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乐一中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6380147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7.28KB
甘肃省民乐一中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甘肃省民乐一中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民乐一中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民乐一中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民乐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
郑如登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笛卡尔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困惑于二元论问题:
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
意识是大脑中一千亿个神经元共同工作的结果,是大脑的产物。
大脑通过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神经递质与神经突触的变化改变神经细胞的活性,产生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于是便产生了意识。
大脑的其他功能还包括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功能、运动行为、激素释放等。
从解剖学角度看,意识是“额外的”脑组织工作的产物。
这部分额外的脑组织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它们位于那些调节身体基本功能的脑组织之“上”。
因此,动物的意识都比我们人类要少得多。
大脑工作的结果是“主观的”吗?
不是。
它们不过是由大脑特定脑区内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释放和活性改变产生的结果。
例如,眼睛视网膜内光感受器细胞——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起反应,“颜色”被编码于这些视锥细胞的电活动里,然后在大脑皮层进行解码。
我们看到红色是因为大脑皮层内特定的神经细胞对红色波长的编码进行了解码。
各种意识的活动基础都是神经细胞某种特定的功能改变或神经细胞与其他特定脑区的神经细胞进行交流,这些大脑活动就是我们的意识或定性的经验和体验。
这些精神心理状态可以被反思内省,也可以用语言表述。
而无论是反思内省还是语言表述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现代神经科学技术甚至能使人们消除脑——意识关系本来所具有的神秘感。
人们可以通过客观的方法如电极、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神经递质水平的一种方法)、分子检测技术、显微镜、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也可以通过行为学检测来测量大脑的工作。
越来越精密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电生理技术、化学方法等已经开始解读大脑的意识活动。
这些观察难道还不能说明意识是“客观的”吗?
如果说大脑神经细胞活动即意识是一种“共性”,那么个体因具有独特的大脑而具有的独特意识就是“个性”。
对于人格、性格等所谓“主观”现象,目前神经科学也可以提供较好的解释。
物种、遗传背景、大脑早期发育环境的差异与后来的成长环境或经历共同作用,使每个人的大脑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拥有不同的大脑,不同的个体甚至可以基于不同的意愿而采取相同的行动。
这些意识差异既然都可以由大脑的不同结构和功能来解释,那么,我们为何要称它们是“主观的”呢?
总之,当前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和意识都是物质性的,这意味着二元论的难题事实上并不成立,或者说应该回归于大脑一元论。
大多数相信二元论的学者们在意识与物质之间划分出明显的界线,认为意识作为大脑的特性,与物理特性有根本的不同,比如它必然是“觉醒的”或“有意识的”。
然而,大脑进行工作其实大多是“无意识的”,却能很好地完成许多在常人看来需要意识去完成的工作。
这种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是大脑的一种客观属性。
1.下列有关“意识”和“大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脑神经细胞的活性受到自身动作电位、神经递质与神经突触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产生脑区间相互作用,意识随即产生。
B.大脑的功能包括能够通过神经元的共同工作产生意识,还包括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功能、运动行为和激素释放等。
C.意识的“共性”特征是指意识是大脑神经细胞活动的产物,“个性”特征是指因每个人大脑不同而产生的意识所具有的独特性。
D.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大脑获得了处于调节身体基本功能的脑组织之“上”的“额外的”脑组织,所以其意识比动物的要多。
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只是由大脑特定脑区内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释放和活性改变而产生的结果,所以大脑工作的结果自然不是主观的。
