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墓葬.docx
- 文档编号:26356816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41KB
汉代墓葬.docx
《汉代墓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墓葬.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代墓葬
汉代墓葬
xx十一陵
西汉十一个帝陵,除文帝霸陵在西安东郊、宣帝杜陵在西安市东南郊以外,其余九个帝陵都在渭河北岸咸阳市至兴平县境内。
公元1962年开始勘查武帝茂陵,以后陆续勘查诸陵。
公元1966年发掘文帝窦后墓的部分从葬坑。
公元1970—1978年,发掘长陵的一个陪葬墓——杨家湾大墓和安陵一个陪葬墓的从葬沟。
公元1982—1983年,勘查杜陵并发掘杜陵寝殿和陵园的部分门址。
渭河北岸西汉九陵的勘查,其主要收获是澄清诸陵的方位及其排列顺序。
排除咸阳原上有西周陵的可能性,同时又对汉唐间的有关西汉陵的记述作了详细校核。
认定《汉书》臣瓒注所记诸陵的方位是可信的。
《汉书》臣瓒注的诸陵方位被《三辅黄图》、《水经注》和唐《元和郡县志》所采纳,特别是《水经注》在记述北魏成国渠的流向时,详细标明西汉诸陵的方位和顺序,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可靠依据。
于是在探明北魏成国渠遗迹的基础上,对汉陵逐一进行审定。
审定后的西汉陵,自西至东的顺序是:
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景帝阳陵。
目前的推论是否正确,尚待发掘验证。
西汉的陵寝制度,主要是勘查诸陵的坟丘,陵园的围墙、门道和门阙;还有它们的后妃墓和陪葬墓。
除文帝霸陵“依山为陵”情况不明外,其他十个帝陵的坟丘都作覆斗形,用夯土筑造。
茂陵坟丘最大,底边长230米、顶高46.5米。
其他略小,一般顶高30米左右,底边长150—200米。
坟丘居陵园中央。
陵园四周夯筑围墙,围墙平面呈方形,每边长400米左右。
四面围墙的中部辟一门,称司马门。
门道宽15米左右。
门道两侧各有一座土阙。
土阙长
40、宽15米左右。
汉承秦制,设寝殿于陵园,并在陵园附近设庙。
在各个陵园的内外地面上,目前还可以见到西汉建筑的遗迹和遗物,大约就是寝殿或原庙这一类建筑的遗存。
除杜陵寝殿已发掘,情况比较清楚以外,其他都无法确定。
后妃墓的外形与帝陵同,而规模略小。
一般设在帝陵东边,但有少数例外。
陪葬墓集中在帝陵的东边或北边。
现存陪葬墓最多的是长陵,有63座。
延陵陪葬墓最少,仅1座。
勘察和发掘均可证明,汉陵陵区内的建筑物,大都是在西汉末年焚毁的。
以杜陵为例。
杜陵陵墓坟丘现存高29米,覆斗形,夯土筑造。
底部、顶部平面均为方形,底部每边长175米、顶部每边长50米。
陵墓四面正中各有一条墓道。
墓道内全部用夯土填筑。
四条墓道的底部都呈斜坡状,平面呈前端窄、尽端宽的梯形。
推测墓室是竖穴式的土坑,坑内棺椁用“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之制。
陵园以坟丘为中心,四面夯筑围墙。
围墙平面呈方形。
每边长430米、基宽8—10米。
四面围墙中部各辟一门。
门址宽约85米左右。
北门和东门遗址已发掘。
得知门址由门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组成。
门道宽84.24米、进深20.57米。
左右塾的四壁都有壁柱,有掖门。
配廊地面呈斜坡状,方砖铺地,廊道外有卵石散水,散水上有挑檐柱窝。
遗址内有大量的砖瓦出土,瓦当数量很多,绝大多数是“长乐未央”、“长生无极”当。
推定左右塾上必有门楼建筑。
陵园南门外东南边设寝殿,已发掘。
寝殿建在长方形夯土台基上。
台基东西长51.2米、南北宽29.6米。
四周为廊,廊宽一般
2.1米,地面铺砖。
寝殿南北两面各设三个门,东西两面各设一个门。
每门又分左右门道。
