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种子学练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6377186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63.80KB
最新种子学练习题.docx
《最新种子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种子学练习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种子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基本概念:
真种子:
植物学上所指的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
农业种子:
农业生产上可直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
人工种子:
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长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
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AOSA美国官方种子分析家协会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IPGRI国际种质资源研究所
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2.农业种子的含义及一般包括哪些类型?
各列举2~3种作物种子。
答:
指各种播种材料的总称,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繁殖孢子、人工种子。
⑴真种子。
就是植物学上的种子。
包括:
农作物中的豆类、油菜、棉花、亚麻、烟草等;蔬菜作物中的茄子、番茄、辣椒、萝卜等;林木种子中的银杏、松柏类、苹果、柑桔等
⑵类似种子的果实。
在植物学上称为果实,是由子房甚而包括花器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来。
如:
禾本科:
颖果,如小麦、水稻、玉米等;瘦果:
大麻、向日葵、荞麦、苎麻等;双悬果:
胡萝卜、芹菜;小坚果:
甜菜;核果:
核桃、李、杏、枣等;坚果:
板栗、榛子、麻栎等。
3.种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以种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探索在保持良种优良种性前提下,实现各类种子田稳产、高产的种子生产技术;阐明以提高种子种用品质、贮藏品质和商品品质为目的的各种加工原理与方法;揭示经济、有效地保持种子活力的技术条件、贮藏技术;掌握种子品质优劣的正确评价技术与标准;根据以法治种的原则,加强对种子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实现为农业生产提供数量足、质量优的良种种子的最终目标。
4.何为种子工程?
何为种子产业化?
答:
1种子工程是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新品选育和引进,建立良种繁殖体系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发展种子加工和包衣技术,完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规范种子经营和加强种子法制管理等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的系统工程。
2种子产业化是指将新品种选育、引进、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
第二章
第一节种子的形成和发育成熟
1.基本概念:
内胚乳--由1个精核与2个极核融合形成3N胚乳核后,进行分裂形成的胚乳。
外胚乳--有些植物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胚乳停止发育,胚囊周围的珠心层组织发育,积累很多营养,成为养分贮藏组织,称外胚乳。
真多胚--是指同一个胚囊中发生几个胚的情况
假多胚——指几个额外胚从同一珠心中的不同胚囊所产生,或通过二个或二个以上含有单独胚囊的珠心互相融合所产生的情况而言。
糊粉层--禾本科种子的胚乳最外1~几层细胞、壁厚体小、内含完整细胞核、大量糊粉粒
淀粉层--禾本科种子的胚乳内层细胞,壁薄体大,积累大量淀粉粒、蛋白质,原生质体破碎或消失。
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胚而形成的种子
无融合生殖--是指配子体不经配子融合而产生孢子体的过程,只限于胚囊中不经受精产生胚的现象。
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形成正常幼苗的能力。
发芽力一般以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发芽率--在发芽试验终期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发芽势--种子萌发过程中,按种子发芽试验规定的发芽初期,正常发芽种子的百分率。
酸价——中和1克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KOH或(NaOH)毫克数。
是用来衡量游离脂肪酸含量多少的指标。
碘价——指与100克脂肪结合所需的碘的克数。
碘价是衡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重要指标
穗发芽:
指已经生理成熟但还没有收获的小麦遇雨或在潮湿环境中因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出现子粒在田间母体植株穗上发芽的现象。
种子成熟:
形态上的成熟——是指收获指标。
指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颜色和色泽。
生理上的成熟——是种用价值指标。
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
2.内胚乳发育的方式有哪些?
并简要说明各自发育的主要特点及植物类型?
