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研究人力资源部门应对危机功能构建.docx
- 文档编号:26397090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125.15KB
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研究人力资源部门应对危机功能构建.docx
《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研究人力资源部门应对危机功能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研究人力资源部门应对危机功能构建.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研究人力资源部门应对危机功能构建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3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多种危机。
正如危机管理之父Mitroff所说:
“危机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现象,它不再是今日社会异常的、罕见的、任意的或者外围的特征,而是根植于今日社会的经纬之中。
”
在我国中小企业所遭遇的危机中,财务危机、营销危机、产品质量危机等受到管理者的更多关注,而对于灾害危机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003年的“SARS”、2008年伊始的南方雪灾、5.12地震......这些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已经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表达,民政部最新公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死亡和失踪88928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547.5亿元,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深。
这些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为我国危机管理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敲响了警钟。
相比我国中小企业,许多国内外企业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危机应对措施,并将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处理危机的重要职能部门。
如何及时识别、正确处理、恰当预防危机,使企业减少或避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成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化解员工面临的困难,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成为人力资源部门危机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状况进行调研,对比外国企业危机管理方式,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相关模型,将我国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职能赋予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完善的以人力资源部门为主导的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体系。
1灾害危机管理概述
“SARS”过后,如何预防和控制灾害危机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发起“北京市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制度”;中国科学院2008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将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列入学科发展主要领域。
2009年的春天,甲型H1N1病毒再度掀起了人们对灾害危机的关注。
提升灾害危机管理水平,提高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水平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灾害危机管理有何内涵、特征、要素和原则呢?
1.1灾害危机管理内涵
灾害危机是指企业无法预测、人力不可抗拒的强制力量,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瘟疫、病毒传播等不可预测的、能够造成巨大损害的危机。
企业灾害危机管理是针对灾害,以危机的预防、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危机的善后与改进为主线的一个不断反馈的系统程序。
是企业通过危机监测、灾害预警、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总结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机处理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体系。
1.2灾害危机管理特征
①突发性。
这类危机往往都是不期而至,在企业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瞬间发生。
②破坏性。
灾害危机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物质损失和负面影响。
③急迫性。
危机的突发性特征决定了企业对危机做出反应和处理的时间十分紧迫,任何延迟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④信息匮乏性。
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决策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出现阻塞。
⑤社会关注性。
危机事件的爆发能引起社会各方对企业的关注,企业所做的每一次决策都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
1.3灾害危机管理要素
我们通过以下图来表示灾害危机管理的要素,如图一:
图1灾害危机管理要素示意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灾害危机管理要素包含:
危机的防范(信息沟通、危机预防、风险保障)、管理的准备(管理计划、培训演习、组织建立)、危机的确认(收集信息、信息处理、判断危机)、危机的控制(执行计划、迅速行动)、危机的解决(解决危机、解决措施)、化危为机(经验交流、修改计划、危机总结)六部分。
