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
- 文档编号:26408001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82.78KB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问题思考】
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
2.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取得巨大成就?
3.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问题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哪些特点?
2.问题明清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问题中国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有哪些?
2.材料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问题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
典型例题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四洲志》
思维流程
变式训练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儒家学说
解题技巧单项肯定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1)特点:
单项肯定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简单且使用最多的一种题型。
它要求学生按照题意,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即可。
它的四个选项同属于一个历史范畴或具有相同的属性,因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2)解题思路:
单项肯定选择题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单选形式,可根据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直接选择法、排除法、综合分析法等。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国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②重视实用技术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C.胶泥活字印刷术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3.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已成为一次科普盛会,不少天文爱好者被罕见的天文奇观所吸引,竞相到书店查阅、购买相关书籍“恶补”天文常识。
在学习过程中,有人发现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曾使用自制的天文仪器观测天象。
这一天文仪器是()
A.司南B.简仪
C.算筹D.针灸铜人
4.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
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C.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5.唐朝中期到宋元时期是我国数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一大批有影响的数学专著问世,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多数印行于此时。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印刷术的改进为数学著作的印刷创造了条件②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涌现出一大批在数学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
6.下列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黄帝内经》是药物学的奠基之作②《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③《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④《本草纲目》是对中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和欧洲的水平。
”但宋朝并未发生类似于欧洲的科技革命,其原因主要是()
A.宋朝的统治阶级十分腐朽B.宋朝对工商业不够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当时社会环境十分动荡
8.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图表:
材料一
年代
科技
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项目数
百分比
项目数
百分比
公元1~
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
~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
~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
~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史原因。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问题思考】
1.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2.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3.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一从《诗经》到唐诗
1.材料一《离骚》诗句摘录与译文: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难道我还害怕什么灾祸吗?
我担心的是祖国遭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声叹息泪流满面,是为百姓的多灾多难而伤悲。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心中总是牵挂着祖国的安危,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
材料二
问题我国有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诗句思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问题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名家迭出,流派纷呈。
请说出上面诗句各自的特点及所处的时代特征。
探究二宋词和元曲
1.材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问题材料中的两首词均出自李清照之手,但风格却有天壤之别,请你联系所学知识找出其中的原因。
2.材料响当当的铜豌豆——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的戏剧家。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其首。
1958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
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问题《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剧目《窦娥冤》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探究三明清小说
1.问题明清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2.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何趋势?
典型例题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诗词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宋词、唐诗、楚辞B.楚辞、唐诗、宋词C.楚辞、汉赋、唐诗D.唐诗、宋词、元曲
思维流程
解题技巧名句诗歌题的一般解法
1.特点:
名句诗歌类题,一般为选择题所用,作为高考命题取材容易采用,切入路径广。
名句诗歌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现状,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因而成为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引用材料。
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中较典型的有川江号子、童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山歌、大学校歌、楹联等。
2.解题思路:
不仅要求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更需要学生对诗歌的背景,以及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一、选择题
1.屈原千百年来受到世人的尊敬,时至今日仍然有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最主要的原因是
A.屈原创造了楚辞诗歌体裁,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B.屈原主张改革却遭人诬陷被流放
C.屈原写出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离骚》D.屈原始终热爱楚国和楚国人民
2.“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这是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A.楚辞B.汉赋C.乐府诗D.宋词
3.“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4.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
下列诗词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关汉卿《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指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马致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欣赏上面两首文学作品,指出《别情》与《秋思》的共同点有()
①寥寥数笔,其情尽出②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彷徨和愁苦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
6.明清时期,我国小说、戏剧繁荣兴盛,其所具有的特征是()
①小说创作繁荣,戏曲丰富多彩②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③以反映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为主题④宣传了民主思想,主张“人民为主”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8.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历代词话》中记载: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因问:
“我词比柳词何如?
”对曰:
“柳郎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请完成:
(1)材料中的“东坡”“柳郎”是谁?
请列举他们的词作品各一篇。
(2)材料中“学士”的词有什么风格?
他与柳郎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3)词曲为何会成为宋元时期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4)各列举一位同东坡、柳郎词风相同的宋代词人。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问题思考】
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有哪些?
2.元明清的写意画有什么特点?
3.京剧为什么会长盛不衰?
在现代社会,京剧应怎样面对现代文化的挑战?
探究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材料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之一,而且具有极强的承载功能。
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问题
(1)材料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指哪种字体?
(2)从中可以看出汉字形体演变有什么规律?
2.材料
问题上面所给材料分别是哪种字体?
中国五种主要书法字体各有何特点?
探究二绘画艺术
1.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各个时期的文化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请简要介绍一下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及其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
2.材料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中国书画的确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以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常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答曰:
“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书画的魅力所在——“传神”,就是注重追求表现精神面貌。
“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
注:
阿堵:
六朝口语,意为这、这个。
问题以汉字的起源说明“书画同源”的依据。
探究三京剧
材料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秦腔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会,演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角色可分为:
生(男子)、旦(女子)、净(威猛的男子,俗称“大花脸”)、丑(男女皆有,俗称“小花脸”)四大行当。
人物有忠奸、美丑、善恶之分。
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被称为“国粹”,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
问题你知道京剧有哪些主要特点吗?
典型例题右下图是毛泽东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书法作品。
它属于何种字体()
A.行书B.草书C.楷书D.篆书
变式训练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画中自题诗曰:
“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
A.风俗画B.宫廷画C.文人画D.山水画
解题技巧图片类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1)认真审读图片材料,通过仔细观察这些材料,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
(2)找到突破口后,再重现教材相关内容,理清图片材料与教材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再根据设问审读备选项。
(3)审读备选项时,对掌握到的信息要辨其真伪、虚实、异同。
图片型材料隐含的信息量较大,许多信息与解题无关,但会增加试题的难度,增强试题的干扰性,学生也往往会被误导。
因此,在解答时要全面理解图片的主题和设问的真正要求,尽可能地排除无效信息,以便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判断和比较,最终选出正确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形体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B.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C.商代文字已形成完整体系D.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2.下列关于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怀素大草千字文②甲骨文③秦始皇诏铭④王羲之书法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3.
日本书法家正在绍兴兰亭参加仿古曲水流觞的雅趣活动
2009年3月29日下午,第二十五届中国兰亭书法节在书法之乡浙江绍兴兰亭举行。
为期10天的书法节,通过“兰亭讲坛”、“兰亭展览”、“兰亭收藏”等系列活动实现了兰亭的文化传承。
由此可以看出此项活动与下列哪位书法家有关()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
4.2009年10月25日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在杭州完美闭幕。
下列是本届民间艺人节上的两幅作品。
它们反映的风格是()
陕西的马勺脸谱黑龙江“鱼皮贴画”
A.文人意趣B.宫廷生活C.民间风情D.战争风云
5.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①毛笔、纸张②一叠印刷的书籍③临摹的《洛神赋图》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①
6.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AB
CD
7.电影《梅兰芳》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先生的传奇人生。
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8.
中国古代戏剧独树一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所反映的戏剧是()
A.昆曲B.元杂剧C.京剧D.黄梅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二《墨梅图》
请回答:
(1)上述两幅作品分别属于何种绘画类型?
作者分别是谁?
(2)通过《清明上河图》,透露了哪些历史信息?
(3)图二的绘画有哪些特点?
除此作品外还有哪些流传后世的精品之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三 单元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