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全解.docx
- 文档编号:26403208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2.27MB
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全解.docx
《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全解.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全解
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申报材料
(特色项目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智慧校园作为中国21世纪校园的发展方向,可实现资源全球化、教学网络化、管理智能化、环境虚拟化等。
智慧校园建设不仅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式,同时也不断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教学和发展模式,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加快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个性化、开放性具有重大作用。
1、教学科研的需要
智慧校园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信息工具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校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拓展广大师生员工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可以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现代的教学和科研就不复存在。
2、学校管理的需要
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学校构建现代大学管理模式的必经之路。
3、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需要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提出:
“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同时,借助数字化和网络技术提升学校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同类型院校尤其是不发达地区院校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为专业对口的产业领域提供专业特色鲜明的培训与资源服务。
(二)建设基础
学校于2013年9月成立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组,计划投入3500万元进行建设。
“智慧校园”项目是学校新校区建设的重点项目,涵盖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所有环节。
其建设目标是:
1.以云服务为支撑——建立一个教育教学平台2.以数据整合为中心——建立一个智能管理平台3.以一卡通为载体——建立一个方便、便捷的生活服务平台。
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包括:
智慧校园所有管理系统及信息化平台,虚拟数据中心、网络安全设备等,2015年建设完成;智慧校园二期工程包括新校区十万兆校园主干网,校园物联网等,已被中国智慧研究工程会评为“全国智慧校园示范校”。
(1)网络基础
网络基础设施是整个“智慧校园”项目的支撑平台。
在建设过程中,应用高速以太网技术,采用分布式三层架构,统一设备平台,规范网络体系,建设集办公、教学、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校园硬件支撑平台,如图1所示。
图1网络支撑平台拓扑图
学院网络整体采用三层结构,以学院网络中心机房为核心,各接入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通过楼宇汇聚交换机汇聚后上联到核心交换机。
因为分期建设的原因,校园网络核心层采用不同的两台核心交换机,分别负责不同的网络区域,骨干带宽支持万兆。
同时,两台交换机分别进行了全局配置,当其中任一台核心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手工方式将不同区域的网络合并使用,不至于出现断网情况。
校园网汇聚层通过千兆光链路上联至核心,保证数据流量的正常转发,同时在汇聚层交换机上部署访问控制策略。
为方便网络管理,全院接入信息点划分为多个子网,按地理区域及部门类别等多种形式进行划分,全面实施分级管理。
有线网络接入带宽60%达到千兆,其余全部百兆到桌面。
全部接入交换机可以通过管理协议进行部署和管理。
学院无线网络覆盖全部办公区域及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区域,为全院师生提供免费无线资源。
在网络安全方面,学院在各网络边界都部署了下一代防火墙,将传统防火墙、IPS、AV、WAF等功能集成于一体,为网络提供一体化的全面防护。
与原来的安全方案相比,不仅能防御来自外部的攻击,也能对内网进行区域隔离,保证内网安全。
在网络出口部署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对多运营商的多条链路实现智能调度,合理利用出口链路,在不增加线路的情况下提升互联网访问带宽,多条互联网出口链路互为备份。
在网络链路中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设备,为用户合理分配带宽,根据网页内容自动分类未知网页,快速过滤管控不良网站,有效管理师生上网行为,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将用户需求与认证系统相结合,实现基于用户的精准定位,提供不同互联网访问权限;自动识别并管控无线热点,为无线接入用户提供实名认证;提供更加精细的流量控制及权限管理,达到网络行为溯源和管控的目的。
