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404414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6.92KB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
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
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
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皮皮自己缝的。
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皮皮不得不在这儿缝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
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
她穿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这双鞋还是她爸爸在非洲给她买的,当时考虑到她的脚还要长大,而皮皮一直穿到现在,别的鞋都不爱穿。
(选自《长袜子皮皮》)
(1)选文共有________句话,第________句话描写了人物的头发,第________句话描写了人物的鼻子,第________句话描写了“她”穿的袜子。
(2)选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 )
A. 动作和语言。
B. 外貌和衣着。
(3)读了《长袜子皮皮》这本书,我知道“她”就是________(填人名)。
【答案】
(1)八;一;二;六
(2)B
(3)皮皮
【解析】【分析】
(1)考查这篇短文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按句号数一数即可。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八、一、二、六;
(2)B;(3)皮皮
【点评】
(1)此题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课内阅读。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
“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
“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部长恳求说:
“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白求恩说:
“谢谢师长的关心。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找出小庙周围情况的句子。
(2)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的?
(3)你觉得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A. 医术高超 B. 对工作认真负责 C. 关心病人
(4)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
【答案】
(1)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2)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
(3)B
(4)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2)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
(3)B。
(4)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游览时间】
旺季:
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
30-18:
00)。
淡季: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7:
00-17:
00)。
(1)李萌一家三口想在寒假期间去颐和园游玩。
这时候是________(淡、旺)季,她应该买三张________元的门票。
(2)李萌准备10:
00入园,18:
00离园。
你认为这样可以吗?
为什么?
【答案】
(1)淡;20
(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
00就闭园了。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
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故答案为:
(1)淡、20;
(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
00就闭园了。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4.课内阅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如果——________ 突然——________
(2)“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这里的“他们”指的是谁?
(3)作者觉得这些花朵在哪里上学?
你的想法呢?
【答案】
(1)假如;忽然
(2)那些花朵。
(3)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我觉得他们在草地里上学。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中人称代词的理解。
人称代词具体指的是谁要结合前后文去理解。
课文中写到“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紧接着写“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很明显“他们”指的是那些花朵。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拓展。
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
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展开想象。
故答案为:
(1)假如、忽然
(2)那些花朵。
(3)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我觉得他们在草地里上学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进一次就容易了。
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3)此类题都是对课文内容知识的考查,一定要熟悉课文,结合题目边读边思考。
5.读下面课内选段,完成习题。
①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
可是,它①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②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②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③“阿嚏!
”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④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谢谢你………”
⑤青头笑昧(mī)眯地说:
“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
(1)选段中两个加下划线的“它”分别指谁?
“它①”指:
________ “它②”指:
________
(2)第①段中,红头经过了哪些地方?
请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要读出怎样的感情?
(填序号)( )
A. 欣慰、高兴。
B. 难过、忧伤。
(4)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默读选段,至少找出一处来说明。
先在选段中画上横线,再说出理由。
【答案】
(1)红头;青头
(2)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
(3)A
(4)第②段;理由:
青头在积极地营救它的朋友。
第⑤段;理由:
青头安慰红头,为朋友获救感到高兴、欣慰。
【解析】【分析】
(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语气:
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及选项来分析。
(4)第一问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第二问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红头、青头
(2)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
(3)A
(4)第②段;理由:
青头在积极地营救它的朋友。
第⑤段;理由:
青头安慰红头,为朋友获救感到高兴、欣慰。
【点评】
(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4)第一问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第二问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6.课内阅读。
金色的草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
“谢廖沙!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草地在早晨、中午和晚上分别是( )
A. 金色、绿色、绿色
B. 绿色、绿色、金色
C. 绿色、金色、绿色
(2)下面对“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花可以张开、合上的特点。
B. 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花的喜爱之情。
C. 这句话没有用修辞手法,只是真实地写出了蒲公英花的形状和特点。
(3)“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这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草地的______和蒲公英的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______与______之情。
A. 重复;可爱、有趣;喜爱、赞美
B. 反复;有趣、可爱;喜爱、赞美
C. 反复;可爱、有趣;喜爱、赞美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概括上两段的内容 B. 总结全文 C. 过渡
【答案】
(1)C
(2)A
(3)C
(4)B
【解析】【分析】
(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短文内容来理解。
(3)此题意在明白反复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反复”,就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C;
(2)A;(3)C;(4)B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考查学生对反复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变色龙的尾巴
变色龙待在一棵树下,它看见一条乌梢蛇正在追逐一只壁虎。
只见壁虎从容不迫地抛下了自己的尾巴,乌梢蛇张开大口把正在扭动的壁虎尾巴吞下去,壁虎就趁机从容不迫地逃走了。
第二天,变色龙见到壁虎,问道:
“壁虎兄弟,你把尾巴扔给了乌梢蛇,还会长出新的尾巴来吗?
