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肉筋骨脉地解剖名称.docx
- 文档编号:26353651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42KB
中医皮肉筋骨脉地解剖名称.docx
《中医皮肉筋骨脉地解剖名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皮肉筋骨脉地解剖名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皮肉筋骨脉地解剖名称
中医皮肉筋骨脉的解剖名称
形质结构筋,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腱、韧带和筋膜。
五体
1.皮
(1)形质结构皮,即皮肤。
皮覆盖于人体表面,直接与外界接触。
人体皮肤除手、足掌部外,均长有毛发,故多皮毛并称。
皮肤之汗毛,古称毫毛。
在头部、两眉、腋下和阴部,毛较茂盛,分别称为头发、眉毛、腋毛和阴毛。
成年男子长有胡须,为男子第二性征之一。
毛发的生长润泽,依赖于精血的滋养。
精充血盛,则毛发乌黑而稠密。
年迈之人,肾精渐亏,头发变白而稀疏。
血虚之体,发失所养,头发干枯而易脱,为临床所常见,故有“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之说。
皮肤上有许多汗孔,古称之为汗空、玄府、气门、鬼门。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
“汗濡玄府。
”《类经·针刺三十八》对“玄府”作注云:
“汗属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
从孔而出,故曰汗空。
然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
”玄,黑色。
黑色,在五行属水,故《类经》言“水色玄”。
张介宾认为,《内经》之所以称汗孔为玄府,一是因汗由水化,玄色属水,汗从孔出,故有其名;二是因汗由气化,机理玄微,缘此得名,也有可能。
“气门”一词,亦首见于《内经》。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王冰注解说:
“气门,谓玄府也。
所以发泄经脉荣卫之气,故谓之气门也。
”近有学者认为,汗孔的开合也起着“供气出入,辅助呼吸”的作用,故称其为“气门”。
“鬼门”一词,同样首见于《内经》。
《素问·汤液醪醴论》说:
“开鬼门,洁净府。
”《素问集注》对此注云:
“鬼门,毛孔也。
开鬼门,发表汗也。
”至于汗孔何以称为鬼门,尚有待查考。
中医学中另有“腠理”一名,其所指为何,素有争议。
有认为腠理即是汗孔,如《医钞类编·肢体门》说:
“腠理,亦曰玄府。
玄府者,汗孔也。
”然而依据仲景、王冰等医学大家的有关论述,腠理与汗孔不尽相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
“腠者,三焦通会元贞之处,为血气之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可见仲景所言腠理,是指周身元真之气输布汇合的场所,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
王冰指出:
“腠理,皆谓皮空及纹理也”(《素问·皮部论》注)。
可见王冰谓之腠理,是皮肤肌肉的空隙、纹理。
综上所述,腠理概念大体有三:
首先,在结构上腠理是皮肤与肌肉的空隙(间隙、缝隙)。
其中肌肉之间隙谓之腠,又名肌腠;皮肤之纹理谓之理,亦名皮理。
因两者沟通,故可合称。
其次,在功能上腠理是元气和体液输布流通的通道。
再次,在分布上作为肌肤间隙的腠理与作为体内脏腑之间空隙的三焦互相连通,共同发挥沟通体内脏腑与机体躯壳之间气液流布的作用。
至于腠理与汗孔的关系,无疑是非常密切的。
汗孔开于皮表,而腠理是皮肤肌肉的间隙,腠理的疏密,直接影响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
古代医家每用腠理疏密来表述人体抵御外邪能力的盛衰,认为腠理致密则汗孔能正常闭合,邪不易入;腠理疏松则汗孔异常开启,邪易入侵。
近有学者将气门、玄府、腠理、三焦四者联考,发表专论认为,在形质结构上,四者均指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孔隙、纹理、通道,均为十分细小的幽微空间;在生理功能上,四者均与人体内气液流布有关,均为气机运动和气化功能的重要场所。
指出中医学对于人体气机的运行畅达,津液的输布流通,构筑了一个颇为周密的网络管道系统理论:
外有开口于体表皮肤的气门,内有散存于脏腑之间的三焦,中有内外相贯遍及全身的玄府、腠理。