在网络内部不同的边界位置部署下一代防火墙,进行全面的校园网内网安全防护及内部业务系统的应用层风险防护。
同时,将功能不同的安全设备进行统一整合,统一管理,保障网络的可用性和伸缩性。
学院将于2015年建设完成的数据中心系统是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所在,全八路服务器的配置,万兆的传输速率,全部应用服务基于虚拟化部署。
数据中心除了数据运算的基础设施之外,还包括了支撑各类数据中心设施运转的附属设施。
数据中心的建设关乎整个智慧校园各类系统部署、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次建设完成的数据中心将具备高处理性能,部署方式灵活,高数据安全性,高扩展性等特性。
为了使数字校园的整体设计思路得到贯彻,并为了后面将要建设的智慧校园做好准备,数据中心的机房子系统、基础服务和存储子系统、备份子系统、虚拟化平台等子系统将全部有机整合起来,同时对数据中心的架构重新进行合理设计,使之整体结构灵活、易于管理和扩展,使之为即将到来的智慧校园的运转提供有力的支撑。
与数据中心同时建设完成的管理中心作为整个教育资源网的总指挥部,部署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虚拟化云管理平台等管理系统,以便于管理人员对整个网络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通过虚拟化技术建立了的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为资源平台动态分配硬件资源,从而提高硬件资源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资源服务区数据中心级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相连。
(2)物联网
物联网使得人们所处的物质世界极大程度地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使得校园中的物体既以传感方式又以智能化方式联系在一起。
校园的物联网现有的子系统包括:
1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分别设置在南院、东院两个校区,每个校区的监控系统相互独立,每个校区单独采用日夜型彩色网络摄像机、交换机、监控主机等组成各自的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框架图如下所示:
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安装的设备(物品)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1
16路硬盘录像机
32
2
8路硬盘录像机
8
3
4路硬盘录像机
2
4
红外半球摄像机
134
5
红外一体化摄像机
410
6
摄像机电源
544
7
3T监控硬盘
86
8
22寸液晶监视器
26
9
视频传输电缆
16000
10
电源电缆
6000
②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系统由广播主控制中心、传输网络和现场音视频设备组成,南院:
功放(2台其中含室内功放、室外功放),调音台(1个),话筒(2个),电脑(1台含主机,显示屏),稳压(1个),音柱(18个其中室内3个,室外15个),线若干,接头若干。
东院:
功放(2台其中含室内功放、室外功放),调音台(1台),话筒(3个),电脑(1台含主机,显示屏),音柱(9个其中室内1个室外8个),无线设备(1套含接收机一台,话筒2个),线若干,接头若干。
南院音柱分布图
东院音柱分布图
③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系统以校园卡为载体,充分利用其在数字信息传递上的高效、便捷优势,最大限度方便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集学生证、考试证、工作证、身份证、借书证、餐卡、钱包、上机卡、购物卡等功能于一卡,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的,同时实现校内管理的电子化和智能化。
其主要功能:
●身份识别:
用于校内所有需要身份识别的场合,例如图书借阅、门禁、报到注册、考试、考勤、上机等;
●电子钱包:
用于校内消费,例如就餐、洗浴、开水、电费、购物等;
●充值服务:
利用食堂设置的人工充值点和圈存终端实现24小时自助转账服务。
一卡通设备名称、型号、数量
产品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写卡机(软件与学籍管理系统对接)
ZN-801X
台
2
个性化标准IC卡(彩印/正面带学生信息/背面统一图案/写入学生信息)包含一个卡套和吊绳(含学院校名)
M1
张
3400
校园卡卡片实物图如下:
④公共信息显示系统
公共信息显示系统由控制发布设备、网络平台、终端显示播放设备三部分构成,在校园门口、主楼大厅、各院系系楼大厅等场所已安装了LED屏或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主要用来发布学校活动或院系的宣传片、欢迎词、公告、通知等信息。
公共信息显示系统作为学校重要的公共信息发布平台之一,其目的是宣传学校实力和形象,是全校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各方面信息的重要窗口。
显示屏的安装位置和规格尺寸表如下:
安装地点
安装尺寸
说明
学术报告厅
6370×564MM
F5.0 LED
第三会议室
6856×564MM
F5.0 LED
J4教学楼
4240×1840MM
F10 LED
图书馆
3920×1840MM
F10 LED
东院食堂
4000×1500MM
F5.0 LED
J1教学楼
13900×740MM
全室外屏
九栋学生宿舍
3370×564MM
F5.0 LED
⑤教室多媒体系统
学校的教室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机、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投影屏幕、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实现了大屏幕多媒体演示教学,统一管理控制。
教室安装的多媒体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投影仪