在我国设有灾害危机管理体制的中小企业中,通常只涉及所有要素中的某个或部分要素,即使有的企业全部涉及,在执行过程中做得也比较肤浅,这就要求一套完善而有效的灾害危机管理体制快速建成,迅速充实到中小企业所匮乏的灾害危机管理中去。
1.4灾害危机管理原则
①制度化原则。
企业内部应该有制度化、系统化的危机管理及灾后恢复方面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
②预警原则。
建立全面的灾害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要从危机征兆中透视危机将会造成的影响,及早认识到威胁,采取适当的行动,控制危机的发展。
③高层领导参与原则。
企业高层的直接参与和领导是有效解决灾害危机的重要措施。
④以人为本原则。
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才能最有效地降低危机带来的影响,使员工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⑤创新性原则。
危机处理既要充分借鉴成功的处理经验,也要根据危机的实际情况,借助新技术、新信息和新思维,进行大胆创新、随机应变。
⑥信息沟通原则。
沟通对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最好的化解作用,所以要求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沟通意识。
同时,企业预防危机必须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随时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和处理,从而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⑦快速反应原则。
灾害发生后,企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启动灾害危机应变计划,制定相应的对策,做好企业灾后善后管理,从而迅速有效的控制危机。
⑧诚信为本原则。
灾害是难以避免和预测的,当危机来临时,企业不要刻意隐瞒或消极对待,应尽快与公众沟通,体现企业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态度,以赢得公众的同情和理解。
2我国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据对外经贸委统计,在我国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均占到约60%。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协调运行的基础性力量,在就业、保持经济持续稳定运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然而,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对中国小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严峻形势和国家的重视程度。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
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占绝对比例的中小企业来说,每年由于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当可观。
所以,对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功能进行构建,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2.1灾害事件对国内中小企业造成影响
数据显示,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生产分布在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
受灾害影响,这些企业的生产总值受到很大影响,对国家经济和企业自身经营造成极大影响。
从2003年的“SARS”到2008年伊始的南方雪灾、5.12地震......这些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无法估量,仅5.12地震就导致四川超过16280家工业企业受灾。
而今年春天爆发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更是给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给企业及员工带来很多潜在的问题,这比物质损失的影响更为严重。
另外,我国很多地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多年以前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厂房,年代久远、老化严重,应急防护设备缺少及时的维护和更换。
在这些地区,尤其是资金、管理、技术水平相对匮乏的中小企业,得过且过,侥幸心理作祟,致使存在很大的隐患。
2.2国内外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现状对比
从理论的角度看,危机管理在国外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灾害危机管理这一分支上也游刃有余,如“4R模型”,即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以及在西方广为推崇的“BCM理论”即业务持续管理(BusinessContinuityManagement)。
相比之下,我国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际上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相关流程、体系、机制的建立也很不完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研究,加大投入,这样的学习与投入不但是对企业自身、员工、公众和一切利益相关者负责的表现,也是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2.2.1外国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现状
2003年全球爆发“SARS”病毒,上万人感染、919人死亡;2004年印度洋海啸导致南亚10多个国家23万人死亡;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肆虐美国南部造成的重大损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森林大火共造成210人死亡、1800多栋房屋被毁。
这使许多外国企业警觉到,面临突发灾祸时的应变能力,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一项重大的考验。
美国的波士顿位于大西洋沿岸,每年冬季都会遭受暴风雪的侵袭。