其为气机运动的门户,津液流通的道路,亦为集中体现生命活动的气化功能的场所。
(2)生理功能皮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防御外邪:
皮肤主一身之表,是人体抵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和主要屏障。
一般认为皮肤抵御外邪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卫气的盛衰和腠理的疏密。
卫气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灵枢·本脏》)的功能,故当卫气虚弱时,皮肤不充,御邪能力低下,外邪容易入侵。
《医旨绪余》说:
“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入侵也。
”临床辨治素多外感为病者,多从补卫固表入手,即取理于此。
腠理为皮肤之空隙,其疏与密,决定着汗孔的开与合。
皮肤腠理疏松,汗孔异常开启,外邪即可乘虚而入。
故《灵枢·百病始生》说: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
调节津液代谢:
出汗是人体津液正常排泄的途径之一。
汗孔的开与合,影响着津液排泄的多与少,皮肤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调节人体的津液代谢。
中医临床常以此来解释病机和指导治疗。
如大量汗出,津液耗失过多,可致津液不足。
暑热之邪之所以最易伤津,其机理之一也是因暑性升散,热迫汗出,以致骤然伤津。
急性浮肿病证,中医多用宣肺利水法治疗,以排除多余水液,达到消肿目的,即《内经》中所谓的“开鬼门”。
调节体温: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通过对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的调节而实现的。
产热过程自不待言,散热过程则主要赖于皮肤(现代研究表明,皮肤散发的热量约占人体总散热量的84.5%)。
中医理论认为,卫气调节汗孔开合的功能正常,则出汗的有无与多少能正常调控,体温即得以恒定。
若卫气被遏(多缘于外邪袭表,邪遏卫气),汗孔闭塞,散热受阻,则郁而发热,采用解表发汗药,可使汗出热退,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意。
反之,若因故而汗出过多,散热过度,阳气外泄,可致“阳虚则寒”之证,甚至有阳脱寒厥之虑。
辅助呼吸:
肺合皮毛,皮肤上毛窍的正常开合,有辅助肺主呼吸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内经》称汗孔为“气门”,是因为其有“供气出入,辅助呼吸”之功。
古代医家注意到“皮毛属肺,肺多孔窍以行气,而皮毛尽是孔窍,所以宣肺气,使出于皮毛而卫外也”(《医经精义》)。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肺与皮毛均从外胚层发展而来,两者在胚胎学上有密切联系。
现代进化论观点也表明,对于比较低等的动物,皮肤的呼吸作用较为重要,肺正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适应内呼吸而产生的特化的“皮毛”。
(3)与脏腑经络的联系皮肤为肺之所合:
《素问·五脏生成》说: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后世医家沿其说而概言为“肺主皮毛”。
皮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肺输布精气以充养皮毛。
肺能将脾转输而来的水谷精气,向外输布至皮肤毫毛,使皮肤滋润,毛发光泽,故《素问·经脉别论》说:
“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若肺气不足,或肺阴亏损,无力布精滋养皮毛,可致毛发憔悴,皮肤枯燥。
《灵枢·经脉》所说的“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即是此意。
近年来,有关某些皮肤疾病(如银屑病、皮肤划痕症、玫瑰糠疹、光泽苔癣及脱发等)从肺论治而获一定疗效的临床报道时有可见,其理论依据即在于此。
二是肺宣发卫气以外达皮毛。
卫气具有滋养皮肤、抵御外邪和调节汗孔开合等功能。
而卫气有赖于肺气的宣发,才能布散至肌肤,发挥上述生理作用。
可以说卫气是肺与皮毛密切联系的中介物质。
肺与皮毛在生理病理上的诸多联系,多通过卫气而起作用。
如风寒袭表,肺气失宣,卫气势必不得发散,而见发热、恶寒、无汗等症。