1.核型胚乳基本特征:
A发育的最初时期,初生胚乳核只进行细胞核分裂而细胞质不分裂,不形成细胞壁,形成大量游离核分散在胚囊内。
B发育后期才进行细胞质的分裂,产生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
C游离胚乳核形成细胞壁的一般顺序:
从珠孔端胚体的周围向合点端;从胚囊周边向里面自由推进。
胚乳细胞中积累淀粉、蛋白质、脂肪等物质。
属于此类型的植物:
单子叶植物和具有离瓣花的双子叶植物。
如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苹果等都属此类型。
2.细胞型胚乳主要特点从初生胚乳核分裂开始,每次有丝分裂后,随即进行细胞质的分裂,同时产生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没有游离核时期。
属于此类型的植物:
大多数双子叶合瓣花植物,如番茄、烟草、芝麻等,其胚乳发育都属于这种类型。
3沼生目型(中间型)主要特点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后,伴随细胞质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个细胞(2个室),分别为合点室与珠孔室。
珠孔室较大,按核型方式发育成胚乳,合点室逐渐退化。
属于此类型的植物少数单子叶植物和原始双子叶植物,如,毛茛科、睡莲科、蔷薇科的一些植物。
3.简要介绍胚乳的类型及其来源,并就每个类型列举两种植物种子。
1内胚乳,由一个精细胞与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或次生核受精后形成的初生胚乳核发育而成,
2外胚乳:
胚囊周围的珠心层组织发育
3裸子植物的“胚乳”,由雌配子发育而来
4.种子发育的异常现象有哪些?
1多胚现象2无胚现象3无性种子4种子败育
5.多胚现象中真多胚的来源?
1裂生多胚(合子、原胚、胚柄裂生),为有性胚多见于裸子植物2助细胞、反足细胞胚有性(2n)无性(1n)3珠心、珠被细胞胚(不定胚,为无性胚)
6.胚柄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将胚体推进到胚囊中央(营养优势);2具传递细胞特征,吸收母体养分供给发育中的胚;3产生激素,调控胚体早期发育;
7.胚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种子成熟的概念?
成熟种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种子成熟:
形态上的成熟——是指收获指标。
指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颜色和色泽。
生理上的成熟——是种用价值指标。
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
①颜色的变化--植株由绿变黄,种子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种皮坚韧,种子变硬。
②含水量下降--种子发育阶段含水量高达60~80%,成熟期含水量明显下降。
③种子干重最大--营养物质向种子中输送和积累停止,种子干重再增加,千粒重达最高值。
④发芽率与活力最高--休眠的种子以破除休眠后的发芽率为准。
9.禾谷类种子成熟阶段的划分?
成熟阶段颜色体积胚籽粒内含物
乳熟期绿最大较小乳汁状
黄熟期退绿缩小大呈蜡状,籽粒逐渐硬化,为机械收获适期
完熟期固有颜色缩小呈粉质或角质,变硬,人工收获适期
枯熟期色泽暗淡易落粒易穗芽籽粒硬而脆
10.种子成熟过程中发芽力变化有哪几种情况?
1随种子发育逐渐提高,完熟期达最高(一般无休眠品种表现此种趋势,如玉米、大豆)2随成熟而升高,但到成熟后期又下降,即低到高再降低(成熟后有休眠特性的品种,如小麦、大麦)3生长发育阶段不具发芽力,收获贮藏一定时间后才产生发芽力。
如银杏、毛茛、香榧、兰花。
11.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累积有什么特点?
1种子成熟初期形成的脂肪中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
种子的酸价较高,油脂品质较差;随种子的成熟,游离脂肪酸逐渐减少,酸价降低。
2种子发育初期,先合成饱和脂肪酸,再由饱和脂肪酸转化成不饱和脂肪酸。
随种子成熟碘价升高。
12.种子成熟过程中脱水作用的其生理效应?
1)酶类钝化1底物减少,酶与底物隔离:
种子脱水干燥时,发生孔隙,将底物、辅助因子与酶隔开,无法相遇,则酶不能发生作用。
2氧化增加:
种子细胞由于干燥,产生空隙,氧气随空气进入细胞中,使氧气增加,产生二硫键、过氧化物等物质,使酶钝化。
3酸度增加:
干燥细胞中因水分降低,氢离子浓度增高,pH值下降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4离子浓度增加:
离子的浓度适当,对于保持酶的活性是重要的条件。
2)RNA水解酶类增加:
RNA水解酶活性增加,则多核糖体水解成单核糖体,使mRNA失去活性,不能进行转译活动。
3)复合体的形成1核糖核蛋白:
种子脱水干燥时,蛋白质会将mRNA包围起来,形成核糖核蛋白不使mRNA破坏,以供种子发芽早期所需。
2酶原:
酶很容易被水解酶所水解,但与蛋白质形成复合体后,就达到保护本身的作用。
13.环境条件对种子成熟都有哪些影响?
