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演讲稿3篇.docx
- 文档编号:26382423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02KB
大学校长演讲稿3篇.docx
《大学校长演讲稿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校长演讲稿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校长演讲稿3篇
2017大学校长演讲稿(3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作为南开大学校长、学位委员会主任,现在,我宣布:
根据xx年6月23日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决定,授予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系、法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经管法试点班、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药学院、泰达学院的2805名本科毕业生,南开大学学士学位。
祝贺你们!
同学们,在表达祝贺的同时,我还要特别向你们表示感谢。
xx年,当我来到南开大学,你们是我迎进门的第一届学生。
4年之后你们毕业了,而我这个校长还没“毕业”,还要不断努力做一名称职、能够受你们信任和欢迎的校长。
过去的4年,我们有了许多共同的经历。
我们都在想办法让教书的安心把书教好,让读书的安心把书读好,让食堂把菜炒好,让我们的南开更好。
我还记得你们给我打来的电话,发来的邮件,座谈会上的提问,还有贴在“我爱南开”上的留言。
你们给我这个新校长出了很多主意,有的是客气的,也许有的是不客气的,但无一例外,都是珍贵的。
就这样,我们一起变成了南开人,那种见到“河南开封”都会首先念出“南开”这两个的南开人。
此刻,站在这里,我有很多感言想要送给你们,最先想到的,是张伯苓老校长在那篇《对于南开校友的展望》当中说到的:
“我希望我们南开的校友一齐燃烧起来,做事‘不自私’、‘肯为公’、‘持之以诚’、‘继之以勇’,努力于有益国家的事业!
”
我希望今天的毕业生能够记住这句话,记住开学典礼时就讲过的“公”、“能”二,为了这个民族的复兴,去“燃烧”你自己。
去年,南开大学建校90周年,xx总理到学校对大家发表讲话,希望我们“坚持走南开的道路,坚持发扬南开的品格,坚持南开的精神”。
温总理说:
“南开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清楚。
”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一段南开生活的结束之日,也正是你们把个人命运同民族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开始之日。
你们不能松懈。
因为世上仍有饥饿、战争、伤痛、失学,因为中华民族仍未实现伟大复兴,南开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使命不会停止。
你们仍要进步。
因为虽然在南开的本科学业已经结束,但新的学习刚刚开始。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今天,我们庆祝你们从这个校园毕业了,我们也祝愿你们此后的人生没有不及格——因为“挂科”可以补考,人生只有一次。
在这里,我恋恋不舍地为你们送别。
我知道,南开留给你的不会只是光荣和快乐,一定也会有委屈和苦恼。
但我相信,以后你会越来越想念新开湖畔的梧桐、图书馆前的灯影、马蹄湖里的荷花、大中路上的白杨,那是一种家的感觉。
想家的时候,就常回家看看,不要跟家里断了联系。
亲爱的新校友们,请记得,南开的品格因你们而发扬光大,南开的精神因你们而生生不息!
90多年了,南开大学一直在这里。
从1919年至今,南开录取过90届学生,总数不足16万人。
但南开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为这些学生的表现。
今天,我不再重复历届校友中的那些熟悉的名,将来,你也是其中的一个!
加油吧,我亲爱的学生们。
让我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哈福大学校长之全体毕业同学演讲稿
按照这所古老大学的奇怪的传统,我应该是站在这儿,告诉你们那些永恒的智慧。
我就站在这个讲坛上,穿得像个清教徒牧师一样——这个打扮也许已经吓到了我那些高贵的先人们,让他们以为是巫婆现身(校长是女的,译者注)。
这会让英克利斯(Increase)和考特恩(Cotton)父子俩(他们反对清教,译者注)忍不住想审判我的。
但是,我还是要站在这儿,跟你们聊聊。
你们已经上了四年的大学了,我当校长还不到一年;你们认识三任校长,我只认识大四一个班的学生。
那么,经验是什么?
也许你们应该搞清楚。
也许我们可以互换一下角色,我可能就会以哈佛法学院惯有的风格,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自说自话。
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似乎都做到了——不管程度多少。
但我最近才知道,从5月22日开始你们就没有晚饭吃了。
虽然我们会把你们比作已经从哈佛断奶的孩子们,但我从没想到会这么彻底。
再让我们来说说那个“自说自话”吧。
让我们把这个演讲看作是一个答疑式的毕业生服务,你们来提问题。
“浮士德校长,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在哈佛读四年?
校长,四十年前你从学校毕业的时候,肯定学到不少东西吧?
