设表计费
五、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1、根据建筑自身特点,按三类防雷建筑设防。
2、本设计考虑如下综合措施:
直击雷的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措施、规范的布线、完善的接地系统、SPD的设计。
六、电讯设计:
1、本工程内涉及的电讯系统如下:
(1)通信系统(含电话及计算机网络)
(2)有线电视系统
(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安全管理、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访客对讲及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七、电气节能及环境保护:
1、供配电系统:
(1)电压等级选择合理,从而实现系统节能。
(2)变压器容量、台数设计合理,便于管理人员根据负荷情况确定投入台数,减少不必要的
损耗。
(3)设置调谐滤波电容器组,实现自动补偿,减少无功损耗,并可有效抑制谐波污染。
(4)变电所靠近负荷中心,供电半径基本控制在250米内,减少了铜材的消耗。
3、照明设备和低压电器的节电:
(1)公共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控制措施。
(2)照明节能:
办公室内照度设计要求值为300lx,LPD<11W/m2。
要求休息厅内LPD<13W/m2;
门厅内LPD<15W/m2;走廊内LPD<5W/m2。
(3)通过合理的控制方式、采用节能照明开关等方式实现节能。
(4)注意三相负荷的平衡,减少零序电流。
(5)采用具有节电效果的低压电器。
(6)按工况合理选择风机及水泵容量并采用现场或系统的节能控制措施。
第八章供暖、通风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11
《住宅设计规范》GB50368-2005
《住宅设计标准》DGJ108-20-2007,J10090-200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有关设计手册和甲方要求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丹东市五龙背镇,地上建筑物主楼为17层及15层。
三、设计范围:
高层住宅的供暖,通风设计。
五、供暖设计
1.住宅采用低温地板敷设采暖,热源由市政热网供给,小区设换热站,分高低区供给。
低区供暖系统:
一至九层
高区供暖系统:
十至十七层
2.二次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450C/350C。
六、通风设计
1、住宅厨房设带止回装置的脱排油烟垂直防火排风竖井,各户的厨房油烟由脱排油烟机排至竖井后引至屋顶高空排放。
2、住宅卫生间设机械排风,同时由电气专业预留卫生间通风器电源插座。
3.电梯机房设机械排风,通风标准为15次/小时换气次数。
同时由电气专业预留分体空调电量及空调插座。
七、防烟设计
1、本工程高层住宅的楼梯间采用可开启外窗自然防烟,前室及合用前室,采用机械正压送风系统。
2、正压送风管采用镀锌钢板,钢板的厚度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压系统规定确定。
九、环保节能:
1、消音:
1)通风设备选型符合环保要求,选用高效、节能、低噪音和低振动的通风设备。
2)各类通风设备进出口设置风管软接头、消音器、消音静压箱等,各类设备及管道采用减振支吊架。
3)对噪音较大的设备采用隔音消音处理。
4)消声和设备用房安装隔声门,室内作隔、吸声处理。
2、隔振:
对有振动的设备采用隔振措施,包括采用橡胶或弹簧减振器,弹性吊架、柔性接头等。
3、排放:
1)建筑管道井通至地面绿化区的偏僻处,排气口底边高度大于2.5米。
2)封闭卫生间排气经专用排气竖井高空排放。
第十章 节能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节约能源管理条例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11
二、总平面节能设计
本项目建筑坐北朝南,住宅朝向为正南朝向,高层住宅侧向间距均不小于13米,每户都能保证南北通透。
三、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布置与体型
本工程根据地形,所有住宅呈东西向长方形布置,座北朝南,同时,尽可能使外窗可开启,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有利于节能及建筑的通风散热。
各单体建筑体形系数及窗墙比均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要求。
3.外墙
1)外墙墙体采用50厚EPS保温板(燃烧性能B1级)。
2)采用可开启外窗,有利于非冷季节组织自然通风。
3)住宅玻璃外门窗为塑钢5+9A+5中空玻璃窗。
6.屋面采用100厚EPS保温板(燃烧性能B1级),
四、给排水节能设计
1.生活给水泵选用高效、节能型的水泵。
其扬程曲线平坦,高效区宽。
2.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3采用塑料排水管取代铸铁排水管。
五、电气节能设计
一、用户变电所紧靠负荷中心,变压器选用难燃、低噪音、高效低功耗的节能型产品。
二、变电所低压侧设置集中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以使高压侧功率因数达到0.90以上;对用电量大、功率因数低的用电设备设置就地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以降低无功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减小导线截面。
三、大功率水泵设置变频软启动、生活泵和部分空调机组设置变频控制系统,以节约能源。
四、疏散指示灯采用低功耗光源。
五、楼梯间、公共走道采用感应式自熄灯具,节约电能消耗。
六、暖通节能设计
1、选用高效、节能型的通风设备。
2、机械通风系统中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小于0.32W/(m3/h)。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6)国环字第00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二、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因素
1.废气排放因素
本工程每层有厨房,燃料为管道煤气,产生生活废气。
2.噪声污染因素
本工程噪声污染因素主要为设备运行噪声。
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防治措施
1.废气影响防治
厨房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至专设烟道通到屋顶,高空排放。
2.噪声污染影响防治
主要动力设备噪声的防治
本工程设备噪声源包括风机、水泵等。
设计时,动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五背毛绢厂 周边 棚户区 改造 项目 设计方案 说明 大学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