若肺气虚弱,无力宣发卫气至肌肤,以致温煦、防御、固摄能力减退,而见肤冷畏寒、易感外邪、汗出较多等症。
三是皮肤作为屏障以抗邪护肺。
肺为“娇脏”,易受邪侵。
皮肤是抵御外邪入侵的主要屏障,有抗邪以防其侵袭“娇脏”的功能。
皮肤肌表为邪所客,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肺失宣发的症状,为临床所常见。
有鉴于此,有资料认为,外感咳嗽,病位虽在肺,治当重在表,使肺皮和合,抗邪外出,而咳嗽自愈。
此外,《素问·痹论》还指出: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
皮肤为正经分布所主:
《素问·皮部论》说:
“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可见十二正经在体表各有一定的分布、滋养、管辖范围,其与经脉本身在体表的循行部位相一致,这种皮肤的分布,即称“十二皮部”。
换言之,皮部即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因此,经络病变,可显于相应的皮部,临床可通过望皮部络脉的色泽变化,以诊察相应经络的疾病。
而皮部受邪,正气不足,病邪亦可乘虚进入相应的经络和脏腑。
故《素问·皮部论》说:
“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
”
2.肉
(1)形质结构肉,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
今人所说的肌肉,中医古籍中称为“分肉”。
肉居皮下,附着于骨骼关节。
肌肉膨大部位,称为〓。
肌肉的纹理间隙,称为“腠”,亦名“肌腠”。
分肉与分肉之间的凹陷,称为“溪谷”。
其中小者为“溪”,大者为“谷”。
溪谷为人体气血津液汇聚之处,亦是经络穴位所在之部。
故《素问·气穴论》说:
“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
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大气。
”并有“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之谓。
(2)生理功能肌肉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保护内脏:
《灵枢·经脉》说:
“肉为墙”,意为肉起着屏障作用,可保护内在脏器。
当有外部强力作用时,肉可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若肌肉瘦削无力,则内在脏器及骨骼关节即容易因外力作用而受损伤。
再者,作为肌肤间隙的腠理,既是人体气液流布的通道,又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
卫气充足,肌腠致密,邪不易入侵。
反之,邪易乘虚而入。
故若“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灵枢·五变》)。
2)进行运动:
机体正常运动,需肌肉、筋膜和骨节的协同作用。
其中肌肉正常收缩弛张,始能运动自如。
若肌肉因故而过于软弱或挛急,则势必导致运动无力或运动受阻,甚则出现四肢痿废不用或拘挛强直。
(3)与脏腑经络的联系肌肉与脏腑的关系中,以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
《素问·痿论》说:
“脾主身之肌肉。
”肌肉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清·张志聪在注释“脾主肉”时指出:
“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素问集注》)《太平圣惠方》亦说:
“脾胃者,水谷之精,化为气血,气血充盛,营卫流通,滋养身形,荣以肌肉也。
”这是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肌肉均需赖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濡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健壮。
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可致四肢困乏,不耐劳作,肌肉瘦削,甚至痿弱不用。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临床调治此类病症,健牌益气是重要一环。
近年来.有关“脾主肌肉”的实验研究方面,多利用“脾气虚证”动物模型,从与肌肉能量物质贮存、肌肉能量生成及肌肉能量代谢等有关的环节入手,探讨脾与肌肉的关系,取得了一些较有说服力的成果。