Physiometrix是位于波士顿的一家医疗设备开发商,为了抵御暴风雪给公司正常运营带来的影响,Physiometrix同当地气象监测部门、地方消防队、警察局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张完善的灾害信息联络网。
以便在暴风雪来袭的第一时间得到信息或寻求救助。
人力资源部会通知各部门主管将暴风雪警报传达给员工,并启动应急机制,包括放假、为居住在其它州的员工联系住处、同客户、销售商联络业务,防止暴风雪对订单规定的交货日期发生的影响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等。
2009春天,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爆发,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0个国家受到病毒袭击。
许多在华跨国企业展开积极行动,启动灾害危机管理体系。
中加合资的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已经启动了相关的危机管理预案:
通过邮件提醒所有员工关注甲型H1N1流感、要求员工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举措、了解流感传播和预防常识、尽量推迟出行计划、使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建立相应的缺席即时报告制度、向员工发放口罩等。
对于客户,该公司则通过网站温馨提示等方式,提醒客户采取适当措施防范流感。
此外,作为保险企业,该公司也表示,甲型H1N1流感不属于除外责任,如果有客户因此不幸患病产生治疗费用,公司将根据保险合同进行理赔。
这些外国企业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在企业不断发展中,建立了有效的危机处理计划及应变方案。
同时,许多外国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内部、外部所有相关者的利益。
2.2.2我国中小企业危机管理现状
在现代社会,谁能有效避免和控制危机,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来说,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管理实践都还处在起步阶段,灾害危机管理水平较低。
据统计,如图2,我国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
图2国内企业危机状态示意图
《职业》杂志联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青在线、中华企管网共同进行的《企业危机管理调查》(含多选)结果显示,见表1,我国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令人堪忧。
表1《企业危机管理调查》结果统计表
被调研者类型
所占比例
表示听说过“危机管理”
50.4%
表示对危机管理不太清楚
25.07%
表示根本没有危机管理概念
24.53%
将关系到单位和个人前途的危险事件看作危机
42.32%
认为危机就是突发事件
35.58%
误将“难以解决的问题”当作了危机
22.1%
零点调查公司发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如图3,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具有较低的危机识别能力。
被访者属于较低危机识别能力者占有72.7%,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占9.4%,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仅占18%。
图3《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统计结果示意图
北京、上海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城市,我国大部分高成长型企业都集中在这两座城市,这些企业的危机管理状况如此糟糕,更何况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
由此看出,大部分企业的危机意识境况令人堪忧,企业危机揭示了企业管理中的很多本质问题,如:
管理者危机意识薄弱、企业危机管理工作滞后等。
2.2.3国内外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现状对比分析
灾难发生前后,Physiometrix和光大永明由于事先制定号预警机制,计划措施,灾害发生后,相关部门反应迅速、高效。
包括建立员工联络情况表、建立外部联络网、为客户提供预警信息、为员工提供预防工具等都体现了应对方案中对企业自身业务、客户、员工的关注。
一方面,在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管理方式的支持下,外国企业将经验和实践有效的结合,付诸于快速的行动,尽可能将危机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关注,使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尽力帮助企业渡过危机。
在善后方面以人为本,对于伤亡员工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援助,不断总结不足、及时弥补和改正,将被动化为主动。
对于灾害过后暴露出来的问题,跨国企业会马上提出解决方案并迅速执行,既能够保障员工的权益,也能够保障企业的利益。
除此之外,模拟演练、完善管理机制、为受到损失的员工家庭发放补助,都是十分直接的解决方式。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外企业比我国企业更注重危机的预防,危机意识非常强。
由于一些国家特定的地理环境导致灾难频发,使当地企业能及时从中发现问题,将防灾作为一项危机管理内容去执行。
同时,国外企业注重企业发展环境中的每一个环节,这当然包括自然环境,这使得企业灾害危机管理从预警到善后都能做到高效、迅速。
此外,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经验不足、资金匮乏、缺乏规范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致使企业从内部控制灾害危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再加上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对企业管理者道德风险控制力度的弱化,就更加重了我国中小企业面对灾害危机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
那么,针对现代企业日益繁杂的经营现状,随时可能爆发灾害危机的经营环境,我国中小企业也应当“居安思危”,学习跨国企业先进的灾害危机管理方式,建立自己的灾害危机管理体系、提高灾害危机管理水平。
那么,这一系列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该由谁来主导呢?