”(四十年了。
我可以大声地说出我当时生活的每个细节,和我获得布林莫尔学位的年份——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
但请注意,我在班里还算岁数小的。
)
其实,这个答疑环节你们早就从我这儿预定了。
你们问的问题也大概就是这类的。
我也一直在想该怎么回答,还在想:
你们为什么为这么问。
听我的回答。
冬天,助理就告诉我要有这么一个演讲。
当我在Kirkland听中午饭的时候,在Leverett吃晚饭的时候,当我在我上班时和同学们见面的时候,甚至当我在国外碰见我们刚毕业的学生的时候,同学们都会问我一些问题。
你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不是问课程计划,不是提建议,也不是问老师的联系方式或者学生的空间问题。
实际上,也不是酒精限制政策。
你们不停地问我的问题是: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很多都去了华尔街?
为什么我们哈佛的学生中,有那么多人到金融、咨询和电子银行领域去?
”
这个问题可以从好几个方面来回答,我要用的是威利萨顿(一个美国银行大盗,译者注)的回答。
你们可能知道,当他被问到为什么要抢银行时,他说“因为那儿有钱”。
我想,你们在上经济学课的时候,都见过克劳迪亚·戈丁和拉里·凯兹两位教授,他们根据七十年代以来他们所教学生的职业选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发现,虽然金融行业在金钱方面有很高回报,但还是有学生选择了其它的工作。
实际上,你们中有37个人选择做教师,有一个会跳探戈的人要去阿根廷的舞蹈诊疗所上班,另一个拿了数学荣誉学位的人要去学诗歌,有一个要在美国空军受训作一名飞行员,还有一个要去作一名治疗乳房癌症的医生。
你们中有很多人会去学法学、学医学、读研究生。
但是,根据戈丁和凯兹的记录,更多的人去了金融和咨询行业。
Crimson对去年的毕业生作了调查,参加工作的人中,58%的男生和43%的女生去了这两个行业。
虽然今年的经济不景气,这个数还是到了39%。
高薪、不可抗拒的招聘的冲击、到纽约和你的朋友一起工作的保证、承诺工作很有趣——这样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理由。
对于你们中的一些人,也许只会在其中做一到两年。
其他人也都相信这是他们可以做到最好的一份工作。
但,还是有人会问:
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其实,比起回答你们的问题来,我更喜欢思考你们为什么会问。
戈丁和凯兹教授的研究是不是正确的;到金融行业是不是就是“理性的选择”;你们为什么会不停地问我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个看似理性的选择,却会让你们许多人无法理解、觉得不尽理性,甚至有的会觉得是被迫作出的必要的选择?
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困扰这么多人呢?
我认为,你们问我生活的意义的时候,是带着指向性的——你们把它看成是高级职业选择中可见、可量度的现象,而不是一种抽象而深不可测的、形而上学的尴尬境地。
所谓“生活的意义”已经被说滥了——它就像是蒙提·派森(MontyPython)电影里可笑的标题,或者说是《辛普森一家》里的那些鸡零狗碎的话题一样,已经没有任何严肃的涵义了。
让我们暂时扔掉哈佛人精明的处世能力、沉着和不可战胜的虚伪,试着来寻找一下你们问题的答案吧。
我想,你们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你们不想只是做到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而且还想过得有意义。
但你们又不知道这两个目标如何才能同时达到,你们不知道在一个大名鼎鼎的公司中有一份丰厚的起薪,并且前途很有保障,是不是就可以让你们自己满足。
你们为什么要焦虑?
说起来,我们学校这方面也有错。
从你们进来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你们,到这里,你们会成为对未来负责的精英,你们是最棒的、最聪明的,我们都要依靠你们,因为你们会改变这个世界。
这些话,让你们个个都胸怀大志。
你们会去做各种不平常的事情:
在课外活动中,你们处处体现着服务的热情;你们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因为你们关注地球的未来;在今年的总统竞选中,你们也表现出了对美国政治改革的热衷。
但现在,你们中的许多人迷惘了,不知道这些在做职业选择时都有什么用。
如果在有偿的工作和有意义的工作之间做个选择,你们会怎么办?
这二者可以兼顾吗?
