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商业志.docx
- 文档编号:26365828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55KB
辽阳市商业志.docx
《辽阳市商业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阳市商业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阳市商业志
辽阳市商业志
(1989-2005)
概述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
十七年来,辽阳商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国有商业改革深度推进,商品流通规模持续扩大,商业设施建设跨越发展,流通服务方式日新月异,商业产业贡献日益突出。
辽阳商业现代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市场体系形成了新框架,行业管理步入了新阶段,为辽阳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总体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十七年来,辽阳的国有商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管理机构、经营机制、产权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深度推进,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轨道。
截止2005年底,商业系统169家国有、集体经营实体已有151家实行了改制,改制面为89.35%,其中解体38家,兼并76家,出售3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34家。
二
十七年来,辽阳的商品流通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市场繁荣、购销两旺,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方式推陈出新的大好局面。
1989-2005年的十七年间,伴随着辽阳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前进脚步,呈现商业流通规模持续扩大,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产业地位日渐突出的发展态势。
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4亿元,是1989年的5.3倍,年增均长11%;商业增加值实现29.8亿元,是1989年的8.79倍,年均增长15.2%。
一、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增长迈上新台阶。
市、县(区)商业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拓市场,扩大消费。
一是大力培育和促进假日消费。
紧紧抓住三个“黄金周”的有利商机,精心部署安排,使假日消费成为拉动消费需求的重要增长点。
90年代以来,38个“黄金周”中,商品销售平均增长15%,2005年对大型零售企业监测显示三个“黄金周”占全年天数的5.8%,但实现的销售额却占全年销售额的13.5%。
二是大力营造和谐繁荣的市场氛围。
为了及时发现、引导和创新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市县商业部门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安排并组织开展全市规模的主题商务活动,努力营造月月有节日,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促销,繁荣繁华的市场氛围。
2000年以来,先后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走进商业,感受亲情,放心消费”、“托起振兴希望,共创商业辉煌”、“繁荣的市场,多彩的生活”、“精彩品牌,魅力辽阳”。
通过这些活动聚积了商气,带旺了人气,有效地拉动了消费。
三是大力推进和鼓励信贷消费。
商业部门与金融机构密切配合,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抓好典型示范等措施,全力推进信贷消费,使全市信贷消费规模迅速扩大。
截止2005年末,全市消费信贷余额达到34.3亿元,比2000年末增长1.8倍,年均增长25.4%,信贷消费已成为当前居民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的重要支撑。
二、持续培育消费热点,结构升级进入新阶段。
十七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一轮又一轮新的变化。
八十年代后期,原来短缺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日用品出现产能过剩。
九十年代,电视机、电冰箱、家居装修开始成为城市居民正常消费。
2000年以来,以追求安全、健康、舒适、享受为主导型的质量型消费已取代温饱型消费,人们耳熟目睹的“吃的讲营养、穿的讲时尚、用的讲高档、住的讲宽敞”,则更形象地勾画出近几年居民消费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面对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有利机遇,市、县(区)商业部门加大经营战略调整力度,积极培育和扩大住房及装修、汽车、家用电器、信息产品、通信器材、数码产品以及发展型、享受型等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1989-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2.3%。
2000年以来,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年均增长26.5%;体育、娱乐用品类年均增长23.4%;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年均增长21%;通讯器材类增长4.95倍,年均增长44%;化妆品类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3%;金银珠宝类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6%。
