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导职能提升教导效能.docx
- 文档编号:26408827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54KB
发挥教导职能提升教导效能.docx
《发挥教导职能提升教导效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教导职能提升教导效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挥教导职能提升教导效能
发挥教导职能,提升教导效能
一、依法管理
(一)教学事务处理
教导处在管理好教学日常事务的同时,认真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健全学生转学手续,做到来去清楚;通过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对教师的个人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包括教师使用过的课本、教学计划、学期总结、论文发表等等。
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特色资料,见证着老师们的成长和进步,激励着老师们不断超越和创新。
(二)秩序维护
学校教导处纵观全局,统筹安排,严格按调整的《新课程设置方案》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对每个科目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系统安排,排除一切干扰和障碍,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并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对教学中所出现的一切教学事故进行应急处理。
(三)政策执行
执行相关学校教导处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认真执行有关政策,健全普法责任制及有关法律学习制度,加大有关教育工作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努力使广大师生员工由提高法制观念向增强法律素质转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认真贯彻课程文件精神,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
二、职责履行
(一)理顺组织
1、职能分工
对教导处各项工作进行领导职能分工。
人事、继续教育由教导主任负责;德育、团支部、少先队、社区工作由分管德育的副教导主任负责:
教学、教务、学籍工作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教导主任负责。
落实具体工作,进行分工合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管理分层
为了使学校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按照教学和德育两条主线,对管理进行了分层。
教学方面:
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分管教学副主任—教研组—把关教师—年级组。
德育方面:
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教导主任—分管德育副主任—大队部—年级组。
通过层层分工,分权而不专权,到位而不越位。
教导处牢牢抓住教研组和年级组,用蹲点,突破难点的方法,针对性地对教师个体进行个别指导。
3、活动分项
教导处承担的有些活动不属于具体工作中的任何一类,综合性很强,可能同时涉及教师、德育、继续教育等多项内容,教导处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这些活动进行分项,按照项目运作的方式,组织活动的策划,指导活动的开展,协调活动的运行,保障活动的效益。
(二)建立协调机制
1、管理例会:
教导处定期一周开展管理例会,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交流、讨论,部署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形成会议纪要,达成议事的共识。
2、互动机制:
每日的工作教导处内部当天都要进行通气,做到教导处整个工作一盘棋,人人心中有数,避免工作交叉重复。
3、仲裁机制:
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出现了矛盾,教导处在全面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原委之后,商议出决策、分别传达意见,进行全面协调,避免矛盾激化。
在教务工作中慢慢渗透议事机制、交流互动机制、矛盾仲裁机制。
形成一系列协调体制。
(三)下移工作重心
1、学科蹲点
教导处每位主任都有自己主抓的学科,通过对学科进行蹲点,关注学科的研究,重点关注特色学科和弱点学科,让重点更强,弱点不弱。
2、关注年段
教导处分管领导牵头,对入学年段和毕业年段重点关注。
抓好入学年段的常规教育,注重毕业年段与高一级学校接洽,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学校。
3、解决难题
教导处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努力挖掘教育教学问题,既要解决教师教学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又要解决教学中深层次的问题。
三、课程领导
课程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控制,但实施的过程中,不仅是控制,主要注意引领和指导,课程领导要开发人的潜能,着眼于教师,体现人文性、开放性。
课程即教师,应将课程转化为教师的经验,再内化为学生的经验。
(一)促进课程理解
教导处倡导教师不一定将客观上规定的课程带入课堂,通过一系列培训、研讨,缩短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师之间的落差,让教师真正理解课程。
1、更新课程理念。
教导处充分认识到发展不等于得到知识,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发展。
教导处引导教师高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终身的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个性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2、了解改革的要义。
教导处强调课程要整合资源,要与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生活。
让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创生出具有基础性、综合性、选择性,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勤于动手的课程局面。
3、拟定具体方案。
教导处通过组织学习理论框架、购买有关书籍、制定课程计划、达成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二)指导课程实施
1、明确实施取向。
引导全体教师从课程的忠实取向走向调整取向,再走向缔造取向,并让教师修改教材、补充教材、完善课堂。
2、重建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是指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的产物。
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是指教材文化,宽泛的课程文化所指的课程包括学生在学校情景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
教导处倡导重建一种学习文化、研究文化、合作文化、开发文化。
3、组织课程实践。
根据新标准、新教材、新计划,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设计。
落实课堂教学,强调教师课后反思。
(三)规划课程发展。
1、拟定课程规划
教导处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贯彻课程实施要求,结合课内和课外制定多样的课程活动。
2、实现课程统整
教导处对课程进行统一整合,做到学科与学科整合、学科与生活整合、课内与课外整合、校内与校外整合。
3、支持课程开发
遵循世界课程改革的方向,支持课程开发。
