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教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docx
- 文档编号:26369255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14.65KB
小学三年级教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docx
《小学三年级教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教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教案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一: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并认识平行四边形。
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3.创设学生操作与探究学习的最佳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并在弄清图形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并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如果没有,可用学具代替)、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实物图片,七巧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8根小棒(6长、2短)
1.小组活动:
你能用这8根小棒摆一些图形吗?
看哪一个小组摆的又快又多。
2.交流:
请各小组到投影上边摆边说有几种。
3.设疑:
图形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提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
每个角是什么角?
它们的边和角的特点都一样吗?
这两种图形可不可以变成别的形状?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出示课题)
二、主动探索,研究问题
1.认识长方形。
(1)独立探索,小组交流。
从学具中拿出长方报纸片来,动手观察一下它的角和边,会发现什么?
(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
(2)小组汇报:
请小组各出一名代表发言,分别说一说通过研究发现了角和边有什么特点,并且说一说怎样想的或者是怎样做的。
找几个组说一说。
(如果有用折纸这一办法的,请他说明怎样做的,演示一下,并给予表扬)
(3)辩论:
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小组讨论)
(4)教师总结:
刚才有的同学利用身边的学具量一量,有的同学用折纸这个方法发现长方形相对着的两条边相等,也就是说长方形有两组对边相等,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演示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下载)
板书:
长方形边;四条边,对边相等
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5)学生之间交流长方形的特点。
每个人都用纸折折看,再验证一下。
2.认识正方形。
(1)独立探索,小组交流。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己动手研究了长方形的一些知识,那么正方形的角和边又有什么特点呢?
试试看,相信你能行。
”
(2)汇报交流:
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小组互相说)
(3)教师总结。
“我们用了同样的方法,验证了正方形的边和角的一些特点,也就是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
(继续演示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下载)
3.小组讨论:
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1)师问:
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2)教师总结:
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特点。
发现它们都有四个角,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它们都有四条边,但是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四条边都相等。
(3)引导学生揭示四边形的概念。
由四边形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4)初步练习:
在钉子板上围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4.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出示:
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能找出什么图形,你想知道有关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知识?
(2)投影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知道:
它们有4个角,4条边。
教师明确:
这些图形也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我们把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明:
这些四边形相对的边之间的宽度总是保持一定的(用直尺演示出对边间的距离不变),我们就说它的对边是平行的,所以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借助方格来看一看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它的边和角的特点。
)
(3)小组研讨,汇报总结。
平行四边形 角:
4个
边:
四条相对的边相等
(4)利用学具摆不同2个平行四边形。
(5)学生拿出制作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框的学具,用手拉它的一组相对的角。
如图:
讨论: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引导学生:
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都是相对的边相等。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而捏住长方形相对的两个角的顶点一拉,它就不是长方形了,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当平行四边形的角一个变成直角时,四个角就都变成直角,这时平行四边形就又变成了长方形了。
(演示课件“变化的图形”,下载)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求:
利用手中的小三角形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4个小三角形)
2.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摆一些漂亮的图形,再给它起个名字。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二:
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100~101页例3至例5,完成第101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并会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2.实际动手量一量、自己算一算,通过讨论解决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感悟美源自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时步,显示对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正方形周长的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简便方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活动投影片、钉子板、尺子。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 380+40 500×6
4200÷7 800-50 400÷5 2000×4
2.复习
第一题:
(1)6×4表示什么?
(A.表示6的4倍是多少;B.表示4个6相加,用另一种算式表示是6+6+6+6。
)
(2)乘法和加法之间有一种什么关系?
第二题:
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例4,建立周长的概念
投影出示例3、例4这两幅图。
问题:
围成像图中这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要用多少厘米长的线,该怎么求?
(1)学生按要求自己解决。
要求:
请同学们在各自的钉子板上用线围成图中那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用尺子量出它们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算一算围成这两个图形分别用多长的线。
提示:
以厘米为单位,如果每条边的长不是整厘米数,看和哪个整厘米数接近,就算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之后,要求学生按操作的过程组织语言,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汇报测量结果。
教师深入学困生中,帮助他们准确测量。
(2)学生汇报对两个图形的测量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
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三条边一共长12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用12厘米长的线。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是2厘米,四条边一共长8厘米,围成这个正方形一共用8厘米长的线。
(3)说明: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
正方形的周长
2.学习例5。
教师演示,口述题目要求。
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使每边长2厘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此图:
(2)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将两种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种:
第二种:
2+2+2+2=8(厘米) 2×4=8(厘米)
教师通过学生口述第二种算法时,板书:
边长×4
(3)重点讲解“边长×4”的道理。
教师利用投影把计算公式与几何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
作法是投影出示正方形的图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边长,然后把四个边长在一条线上拉直合并起来,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明白其理:
依据正方形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用边长×4?
因为正方形的四个边长相等,有四个同样大小的边长,所以,用公式表示,就是“边长×4”。
(4)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最简便?
引导学生明确:
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字小时用加法算还容易些,数字大了,用加法计算就非常麻烦,所以,用“边长×4”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用这种简便算法,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投影出示:
(6)投影出示: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
小结:
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最简便?
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四)随堂练习
1.量一量同桌同学为你准备的七巧板块,算出其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板块的周长。
以整厘米为准。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间拼成的大小不一)交给同桌,讨论:
怎样测量,就可以算出这个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为什么。
3.学校操场前面要建一个正方形的升旗台,边长是20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五)布置作业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5厘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桌面,边长是80厘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是60厘米,边长多少米?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三:
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102页例6、例7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五的第5~8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建立长方形周长的空间观念,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动手量一量操作,讨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育渗透点
通过操作使学生知道长方形的周长,从而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直观或演示,使学生感悟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显示对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钉子板、尺子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
380+40= 500×6= 4200÷7=
800-50= 400÷5= 2000×4=
2.计算:
一个正方形,边长10米,周长是多少米?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
(1)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①在钉子板用线围成长方形。
②动手量一量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③围成这个长方形要多长的线。
(2)启发学生讨论:
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
长方形一周要用的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两个长相等,两个宽相等,也就是对边相等。
2.教学例7
(1)出示例7
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边出示例题,边出示图形。
(2)小组交流应该怎样计算?
并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计算。
①6+4+6+4=20厘米
长方形的一周长是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6+4+6+4=20厘米
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
②6×2+4×2=12+8=20厘米
使学生明确:
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先算2个长是多少,再算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或长方形对边相等,知道长方形的长,就可以求2个长是多少,知道宽,就可以求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还可以怎样想?
③(6+4)×2=10×2=20厘米
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对边相等),先求一个长和宽的和是多少,再乘以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4)引导学生比较三种算法。
教师明确三种算法都正确,哪种比较简便呢?
通过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
后两种算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
(5)反馈练习
投影出示,做一做,并配上图,引导学生口述算法。
(三)随堂练习
1.口述长方形的周长
2.出示一组图片,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
(投影出示)
3.口述计算过程(投影出示)
(1)算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
四周缝上花边,要用多少厘米花边?
(3)一个长方形地,长25米,宽15米,周长是多少?
4.操作练习,小组进行。
(四)布置作业
人民路小学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是100米,宽是45米。
小明沿着足球场的边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书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三年级 教案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