构筑颇为复杂。
此外,还在杜陵北637米处发掘从葬坑一个。
从葬坑由主室、车室组成。
主室内出陶俑,皆男性,着帛衣,腰系革钩,带铁兵器。
车室有两辆明器木车,配置铁制的车马器。
孝宣王皇后陵在杜陵东南575米处。
坟丘亦呈覆斗形,底部每边长145—150米,顶部每边长45米,高24米。
四面的围墙亦呈方形,每边长330—335米,基宽3.4—3.7米。
四面围墙的中部各辟一门。
杜陵的陪葬墓分布在杜陵东边和北边,现存59座。
东汉十二陵
东汉迁都雒阳,据《续汉书·礼仪志》注引《帝王世纪》,东汉十二个帝陵,除了献帝禅陵在河内郡山阳以外,其他十一个帝陵,或在雒阳故城的东南,或在雒阳故城的西北。
故城东南的东汉陵区,尚未勘查,情况不明。
故城西北当指令洛阳北部的邙山。
现在邙山上犹存东汉墓数百座,早年从这里流散出来的“黄肠石”很多,其中刻有“永建”、“阳嘉”等年号。
近年又有许多新的发现。
公元1964年曾发掘一座早年被盗掘的黄肠石墓,墓中尚存铜缕玉衣30片;公元1984年又发掘一座被盗掘的黄肠石墓,发现石上刻有“建宁”、“熹平”等年号,并有玉衣同出。
由此推定,今洛阳邙山上确实存在一处东汉帝陵区;但具体陵名及排列方位,则无从确认。
位处北邙之阴黄河之阳的所谓光武帝原陵,因陵西“光武庙”中有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修庙碑,而被历代史学家所承认。
通过近年对邙山东汉黄肠石墓的勘查,所谓光武帝原陵的传统看法,也有待考古的重新验证。
参考书目
1.xx:
《西汉诸陵位置考》,《考古与文物》1980年1期。
2.xx、xx:
《西汉诸陵调查与研究》,《文物资料丛刊》
(六),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3.xx:
《中国西安、洛阳汉唐陵墓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81年6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陵工作队:
《1982—1983年西汉杜陵的考古工作收获》,《考古》1984年10期。
5.xx建邦:
《河南孟津送庄汉黄肠石墓》,《文物资料丛刊》
(四),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6.xxxx:
《洛阳邙山东汉陵试探》,《中原文物》1982年3期。
7.xx可:
《从东汉“建宁”“熹平”两块黄肠石看灵帝文陵》,《中原文物》1985年3期。
汉代xxxx墓
汉代诸侯王列侯的墓葬大约有60多座。
其中重要的,依死亡先后的顺序有石家庄北郊赵王张耳墓,长沙马王堆轪侯利苍家族墓,长沙象鼻嘴吴氏长沙王墓,长沙陡壁山吴氏长沙王后曹■墓,阜阳双古堆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并穴合葬墓,永城芒山梁王家族墓,徐州北洞山某代楚王墓,铜山龟山楚襄王刘注墓,咸阳杨家湾绛侯周勃(或周亚夫)夫妇并穴合葬墓,广州象岗南越王赵眜墓,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并穴合葬墓,曲阜九龙山鲁王家族墓,巨野红土山昌邑哀王刘髆墓,定县八角廊中山怀王刘修墓,北京大葆台广阳顷王刘建夫妇并穴合葬墓,高邮天山广陵厉王刘胥夫妇并穴合葬墓,徐州石桥某代楚王夫妇并穴合葬墓,邗江甘泉山广陵思王刘荆夫妇同穴合葬墓,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夫妇同穴合葬墓,定县北陵头中山穆王刘畅夫妇同穴合葬墓,亳县曹氏宗族墓等。
墓制的分类和发展
诸侯王列侯墓的构筑形式可分两大类。
一类是竖穴土坑,即在地面下挖出长方坑,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墓室(简称“木椁墓”),或用石板(块)砌造墓室(简称“石室墓”),或用小型长方砖砌造墓室(简称“砖室墓”)。