B.在大脑皮层内,特定的神经细胞对视锥细胞中以电活动形式存在的红色波长编码进行解码,于是我们的眼睛看到了红色。
C.人们已经开始通过一系列精密仪器的客观测量和其他技术方法来解读意识活动,甚至能够消除脑——意识关系的神秘感。
D.各种意识的活动基础都是神经细胞的功能改变或神经细胞与特定脑区神经细胞的交流,所以反思内省和语言表述是客观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笛卡尔之后的哲学家们徘徊于如何在意识与物质之间划分出明显界线,当前神经科学的研究终于使这一界限明晰化了。
B.每个人大脑的独一无二性是物种、遗传背景和大脑早期发育环境的差异与后天成长环境或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
C.即使意愿不同,个体因为拥有不同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也可能会采取相同的行动,这些意识差异也就具有了客观的属性。
D.大多相信二元论的学者们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他们并不认同大脑工作是“无意识的”这一属性。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炳,字彦明,惠州滦阳人。
炳幼失怙恃,鞠于从兄。
岁饥,往平州就食,遇盗,欲杀之,兄解衣就缚。
炳年十二,泣请代兄,盗惊异,舍之而去。
甫弱冠,以勋阀之子,侍世祖于潜邸,恪勤不怠,遂蒙眷遇。
世祖次桓、抚间,以炳为抚州长,城邑规制,为之一新。
己未,王师伐宋。
未几,北方有警,括兵敛财,燕蓟骚动。
王师北还,炳远迓中途,具以事闻,追所括兵及横敛财物,悉归于民,世祖嘉其忠。
中统三年,李璮叛,据济南,炳请讨之。
国兵围城,炳将千人独当北面,有所俘获,即纵遣去,曰:
“胁从之徒,不足治也。
”济南平,入为刑部侍郎。
后济南妖民作乱,赐金虎符,加济南路总管。
炳至,止罪首恶,余党解散。
岁凶,发廪赈民,而后以闻,朝廷不之罪也。
至元九年,帝念关中重地,思得刚鲠旧臣以临之,授炳京兆路总管。
皇子安西王开府于秦,诏治宫室,悉听炳裁制。
王府吏卒横暴扰民者,即建白,绳以法。
王命之曰:
“后有犯者,勿复启,请若自处之。
”自是豪猾敛戢,秦民以安。
有旨以解州盐赋给王府经费,岁久,积逋二十余万缗,有司追理,仅获三之一,民已不堪。
炳密启王曰:
“十年之逋,责偿一日,其孰能堪!
与其裒敛病民,孰若惠泽加于民乎!
”王善其言,遽命免征。
十五年十一月,王薨。
十六年秋,被旨入见便殿,帝劳之曰:
“卿去数载,衰白若此,关中事烦可知已。
”询及民间利病,炳悉陈之,因言王薨之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弄威柄,恣为不法。
帝卧听,遽起曰:
“闻卿斯言,使老者增健。
”饮以上尊马潼改安西王相余职如故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
炳子仁荣诉于上,即诏近侍二人驰驿而西,脱炳,且械琮党偕来。
琮等留使者,醉以酒,先遣人毒炳于狱中。
其夜星陨,有声如雷,年五十九,时十七年三月也。
帝闻之,抚髀叹曰:
“失我良臣!
”俄械琮等百余人至,帝亲鞫问,尽得其情,既各伏辜。
六月,诏雪炳冤,特赠中书左丞,谥忠愍。
(节选自《元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祖次桓、抚间 次:
驻扎。
B.十年之逋,责偿一日责:
责令。
C.询及民间利病病:
疾苦。
D.脱炳,且械琮党偕来。
械:
刑具。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饮以上尊∕马潼改安西王∕相余职如故∕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
B.饮以上尊马潼∕改安西王相∕余职如故∕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
C.饮以上尊∕马潼改安西王相余职如故∕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
D.饮以上尊马潼∕改安西王相余职如故∕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炳重情重义。
因闹饥荒,他与堂兄前往平州去谋生,路遇强盗,强盗要杀其兄长,他挺身而出,哭着请求代替兄长去死。
B.赵炳处事尚宽。
平定李璮叛乱时,对俘获的胁从者,他当即放走;济南妖民作乱时,他也只是处置元凶,其余都释放解散。
C.赵炳对不法者严惩。
当发现皇子安西王府中的吏卒强横凶暴、骚扰百姓后,他及时向安西王汇报情况,对违法者加以惩处。
D.赵炳深得皇帝器重。
皇帝任命他做京兆路总管,去管理关中重地,并特许他如果有触犯法律的人不必上奏,可以自行处置。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岁凶,发廪赈民,而后以闻,朝廷不之罪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械琮等百余人至,帝亲鞫问,尽得其情,既各伏辜。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8.简要描述诗歌第一句所描写的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第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
请简要赏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
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故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
(3)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______________,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吴恩裕:
“歪打正着”的红学家
王 坚
提起吴恩裕先生(1909—1979),很多人就会想到他的著名红学家身份。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