台
115
2
幕布
个
115
3
中控系统
个
115
4
防盗吊架
个
115
5
桌椅
套
115
6
音频系统
个
115
(3)信息化应用
形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
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核心竞争力,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实现“六个数字化”:
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提供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如图3所示。
图3信息化应用总体框架图
①信息化应用基础平台。
含信息标准及应用规范、数据中心平台、身份管理认证、信息门户发布、移动平台、数据库和中间件等;信息化应用基础平台采用开放的设计理念,能够实现各条价值链的完美整合。
通过开放式平台的方式,使应用系统将不再以孤立的形式存在,而是得到有效地集成和不断的扩展,将当前割裂的数据、业务进行全面的融合,进而实现数据和界面的融合,并逐步达到流程、功能、交付方式、呈现方式深度融合的目的。
同时,开放的平台架构不仅能够实现信息、资源、服务在校内的开放共享,而且能够面向社会提供大量优质、丰富的开放式服务,进而建成一个更为优化的教育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确保上层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可行性。
②办公管理平台。
含OA协同办公、校园即时通讯、邮件、云服务等;平台能够满足所有教职员工的日常办公需要,目前已建成涵盖收发公文、行政办公、财务资产、教务教学等不同类别的电子流程共计20余个,平台系统支持流程及表单的自定义功能。
平台通过即时通讯、邮件系统、云服务等为师生提供了一体化的协作应用门户,使得用户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而快捷、高效而有效。
③业务管理平台。
含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大学工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站群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培训管理、项目管理、网上办事大厅等;业务管理平台借鉴“企业ERP”的理念,以学生、教师、教学、财物为维度划分各自独立的业务域,重新梳理各个业务域内各系统间的数据流转、共享、认证等流程,实现基于业务域的一体化管理,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分散建立带来管理难度大、数据流转效率低等弊端。
④教学科研平台。
含图书管理系统、移动图书馆、文献资源搜索、期刊资源、教务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多媒体教室管理、科研管理、专业资源库、课程教学、知识云等;基于web2.0和移动互联技术构建具有社交化、移动化和碎片化的“MOOCs学生在线学习系统”。
系统面向师生提供丰富的在线教学服务,如:
利用社交网络技术实现学习者之间、助教与学生之间的答疑、笔记、课外资源分享等学习交互服务,师生可以通过PC、Pad、手机等多种终端进行在线学习。
通过平台的建设带给师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
(4)数字图书资源
学校购置的数字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能完全满足师生教育教学、科研等的需要。
①超星移动图书馆
超星移动图书馆可以使读者无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实现快速查询的功能,可以阅读全文、修改账户密码等,同时还有提示书籍借阅到期等提醒功能。
(1)在线一站式检索图书馆书、刊、论文等文献信息的功能。
超星将读秀、百链这样的基于元数据的一站式搜索引擎运用到移动图书馆,避免了在wap服务中实施跨网关检索的新的技术难点,使移动查找资源更便捷、移动获取资源更轻松,更快为用户接受。
(2)解决了本馆资源与本馆没有资源的获取的问题。
在全文资源获取方面,超星移动图书馆通过代理服务器的方式实现了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访问、获取到所有图书馆已经购买的资源全文。
同时,通过图书馆购买的百链具有的文献传递功能,本馆没有的可以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获得。
读者通过手机发送一条文献传递的请求,填写接收的电子邮箱,即可获得全文资源。
(3)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图书和学术视频提供商。
作为最大的电子图书和学术视频提供商,超星移动图书馆平台,有着他人不可比拟的电子资源与版权资源优势。
②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
从1994年起,收录了6000多种期刊,其中有5400多种是全文期刊,约664万篇全文。
并按学科进行编辑,共分为9大系列,126个专题。
(1)检索:
与CNKI系列数据库和CNKI平台进行无缝链接,提供跨库检索;
(2)知识关联:
提供完整的CNKI“知网节”链接,揭示文献间的引用、相似、相关等丰富的关联关系;(3)与CNKI机构/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相结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③博看人文报刊数据库
博看人文报刊数据库包括2000多种4万多本主流畅销人文期刊,总计超过150万篇文章,是现今最大最全的人文报刊数据库。
(1)博看期刊网提供了个性化数据库定制服务,可选择需要的分类子数库购买,可为图书馆制作专门电子阅览室页面,打造专属电子阅览室。
(2)基于IP地址、用户名和并发数开通服务,馆内馆外均可开放,敞开式的服务体验。
用户无需下载任何软件即可在线浏览,所有文章提供打印,部分内容可复制、粘贴。
(3)原文原貌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拥有稀缺过刊、停刊资源,与纸刊同步上市,并有电子版、语音版多种阅读方式选择。