你们都在不停地问我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关于价值、试图调和那些潜在竞争的东西、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认识,等等。
现在的你们,到了要作出选择的转换阶段。
作出一个选择——或工作、或读研——都意味着失去了选择其他选项的机会。
每次决定都会有舍有得——放弃一个可能的同时,你也赢得了其他可能。
对于我来说,你们的问题差不多就等于是站在十路口时的迷茫。
金融业、华尔街、“招聘”就是这个困境的标志,它带来了比职业选择更广更深的一系列问题。
不管你是从医学院毕业当了全科医生或者皮肤科医生,从法学院毕业进了一家公司或者作了一名公设辩护律师,还是结束了两年的TeachforAmerica项目,在想要不要继续教书,这些问题总会在某种程度上困扰你们。
你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你们知道你们所受的教育,让你们不只是为自己的舒适和满足而活,而且还要为你们周围的人而活。
现在,到了你们想办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了。
我想,还有一个原因使你们焦虑——这个原因和第一个原因相关,但又有所不同。
你们想过得幸福。
你们一拥而上地去选修“成功哲学”和“幸福的科学”,想从中找到秘诀。
但我们怎么样才能幸福呢?
我可以提供一个不错的答案:
长大。
调查数据说明,越老的人——比如我这个岁数的人——比年轻的人感到更幸福。
但可能你们都不愿意等。
当我听着你们说你们面前有如何的选择时,可以听出来,你们在为搞不明白成功和幸福的关系而烦恼——或者更确切地说,什么样的成功,不仅能带来金钱和名望,还能让人真正地幸福。
你们担心工资最高的工作,不一定是最有意义、最令人满足的工作。
但你们想过没,艺术家、演员、公务员或者高中老师都是怎么过的?
你们有没有思考一下,在媒体圈里该怎么生存?
你们是否曾试想过,在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研究生学习、写了不知道多少篇论文之后,你们能否找到一个英语教授的工作?
所以,答案就是:
只有试过了才知道。
但是不管是画画、生物还是金融,如果你都不试着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生活的路还很长,总有机会尝试别的选择,但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这个。
我把这个叫作职业选择中的停车位理论,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和同学们说这些。
不要因为你觉得会没有停车位,就把车停在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
先到你想去的地方,然后再到你应该去的地方。
你可能喜欢投资银行、喜欢金融、喜欢咨询,它们可能是最适合你的。
也许你和我在Kirkland碰到的一个大四学生一样,她刚从西海岸一家很有名的咨询公司面试回来,她问:
“我为什么要做这行?
我讨厌坐飞机,我不喜欢住酒店,我不会喜欢这个工作的。
”那就找个你喜欢的工作吧。
要是你醒着的时间里,都在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也不会感到幸福的。
但是,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你们要问出这个问题——问我或者问你们自己。
你们选择了一条路,也就选择了一份挑战。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到达那儿。
这是好事。
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我们的错。
关注你的生活,思考怎样才能把它过好、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对:
这些也许是博雅教育给你最宝贵的东西。
通识教育让你自觉地生活,让你在你所作的一切中寻找、定义价值。
它也让你成为一个自我的分析家和批评家,让你从最高水平上掌握你生活的展示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博雅教育让你自由。
它们赋予你行动、发现价值和作出选择的能力。
不要静止不动,要随时准备接受改变。
牢记那些我们告诉你们的远大理想,就算你觉得它们永远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
它们可以指引你们,让你们到达那个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
你们的未来在自己手中。
我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你们会做出什么样的成就了。
无论如何,常回家看看,和我们分享你的幸福!
大学校长演讲稿——经验与激情
同学们、老师们,下午好。
我们这个世界,一直有一项缺憾:
有经验的人缺少激情,有激情的人没有经验。
而今天呢,有经验的教授和有激情的学生走到了一起,组织了这样一个“信息安全高校行”,从北邮开始,依次走向人大、北理工、清华和北大。
然后还要推向全国。
这么好的一个活动,我这个当校长的当然应该来祝贺。
大学的特点可以说就是经验与激情的融合。
融合在一间间教室,融合在一组组实验,融合在一个个专利,融合在一篇篇论文。
经验与激情之所以能在大学里融合,从而弥补这世界的缺憾,是因为大学校园里崇尚学术的自由和平等。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需要经验。
经验是财富,不仅属于个人,而且属于社会。
这也就是人们尊敬师长的缘故。
一个大学、一个社会成熟的必要标志是尊重经验,善待学者。
逐年增长的经验,一不留心往往会掩埋激情,让暮气滋生。
因此呢,在科学技术前沿冲锋陷阵的总是充满激情,开始积累经验的青年。
一个大学、一个社会成功的必要条件是爱护激情,关怀青年。
激情的青年人人渴望拥有经验。
然而,经验是真才实学,经验靠工作积累,应该懂得,学术态度的浮躁是取得经验最大的障碍。
上个月召开的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会议,来稿560篇,录用357篇,这本来应该是很象样的会议,参会者应该大有收获,可惜注册参会人数只有147名,而最后到会宣读论文的仅仅剩下78人。
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还告诉我,他甚至接到两个电话,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要求更改第一作者名,原因是自己已有职称,拟定的新作者为了提职称需要一篇论文。
第二个是说不会来开会,要求会议出具证明,说明论文已被录用并在第几页刊载。
学术界的浮躁,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这样的浮躁学风蔓延,那么还谈什么建设一流大学?