A对成熟期的影响
1.湿度
(1)晴朗天气,空气湿度较低,蒸腾作用强烈的情况下,对种子成熟有利。
(2)如果雨水较多,相对湿度较高,使成熟延迟。
(3)在气候干旱的情况下,种子的成熟期会显著提早。
(4)在盐碱地,由于土壤溶液浓度很大,渗透压高,植物吸水困难,种子成熟时养分的运转和有机物的累积和转化受到阻碍,其情况基本上与遭受干旱相似,所以也能提早成熟,但种子瘦小。
2.温度
(1)适宜的温度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贮藏物质的运转以及种子内物质的合成作用。
(2)高温(比适温高3~8℃):
促进种子成熟过程,缩短成熟期;灌浆减少,一般减产。
(3)低温:
延迟成熟期,常易形成秕粒或种子不饱满。
(4)最忌霜冻:
产量降低,且影响种子品质;使发芽率大大降低。
留种用的种子必须在霜冻前收获(若霜前未充分成熟,要及早连株拔起,进行后熟)
3.营养条件
(1)在土壤瘠薄及种植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养分不足,作物生长发育条件不良,对种子灌浆和养分积累影响很大,会使成熟期缩短,种子粒重降低。
植物养分供应应掌握“供应充足、营养平衡、施用合理、因时制宜”的原则。
(2)肥料。
氮肥成熟期间施用氮素肥料过多,造成茎叶徒长,阻碍植株内的养分向籽粒中运转,延迟成熟。
氮少,种子瘦小成熟期缩短;磷肥磷素对茎叶中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有关,成熟过程中很多有机化合物和某些酶都需要有足够的磷素。
在开花前后,施用磷肥或进行根外追施磷肥,对促进有机物质的运转以及提早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均有作用。
钾肥过多时,会使蛋白质含量相对降低,因钾素会加速糖类由叶部向籽粒转移。
B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油质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温度:
1影响油脂在种子中的累积--适宜的低温有利于油脂在种中的累积,温度高,有利于蛋白质累积。
油分和蛋白质有互为消长的关系。
2影响油分的性质--温度是影响碘价高低的主要因素。
湿度:
湿度高,则有利于油分的积累;湿度低,则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营养条件:
氮肥:
能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油料种子油分含量
磷肥:
增加油分含量
钾肥:
如草木灰,对油分积累也有良好的影响。
杂草和病虫害也会影响种子含油量
第二节种子形态和构造种子的形成和发育成熟
1.基本概念:
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
在棉花、豆类种子上明显。
种脐--是成熟种子在珠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者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
发芽口--又称种孔,是珠孔的遗迹,其位置正对着胚根的尖端,种子萌发时胚根由此伸出。
种阜--在靠近种脐部位的种皮上有一海绵状突起即种阜,是由内外种皮细胞增殖而成的。
蓖麻、西瓜种子明显。
脐褥(冠)--有些种子脱落时珠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称为脐褥(冠)
脐条--又称种脊或种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上胚轴-下胚轴--胚轴位于子叶着生点之上\之下的部分
子叶出土型幼苗-子叶留土型幼苗
子叶-盾片
子叶——即种胚的幼叶,常较真叶厚且大,一般无叶脉。
2.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1皮层(表面附属物,果皮←子房壁,种皮←珠被)2种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3胚乳(内胚乳←受精极核,外胚乳←珠心层)
3.禾本科植物种胚的基本构成?
实验课画的图
4.禾本科植物种子的盾片作用1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在发芽时能分泌酶,将胚乳中的贮藏物质分解成为简单的可溶性物质;2起传递养料的桥梁作用:
转运胚乳中可溶性物质以供胚利用。
5.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作用1贮藏营养物质作用,供发芽用;2起保护胚芽作用;3出土型的子叶,出土的绿色子叶又是幼苗最初的同化器官。
6.根据胚乳有无,可将植物种子分为哪几类?