另一类是崖洞墓,即开凿山洞,将整个墓葬全部穿凿在山中,如满城汉墓、铜山龟山汉墓;也有在山坡或山顶上先开凿出竖穴石圹,然后在圹底用石块或木板建造墓室,如广州南越王墓、高邮天山汉墓。
这两种不同的凿山造墓方法,都可以达到“凿山为藏”的作用。
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沿袭战国以来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制。
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带有周代礼制象征的铜陶器。
大约到文景时期,模拟地上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椁室规模趋向宏大,诸侯王享用的“黄肠题凑”葬制和诸侯王列侯均可享用的玉衣殓服大量出现,显示现实生活豪华高贵的丝织品、铜器、漆器、玉器、金银器以及车马、炊厨食品,等等,都随同埋入墓室中。
崖洞墓也在文景时期兴起,洞穴中分为前室、中室、后室、耳室、侧室、回廊,俨如地上府第。
随后,为模拟地上府第提供更加方便的石室墓、砖室墓相继出现,特别是砖室墓,传播最快。
东汉时期,砖室墓占居绝对优势,费工巨大的崖洞墓走向衰退,“黄肠题凑”葬制也因不能适应砖室墓墓制而一度改用象征性的“题凑石”(方石)。
东汉中期以后,大型多室砖墓更加流行,强宗豪右僭越诸侯王列侯葬制的越来越多,“题凑石”实际上归于消失,玉衣也不仅是王侯的专用品。
东汉末期,战乱不息,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盗墓风炽,诸侯王列侯的豪华墓葬呈现全面衰败,与一般汉墓难于区别了。
两汉王侯墓制举例下面按西汉早中晚三期、东汉前后两期,各举一例介绍,从中可以看到汉代诸侯王列侯墓的变化情况。
轪侯利苍之妻墓(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长方形竖穴土坑,北边有斜坡墓道。
坟墓的上半部是在原土丘上积土夯筑,下半部挖土为穴。
坟丘现存高5—6米。
墓口长20米、宽
17.9米。
墓口下有四层台阶,墓坑呈覆斗形,往下逐渐缩小。
墓底长7.6米、宽6.7米、深16米。
棺椁为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坑底部正中。
椁室井字形,中间是棺室,四周隔出头箱、足箱、左边箱、右边箱。
椁底承托三条垫木。
棺椁上下四周填塞木炭和白膏泥。
棺室里置四层棺。
外棺为黑漆素棺,二层棺为黑地彩绘棺,三层为朱地彩绘棺,内棺内髹朱漆,外髹黑漆,再饰以绒圈锦和羽毛贴花绢,盖板上覆盖帛画一幅。
死者置内棺中,女性,年龄约50岁左右。
葬式为仰身直肢直伸,全身裹殓各式衣着、衾被及丝麻织物十八层,连同贴身衣二件,共二十层。
随葬器物集中放置于四个边箱中,总数1000多件,有漆器、纺织衣物、陶器、竹木器、木俑、乐器、铜镜、农畜产品、食品、瓜果、中草药、竹简和印章,等等。
根据2号墓出土的三枚印章,证实这里是第一代轪侯、长沙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地。
1号墓与2号墓并列,死者自应是轪侯之妻。
而地层关系上稍早于1号墓的3号墓(死者利苍之子),墓中随葬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纪年木牍,由此推知1号墓下葬年代应在公元前168年稍后数年。
中山靖王刘胜墓(满城1号墓)墓穴升凿于凌山岩石中。
墓门朝东。
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容积约2700立方米。
全墓分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
墓道斜坡式。
墓道口用二堵土坯墙封门,二土坯墙之间灌以熔化的铁水,铸成一道铁墙。
甬道紧接墓道,长6.76米、宽4.5—4.8米、高5.3米,在其两侧为对称的南、北耳室。
两耳室均作长条形,长16米多,宽3米多,高
4.35—5米。
甬道尽端通入中室。
中室平面近似方形,长14.