在临床研究方面,肌肉病变从脾论治而获显效的报道较多,大抵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面肌抽搐、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慢性肌肤溃疡等用健脾益气为主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的临床报道颇为常见。
二是肌肉运动以促进脾胃纳运。
适度地活动四肢肌肉,有促进脾胃受纳、运化的作用。
若过度安逸,缺少必要的肌肉运动,则脾胃功能容易呆滞不振,症见纳少、脘痞、腹胀、虚胖等。
《素问·痹论》所说的“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其机理或许也因肌病日久,不得运动,而致脾胃功能呆滞有关。
3.筋
(1)形质结构筋,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腱、韧带和筋膜。
《灵枢·经脉》说:
“筋为刚”,指筋为形体中一类坚韧刚劲的条束状组织。
筋附着于骨而聚集于关节。
所谓“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脏生成篇》),即指此而言。
因膝关节处集聚较多筋膜,故《素问·脉要精微论》又说“膝为筋之府”。
全身的筋按十二正经循行分布的不同,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合称“十二经筋”。
此外,《内经》中另有“宗筋”一名,其含义大抵有二:
一是指多条肌腱筋膜的集合汇聚之处,如《素问·痿论》说:
“宗筋弛张,发为筋痿。
”二是指男子的阴茎,如《素问·厥论》说:
“前阴者,宗筋之所聚。
”肝主筋,宗筋亦为肝所主。
(2)生理功能筋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两项。
连接和约束关节:
筋起着连接骨节肌肉的作用,并在骨与骨相衔处以筋膜加以包裹约束,形成关节,有利于骨节肌肉的相互联结与协同作用,保证了机体的正常运动。
临床上部分容易骨折、脱臼者,即与患者筋膜软弱弛纵有关。
主持运动:
机体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转侧,运动自如,除肌肉的收缩弛张外,筋在肌肉与骨节之间的协同作用是颇为重要的。
故《素问·痿论》说:
“宗筋之束骨而利机关也。
”若筋膜失养,痿软弛纵,可发为以运动无力为主症的痿证;筋膜挛急,拘急不舒,又可发为以肢体强直为主症的痉证。
(3)与脏腑经络的联系筋为肝所主: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肝主筋。
”筋与肝在生理病理上有诸多联系。
生理上,肝之气血濡养诸筋。
所谓“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素问·平人气象论》的经文,均强调肝之精气,布散至筋,以充养筋膜。
病理上,肝病不愈,易传及筋。
如肝之气血不足,筋膜失养,可致动作迟钝,屈伸不利。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即属此类病症。
他如肝风内动,多见动摇、震颤、抽搐等与筋有关的症状。
《素问·痿论》还指出: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
发为筋痿。
”此外,筋病日久,也可累及至肝。
其文献依据主要为《素问·痹论》听说的“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筋为十二正经所系:
全身的筋,按十二正经的循行分布,分为十二部分,分别接受相应正经气血的滋养、管辖,该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该部筋膜,使这一部位的筋膜成为该正经的“经筋”,如手太阴经筋、手阳明经筋等。
十二正经各有所属的筋,统称为“十二经筋”。
4.骨
(1)形质结构骨,即骨骼。
骨中有腔隙,内藏骨髓,故曰“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有二块或二块以上的骨借助筋膜等的连接,并保持适度活动机能的机关,称为关节。
通过众多关节,骨与骨之间相互连接,形成骨骼系统,构成躯体的总框架。
中医古籍中将骨分为脆骨和硬骨两类。
骨质较软的称为脆骨,骨质较硬而支撑力强的称为硬骨。
《灵枢·骨度》对人体骨骼的名称、形态、数量等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但古今对同一骨骼的命名不尽一致。
如颈椎,古称项骨;胸椎,古称背骨;肱骨古称?
