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汇总.docx
- 文档编号:26371526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70.91KB
知识点汇总.docx
《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点汇总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3.大量元素:
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
Fe、Mn、B、Zn、Cu、Mo等。
4.根据特征元素推测化合物种类:
S(Fe)→蛋白质(血红蛋白),Mg→叶绿素,I→甲状腺激素,P→核酸(ATP、磷脂)。
5.几种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糖类仅含C、H、O,脂肪和固醇均含C、H、O,磷脂含C、H、O、N、P,蛋白质含C、H、O、N等,核酸含C、H、O、N、P。
6.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代谢速率、生物抗逆性有关:
比值越大,生物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弱。
7.Na+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HCO
、HPO
主要用来维持内环境的pH平衡。
8.人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每种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的差异在于R基不同。
R基上的氨基和羧基不参与肽键的形成。
肽键的结构简式为—CO—NH—。
9.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①氨基(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羧基)数;②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③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④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水解需要的水分子数。
10.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①在氨基酸层面上,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②在多肽和空间结构层面上,肽链数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11.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酶——催化作用;血红蛋白、载体等——运输功能;胰岛素、生长激素、糖蛋白等——信息传递作用;抗体、干扰素等——免疫功能;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肌肉等——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12.核酸构成生物的遗传物质: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3.DNA和RNA在组成上的差异:
DNA含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含核糖和尿嘧啶。
14.糖类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重要的多糖有纤维素(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和肌肉细胞中,肝糖原易被酶水解成葡萄糖,维持血糖平衡)和淀粉(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等。
15.脂质包括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和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16.相关实验中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色;
(2)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红)色;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4)DNA+甲基绿染液→绿色;
(5)RNA+吡罗红染液→红色;
(6)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
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作用有关。
2.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细胞膜并不仅仅是把细胞内外环境隔开,活细胞的细胞膜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
3.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以覆盖、贯穿、镶嵌等方式与磷脂双分子层相结合。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5.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6.染色质: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着成深色。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7.核仁:
在细胞周期中有规律地消失(分裂前期)和重建(分裂末期),这是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之一。
8.核孔:
是mRNA、蛋白质等进出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即具有选择性。
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多的细胞,核孔多,核仁大。
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0.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11.动植物细胞均有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高等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植物细胞中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有叶绿体、高尔基体。
12.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
产生ATP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
13.含有核酸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含遗传物质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14.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
核糖体(间期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
1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液泡、中心体等。
16.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都是由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的,但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
17.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的直接联系:
在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中间还与许多细胞器膜相连。
间接联系: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囊泡”实现相互转化。
18.生物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联系(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供能)。
19.特殊情况下物质穿膜问题:
①分泌蛋白从合成、运输到排出细胞外通过出芽形成囊泡的方式,不穿过生物膜。
②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穿过0层生物膜,如神经递质的释放。
③细胞核内外的大分子,如蛋白质、m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不穿过膜结构。
20.渗透作用:
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一是有半透膜;二是膜的两侧有浓度差。
21.自由扩散:
不需载体,不需能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例如,H2O、O2、CO2、乙醇等进出细胞。
22.协助扩散:
需载体,不需能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23.主动运输:
需载体,需能量,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例如,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
24.胞吐和胞吞:
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消耗ATP,例如,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
1.酶并非都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3.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时,底物和酶应达到相同的预设温度(pH)后再混合。
4.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
不同酶的最适pH不同:
唾液的最适pH为6.2~7.4,胃液的最适pH为0.9~1.5,小肠液的最适pH为7.6。
5.ATP的结构简式:
A—P~P~P(“A”表示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表示普通化学键)。
结构特点:
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也易形成(伴随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生理作用:
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物质。
6.生物体内ATP含量很少,但转化迅速,保证持续供能。
7.植物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8.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除C3的还原之外的各项生命活动。
9.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无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
10.有氧呼吸的产物:
水、二氧化碳。
无氧呼吸的产物:
大多数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如水稻、苹果、梨等),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
11.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
如果某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如果某细胞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方式都有(以葡萄糖为底物)。
12.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反应式:
a.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b.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
13.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色素的种类包括:
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前两种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后两种主要吸收蓝紫光。
14.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和光反应产生的[H]、ATP;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在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的产物[H]是暗反应中C3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15.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CO2+H2O
(CH2O)+O2。
16.光照强度:
直接影响光反应的速率,光反应产物[H]和ATP的浓度高低会影响暗反应的速率。
17.温度:
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特别是影响暗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率。
18.CO2浓度:
CO2是暗反应的原料,CO2浓度高低直接影响光合速率。
19.矿质元素:
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例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磷是ATP的组成成分。
1.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
2.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持续时间:
从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
①—细胞壁 ②—染色体 ③—纺锤体 ④—细胞板
6.分裂期各时期的特点:
①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形态散乱,形成纺锤体);②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③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平均分配并向两极移动);④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核膜、核仁出现,细胞壁重建(植物细胞)]。
7.减数分裂特有的染色体行为: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8.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减半发生时期:
①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②与体细胞相比DNA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9.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细胞分化的特性:
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
意义:
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10.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