这位“海归”政治学博士从事的老本行、最为心仪的研究对象,并非红学,而是钻研了多年的拥有骄人成绩的西方政治思想史。
他后来一直想从红学中抽身回来,重新做他的老本行。
“文革”后,他确实得到了机会,可惜的是,最后他却终究未能重新回到这片园地。
别人称他为“红学家”,他只是多次自嘲:
“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
1933年,吴恩裕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
1936年,他考取公费,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吴恩裕的导师拉斯基教授,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不但指导他完成论文,还关心他的生活、职业前途等。
他在拉斯基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马克思的哲学、伦理和政治思想》,被拉斯基誉为“我迄今见到的最短的、最好的论文之一”。
1939年,他取得博士学位,拉斯基愿意为他推荐出版博士论文,并介绍他去美国任职。
然而,吴恩裕却决定回国。
回国后,他在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讲授西方政治思想史,编写讲义,并著有多部政治思想学著作。
正当壮年的他意气风发,一边从事研究,一边又试图以其所学,为中国的民主宪政出力。
他在当时著名的《观察》周刊、《世纪评论》、《东方杂志》上发表政治学专论。
1952年政治学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吴恩裕作为从业者之一,显然受影响。
这是他离开政治思想,“躲”进“红楼”的时代大背景。
然而,除此之外,他作这样的选择,与他个人遭遇的不顺也不无关系。
随着院系调整,他由北京大学调到北京政法学院,从事这门课的教学研究的条件大不如前。
作为政治学巨擘拉斯基的弟子,他不免有一点点心高气傲,这对他当时的处境而言并不利。
他曾经被暗中栽上“对组织不满”“有反动言论、反动活动和反动著作”等莫须有的罪名。
1958年,他个人被宣布为“个人名利思想的典型”、“资产阶级白专道路的代表”,他的文章《论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也受到批判。
他曾经有过机会去做他的老本行,除人民大学想调他外,北京大学三次通过组织手续,要调他去担任专职或兼职教授。
但是,他所在的学校却拒绝批准。
对此,吴恩裕只得徒唤奈何。
吴恩裕在《曹雪芹丛考·自序》中有过这样的交代:
《红楼梦》一书,他年轻时就读过,但兴趣并不大;只是王国维、胡适对曹雪芹的考证,才引起过他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变化,自己三十多年从事的专业不能继续做了,心情的苦闷可知;恰好,那时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相继出版,它们引发了自己年轻时曾经有过的对曹雪芹的兴趣。
于是,从1954年起,就下决心写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曹雪芹传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吴恩裕在干校期间,尽管一只眼睛失去了光明,但仍以熠熠生辉的目光,不光在拨弄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残编断简时,常有惊人发现;更有意地注重实地考察,收集各种流落民间的蛛丝马迹,以期从中发现有关曹雪芹的各种陈年往事。
后者,也正是吴恩裕治红学的独特之处。
他珍视口头传说,北京西郊的香山,江南各地,都有他为实地考察和体验而留下的脚印。
他跑野外、搜资料,勤奋读书,他考证出很多曹雪芹新的生平资料,其中不少有实物为证。
他所用的方法和结论,或许到现在仍有人不断质疑,如周汝昌就这样说他:
“恩裕兄为探研雪芹,一腔热诚,全力以赴,世无第二人。
因心太切,意太痴,遂为妄人所乘,将伪造‘资料’向他‘炫示’,吊他的胃口。
他太天真,识辨力又不足,一概深信不疑,又不喜听友人忠直之言,于是在学术上受到损伤。
”他对于红学界的贡献与影响,却是公认的。
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同行徐大同说:
“我去吴先生家拜访近十次,每次谈得最多的,都是西方政治思想史。
在吴先生心目中,政治思想史的地位之高,不言而喻。
他在做不了老本行的情况下,没有一味地悲哀叹气,而是另辟蹊径,进入一个对他来讲属于全新的研究领域,从头开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值得佩服的。
他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开拓,体现出一个学者应有的本色。
”
(《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吴恩裕是一个“特殊的红学家”,因为在1949年以前,吴恩裕本来是一个成名已久的政治学家,而且发表了很多著名的政治学专论。
B.红学是他不得已之下的一种寄托,他却能把它经营成为自己的一种事业。
他说“歪打正着”,含有自嘲,更主要的是含有比别人幸运的因素。
C.从政治学家到红学家,吴恩裕的这种奇特经历,使读者感到了他的某种无奈,看到了他的苦闷,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位学者的坚持与开拓。
D.他研究红学的方法和结论,一直有人在质疑否定,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就认为他太天真,识辨力不足,又不听友人忠直之言,于是在学术上受到损伤。
E.文章结尾引用徐先生的话,表明吴恩裕对政治思想史老本行的热爱,又能在新领域成果突出,表现了一位学者孜孜以求、开拓进取的崇高品质。
(2)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吴恩裕由政治学转向红学研究的原因。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恩裕在红学研究方面有哪些贡献和影响?