骨;尺骨,古称正骨;桡骨,古称辅骨;股骨,古称髀骨;胫骨,古称〓骨。
也有古今名称相同的,如膝前之骨,均称髌骨。
(2)生理功能骨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撑人体:
《灵枢·经脉》说:
“骨为干。
”骨是支撑躯体、维持形体的总支架。
若肾虚精亏,髓衰骨弱,则支撑人体的能力减退,势必出现腰膝酸软无力,不耐久行久立等症。
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发生脊骨尤其是胸椎骨畸形,局部弯曲隆起,状如龟背(病名“龟背”)者,即不能维持正常体形,为佝偻病体征之一。
保护内脏:
重要器官,如心、肺、大脑等外部均有相应的骨骼连接成廓或壳,加以保护,避免外力损伤。
如头部的天灵盖(即顶骨)、山角骨(即颞骨)、凌云骨(即额骨)和后山角骨(即枕骨)互相连接成壳,以保护“髓海”。
协同运动:
肌肉和筋膜的收缩弛张,产生动力,进而促使骨节的屈伸或旋转等,表现出各种躯体的运动。
因此,在机体运动过程中,骨与骨组成的关节,起着支点支撑和具体实施动作等的重要作用。
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
“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
(3)与脏腑经络的联系骨与脏腑的关系中,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肾主骨。
”在生理上,肾藏精,精能生髓,髓以养骨,故骨髓的生长、发育、修复等,均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滋养。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的肾“其充在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肾生骨髓”,均说明肾中精气充盈,才能充髓养骨。
病理上,肾虚精亏,多可累及于骨。
如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迟立迟走等,多为肾中精气未实之故;老人骨质疏松,脆弱易折,或骨折后不易愈合等,为肾中精气渐亏之象。
此外,《素问·痿论》还指出: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据上述认识,临床对骨软无力,或骨脆易折,或骨折后难以愈合者的中医治疗,多从补肾填精为主或为佐入手。
此外,骨的病变,日久不愈,也可累及于肾。
《素问·痹论》说:
“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
近年来,有关“肾主骨”的临床研究发现,在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同种肾移植以及其他能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疾病.往往引起骨营养不良。
可引起骨质软化症、纤维性骨炎或骨质硬化症,统称之为“肾性骨病”。
而许多骨病亦可波及肾,影响肾的正常功能。
如发现男性青年骨折后,易出现频繁遗精;老年人骨折后,常发生二便失禁;女性骨折后,多出现月经不调。
这些症状正是骨病及肾所致。
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骨髓炎和骨髓瘤等,又是肾脏淀粉样变最常见的诱发因素。
关于肾与骨联系的物质基础的研究,一般认为肾能调节血钙、血磷的浓度,对钙磷代谢起着主宰作用,从而作用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及骨质的疏密坚脆。
且中医学的“肾”,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等生理功能,它们分泌的激素,也可以直接促进钙的沉积,促使骨基质的增多或成骨细胞的活跃、干骺的愈合等。
近年来尚有不少“肾主骨”理论的实验研究论文发表,取得一些较有说服力的成果,为宏观与微观的研究相统一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此外,齿与骨同出一源,故《诸病源候论》说:
“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
”叶桂《温热论》谓“齿为骨之余”。
意为齿由骨之余气积聚而成。
因肾藏精主骨,故牙齿亦由肾中精气所充养。
牙齿的生长发育或枯槁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故又有“齿为肾之标”之说。
牙齿的生长状态及坚固与否,是肾中精气盈亏的表象之一。
临床上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或成人牙齿松动早脱,均与肾精未充或渐衰有关。
5.脉
(1)形质结构脉,即血脉,也称脉管、脉道、血府,为血气运行的通道。
《内经》中已记载搏动的血脉,并取名为“动脉”。
《素问·三部九候论》有“两额之动脉”、“两颊之动脉”、“耳前之动脉”的记述。
《灵枢·血络论》则注意到针刺血脉,有的“血出而射”,有的“血少黑而浊”,这显然是对动、静脉差异的直观描述,说明对此已有一定认识。