92、宽12.6米,四壁弧形,穹窿顶,高6.8米。
中室、南耳室、北耳室和甬道内,原来都建有瓦顶的木结构房屋,出土时已倒塌。
中室后面是后室,隔以石门。
后室亦作穹窿顶的岩洞。
岩洞中用石板建成石屋,有门道、主室和侧室三部分。
环绕后室还开凿一道回廊。
除墓道外,各墓室都放置随葬器物。
甬道和南耳室共置实用的车6辆、马16匹、狗11只、鹿1只。
北耳室置陶器,器内原盛酒、粮食、鱼类等。
中室主要是铜器、铁器和陶器,室内还张设两具帷帐。
后室门道置石俑、弩机。
主室内设棺床,上置棺椁,载以柩车,棺椁内及周围放置大量铁兵器,日常生活用具和五铢钱。
侧室象征浴室,内置熏炉、铜灯等。
总计随葬器物3100多件,全部是实用品。
另五铢钱2317枚。
从随葬器物的出土位置看,南、北耳室是库房和车马库,中室是宽大的厅堂,后室是象征卧室的内室。
死者身着玉衣,头枕镶玉铜枕,腰部左侧佩铁刀一把,右侧佩铁剑两把。
玉衣全长1.88米,由2498块玉片,以金丝编缀而成,所用金丝重1100克。
出土铜器铭文中有“中山府”、“中山内府”,封泥文字“中山御丞”,铜器、漆器铭文纪年又都在三十年以上。
据《汉书·诸侯王表》推定,被葬者应是中山靖王刘胜,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广阳顷王刘建墓(北京大葆台1号墓)与王后墓东西并列,坟丘相连,长
90、宽50.
7、高8米。
坟丘下是墓圹。
墓圹呈覆斗形,上口长26米、宽21米,圹底长23.2米、宽18米、深近5米。
圹内建木构墓室,上下四周铺木炭和白膏泥。
木构墓室由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前室、后室、内回廊等组成。
墓道在墓圹之南,残长34米。
外回廊内置有豹、马、雁等禽兽和陶器、铁器、漆器等。
前室放置漆床、六博和陶器。
后室有二椁三层棺和大量玉器及玉衣残片,死者已被盗出棺外。
内回廊放陶器,墓道内埋置朱轮木车3辆,马13匹。
此墓早年被盗,剩余随葬器物尚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丝织品等共400余件,五铢钱100多枚。
在内回廊与外回廊间以黄肠题凑隔开。
它由大约15000根柏木条堆垒而成,柏木条长
90、宽厚均约10厘米。
木头都向内。
外围长
16、宽10.
8、高3米;内围长
14.