(4)强大的后台管理统计系统,精准的阅读行为统计,每天更新70-100本期刊,与纸刊同步上市。
④歌德电子书借阅机
歌德电子书借阅机是一套智慧型24小时自助借阅系统,共提供3000种图书,每月更新150种,可下载图书离线阅读。
(1)界面直观,操作简单。
扫描安装电子书借阅机手机客户端,寻找电子书,扫描图书的二维码,即可通过WIFI免费下载图书至手机。
(2)人性化阅读。
歌德电子书可自由放大缩小文字、图片,并可使用书签、章节跳转等功能。
夜间模式还能更好地保护读者的视力。
(3)图书种类多,质量高。
涵盖文学名著、科学技术、经管励志、文化艺术、健康生活、少儿教育、小说传记、社会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和哲学宗教等热门分类。
⑤超星发现学术搜索
超星发现以数亿各类文献及网络学术资源海量元数据为基础,除具有一般搜索引擎的信息检索功能外,还提供了深达知识内在关系的强大知识挖掘和情报分析功能,是学者准确而专业地进行学术探索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研究工具。
(1)多维分面聚类。
超星发现依托高厚度的元数据资源,通过采用分面分析法,可将搜索结果按各类文献的时间维度、文献类型维度、主题维度、学科维度、作者维度、机构维度、权威工具收录维度以及全文来源维度等进行任意维度的聚类。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维度的组配检索、自由扩检和缩检,从而实现文献资源发现的精炼聚类和精准化搜索,将最重要、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资源按相关度、被引频次、时间、影响因子等方式展现给用户。
(2)立体引文分析。
超星发现可实现图书与图书之间、期刊与期刊之间、图书与期刊之间、以及其他各类文献之间的相互参考、相互引证关系分析。
借助文献引用频率分析研究,可有效测定与评价某一文献、某一学科、某一作者、乃至某一机构的学术影响力。
(3)展示知识关联。
超星发现集知识挖掘、知识关联分析与可视化技术于一体,能够将发现数据及分析结果以表格、图形等方式直观展示出来。
(4)揭示学术趋势。
可分析搜索结果的年代分布规律,可揭示出任一主题学术研究的时序变化趋势图,进而帮助研究者在大时间尺度和全面数据分析的高度洞察该领域研究的起点、成长、起伏与兴衰,从整体把握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和走向,同时也具有学术趋势发展的预判分析,为预测该学术未来发展的趋势提供帮助。
(5)信息化教学应用
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加大信息化基础工程投入,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工作中。
围绕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1.学校现共有校园网信息点近6000个。
有电信、联通、中国教育网三种网络出口。
建成校内精品课程和专业的教学资源平台,湖南轨道交通合作平台,接入世界大学城,国家精品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等。
校内资源平台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院级精品课程70门,7个专业教学资源库。
2013年7月至9月共有国家级、省级各类培训班5个。
中国知网2012年6月开通,读秀2013年6月开通,购买超星和书生的数字图书合计39万册,每年购买尔雅通识课程10门。
2.学校为职教新干线第一批用户,申请账号1万余个,现有教职工600人,学生9500多人,账号人手1个,不重用,不乱用,同时在职教新干线上建设名师课堂,通过层层选拔,共选出教学名师13人,在新干线平台上建设具有特色的名师课堂,学校10%教师基本上在新干线平台上完成教与学的过程,73%的教师在新干线平台上进行过网上教学、作业布置与考核等教学手段。
在网络学习的空间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督促师生探索教学新模式,学校对职教新干线大力支持,每年下拔专项费用达20余万。
每学期由资源信息中心举行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学生培训一块,以老生带新生的原则进行培训,同时资源信息中心从每个班中抽2-3人同步进行针对性培训,以点带面,大力推进空间建设,做到人人能用,人人会用,人人想用。
3.学校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德育活动、社团活动和实践教学管理。
一是在学校官网上设立“学工在线”板块,学校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德育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相关信息及时在“学工在线”上展示,使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学生工作信息。
二是设立了“学生之友”QQ群,学工、保卫、教务、后勤、各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均在群内,所有涉及学生的信息和问题第一时间在群内发布、沟通、协调、解决,各部门各司其责共同服务学生,学生工作效率大为提升,效果大为增强。
三是分层分类建立了“为了学生——通号学院”、“车机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第十四届校学生会委员群”、“运管学院治保委员群”、“铁路通信131班”等500余个QQ群,形成了“校——院——班——寝室”四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无死角覆盖的QQ网络沟通群,实现信息沟通的良性、快捷。
三是建立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微博”等一大批官方微博平台,同时学生工作者全部开通微博,及时与学生进行微博互动,积极教育和服务学生;四是建立了“湖铁先锋号”、“通号学院分团委”等一大批德育工作官方微信平台,组织学生分类组建了微信群,充分运用微信来服务学生。