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灾害危机管理功能相关性分析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危机管理职能的运作方式在国外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但在很多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有普及。
如果将这种管理方式引入到国内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和企业危机管理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3.1人力资源部门危机管理职能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趋复杂,类似于AIA、Kodak、FedEx、HP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都将危机管理职能赋予人力资源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管理中应处于企业战略管理上游环节,而危机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国外,危机管理(CrisisManagement)又被翻译成CrisisCommunicationManagement,而在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又是企业中上下沟通的关键部门,所以,企业的危机管理职能理应授权给人力资源部门。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活动已不再局限于招聘、培训、薪酬制定等对“人”的管理,而是逐渐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职能的延伸上。
在危机管理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调动一切资源,和所有部门通力合作,针对企业有可能遭遇到的各类危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新形势赋予了人力资源部门新的意义和新的工作内容,它已经从企业危机管理参与者的位置转换到企业危机管理主导者的位置上。
3.2人力资源部门灾害危机管理职能
①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灾害危机管理战略。
在灾害危机预警、处理、善后的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工作甚是繁杂,而这一切都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如果事前没有周全的计划、能够立即付诸实施的制度和流程、能够立即投入角色并展开工作的人力资源,在危机发生时反应迟缓、内外部混乱都将无法避免。
国际上一些大企业在灾害危机发生时往往能够应付自如,关键就是企业能迅速有效地完成危机战略决策的制定,并形成制度化的灾害危机处理机制,从而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快速启动相应机制,全面有序地开展工作。
②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协调灾害危机处理的全过程。
灾害危机管理需要有效的组织保障。
即确保企业内部信息通道畅通、信息能得到及时地传达与反馈、各部门及人员职能清晰,一旦出现灾害先兆时就能及时关注和妥善处理。
在危机处理阶段,不仅涉及到后勤、生产、营销、财务、法律、人事等各个部门的各项对内工作,还需要与政府及媒体打交道,还要与消费者、客户、供应商、股东、银行、等方方面面进行沟通的各项对外工作,组织保障的有效性很明显。
③人力资源部门执行灾害危机处理流程。
首先,建立危机处理指挥中心,安排专门人员并确定职责,之后立即展开危机处理工作,必要时需要聘请危机方面的专业顾问,例如救援顾问、法律顾问、管理顾问。
同时,对危机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计划并制订相应对策;指挥各相关业务部门(生产计划、财务、销售与市场、制造、采购与后勤、法律)展开危机处理。
之后,制订全面沟通计划并立即执行,沟通的领域包括:
内部沟通(上级主管单位、子公司、员工、股东)、外部沟通(媒体、各级政府、相关机构)、政府沟通(各有关政府、消费者协会、政府相关机构、业务伙伴、社会公众等),除此之外,还要涉及同保险公司、银行等方面的沟通。
最后,在危机处理的同时,更要注重企业业务运营的连续性,及时恢复生产。
④人力资源部门构建灾害危机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政府和企业管理,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危机管理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信息系统作为预警机制的重要工具,能帮助企业经营者员工、利益相关者在灾害将要发生或发生过程中快速果断地进行处理。
在外部信息沟通不畅的条件下,企业信息系统还有助于及时汇总和传达相关信息,指导企业各部门统一行动,协调作业。
良好而畅通的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造成的危害。
⑤人力资源部门倡导企业树立灾害危机意识。
灾害危机随时可能发生。
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应当在其企业文化中注入一定的危机元素,使员工对危机有一定的预警心理,这种预警心理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危机处理演习等方式来培养。
当然,无论是危机的预防还是处理,企业最高领导者对危机的重视和直接参与都更加重要。
另外,企业需要建立企业灾害危机预警机制,而建成这种机制的前提,就是企业所有人员都必须具有灾害危机意识,从而在面对危机时所有人都能从容应对。
4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灾害危机管理功能构建
首先关注企业灾害危机周期示意图,如图4:
图4企业灾害危机周期示意图
企业危机周期示意图显示,任何灾害危机发生的前后都要经历潜伏、爆发、扩散、处理、总结五个阶段。
在每一个阶段中,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危机潜伏期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做好预警体系建立、危机应变计划的制定等工作;危机爆发和危机扩散阶段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危机控制工作;危机处理阶段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协助做好组织建立、外部公关、人员信息统计、制定危机处理方案、恢复生产等工作;危机总结阶段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总结过去、纠错改偏,发挥企业责任感,保障员工和社会的利益。