还谈什么建设科技强国。
要说这学风浮躁根源,有历史的,官本位意识几千年;有社会的,按学历、身份支付薪酬的劳动分配制度;有管理的,把论文数目当作衡量人的标准;有文化的,狭隘的个人功利价值观。
当然,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想,一个大学真正的、非自我吹嘘的校风和学风,从她的学生教师参加学术活动、学术会议的表现就可以一目了然。
因为在这里,没有应付上级检查的事先布置,没有班主任点名,没有任课教师提醒的目光,也没有成绩、考试和学分,这里反映的是真实的校风和学风,是对于科学和技术发展真正起作用的精神、态度和能力。
我今天很高兴,你们学生的协会自发组织参与了这次"信息安全高校行",有这么多学生、这么多有名教授专家参加,而且还是在周末。
你们的协会没有沾染上一点狭隘功利主义的色彩。
你们组织的活动纯粹是为了学术、为了技术、为了社会的信息安全。
我衷心祝愿“信息安全高校行”成功。
也祝愿北邮"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校训精神在你们的协会和你们组织的学术活动的推动下,蔚然成风。
谢谢大家。
精选有关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演讲稿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毕业了,祝贺你们!
祝福你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牵挂。
我是77级的大学生,当年,一张大学文凭就可以走遍天下。
而今,你们却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年。
挤在699万就业大军中,为生计、为理想苦苦寻求。
此时此刻,我很想像杜甫那样,大声疾呼:
安得岗位千万个,大庇你们俱欢颜!
这样的现实带给我一个深深的思考,也带给中国大学一个深深的思考,更带给中国教育一个深深的思考。
所以,临别之际,我想和大家谈谈思考。
也许同学们一听就笑了:
思考谁不会?
思考多累啊?
思考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时代,似乎已经无需思考。
“内事不决XX一下,外事不解谷歌一番”,我们已经习惯了寸步不离电脑,习惯了与手机耳鬓厮磨。
网络覆盖世界,信息湮灭一切。
这个时代,似乎已经无暇思考。
大家忙于玩人人、逛淘宝、织围脖、打网游。
为应付各种考试要背的东西太多,南一门报亭边要收的快递太多,32号楼要约会的“甜素纯”太多。
这个时代,似乎已经无心思考。
一部泰囧,国人盲目追捧;一曲骑马舞,竟然全球狂欢。
微信、微博、微电影……
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知识碎片化,需求感官化,审美娱乐化。
这个时代,似乎已经无法思考。
现代人就像生活在高压锅里,面对高物价、高房价,直呼:
压力山大!
难怪近期有个统计,70%的人甘于把自己归为屌丝。
屌丝还需要思考吗?
!
屌丝只需逆袭!
有人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害怕:
在这个时代,你们已经习惯了不思考,习惯了只活在当下;为生存而“蜗居”,因沉溺网络而“宅居”,或缺少真爱而“独居”,成为“无梦、无趣、无痛”的“橡皮人”。
我更害怕,外在的生活会压倒内心的本性,大学培养的社会精英随波逐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灵魂逐渐消磨,思想日益枯竭。
思考令人痛苦,甚至让人孤独,这就是所谓的“思考之痛”。
但是,30多年的社会阅历带给我的最大启迪是:
人生走得越远越需要思考,社会环境越复杂越需要思考,世界变化越大越需要思考。
一旦思考明白,你将会无比的轻松与快乐;一旦思考明白,你就有勇气和力量,去改变现状,去改变命运!
上个月,刚刚卸任阿里巴巴ceo的马云,曾是我校的一名外语老师。
18年前他去了趟美国,带回来一个思考。
由此起步,创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
他的成功,源于思考!
霍金,他的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中,可他的思想却能在广袤的时空自由翱翔,解开了宇宙之谜。
他的深刻,源于思考!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新文化运动唤起了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了思想大解放。
古希腊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形成了西方的人本精神和文明体系。
这些都源于思考!