”
______会的______变色龙大哥______要不了几天______我就能长出新的尾巴来______用这种方法逃避敌人可灵啦______你也有断尾巴的本领______怎么不学学我呢______
变色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有一天,变色龙在树干上休息,乌梢蛇偷偷地朝它爬来。
变色龙毫不在意,它按照壁虎的方法把尾巴扔给乌梢蛇吃。
谁知变色龙的尾巴是紧紧缠绕在树干上的,它只有依靠这种方法才能在树上生活。
失掉了尾巴的变色龙再也抓不住树干,“扑通”一声从树上摔了下来。
它临死前才懊悔道:
“我有着变色躲避敌人的本领,却要去学什么断尾术,真是自讨苦吃啊!
”
(1)根据所给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①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________
②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________
(2)给文中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会的________变色龙大哥________要不了几天________我就能长出新的尾巴来________用这种方法逃避敌人可灵啦________你也有断尾巴的本领________怎么不学学我呢________
(3)用“△”把短文分成三段。
(4)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
变色龙为什么又认为学断尾术是自讨苦吃呢?
(5)你从变色龙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 )
A.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借鉴过来为自己所用。
B. 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更要善于模仿别人的长处。
C. 不要盲目模仿别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氏处。
【答案】
(1)从容不追;懊悔
(2)“;,;,;,;。
;!
;,;?
”
(3)第1自然段;第2至第4自然段;第5至第6自然段。
(4)壁虎的尾巴是用来逃生的。
因为变色龙认识到自己的尾巴是生存工具,断尾之后就只能被吃。
(5)C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从容不追、懊悔
(2)“,,,。
!
,?
”
(3)第1自然段;第2至第4自然段;第5至第6自然段。
(4)壁虎的尾巴是用来逃生的。
因为变色龙认识到自己的尾巴是生存工具,断尾之后就只能被吃。
(5)C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给短文划分段落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8.课外阅读。
带刺的朋友(节选)
①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②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就看见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
啊!
刺猬一家出来散步了!
③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
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
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
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鸣鸣”地哀叫着溜走了。
④爸爸走过来,笑着说:
“俗话说,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
”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它的嘴正滴着血呢。
⑤“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
”爸爸接着说,“别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
⑥“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我高兴得直拍手。
(1)文中“甭说”这个词语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替代?
( )
A. 没有说。
B. 可以说。
C. 不用说。
D. 不能说。
(2)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
(3)面对大老黑的进攻,刺猬是怎样应对的?
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4)刺猬的“护身法宝”是________。
(5)从文中看,下面哪一项不是“我”对刺猬的感情?
( )
A. 钦佩。
B. 称赞。
C. 喜爱。
D. 讨厌。
【答案】
(1)C
(2)刺猬吓退大黑狗
(3)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
(4)身上的刺
(5)D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C
(2)刺猬吓退大黑狗
(3)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
(4)身上的刺
(5)D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含羞草的秘密
在我们上学必经的小路旁,长着一株含羞草,它的茎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
只要一碰它,叶子就会合拢,含羞草的头就会低下去。
我们特别喜欢拨弄它,每次经过那里,都争着去“羞”它,可有意思了。
今天早晨,骆宁抢在我前头,去拨弄含羞草。
忽然,她惊呼起来:
“你们快来看,含羞草不羞了!
”我和志玲跑过去一看,含羞苹果真纹丝不动。
我又拨弄了几下,奇怪!
含羞草的叶子没有合拢,它的“脸皮”变厚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家后,我找来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来看,才知道其中的奥秘。
原来,在含羞草的小叶片、大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充满水分的叶枕,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下部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向上部和两侧,叶柄低垂下去,含羞草就呈现出“害羞”的状态。
由于我们经常碰它,使叶枕内的水分都流失光了,来不及补充,含羞草就“不羞”了。
(1)含羞草是一种怎样的植物?
( )
A. 含羞草总是低着头。
B. 含羞草的茎很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
C. 含羞草的叶枕中充满水分。
D. 含羞草“不羞”是因为我们不经常碰它。
(2)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
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3)“我”的观察很仔细,不仅观察了________,还探究了________。
(4)“我”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
(1)A,B,C
(2)原来,在含羞草的小叶片、大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充满水分的叶枕,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下部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向上部和两侧,叶柄低垂下去,含羞草就呈现出“害羞”的状态。
由于我们经常碰它,使叶枕内的水分都流失光了,来不及补充,含羞草就“不羞”了。
(3)含羞草的样子;含羞草的秘密
(4)只有仔细观察,深入探究,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解析】【分析】
(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ABC
(2)原来,在含羞草的小叶片、大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有一个充满水分的叶枕,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下部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向上部和两侧,叶柄低垂下去,含羞草就呈现出“害羞”的状态。
由于我们经常碰它,使叶枕内的水分都流失光了,来不及补充,含羞草就“不羞”了。
(3)含羞草的样子、含羞草的秘密
(4)只有仔细观察,深入探究,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会叫的狗(节选)
“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
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
“一个圈套?
”
“当然啦。
你让我以为,是一只公鸡在树林里迷路了,而你却设下圈套想抓我。
幸好我发现得及时。
”
“我向你担保,我压根就没想抓你,我只是在这里练习。
”
“练习?
练习什么?
”
_____我在练习啼叫_____现在差不多已经学会了_____你听我叫得多好_____说完_____它又洪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篇新部编人教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课外阅读 练习题 精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