教导处将《课程改革纲要》下发到教研组,教研组下放任务到教师,引导教师建设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程,增设一些特色课程、重点课程。
四、改革教学
(一)瞄准工作过程
1、聚焦课堂。
教导处倡导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注重课堂秩序的合理高效,抓好四十分钟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为学生服务,使学生掌握课堂技能,学有所长。
2、重视教学设计。
抓课堂即抓教学设计。
教导处充分利用周一下午的全体教师会和每月一次的教研组业务学习时间,以及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各学科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各年级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重新解读,我们采用了系统的讲座、小组讨论交流、校际交流、“一课多上”等形式进行学习。
认真组织教师解读教材,让教材的基础知识、逻辑结构与课标链接,根据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认知方法和认知障碍,选择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设计,让教材转化为教师自身的东西,再转化为学生真正能领会的东西,
3、关注评定、诊断。
教导处认为考试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逐步推进评价改革,促进评价多样化,每学期末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诊断和分析、寻找原因,实施反馈回授,进行二次教学。
(二)加强组织建设。
1、抓好教研组建设。
教导处优化教研组人员结构、规范结构和职能结构,落实有效教研的六要素,规范教研组教研体制,细化常规管理,搞好教研活动。
2、提升教研水平。
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小组,组织专门的人员去收集课改的最新动态,获取前沿信息。
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写成信息综述;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别校的先进信息,吸取新鲜经验,不断提升教研水平。
3、创新教研形式。
为了创新教研形式,教导组引进知识管理的模式。
使教研形式按照社会化—显性化—组合化—内在化的程序进行,推动全员参与,在教研的过程中追求实际效益。
(三)完善运行机制
1、诱导教学改革的探索动因
教导处通过激励机制、问题牵引等方式,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让教师有引力、有压力、有推力、有助力。
2、营造研究氛围
教导处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研究氛围,让教师的研究既自由又安全,允许教师犯错,让教师有主动探究的意识,想说、能说、会说。
3、重视成果积累
通过对先进理念、前沿信息的学习,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写出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学小故事、说课稿等,形成自己的物化成果,并不断积累。
五、质量监控
(一)抓住“预热”环节
“在研讨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
”这是教导处对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提出的目标。
教导处十分重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每次集体备课前组织本学科骨干教师座谈,畅谈各自的教学设想;每次教研活动前,组织青年教师说课,骨干教师点评,让每位教师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教导处安排青年教师畅谈教学设想并说课,骨干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和新的创意设计,各课任老师针对各班学生实际各自备课、上课。
为了使每位教师均有锻炼机会,一般采用轮流的办法进行。
集体备课的教案,必须体现教师的指导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和本课设计意图三方面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倡导生成性备课。
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
(二)实施同步监控
1、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层的组织,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主阵地。
本学期,我们按照上级规定,主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
本学期初,我们要求各教研组针对本学期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每月围绕专题开展学术沙龙活动,鼓励教师谈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科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
2、认真抓好教学“六认真”月查工作。
教学“六认真”规范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准。
我们坚持“一月一重点”检查制度,并做到每次检查有记载、有等第、有反馈。
对于上岗未满五年的教师,我们推行了“推门即听课,翻本即检查”的做法,从听课、检查情况看,大部分教师工作做得十分认真。
我们还对教学“六认真”工作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教,及时反馈调节,寻找补救措施。
六、教师问题
(一)制定教师成长规划。
教师对自己的学习成长提出明确的目标、找准问题域、列出具体时间表,做好自我分析和诊断,勾画发展路线图、制定发展远景、并和学校签定承诺书。
(二)引领自主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提供制度支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平台,坚持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取向。
以自己的专业发展为本,鼓励教师创新,对工作经验做到及时自主反思。
(三)重视专业发展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
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所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我们十分重视和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从培训模式走向学习模式,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提倡写学后反思,让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终身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教学思想。
本学期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必须自学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其他教师必须每月读好几篇与本学科相关的且有指导意义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写好教学反思,填好自学理论表,同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参考。
通过学习,交流、总结、反思等系列活动,让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知识得到长进,理论得到提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挥 教导 职能 提升 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