纵观历史,横观东西,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等。
他们的伟大,都源于思考!
同学们,请记住,伟大的思考,来自思考的伟大!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但我要说“我在故我思”。
没有思考的读万卷书,只是浮光掠影,没有思考的行万里路,也不过是走马观花。
同学们,请带着思考去远行!
把文凭装进口袋的是菜鸟,把知识装进脑袋的是信鸽,而能把思考融进血液的才是雄鹰!
在我心中,你们,都是能搏击长空的“杭电之鹰”!
同学们,迷惘的人生需要思考。
诸位是否思考过:
为什么有些人没有输在起跑线,却也没有赢在终点?
为什么人生机会相同,却精彩不同?
我知道,你们是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进入大学的。
我也理解,当往日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已过时时,你们会疑惑。
我更明白,当知识改变命运已不再是永恒真理时,你们会迷茫。
但我要告诉你们,现实很现实,那样的时代已渐渐远去。
如今,人类知识总量每三年翻一番,全球信息总量每两年翻一番。
同学们是否思考过,在这知识爆炸和大数据时代,在这命运多元、难以预测的年代,仅仅靠知识还能像过去一样改变你的命运吗?
no!
思考才能改变命运!
思考才能成就你的人生!
这就是老薛的肺腑之言!
同学们,你们肯定思考过幸福。
如果此时,cctv的小方话筒对准你,问“你幸福吗?
”你会怎样回答呢?
千万别告诉我你姓曾。
还是像社会上流行的那样说:
“幸福就是:
干的少,得的多;长的帅,老的慢;活的久,死的快”。
不错,这是一种幸福,但我希望你们不要停留在一己之私的幸福上。
海德格尔说:
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我们不能为时尚而时尚,为名利而名利,为成功而成功。
利益不能成为唯一的价值,道德不能当作交易的筹码!
同学们,请永远不要忘记,精神与心灵才是我们最终的栖息之地!
同学们,浮躁的社会呼唤思考。
xx年的中国很不平静,网上盛传“黄浦江排骨汤”的段子,大学室友“感谢当年不杀之恩”的玩笑话,道出了多少无奈和悲哀。
有人说:
这是一个充满失败感的盛世。
同学们,当各种负面新闻扑面而来,很多人“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时候,很多人不相信未来的时侯,你们是否也像别人一样吐槽、抱怨、怒骂?
或者只是说:
元芳,你怎么看?
我希望你们应有更多建设性的思考!
请你思考——当我们陷入pm2.5、水污染、垃圾围城的“十面霾伏”时,如何让天更蓝、水更清?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镉大米”等各种毒食侵袭我们之时,除了去香港买奶粉,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当“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吐痰”、“中国式离婚”等问题层出不穷时,我们离良好秩序的公民社会还有多远?
还请你思考——近百年来,为什么中国没有出过享誉世界的思想家?
几十年来,为什么中国没有出过站在世界巅峰的杰出科学家?
“钱学森之问”,拷问的,难道仅仅是教育的责任吗?
再请你思考——这些年,我们渴望民主、追求自由,但西方式的民主和自由真的能嫁接到中国吗?
国家试图打破“赢者通吃”的局面,社会公平、正义离我们还有多远?
国家弘扬生态文明、努力提升幸福感,但“增长中国”变成“美丽中国”、“幸福中国”还要多久?
同学们,纷乱的世界渴望思考。
放眼世界,欧债危机、南海纷争、颜色革命、恐怖袭击,此起彼伏,纷繁杂乱。
现在的中国,正行进在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但“中国威胁论”欲静不止。
中国如何和平崛起?
既不能像有的大国,一直试图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人;更不能像个别小国,整天觊觎周边国家的资源。
我们要思考大国的文明崛起!
让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升华为中国创造、世界认同。
我们要用深长的思考,去寻求文明的至高点。
把中国梦变成时代之梦、世界之梦!
同学们,你们这一代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你们有思考,社会就不会愚昧;你们有方向,未来就不会迷茫;你们有阳光,黑暗就无处躲藏!
亲爱的同学们,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此刻,我特别想效仿诸葛亮,给你们每人送上三个锦囊。
但是,再好的锦囊也抵不过思考的力量。
临行没有锦囊包,只有思考将你拥抱!
这就是母校!
同学们,思考致善,思考致远,思考致胜!
希望你们思考,不停思考,永远思考!
谢谢大家!
最新有关小学开学典礼校长演讲稿范文选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校长 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