各举1~2个植物种子。
1有胚乳种子(据胚乳来源):
内胚乳发达(禾本科、茄科、伞形科等)外胚乳发达(菠菜、甜菜、石竹、苋菜)内、外胚乳并存(很少见,姜、胡椒)2无胚乳种子:
在种子发育的中后期,胚乳营养转移到子叶中,因而有发达的子叶。
(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葫芦科、菊科种子)
第三节 种子化学成分和利用
1.基本概念:
游离水(自由水)--不被种子中胶体所吸附而能自由流动的水,具一般水的性质,可作为溶剂,能引起种子强烈生命活动。
0℃能结冰,容易从种子中蒸发出去。
结合水(束缚水)--指牢固地和种子中的亲水胶体结合在一起,不能自由流动的水,不具普通水性质,不具有溶剂的性能且不容易蒸发,不易引起种子强烈生命活动,0℃下不结冰。
临界水分--指种子的结合水达到饱和程度并将出现游离水时的种子含水量。
即游离水刚出现时的种子含水量。
安全水分--指低于临界水分种子能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
种子平衡水分--将种子放在不变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相当时间,种子对水汽的吸附和解吸作用以同等的速度进行着,亦即达到动态平衡状态,这时种子所含的水分称为种子在该特定条件下的平衡水分。
种子的吸湿性--种子对水汽吸附与解吸的性能。
种子对水汽的吸附与解吸随外界条件而变化,从而引起种子水分的变化。
脂肪(质)酸败--指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脂肪(质)变质形成醛、酮、酸等物质,而发生苦味和不良的气味(蛤气)。
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2.根据种子主要化学成分及用途,可将植物种子可分哪几种类型?
1粉质种子2蛋白质种子3油质种子
3.影响种子平衡水分的因素有哪些?
(1)湿度当温度不变时,种子的平衡水分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与湿度呈正相关:
(2)温度当湿度不变时,种子的平衡水分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成负相关。
(3)种子化学物质的亲水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种极性基,故亲水性最强;脂肪分子中不含极性基,所以表现疏水性。
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蛋白质和淀粉含量高的种子比油分含量高的种子容易吸湿,因此具有较高的平衡水分。
4.脂质发生酸败的过程有哪些?
1水解过程--在水分较高的种子中,脂酶发生作用,将脂肪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水解过程所需的脂酶,既存在于种子中,又大量存在于微生物中。
因此微生物对脂肪的分解作用可能比种子本身的脂酶作用更为重要。
2氧化过程--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脂肪酸被氧化生成酮酸,然后酮酸失去一分子二氧化碳分解为酮;--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有化学氧化及酶促氧化,在脂肪氧化酶或其他物理因素的催化下,游离态或结合态的脂肪酸氧化为极不稳定的氢过氧化物,然后继续分解形成低级的醛和酸等物质,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丙二醛,对细胞有强烈的毒害作用。
5.植物种子贮藏(简单)蛋白的种类及特点?
1清蛋白--水溶性蛋白,溶于水;2球蛋白--不溶于水,但溶于盐类溶液——豆科植物种子的主要蛋白;3醇溶蛋白--不溶于水和盐类溶液,溶于70%乙醇溶液——禾谷类种子主要蛋白质4谷蛋白--不溶于水、盐类溶液和乙醇溶液,但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
——禾谷类中较多
6.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有哪些?
1酶2维生素3激素
7.种子中维生素的种类?
分别包括哪些维生素?
1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源(胡萝卜素),维生素E(生育酚)2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族,维生素C(抗坏血酸)
8.种子内主要的色素有哪些?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等
第四节 种子休眠与调控
1.基本概念:
种子休眠:
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原初休眠:
指种子在成熟后期自然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不萌发的特性。
又称自发休眠、生理休眠、先天性休眠。
次生休眠(二次休眠):
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这时即使再给予适宜萌发条件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又称次生休眠、二次休眠。
种子休眠期:
指从种子收获那天起至发芽率达80%所经历的时间。
是描述种子休眠深浅的一个指标。
半活期(平均寿命):
一批种子的寿命指群体发芽率从收获后降到50%所经历的时间,也称“半活期”,即群体平均寿命。
种子后熟:
后熟通常是指果实离开植株后,未成熟的胚需要从胚乳或其他组织中吸收养分进行组织细胞的分化或者继续生长,直到生理成熟的现象,是由采收成熟度向食用成熟度过度的过程。
低温层积:
用一层湿沙一层种子相间堆积的方法将种子埋于地表或地下,保持10℃以下的有效温度层积一段时间,使种子完成后熟。
2.种子休眠的意义有哪些?