请简要说明。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吴恩裕更适合研究哲学和政治学,有人认为他更适合研究红学。
请结合文中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77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他救助了100名贫苦儿童的事情,是在近期见诸报端之后才昭然若揭的。
B.岁月行云流水般静静流逝,白发悄悄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C.趴在1号位的选手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钟内,他目不交睫地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
D.最让我敬佩的是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样透明,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A.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义务教育发展的差异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们要把缩小义务教育差距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
B.只有这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才能努力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科学知识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带动者,才能真正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C.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三面江水绕流,四周青山环抱。
明代徐霞客游历到流坑村时说“其处寰绕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至今仍保存着明代建筑19处,清代建筑250多处。
D.像贾宝玉这样一个人,他长大后会是什么样?
真的会比贾琏更好吗?
我觉得贾宝玉更多是一个文人的臆想,他在书中被很多人爱,但他本身,未必就真的可爱。
14.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
________。
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
①你再看看地面吧!
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蜒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
②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③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
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
④你再看看笼于烟雨濛濛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
⑤行于这雨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
A.⑤③④①②B.③①④②⑤
C.②⑤③①④D.⑤②③④①
15.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交流的语境,孩子会问什么问题?
爸爸会怎样回答?
(4分)
蜡烛突然熄灭了。
孩子问爸爸:
“蜡烛还有油,怎么就熄灭了呢?
”爸爸回答说:
“蜡烛的芯烧完了,当然就熄灭了。
”孩子若有所悟,再问爸爸:
“________①________”爸爸回答说:
“________②________。
”
16.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
(4分)
《人民日报》巴厘岛5月3日电,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以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并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10国出资20%。
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192亿美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个胸怀大志的农民,听说有一种新的优质种子,于是买了一些来种,结果收成甚丰。
他的邻人既惊诧又羡慕,都请求他卖些新种子给他们。
可是那农民因为怕失去竟争优势,断然拒绝了。
第二年,新种子的收成并不太好。
第三年的收成更进一步减少时,那个农民终于找出了原因。
原来,他的优势玉米种子接受了邻人田中劣等玉米的花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民乐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答案 C解析 偷换概念。
原文说,意识如果是一种共性,那么独特意识就是一种个性,并没有说意识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特性。
2.答案 D解析 强加因果与扩大范围。
二者并无因果关系,且“神经细胞的功能改变”范围扩大了。
3.答案 A解析 原文“自笛卡尔以来”包括了笛卡尔;原文“这意味着二元论的难题事实上并不成立,或者说应该回归于大脑一元论”,而非“使这一界限明晰化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答案 D解析 D项,械:
逮捕。
5.答案 B饮以上尊马潼。
改安西王相,余职如故,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
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
译文:
赐他白马奶。
改任安西王相,其它职务像从前一样。
并立即派他乘驿车带领皇帝的几个特使前往审查郭琮等罪行。
赵炳到了以后,郭琮就假造嗣王的旨令,诬告赵炳,将赵炳及其妻室儿女囚禁起来,
6.答案 D解析 D项,“特许他……”的不是皇帝,而是安西王。
7.翻译答案
(1)年成不好,赵炳打开官仓赈济百姓,而后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民乐 一中 学年 高二第 一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