大件耐用消费品基本普及,电脑、汽车等现代高端商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2005年末,全市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彩色电视机拥有量由2000年的112.5台增加到118台;电冰箱由78台增加到91台;家用电脑由11台增加到27台;家用汽车由0.1台增加到0.6台。
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彩色电视机拥有量由2000年的94台增加到99台;电冰箱由25台增加到32台。
三、搭建农商对接平台,农村市场呈现新面貌。
市、县(区)商业部门坚持以服务“农家”为己任,积极开拓农村商品市场。
一是搞好农村市场的“两个反馈”。
首先,搞好农村需求信息反馈。
1997年以来,全市商业系统每年都组织调研力量,对农村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了解农村消费空间和购买潜力,增强开拓市场的信心,明确工作的主攻方向。
其次,搞好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反馈,主要加强对农副产品需求状况的调查,及时、准确地向农民传递粮、油、肉、蛋、禽、奶、鱼等各类产品的销售、价格等供求信息,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引导农民调整种养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二是推进开拓农村市场的“两个联动”。
首先,城乡联动。
九十年代后期,市商业部门确定以网做基础,以销为目标,以修为保障的开拓农村市场工作思路,实施以来,收到显著效果。
京都商城开业以来,年年坚持抽掉部分机关后勤人员和商场业务骨干春节期间送货下乡,为农民送“福”字,面向农村开展电话订货,送货上门,现场安装调试,免费维修服务。
其次,农商联动(对接),从2002年起,市商业部门每年都组织城乡大中型商业企业上山下乡,赴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商对接观摩采购活动。
我市一些特色农产品,还通过农商对接活动成功进入跨国商业集团采购销售网络。
另外,依托“新农村商网”,组织开展“农副产品网上购销对接活动,缩小了农产品流通的地域限制,节省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深受农民欢迎。
三是整合、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
自1988年以来,市、县商业主管部门,总结推广了灯塔市发展农产品营销协会,太子河区组建花卉协会等经验,每年都组织农民经纪人参加省内外农产品展销会,帮助农民通过展会结识商家。
同时,还组织农民经纪人考察山东寿光、辽宁北镇、天津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联系客商,获取市场信息,为农产品外销开辟通道。
四是积极构建农产品流通新格局。
市、县商业部门多年来,一直努力构筑农产品流通新格局,强化服务功能,注重壮大农民实力。
灯塔市商业、供销、农业等相关部门紧紧配合,依托优质稻米、淡水养殖、棚菜生产,在开拓农村市场上努力构筑“一种模式”、“两头连接”、“三环相扣”、“四化格局”。
一种模式:
公司+农户的模式;两头连接:
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三环相扣:
市场带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四化格局: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三
十七年来,辽阳的商贸网点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购物中心、专营店、超市、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的发展突飞猛进。
2005年末,全市城区各类商贸网点20852个,比1989年增加7942个,比1997年增加4350个;建筑面积65.8万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47.6万平方米,比1997年增加29.7万平方米。
这些网点组成的商品流通网络既为城区消费品货畅其流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基础,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与消费环境。
从规模上看,大型零售商场发展很快,目前城区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贸网点有7处,其中6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建成投入运营的。
从业态上看,专营店、超市、连锁店铺等新型业态发展迅猛。
一、商业街区跨越发展。
从城区商贸网点的布局看,经过长期打造和历史积淀,初步形成了“一主三副十五街”的格局。
“一主”市级商业中心——西关商圈。
1989年,该地区有各类商业网点169个。
其中,位于民主路、新运大街交叉口的第一百货商店是营业面积最大,经营品种最多,顾客流量最为集中零售商店。
九十年代,又有木鱼石大市场、翰林府大市场、小世界商城、京都商城等超万平方米的商贸网点先后在西关商圈建成开业。
2000年以来,在该地域又建成了新世纪广场、金尔派商厦(乐购超市)等超万平方米的大型商贸网点。
2005年,西关商圈有商贸服务网点749个,按行业分,商贸零售网点523个,餐饮网点112个,其它服务网点114个。
西关商圈体现了高档、精品、时尚的特色,营造了现代、新潮、典雅的商业氛围,形成了“集聚”与“窗口”效应。
“三副”即站前商业区、襄平商业区和辽化商业区三个区域商业中心。
站前商业区。
站前商业区以中华大街一段为中心,西起辽阳火车站,东至市中心医院,还包括六一社区和民主路一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临街北侧巷内园林路上,建成封闭式的的经营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综合市场。
1989年该地区有各类商贸服务网点126个,其中大型网点有联营公司、迎宾旅社、辽阳市政府招待所、民主路一段的民政招待所。