2、宽
9、高3米。
正南有门通向甬道。
根据“黄肠题凑”葬制和墓中出土全是武、宣时铸造的五铢钱,以及出土漆器上有针刻“廿四年五月丙辰”纪年,结合《汉书·诸侯王表》、《燕王旦传》的研究,被葬者可能是死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的广阳顷王刘建。
中山简王刘焉墓(定县北庄汉墓)坟丘高20米,底边长宽各40米。
坟丘地下是一座以石材为题凑的大型砖室墓。
斜坡墓道长50多米,一侧附耳室。
墓室平面呈凸字形,由甬道、横列前堂、方形后室和回廊组成。
题凑位于砖室外围,用经过加工的石块单道叠砌,形成一圈绕墓室的石壁,四边各长20米、高8米、厚1米左右。
在砖室券顶上又平铺石块三层,厚约80厘米。
共用石材4000余块,大部分凿成近方形,长宽各1米左右,厚约25厘米。
其中174块有铭刻或墨书文字,内容为进贡石材的县名和石工的籍贯、姓氏,个别的刻有尺寸。
墓葬早年被盗,后室棺椁已毁,仅存少数骸骨和属于两个个体的鎏金铜缕玉衣片5169片。
劫余的重要器物有刻文“建武卅二年二月”的铜弩机,“大官釜”陶釜,少数玉衣片背面有“中山”墨书,以及玉枕、玉带钩、玉窍塞和东汉五铢钱153枚。
根据题凑石葬制,出土属于两个个体的玉衣,铜弩机上“建武卅二年”铭刻和石刻题记所提供的年代范围,推定墓主应是死于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的中山简王刘焉与其王后的合葬墓。
中山穆王刘畅墓(定县北陵头43号汉墓)坟丘高12米,底边直径40米。
坟丘地下砖砌墓室,规模宏大,由墓道、甬道、东耳室、西耳室、前室、中室、东后室、西后室组成。
墓室南北全长27米多(不计墓道),最宽处13.8米。
斜坡式墓道在墓门南边,未发掘。
墓门内有甬道直通中室。
在甬道两侧各有一门通入耳室。
两耳室平面均呈长方形,东耳室内主要放置陶饮宴器具;西耳室内放置车马器和仪仗用具。
甬道与前室连接处又设一封门。
前室长5米、宽2米,放置大量陶俑。
前室北部接中室,中室作横列式,宽敞高大,长10.5米、宽3.06米。
中室后部有两条甬道分别通入东后室、西后室。
两后室各置一棺一椁,均腐朽,仅存漆皮。
墓葬早年被盗,两具骨架弃置中室。
在东耳室内发现铜缕大理石片400多片和错金铁镜;西后室内发现银缕玉片1100多片,以及错金铁刀、铁剑等兵器。
由此知西后室的被葬者是男性,身着银缕玉衣;东后室的被葬者是女性,身着铜缕石衣。
随葬器物大多被扰乱,劫余的重要器物有掐丝的金龙、金辟邪、金羊群、银盒、青玉座屏、玉璧、玉璜、铁镜,以及各种铁兵器和玉石饰品,还有东汉中晚期的五铢钱235枚。
根据五铢钱和大量陶质模型器的断代,并据《后汉书》东汉中山王世系的研究,推定墓主应是死于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的中山穆王刘畅及其王后的合葬墓。
秦汉墓在帝、王、侯的陵墓以外还有很多。
除西藏、台湾以外,全国各省都有发现。
粗略地计算,总数约四五万座,已发掘的有一万座以上。
发现数量比较多,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秦汉的都城和当时的郡县所在地。
在这些地方,秦汉墓的发现多达一千多座。
这些墓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当时当地的文化特点,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
参考书目
1.xx图书馆:
《河北石家庄市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1期。
2.xx博物馆等: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
3.xx博物馆等: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7期。
4.xx博物馆:
《长沙象鼻嘴一号西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1期。
5.xx文物管理委员会:
《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墓》,《文物》1979年3期。
6.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
《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8期。
7.xx文物研究所等:
《河南永城芒山西汉梁国王陵的调查》,《华夏考古》1992年3期。
8.xx博物馆等:
《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2期。
9.xx:
《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考古学报》1985年1期。
10.xx:
《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一文的重要补充》,《考古学报》1985年3期。
11.xx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10期。
12.xx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4.xx博物馆:
《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5期。
15.xxxx汉墓发掘小组:
《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4期。
16.xx文物研究所:
《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8期。
17.xx汉墓发掘组等:
《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18.南京博物院:
《高邮天山—号汉墓发掘侧记》,《文博通讯》32期,1981年。
19.xx博物馆:
《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文物》1984年11期。
20.xx:
《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11期。
21.xx文物局文物工作队:
《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2期。
22.xx博物馆:
《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11期。
23.xxxx博物馆:
《亳县曹操宗族墓葬》,《文物》1978年8期。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第450—458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代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