1:
生物学意义:
休眠对植物本身有利。
长期自然选择中所形成的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有利子种族的延续。
干湿、冷热交替地区生长的种子一般都有明显休眠期。
2:
农业生产意义:
a有利方面:
避免穗发芽,丰产丰收;有利于种子储藏;延长种子寿命;b不利方面:
影响发芽结果,有时降低种用价值,造成根除杂草困难。
3.由胚休眠引起的种子休眠有哪几种类型?
1.种胚在形态上尚未成熟:
有些植物的种子从外表上看,各部分组织均已成熟并已脱离母株,但内部的种胚在形态上尚未成熟。
不成熟的胚相对较小(未达到足够大小),有些几乎没有分化(种胚仅是一团未完全分化的细胞),需从胚乳或其他组织中吸收养料,进行细胞组织的分化或继续生长,直到完成生理成熟。
2.种子中存在代谢缺陷而尚未完全后熟:
有些植物种子的种胚虽已充分发育,种子各器官在形态上已达完备,但由于子叶或胚轴中存在发芽抑制物质,而使胚的生理状态不适于发芽,即使发芽条件具备也不萌发,只有切除子叶或除去抑制物质,或者经过一定时期的后熟,才具备发芽能力。
4.试分析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调控措施。
1.种子休眠的原因:
a胚休眠(种胚在形态上尚未成熟和种子中存在代谢缺陷而尚未完全后熟);b种皮(种被)障碍(种皮不透水,种皮不透气性,种皮阻止萌发抑制物质逸出,种皮减少光线到达胚部,种皮的机械约束作用);c抑制物质的存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醇醛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芥子油类,香豆素,酚类,苷类);d光;e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
2种子休眠的调控措施:
a延长种子休眠期(品种选育,药剂调控,环境因子调控);b缩短和解除种子休眠期(种子化学物质处理、物理机械处理、温度处理,改变发芽条件)。
5.简述皮层障碍导致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
种皮(种被)障碍导致种皮不透水,种皮不透气性,种皮阻止萌发抑制物质逸出,种皮减少光线到达胚部,种皮的机械约束作用使胚不能向外延伸。
6.什么是硬实?
硬实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硬实指因果(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并保持原来大小状态的种子。
硬实是由于种皮细胞壁或细胞内含物脱水而发生胶体变化所造成的。
硬实形成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a种皮种某层细胞壁含有较多的疏水性物质,b特定的部位或特殊的水分控制机制。
7.能用于破除种子休眠的药剂主要包括哪些?
破除种子休眠的药剂主要有生长调节物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氧化剂(次氯酸钠,双氧水,高浓度氧),含氮化合物(硝酸,亚硝酸,羟胺,硫脲),呼吸抑制剂(氰化物,叠氮化合物,丙二酸盐,硫化氢,一氧化碳,氟化钠,碘乙酸,二硝基酚,羟胺),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乙醚,氯仿),硫氢化合物(2-巯基乙醇,2,3-二巯基丙醇,二硫苏糖醇)等。
8.预措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有哪些?
