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1章 第3节 第2讲 正确使用熟语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6383518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7.49KB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1章 第3节 第2讲 正确使用熟语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docx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1章 第3节 第2讲 正确使用熟语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1章 第3节 第2讲 正确使用熟语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3节第2讲正确使用熟语同步测控新人教版
第2讲 正确使用熟语
设错类型训练专场Ⅰ
一、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错在哪儿,总结错误设计规律。
1.他肠胃不好,平时特别注重饮食调节,吃喝清淡,食不重味。
2.有些同学作文,文不加点,字迹马虎,这样在考试中会丢分的。
3.除了平时打打球之外,他身无长物,没有什么特别的一技之长。
4.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5.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然,从长远的观点看,是要吃大亏的。
6.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的问题。
7.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8.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五风十雨,导致洪水泛滥,大量庄稼被淹没。
9.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10.此时韩信的贡献已无人可比,刘邦对他却功高不赏,这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了。
二、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错在哪儿,总结错误设计规律。
1.看到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2.看他老是不说话,面带忧色,我们就知道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3.他平时不努力,却一门心思想考国内一流大学,这无异一场南柯一梦。
4.别以为就你能力强,水平高,如果你会一会他,你一定显得相形见绌。
5.我听了这两句话,好像如芒在背,坐立不安。
6.地震与洪水频发,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7.利比亚战争持续半年有余,百姓生灵涂炭,人民无家可归。
8.为了让节目在国庆前演出,演员们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都快累趴下了。
9.尽管中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但我相信会一天天的日臻完善。
10.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抢救伤员,至于灾害重建是下一步我们才考虑的问题。
三、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错在哪儿,总结错误设计规律。
1.你既不关心同学,也不关心老师,每天就在那儿充耳不闻,闭门读书,简直是忝列门墙。
2.你每次开会都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偏不倚,切中要害,虽属一孔之见,但也实属难得。
3.有些问题在我看来比较简单,但你绠短汲深,会不知如何面对,不过你别担心,我会帮你的。
4.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
5.你们如此德薄才疏,不强化自身学习,不加强行为修养,将来为人处世,是要摔跟头的。
6.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7.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与你思想类同的书,希望你也不揣冒昧去将你写的那本书尽早出版。
8.你平时背记了那么多古诗名句,就挑选几句送给我,聊表寸心吧!
9.你借我的这几本书非常好,我敝帚自珍,虽然看了大半,但保管得很好。
10.大年夜,我在暖暖融融的屋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叫我冲黑冒寒送你,你这是不情之请呀!
设错类型训练专场Ⅱ
一、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错在哪儿,总结错误设计规律。
1.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2.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3.乔布斯的去世,在全球商界引起轩然大波。
4.于丹凭借《百家讲坛》走红,她巧舌如簧,将《论语》中的故事解说得通俗易懂,深受观众喜爱。
5.她乐于助人,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6.这家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7.马少华因饰演了《辛亥革命》里的孙中山而煊赫一时,深得广大观众喜爱。
8.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美好感觉。
9.既然是“民心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以造福市民。
10.谭嗣同是维新变法中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了些刚烈。
二、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错在哪儿,总结错误设计规律。
1.小王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当时我们像兄弟似的在一起玩。
2.这些豆蔻年华的小青年,也许他们在没有喝酒前连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3.他一家十口人,在战乱时期劳燕分飞,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4.他们两家是多年的老邻居了,这么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关系和睦。
5.葛非、顾俊两人配合默契,多次获得女子双打世界冠军,真是一对天作之合的双打组合。
6.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7.来此旅游的人们,面对着太湖的水光山色,又焉能不为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所惊叹呢!
8.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9.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10.二十多年未见面了,在这次会议上两人终于萍水相逢,真是说不出的感慨。
综合训练专场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其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B.《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D.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
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C.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
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防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9.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
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
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
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B.肆意
C.忤逆D.颐养天年
10.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D.销声匿迹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第2讲 正确使用熟语
阶段训练
(一)
一、以上十个成语均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望文生义:
文即文字,指字面;义即意义。
望文生义是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含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中国成语大多数还是可以通过字面的意思去生义的,比如“美不胜收”,就是美收不尽的意思,是美到极点,又比如“目不暇接”,就是眼睛没有时间去应接。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自己不太了解或是从没见过的成语,难免不从字面去解释。
而高考正是从这一习惯性思维中去找一些不符合这一习惯的成语,让考生落入陷阱,让考生上当,此之谓望文生义性错误设计。
以上成语具体含义如下:
1.食不重味:
吃饭不要两样菜肴,谓饮食节俭。
2.文不加点: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3.身无长物: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
4.不足为训:
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
准则)。
5.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正确的。
6.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7.半青半黄:
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比喻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8.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
形容风调雨顺。
9.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绝:
断;缕:
细线)。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0.功高不赏:
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二、以上十个成语均因出现了画蛇添足的错误而使用不当。
画蛇添足也即重复多余,是指成语与句子中的某个部分(词语、短语或分句)在意义上出现了重复。
这实际上属于病句学范畴。
从现有高考命题上看,重复赘余是成语考题设计的伎俩之一。
日常我们使用成语时,总会出现这些我们看起来不太像的错误,这种容易犯重复性错误的成语还比较多,而高考正是将这种赘余错误纳入了其错误设计的手段。
以上成语具体含义如下:
1.忍俊不禁:
忍不住发笑。
与句中的“发笑”重复。
2.难言之隐:
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与句中的“苦衷”重复。
3.南柯一梦: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与句中的“一场”重复。
4.相形见绌:
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见”即是显示,与句中的“显得”重复。
5.如芒在背:
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极度不安)。
“若”与句中的“好像”重复。
6.哀鸿遍野: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
悲哀鸣叫的大雁遍野都是。
比喻在天灾人祸中流离失所而呻吟呼号的人非常多。
“哀鸿”与句中的“灾民”重复。
7.生灵涂炭:
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