1999年,在该地区新建了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商厦——白塔大厦,各类商业网点发展到218个。
2000年至2005年,白塔大厦改扩建成中兴超市,在十六中、市总工会原址修复了广佑寺及休闲广场,该地区各类商业网点发展到317家。
城内商业区。
是以襄平贸易城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中小商贸服务业企业集群。
西倚科技广场,南靠武圣路,东段接太子河大桥,是辽阳城区东部的主要商业区。
1989年,该区域有各类商业网点498个,其中骨干网点有人民商场、中华商店、怀王商店、城内百货商店,专业批发机构有百货公司、蔬菜公司、糖酒公司。
1999年,新建大型商贸网点华兴大厦和襄平贸易城,有各类商贸服务网点640个。
2000年—2005年,新华路、中心路、东兴路、东大街拓宽改造沿街(路)两旁的商业网点也进行了翻建,提升了现代化水平,2005年,该区域有各类商贸服务网点679个。
辽化商业区。
辽化商业区以宏伟区东方路为中心,由庆阳街向西延伸,直到前进路的农贸市场,地处辽化厂区附近的职工生活区。
1989年,有封闭式的农贸市场,主要经营副食、蔬菜等农副产品。
有百货文化、日用杂品、五金交电化工等各类商业网点56个。
2005年,辽化商业区逐步向荣华街、健康路南段延伸,有各类网点327个,其中荣华街有159个,大型骨干网点荣华超市和阳光超市座落在该街。
“十五条商业街”。
东大街——种子农贸餐饮特色商业街;东二道街——风味餐饮特色街;东三道街——金属加工烟酒糖茶商业街;义学街——酒水饮料服装针纺小百货商业街;西二道街——综合商业街;东四道街——古玩书画美容美发医疗保健商业街;武圣路——品牌服装纺织针纺摄影婚庆商业街;东兴路——家居装修装饰材料特色街;中心路——金属加工生产资料古玩书画特色街;新华路——家用电器电动车自行车特色街;西大街——步行综合商业街;新运大街——建筑装饰材料专营街;劳动街——生产资料机电产品专营街;曙光路——综合步行商业街;荣华街——综合商业街。
二、市场网络日趋完善。
十七年来。
全市城乡兴建的集贸市场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以市场为中心,以县城为骨干,以乡镇为依据,大、中、小相结合的市场网络。
截止2005年末,全市已在工商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商品交易市场104处,比1989年增加82处。
其中,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市场20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建设也逐步向高品位发展,商品交易设施日趋完善,各类市场齐全,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档次,为活跃商品交易提供了有效载体。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商品交易市场的主要特点:
一是规模大。
平均每个市场的营业面积7168平方米,平均每个市场年成交额3685万元。
其中,营业面积超万平方米,年成交额上亿元的有9处。
二是档次高。
封闭市场多,且各市场内精品间所占比重大,由于精品间租金水平高,每个市场年均租金为27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4万元。
三是门类全。
全市商品交易市场门类齐全,综合市场、农产品市场、日用工业品市场、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各具特色,大型批发市场与中小型零售市场多层次相结合,遍布全市城乡的市场群,市场带,繁荣了辽阳经济,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是摊位多。
截止1999年底,全市各商品市场摊位总量为3070个,已出租摊位23076个,摊位出租率为75.1%,比1995年增长了1.1个百分点。
出租率超过80%的有市直(商粮供)摊位总容量为8574个,已出租摊位7015个,出租率为81.8%;白塔区市场摊位容量为4660个,已出租3860个,摊位出租率为82.8%;文圣区市场摊位容量为3288个,已出租2862个,出租率为87%;宏伟区市场摊位容量为1650个,已出租1490个,摊位出租率为90.3%。
2000—2005年,我市的商品交易市场出现了喜人态势。
一是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逐年增加,市场单体规模迅速扩大,涌现出一批辐射能力强,社会知名度高的大型批发市场。
如佟二堡皮装皮革市场,已完成转型,成为全国皮装皮草生产销售基地,进入全国百强市场,2005年销售额达30亿元,经营辐射东北、华北、内蒙、山西等十几个省市及蒙古、俄罗斯、丹麦、挪威等七个国家。
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迅速,2005年,全市拥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6个,其中年交易额超亿元的6个,累计成交额114,282万元,占全市农产品交易总额43.2%,年交额总量为352.5万吨。
三是经营环境有了很大改观,2005年交易厅(棚)面积比上年增加24.5%,如万隆蔬菜批发大市场2005年建成7000平方米的货栈网点,3500平方米的地下菜库(恒温度)和2500平方米的交易大棚一座。
四是配送功能正在逐步加强,一些规模较大的辽阳地工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市场都在积极拓展面向零售终端的配送业务,“地工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配送中心+超市”等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
五是批发市场对工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由于大批量的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农副产品进入批发市场交易,各种消费得以集中反映,生产者可以从这里得到大量的市场需求信息,有利于组织适销产品的生产,另外生产者也可以通过批发市场组织定单,组织代理销售等。
六是商品交易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批发市场是买卖双方集中交易的场所,在这里卖方可待价而沽,买方可择优选购。
通过分地比质、比价,最终以合适的价格成交。
由于
成交价格是在完全自动竞争情况下形成的,又由于批发市场成交量大,能代表此类商品的行情,因此具有代表性。
三、现代商业突飞猛进。