五是在各项学生管理、德育活动、社团活动和实践教学管理中综合运用网站、QQ、微博、微信、空间等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了管理质量和活动效果。
(6)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素养
学校领导具有先进的教育信息化理念,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校长亲自担任应用电子教学资源库的主持人。
专任教师参与资源建设面达到100%,学校主持1项国家资源库,参与6个国家资源库建设,90%以上的专任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组织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其中核心课程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数比例达到50%以上。
通过转型升级,截止2014年5月,原有的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完成,在“爱课程”网上正式发布,转型升级率100%,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和增补资源,拓展了原有10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应用;以课程实施为资源应用为主要验收指标,促进了41门教改课程的网络教学;积极投身微课和MOOCs浪潮,全校2014年立项建设4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优秀空间课程、慕课课程。
2012年立项的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程在“爱课程”网上正式上线,课程共享院校300余所,在线学习用户近10000人,课程评价良好。
省级精品课程、校级教改课程也在省内外实现共享。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同步课堂”和“专递课程资源”,服务于我省武陵山片区37个县、市、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
为进一步推进优质资源在职教新干线的共享、共用,学院先后出台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新干线推进方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新干线(网络学习平台)推进方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新干线管理办法(试行)》、《关于2012年度职教新干线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2013年度职教新干线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文件。
目前,职教新干线已从“建”资源过渡到“用”资源,空间建设从“完成任务、应付考核”过渡到“自发、自觉”状态。
2013年5月,教师文章发布数量达到10万余条,同期增长20%,人均达到186.5篇,视频发布数达到5300余段,同期增长15%,人均达到10段,文章访问量达到220万余次,视频访问量达到15万余次。
学校参加2012年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国家级一等奖1名;在2013年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团队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在2013年全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评选被评为湖南省示范课程,并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示范课评选。
(7)信息化管理体制
1.组织机构齐备,合力推动改革
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和新校区建设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资源信息中心主任、基建处处长、教务处处长、学工处处长等为成员,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学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校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专门成立了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项目组,组织资源信息中心、铁道通信与信号学院、铁道供电与电气学院、基建处的骨干人员,分为网络基础、信息化应用、物联网、综合布线4个小组,对新校区的智慧校园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学院成立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教学副校长任主任,教务处、资源信息中心、各二级学院(部)为成员,大力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在课程建设模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实行创新,推动翻转课堂、同步课堂、自主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改革。
出台一批制度文件,落实教育信息化改革。
如关于加快推进学院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等十余项方案。
每月对全院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进行考核与发布,督促全院师生加强信息化建设。
2.经费保障充足,建设智慧校园
学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教育 信息化 数字化 校园 建设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