通过对种子处理(预措),打破种子休眠,以利播种或发芽。
预措处理的方法有化学物质处理(无机化学物质处理,有机化学物质处理,植物激素处理)、物理机械处理(切割、针刺、去壳,擦破种皮)、温度处理(低温处理,高温处理,变温处理)等。
9.简要说明种子休眠的磷酸戊糖途径调控学说主要内容。
1.种子萌发的顺利与否,必须以磷酸戊糖途径(PPP)运转的情况而定。
休眠种子的呼吸代谢主要以糖酵解-三羧酸循环途径(TCA)为主,而磷酸戊糖途径(PPP)进行不利。
非休眠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代谢以磷酸戊糖途径(PPP)占主导地位。
2.磷酸戊糖途径(PPP)的顺利进行是休眠破除、促进萌发的关键。
10.种子休眠的内源激素调控学说(三因子学说)主要内容?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是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K)和脱落酸(ABA)三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GA即萌发促进物质,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激素,起原初作用。
种子中无足够量GA,种子就处于休眠状态;
ABA即萌发抑制物质,起抑制GA的作用,从而引起种子休眠;
CK起抵消ABA的作用,即解抑作用。
如果不存在ABA,则CK对萌发就成为不必要的激素。
CK不是萌发所必需的激素,但能抵消ABA的作用,使因ABA而休眠的种子萌发。
11.调控种子休眠的农业措施有哪些?
调控种子休眠的农业措施有播前晒种,低温预措,机械去壳或破损种皮,针刺胚轴,变温砂床发芽,温汤浸种或开水烫种,浓硫酸双氧水等化学药剂处理,乙烯赤霉素等物质处理等等。
12.依据三因子学说内容,下列哪一种组合能促使种子萌发?
①GA+CK-ABA②GA-CK+ABA
③ABA-CK-GA④CK+ABA-GA
③,④组合能促使种子萌发
13.光敏素的两种结构形式中,Pfr型对远红光的最大吸收峰为多少?
Pfr型对远红光的最大吸收峰为730nm。
第五节 种子寿命和劣变衰老
种子寿命:
是一个群体概念。
指种子的生活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保持的最长期限。
常用“半活期”表示。
半活期:
指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从成熟收获后降低到50%时所经历的期限,又叫平均寿命。
2.根据种子寿命的差异,可将种子分为哪几类?
各列举2~3种植物种子。
答:
根据Ewart(1908)的分类法,种子寿命可分为三类:
1)长命种子(>15年)此类种子特点是种皮坚韧致密,脂肪含量少。
许多豆类、瓜类、莲类等。
蚕豆、绿豆、甜菜、陆地棉、非洲棉、烟草、南瓜、西瓜、萝卜、黑松等。
2)常命种子(3~15年)如稻、大麦、小麦、高梁、玉米、荞麦、亚洲棉、向日葵、大豆、菜豆、豌豆、油菜、番茄、菠菜、葱、胡萝卜、杉等。
3)短命种子(<3年)这类种子的特点为种皮薄脆,保护性差;脂肪含量高;或需特殊贮藏条件。
花生、黄麻、辣椒、茶、柳、山毛榉、胡桃、山核桃等。
3.根据种子的贮藏行为,把种子分为哪两大类?
答:
依据种子的贮藏行为,把植物种子分为两类:
1)正常型(传统型)种子——具有耐干燥、低温贮藏特性。
一般种子水分和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延长种子寿命。
大多数农作物、蔬菜和牧草种子属于这一类型。
2)顽拗型种子——具有不耐低温贮藏和不耐脱水干燥的特性。
一般脱水干燥会造成种子损伤,零度以下低温会引起冻害,造成种子死亡。
如板栗、咖啡、可可和橡胶等林木种子。
4.试分析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一)种子的遗传特性(内因)
1)种皮结构:
凡种皮结构坚韧、致密、具有蜡质和角质的种子,尤其是硬实,其寿命较长。
反之,种皮薄、结构疏松、外无保护结构和组织的种子,其寿命较短。
2)化学成分:
油质种子比粉质种子和蛋白质种子较难贮藏;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种子较难贮藏;淀粉质种子来说,角质的种子较粉质的种子寿命长。
3)种子的生理状态:
凡未充分成熟的种子,受潮受冻的种子,已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均由于旺盛的呼吸作用而寿命大大缩短。
尽量将种子生理活动维持在低水平,是延长种子寿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4)种子的物理性质:
种子大小、硬度、完整性、吸湿性等均对种子寿命产生影响,因为这些因素归根结底影响着种子的呼吸强度。
5)胚的性状:
在相同条件下,一般大胚种子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种子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