经过十七年的发展,辽阳商业除百货店,商品市场外,以连锁经营为基本特征的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大卖场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现代商业突飞猛进。
一是从辽阳现代商业的发展速度看:
呈现时间较短,网点数量聚增,企业规模陡长的趋势。
全市的现代商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专卖店、专业店开始的,到1995年底中心城区各类专卖专业店已有310家,2005年底发展到950家,是1995年的3倍。
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集中在2001年—2005年,呈现地区分布全方位,投资主体多元化,业态业种和形式多样化的趋势。
2003年,辽阳连锁店铺已有44家,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鼎祥超市,高峰时日销售额达到20万元,创全市单位营业面积销售额的历史最高水平。
同年,鼎祥超市已有3家连锁店铺。
后来,由于投资者撤资改行,鼎祥超市在事业辉煌顶峰退出历史舞台。
2005年,全市已有连锁店铺141家。
二是从辽阳现代商业的发展效益看:
出现企业效益增长,社会效益提高的趋势。
2005年,超市、连锁经营的销售额实现8.94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比2003年增加6.86亿元,增长329.8%。
其中,乐购超市年均销售额1.02亿元。
社会效益:
优化了供应链管理,降低了流通成本和防止假冒伪劣商品入店,实现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共赢。
如,大商家电辽阳分店,根据辽南地区消费者的需求情况,设计了具有辽南地区特色,由海尔厂家直接生产的电冰箱,不仅能使厂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组织生产,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也使商家优先畅销新产品,提高了商誉和竞争力。
三是从辽阳现代商业发展实践看:
广大城乡消费者是最直接、最广泛受益者和拥护者。
从购物环境看,现代商业使消费者享受到超越商品价值本身的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
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和连锁店铺购物缺斤短两的现象较少。
如,金尔派商厦、人民商场改造前,消费者光顾很少,每天营业额不足万元,改造成超市(乐购、威尔玛)后,客流量和销售额大增,分别成为西关商圈、新华路中段的购物中心。
四
十七年来,辽阳的餐饮服务业实现了从传统、单一经营模式,向现代、连锁经营方式转变;从破旧、简陋经营环境,向信息、科技管理手段迈进,行业现代化、市场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包括餐饮、住宿、美发、美容、摄影、洗染、洗浴、拍卖、典当、租赁、家庭服务、社区服务等多门类,多行业在内的餐饮服务业,是我市服务业中传统与现代兼收并蓄,低端与高档同生并存的生活服务产业。
十七年来,市、县(区)商业部门采取措施,大力培育和开拓餐饮服务市场,扩大服务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等多层次消费需求。
2005年,全市有各类餐饮服务网点10704个,其中餐饮网点5283个,其它生活服务网点5421个;从业人员30040人,其中:
餐饮业16857人;其它生活服务业12460人。
一、餐饮服务业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一是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十七年来,市、县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大力培育和开拓餐饮服务市场,相继组织开展了全市规模的餐饮服务系列商务活动。
“辽阳风味及大众菜点联展联销”、“弘扬辽阳饮食文化,繁荣大众餐饮市场”、“繁荣餐饮市场,丰富百姓生活”等大型主题系统活动此起彼伏,异常活跃。
二是重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近几年来,在全市组织实施了便捷服务的“厨房工程”和便民利民的“早餐工程”,以大众化消费、市场化组织、工业化生产、标准化质量、连锁化经营、科学化管理为目标。
在白塔区跃进街道、星火街道成立了早餐配送中心,内设厨房、面点室、冷藏室、更衣室,洗手间等功能间,即“中心卫生”安全,饮菜香甜可口。
另外,还配置32台早餐车。
它们秉承“便捷、卫生、营养、丰富、实惠”的经营理念,严把材料采购关,加工生产关,餐具消毒关,在管理上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理念,同时实施保质、保量、保鲜的三保标准,受到居民的广泛赞誉。
三是餐饮市场开拓创新。
市县(区)政府相关部门,抓住“五一”、“十一”、“春节”等节日商机,全方位组织餐饮企业开拓节日餐饮市场,推出节日套餐、电话订餐、预约送餐、送厨上门等服务,切实方便人民生活,扩大了节日餐饮消费需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组织开拓农村餐饮市场,通过发展带有乡村餐饮特色的“农家乐”,发展“连锁”等途径,使餐饮业不断向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延伸。
如弓长岭三星羊汤特色风味一条街和汤河鲜鱼风味一条街,成为绿色、环保旅游的靓丽的风景线。
根据行业特点,定期在美容美发、摄影、洗染、洗浴、家庭服务等行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活动,对扩大服务消费需求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餐饮服务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一是行业档次不断提升。
十七年来,全市餐饮服务业摆脱了旧、散、差、乱的经营状况,实现了从传统、单一经营模式,向现代、连锁经营方式转变;从破旧、简陋经营环境向信息、科技管理手段迈进。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营销方式,正在迅猛发展,2005年末,全市餐饮服务业连锁店馆已有230家,其中,台北快餐、富祥酒楼、原味斋、XX烧烤、霍家馅饼、李先生快餐和美容美发业的依达、白岩、三明、阿明等连锁企业的知名度都比较高。