血脉是一个相对密封的管道系统,其遍及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行于肌肤皮毛之间,内走于脏腑体腔深处,形成一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结构。
(2)生理功能脉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运行血气:
脉是运行血气的管道,主司输送血气,使其流行于全身,故明·李时珍《濒湖脉学》称脉为“血之隧道”。
若脉道通利,则血行流畅;脉道瘀滞,甚或阻闭,则血行不畅而出现血瘀等病理状态。
约束血行:
脉有约束血行的功能。
《灵枢·决气》说:
“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张介宾《类经》对此解释说:
“壅遏者,堤防之谓,犹道路之有封疆,江河之有涯岸。
”可见,脉,一可防止血液逸出而避免出血;二可规定血流方向,使之布达所需之处。
若因火热之邪、外力作用或气虚失固而损伤脉道,势必出现出血倾向。
反映全身生理病理状态:
脉为血之府,与心连贯,心气心阳推动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脉中血行又归脾所统,归肝所藏,且赖肺气以助心行血,通过百脉灌注脏腑;肾精又能化血而不断充养血脉。
所以五脏均与血脉密切相关,且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故人体气血阴阳和脏腑状况均可显现于脉。
当发生疾病时,各种病理因素均能影响脉气,反映出不同的病脉,这便是中医以诊脉来判断全身生理病理状态的理论依据,也是临床注重脉诊的主要缘由。
(3)与脏腑经络的联系脉与脏腑的关系中,与心、肺的关系最为密切。
脉为心所主:
《素问·痿论》说:
“心主身之血脉。
”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行的功能。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首先有赖于心之阳气的推动和心之形质的无损。
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或心脏有损,易致脉象虚弱无力,涩滞不畅,甚或结代等。
故脉象的状态首先体现着心气的盛衰,并能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
此外,脉病日久,也可累及于心。
如脉道因瘀血、痰浊等内阻而滞涩不畅,或因气虚、血热等影响而导致约束血行的功能障碍,终可累及于心,而出现心血瘀阻、心阳失展或心血不足等症。
故《素问·痹论》说:
“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
百脉朝会于肺:
“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而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吐故纳新,进行清浊交换,然后经肺气的宣发肃降,将血液再输布于全身的过程。
这一理论强调肺对心主行血功能有辅助与促进作用。
故有“心肺在上,主脉气也”(《普济方·脏腑总论》)的说法。
有学者认为:
“肺朝百脉”之论,是对血液循行、血液流态、血脉运动和脉管调节作用的高度概括。
其现代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气血理论为依据,强调肺对血液循行的调节推动作用;二是直译为“肺使百脉如潮”,强调肺能使百脉之气血如潮水般有规律地运行;三是结合肺内凝血与抗凝物质,强调肺对血液流态的调节作用;四是结合血管活性物质,强调肺对脉管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强调“肺朝百脉”理论在病机分析、疾病诊断及治疗意义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的论文、报道颇为多见,表明该理论受到普遍重视。
血脉与经脉、络脉(合称经络),虽同名为“脉”,但在概念及实际所指方面应有一定区别。
脉,原写作脈,先秦时又作衇等,皆取〓为部首。
〓,《说文解字》释为“水之斜流”。
后世注为“水之永长流也”。
先秦学者认为天有天脉,以利星象之运;地有地脉,以畅江河之流;人有人脉,以利血气之用。
体现出人同天地一理的思想。
先秦古人在行“导引吐纳”时体验到循经感传现象,认为是在脉中循行,故在反映战国早期经络描绘的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阴阳十一脉”等说法。
又加上有些经脉(如肺经)部分地与血脉(桡动脉)平行,脉搏比循经感传现象更显而易见,故后世将“经络”与“脉”混用现象颇为普遍。
事实上,中医学先有“脉”的概念,且明确认识到脉是运行血液的,故《内经》有“脉者,血之府也”的确定说法。
而经络理论,是秦汉医家为解释感传现象,参照当时的水利工程学理论所构筑的。
经络与血脉的概念不同,起源不同,所描绘的对象不同。
《汉书·艺文志》将“血脉”和“经络”分别而列,即是明证。
有鉴于此,本节所言之“脉”,是指血脉、血管,而出现“经脉”、“络脉”、“奇经八脉”等字样时,则指经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皮肉 筋骨 解剖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