一大(核大)一小(细胞体积小);一多(色素积累)一少(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1.细胞凋亡:
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细胞编程性(程序性)死亡。
12.癌细胞的特征:
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和转移。
13.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苯、砷、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14.癌症发生的机理: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分裂。
1.简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
(1)标记噬菌体:
分别用含35S、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培养得到含35S和32P的噬菌体。
(2)含35S的噬菌体+细菌(混合培养)
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单独观察蛋白质与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因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5.DNA复制的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6.DNA分子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精确模板),其二是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准确无误)。
7.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除此之外,翻译还需要运输工具tRNA和装配机器核糖体。
8.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可由多种tRNA来运输,但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也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
9.中心法则可表示为:
。
1.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
①选取了合适的实验材料——豌豆。
②在数据分析中应用数学统计分析法,便于找出规律。
③运用了从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的科学思维方式。
④成功地应用了“假设—演绎”的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大定律比较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
位置
一对等位基因
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遗传
实质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时间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均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双杂合子(YyRr)自交子代状况分析
子代共16种组合,9种基因型,Y_R_∶Y_rr∶yyR_∶yyrr=9∶3∶3∶1。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3.伴性遗传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一般为隔代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特点:
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
4.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不是受一个基因控制;多基因遗传病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3)如何判断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隐性个体做母本,显性个体做父本,进行杂交。
如果后代中雌性全表现显性,雄性全表现隐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4)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测定人类基因组中DNA的序列,包括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
1.基因重组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2)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生重组(发生于四分体时期)。
(3)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其结果是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2.基因突变
(1)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等。
(2)意义: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提供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
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2)染色体数目变异
①染色体组:
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②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界定:
可依据发育起点界定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倍体。
起点为“受精卵”时,依据“染色体组数”确认二倍体、多倍体,起点为“配子”时,直接认定为单倍体。
4.生物育种的原理
(1)诱变育种——基因突变;
(2)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
(3)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
(4)杂交育种——基因重组;
(5)基因工程育种——基因重组。
5.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6.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引发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五大因素:
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8.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即共同进化。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内环境的成分:
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等),代谢废物(氨、尿素等),气体(O2、CO2),其他物质(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等)。
内环境的组成: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的稳态指pH、渗透压、血糖、体温等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的异常——水肿是组织液增多造成的。
如血浆蛋白减少(长期营养不良、过敏反应、肾小球透性增大),毛细淋巴管受阻,代谢产物积累都会导致组织液增多从而造成水肿。
4.完成反射的两个条件:
一是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二是适宜的刺激。
5.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①根据是否有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
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
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6.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是由突触的结构决定的。
7.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单向性:
即只能由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8.信号转换:
突触前膜处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处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9.神经递质有兴奋类和抑制类,当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立即被酶分解掉,否则,将引起持续兴奋或抑制。
10.脊椎动物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
一是微量和高效;二是通过体液运输;三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细胞。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是肝脏。
12.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13.冷觉、温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和内脏器官黏膜上,冷觉与温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而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体温平衡是由于产热与散热相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促进产热是协同作用。
1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水盐平衡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15.血糖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其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16.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若胰岛素浓度过低,葡萄糖进入细胞就受到了限制,所以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是为了间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17.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尿、多饮及身体消瘦、体重减轻等症状,其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18.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
免疫器官主要有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主要指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19.人体免疫的三个唯一:
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并且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中,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20.记忆细胞寿命长,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二次免疫反应快,产生抗体多。
21.艾滋病病毒(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细胞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
22.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①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当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在尖端可以产生一种影响传递到下面的伸长区,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②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③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胚芽鞘的下部分布不均,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④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23.生长素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属于极性运输,也是主动运输。
2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表现出两重性。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根>芽>茎。
25.茎的负向重力性、根的向重力性原因分析:
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茎背地生长(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根向地生长(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
26.赤霉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作用是促进茎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
细胞分裂素除促进细胞分裂外,还能延缓叶片衰老。
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数量特征和种群空间特征,后者可分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三种类型。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的大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
2.几种调查方法:
估算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为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土壤中小动物的调查方法为取样器取样法;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调查方法为抽样检测法。
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K值不是定值,K值的大小与食物、生存空间、天敌数量等环境条件有关。
4.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5.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使物种丰富度变大,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越来越高。
6.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点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