二是“老字号”品牌焕发生机。
近几年,市、县(区)政府相关部门引导企业用现代经营方式、管理技术、营销策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餐饮服务业,通过输出商号、经营方式、管理技术等形式、充分利用老字号品牌,知识产权等企业多年形成的金字招牌,发挥其技术力量雄厚,设施设备齐全的优势,发展连锁店铺,实现规模扩张和集约化经营,增强了“老字号”等传统餐饮企业的竞争实力。
全市有马家烧麦、鹿鸣春、东风饺子、胡家饺子、尹家馆、味美斋等20多家餐饮“老字号”企业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三是企业经营推陈出新。
为适应餐饮市场变化和特色消费需求,各个餐饮企业大力推行业经营服务和管理提档升级,不断开拓创新经营特色。
在餐饮业涌现出朝光生态园区等绿色生态餐饮十几家。
许多商业街、大型超市内纷纷开设集全国各地风味于一体的餐饮场所。
各种特色小吃、民俗快餐、风味餐饮、美食广场、啤酒屋、农家餐馆等竞相发展。
三、餐饮服务业规范管理,渐入佳境
一是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近10年来,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效应,挖掘、培育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和菜品品牌,提高饮食服务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在餐饮业,全市培育并树立了10余家中华餐饮名店、名师和省级名品、名店和名厨等。
其中:
中华餐饮名店—辽阳大府酒楼,中华餐饮名师—张文涛。
辽宁餐饮名店:
辽阳大府酒楼、辽阳天津包子铺。
辽宁风味名店:
泰和园回族饭庄、弓长岭金瓯宾馆、营口小肥羊辽阳分店、弓长岭大府酒楼、灯塔明福烧烤城。
辽宁知名风味小吃:
烤全羊套餐(辽阳泰和园)、农家一锅出(辽阳农家菜馆)、红焖猪肉(辽阳辽麻餐厅)、烤羊腿(辽阳三星大胡子全羊酒楼)。
在美发美容业,中国首届北方杯国际发型化装邀请赛、2002年辽宁美发美容技能大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如下:
辽宁名师名校:
辽阳三明国际美容美发专业学校;辽宁省名师名店:
辽阳澳丽嘉SPA女子俱乐部、辽阳玉椤姿美容院、辽阳依达美容美体机构、辽阳白岩美容美发有限公司、辽阳爱丽丝女子俱乐部。
辽宁省美发名师:
杜长利:
辽阳三明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闰怀亮:
辽阳市阿亮美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是烹饪技艺明显提升。
市、县(区)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经常组织餐饮职业经理人、厨师长等各类岗位技能培训,多次组织餐饮企业到省内外考察、交流;扩大同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及时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最新技术及管理模式。
如:
兰桂坊餐厅、日本料理、蓝山意大利西餐、南韩烧烤等,让辽阳人可以随意品尝世界各地风味菜点。
另外,富虹国际大酒店、新世纪酒店、大府酒楼、辽化宾馆、银梦大酒店都有国内一流的厨师队伍,可烹饪国内外上百种精品菜品。
三是行业管理更加规范。
餐饮服务业法制化和标准化建设以及市场整顿工作有了新进展。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美容美发行业标准制定和等级评定工作,围绕贯彻实施“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洗染业管理办法”,重点推进了美容美发、餐饮、洗浴市场整顿。
组织开展了行业诚信服务活动,村立、规范了一批放心店,清理、取缔了一批违法店,通过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专项整治和市场整顿等工作,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五
十七年来,辽阳商业主管部门的政府职能、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以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行业管理。
在工作对象上,从过去侧重于国有商业企业转向面对社会各种所有制的商业企业,包括调研、工作指导、统计报表、指标体系等都能从全行业出发,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二、加强商业法制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管理的关键点是加强流通法制建设,坚持以法管理。
近两年,我们制定、完善了《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处理决定备案审查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办法》。
三、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按照职能设置,商业局要协同工商局、技术监督局整顿和规范商品流通市场秩序。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强化对私屠滥宰现象稽查、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强化对特殊行业的监督和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为载体加大了整顿、规范流通市场秩序的力度。
波澜壮阔十七载,乘风破浪正当时。
辽阳商业经过十七年打拼,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以其高就业率,对经济发展的高贡献率以及与其它产业的高关联度等突出特性,而且以其现代化的设施,人本化的服务,信息化的技术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成为认识、了解辽阳的“名片”和“窗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阳市 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