4.1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的症结在于企业对危机管理整体重视程度低、把精力集中于经营发展上,而忽略了危机管理这样一个决定企业存亡的节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些特点,结合国内危机管理体制健全的企业和国外企业先进的灾害危机管理体制,总结出了我国中小企业灾害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4.1.1危机发生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要保持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
危机管理的重点就在于预防危机。
有效的危机预防不仅能够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境,积极采取预控措施,而且能为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好准备。
4.1.1.1未建立有效的灾害危机预警机制
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现状分析显示,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灾害危机管理意识偏低,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仅占18%。
与此同时,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
一旦危机来临,这些企业将遭受巨大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
要避免这样的结果,企业整体应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对员工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
有些企业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具体表现为:
没有为预警机制建立提供必要的支持、对人力资源部门职能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制定相关的计划等,这样既是对企业自身的不负责,也是对员工利益的不负责。
4.1.1.2缺乏完善的内部信息系统及外部信息系统
预防危机必须建立高度灵敏的信息监测系统,随时搜集各方信息资源,及时反馈信息,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人力资源部门一定要重视建立员工信息备份系统。
在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起到绝对推动作用的就是员工。
一些员工流动较大的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员工信息备份系统,或者疲于更新,一旦灾难发生,预警信息不能及时传达给员工,或者灾难发生后无法联络到相关人员,将会对企业人力资源和员工的安危造成巨大隐患。
4.1.2危机处理过程中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处理计划,如果初期反应滞后,将会造成危机的蔓延和扩大。
当然不能照本宣科,由于危机的产生具有突变性和紧迫性,任何防范措施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应针对具体问题,随时修正和充实危机处理对策。
4.1.2.1灾害危机的应变措施不完善
著名的危机管理大师迈克尔.里杰斯特认为,当企业面对出现的危机和灾难时,应考虑最适合的方式,并及时采取行动。
这就要求企业在危机到来前就预先制定好应急预案。
所谓应急预案,也可称之为应变方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灾害过后,危机处理流程的基本框架大同小异,一旦危机降临,如果此时有一套应变方案,企业一定可以从容应对危机。
4.1.2.2缺乏专业人员参与灾害危机管理
在美国,很多企业同当地警察局、消防队、地方救援协会及风险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了密切联系。
因为这些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可以给与相关指导。
有专业人员参的与,结合企业现状所制定出的科学有效的灾害危机管理计划,能够更权威、执行起来更得心应手。
相比之下,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所制定出的危机管理计划和方案缺乏专业性,因为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各业务部门制定的计划和方案虽然是从本企业的基本情况出发,涉及人员、市场、信息、安全等诸多方面,但从灾害危机管理环节上挖掘仍然缺乏科学和专业的指导,很多方面考虑得并不完善。
4.1.2.3沟通效率低,缺乏主动沟通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反映出许多企业沟通体系脆弱的现状,由于信息沟通不够通畅,许多企业同相关业务部门失去联络,领导部门指挥失灵,致使灾害造成的损失超出预期估计。
除了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体系,一些底层中小企业在雪灾过后,没有对外公布自身的经营状况,迫切地想将手中的“烂摊子”推开,给许多利益相关者造成了损失。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求与公众保持良好的关系。
当危机来临,有些企业本能地采取“挡”的对策,否认危机的存在或发布片面的、有所隐瞒的信息。
“纸包不住火”,这种逃避责任的做法只会损害企业自身形象和长远利益。
相反,如果企业尊重公众、客户和员工的“知情权”,积极掌握信息披露的主动权,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才有可能赢取员工和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支持。
4.1.3危机善后过程中
灾害危机一旦得到控制,企业应立即着手于善后工作,尽力将企业的财产、设备、工作流程恢复到正常状态。
企业还应就危机处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危机造成的客观结果和影响进行全面总结,并反馈到危机的预防环节,确保以后的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为以后的危机处理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
4.1.3.1危机总结环节缺失
从光大永明的案例可以看到,面对危机,企业启动了一套完善的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
光大永明作为跨国保险企业,可以接触到很多灾害索赔案例,在处理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对他们本身也是一个警示,这套完善的应急体系的形成是和企业不断总结危机密不可分的。
所以,对危机的总结是中小企业在经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企业 灾害 危机 管理 研究 人力资源 部门 应对 功能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