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生灵”与句中“百姓”重复。
8.通宵达旦:
通宵:
通夜,整夜;达:
到;旦:
天亮。
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成语与句中的“连着几天几夜”重复。
9.日臻完善:
指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与文句中的“一天天”重复。
10.当务之急:
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与句中“目前的”重复。
三、上述成语使用均属谦敬混乱。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故成语也有谦敬成语。
这一类成语要正确使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谦敬混用是成语考题的命题设计常用的错误伎俩之一。
以上成语具体含义如下:
1.忝列门墙:
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
2.一孔之见:
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3.绠短汲深: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
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
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4.洗耳恭听:
谦辞,指恭敬而认真地听,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
5.德薄才疏:
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常作谦辞。
6.蓬荜生辉:
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
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接受别人馈赠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时的客套话)。
7.不揣冒昧:
揣,估量,考虑。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8.聊表寸心:
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
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9.敝帚自珍: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
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10.不情之请:
情,情理。
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阶段训练
(二)
一、上述成语使用均属感情色彩不当。
成语的感情色彩问题,也是高考成语命题的主要设错方式之一。
以上成语具体含义如下:
1.闪烁其词:
烁,光摇晃不定的样子。
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2.上行下效:
行,做;效,仿效。
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
3.轩然大波:
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
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4.巧舌如簧:
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5.擢发难数:
擢,拔。
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
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6.趋之若鹜:
趋,快走;鹜,野鸭。
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7.煊赫一时:
在一段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含贬义。
8.面目全非:
非,不相似。
样子完全不同了。
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9.推波助澜:
澜,大波浪。
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10.始作俑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二、有些成语使用有专指,成语使用对象不当,是指成语使用的指称对象不当,它是高考成语命题的主要设错方式之一。
以上成语具体含义如下:
1.“青梅竹马”是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而句中却说“像兄弟似的”,显然不明成语的指称。
2.“豆蔻年华”指的是十三四岁的女子,句中对象显然用错了。
3.“劳燕分飞”适用的对象是夫妻或者情侣两个人,不是一家人。
4.“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句中用来指邻居显然不当,类似的成语还有“举案齐眉”。
5.“天作之合”是祝颂夫妻姻缘美满的。
句中用错了对象。
6.“百里挑一”指一百个里挑一个,形容极为优秀、难得的人或物。
往往被误解为少之又少。
7.巧夺天工:
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8.楚楚动人: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
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9.声情并茂: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10.萍水相逢:
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文中两人过去显然是相识的,这里用错了对象,可改为“不期而遇”。
阶段训练(三)
1.D。
A项,不孚众望:
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
望文生义。
B项,呼之欲出:
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
形容对象错了。
C项,渐入佳境:
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
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
D项,醍醐灌顶:
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符合语境。
2.B。
振聋发聩: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鸿篇巨制:
指规模宏大的著作。
差强人意:
基本上令人满意。
闲言碎语:
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没有概括的话,含贬义,应改为“只言片语”。
3.B。
A.如数家珍:
数,点数;家珍,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是“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
B.不刊之论:
指不可磨灭或不可改动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C.不同凡响:
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
D.茹毛饮血:
茹,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的状态。
4.A。
方寸之地:
指人的心。
用于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5.A。
高屋建瓴:
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繁文缛节:
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这里对象使用错误。
指日可待:
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
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不绝如缕:
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
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
6.C。
A项,“漫无边际”是指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不能用来修饰史料,应为“浩如烟海”。
B项,“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应为“事半功倍”。
D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对象错误,应为“参差不齐”。
7.B。
东山再起: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这里宜用“死灰复燃”。
A项,相形见绌:
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
和另一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C项,跌宕起伏: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
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
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
D项,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
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8.C。
A项,“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和哪个一致?
B项,“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了。
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
C项,“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D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
在句中情感色彩不当。
9.A。
泾渭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根据语境可改为“一清二楚”。
B项,肆意:
纵情任意,不受拘束。
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
用于此处,符合句意。
C项,忤逆:
违抗,冒犯。
D项,颐养天年:
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
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直至不能“颐养天年”,保持拟人修辞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10.C。
A项,殊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B项,斗转星移:
北斗转向,众星移位。
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C项,甚嚣尘上:
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
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
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
此句中,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
“甚嚣尘上”用错了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
D项,销声匿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现在也指事物消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1章 第3节 第2讲 正确使用熟语同步测控 新人教版 高考 语文 第一轮 复习 正确 使用 熟语 同步 测控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