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新白杨沟煤矿水害应急预案修订.docx
- 文档编号:2634102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01.73KB
鸿新白杨沟煤矿水害应急预案修订.docx
《鸿新白杨沟煤矿水害应急预案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新白杨沟煤矿水害应急预案修订.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鸿新白杨沟煤矿水害应急预案修订
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公司
鸿新建设集团白杨沟煤炭有限公司项目部
煤矿水害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总则
1、我矿地表水和地质构造形成充水条件的通道水源和暴雨形成洪水时会给矿井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水害风险程度分析的基础上,为了确保矿井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制定本预案。
2、我矿现为停产矿井,准备改扩建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矿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文件精神的要求,制定本专项预案。
3、本预案是根据矿井目前安全生产状况,结合实际编制的,以后随着矿井实际安全生产状况,应及时加以修改和补充完善,使之真正起到水害应急处置的作用。
第一节编制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及《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搞好矿井的安全生产,达到防止水害事故发生,一旦发生水害事故时,能有效防止事故的扩大,迅速启动本预案和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抢救遇险人员,将事故损失减到最低程度,同时能尽快恢复矿井生产为目的。
第二节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法》
2、《煤炭法》
3、《矿山安全法》
4、《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规定》
5、《煤矿安全规程》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7、《煤矿防治水规定》
8、《矿山救护条例》
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0、《煤矿生产地质报告》、《改扩建工程设计》
11、本矿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等。
第三节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煤矿井下水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
第四节体系构成
1、本预案包括井下水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是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为框架,综合预案为主体,专项预案为现场处置的具体体系构成。
2、本专项预案主要是井下水害事故处置,只做危险源的分析预测,专项预案也可同综合预案合并实施。
3、事故现场处置体系包括矿各科队、班(组)长、安全员等参加,负责水害事故现场直接处置的组织、指挥。
4、应急保障
(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物资,做到应急物资有保障,通信、运输畅通。
(2)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3)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保证维简费、安全费用足额提取和使用;
(4)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以工会为主体成立相应的日常工伤管理小组。
第五节工作原则
1、预案立足充分调动全矿职工的积极性,力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指挥机构精炼,现场处理准确无误、安全高效,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理念;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将日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
第二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概况
一、交通位置
煤矿位于呼图壁县西南56km处白杨沟河中上游西边,行政区划属呼图壁县雀儿沟镇管辖。
由乌鲁木齐市
—伊宁市312线国道从大丰镇向南(经雀尔沟镇)68km即可到达井田,其中大丰镇至雀儿沟镇约38km为沥青路面,雀儿沟镇至规划矿区约23km为砂石路面,矿区至外部仅有一条原林场修的盘山简易公路,路窄道险,交通不便。
矿区交通位置图
二、气象及地震
井田位于天山北坡,受山区气候的影响,矿区气候较湿润,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
据呼图壁河水文观测站的资料,1994年降水量为421.5mm,4~10月份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在31.4mm~85.7mm间,年蒸发量为1317.1mm;年平均气温5.4℃,7~8月最高,最高气温达34.1℃,元月份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3.9℃。
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封冻,次年4月中、下旬解冻,白杨沟内风力不大,一般3~4级,最大冻土深1m。
井田位于沙湾县—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地震带上。
据新疆地震局资料,本世纪近百年间临近区50km范围内共发生≥MS4.7级的中、强震14次,其中1906年玛纳斯县境内MS八级大地震曾造成巨大破坏,故本区是地震多发区。
三、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天山北麓的低中山区,地形复杂,山势陡峻,白杨沟河近东西向横贯矿区南部,强烈切割岩层。
白杨沟河南为松树林带,沟北为陡峻的哈拉巴斯陶特力斯嘎山脊,沟底至山脊顶部坡角达30°以上,部分地段为陡崖。
井田最高处在矿区西部海拔+2256.4m,最低处为白杨沟河底,矿区井口一段河底标高+1693m,三个井口地表标高+1696m至+1698m,高出河面3-5m,并砌筑防洪堤,河流洪水对井口威胁不大,地面主要防备山洪暴发,冲没井口,因此在雨季期间,加强防洪措施。
四、煤层与煤质
(一)煤层
1.含煤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均分布于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地层中,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及含煤性变化规律,该组地层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性段,依据工程控制情况,将三个岩性段含煤情况,现分述如下。
(1)西山窑组上段(J2x3)
矿区内地层厚度106.79m~183.71m,基本不含煤。
(2)西山窑组中段(J2x2)
矿区内地层厚度53.44m~120.80m,平均101.78m;0.3m以上煤层4~6层,累计厚度3.0m~7.62m,平均可采5.25m,其中可采煤层3层,编号为B5、B6、B7。
(3)西山窑组下段(J2x1)
本段地层厚度117.32m~170.04m,平均138.12m;见0.30m以上煤层5~9层,累计厚度24.93m~33.05m,平均30.21m。
其中煤层6层,编号由下而上为B1、B21、B2、B3、B41、B42,编号煤层均可采,平均可采总厚28.41m。
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西山窑组三个岩性段含煤性由下而上越来越差,下段最好,中段较差,上段基本不含煤。
2.可采煤层
井田共含煤层9层,由上而下为B7、B6、B5、B42、B41、B3、B2、B21、B1,其中上部B7~B3煤层全部火烧,
(1)B2煤层
地表露头已火烧。
全层厚度2.41m~4.94m,平均3.32m。
可采厚度2.41m~3.45m,平均厚度2.90m。
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矸,夹矸厚度1.68m,夹矸岩性为粉砂岩。
属稳定的全区可采中厚煤层。
B2煤层与B21煤层的层间距12.12m~12.98m,平均12.55m。
(2)B12煤层
地表露头已火烧。
ZK101孔该层煤火烧,全层厚度2.42m~4.05m,平均3.11m。
可采厚度2.42m~4.05m,平均厚度3.11m。
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
属稳定的全区可采中厚~厚煤层。
(3)B1煤层
地表露头已火烧。
中ZK101孔该煤层火,烧尚残余孔厚3.91m,全层厚度8.97m~11.87m,平均10.38m。
可采厚度8.0m~11.87m,平均厚度10.11m。
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一层夹矸,夹矸厚度0.28m,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
属稳定的全区可采巨厚煤层。
(二)煤质
1、煤的工业分析
各煤层煤岩组份大致相同,以暗煤为主,次为亮煤,少量镜煤,呈暗淡无光状,断口以贝壳状为主,节理不明显,条带状结构,层状—块状构造,煤岩类型为半暗型。
井田煤层主要为31号不粘煤或21号不粘煤,局部含41号和42号长焰煤。
可满足动力用煤和民用煤的需要,还可做为炼油用煤。
五、地层
井田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三工河组(J1s)、西山窑组(J2x)及第四系(Q4),现由老到新将各地层单元主要特征分述如下:
1.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
仅出露于井田内南侧河谷中,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互层夹灰白色粗砂岩、中砂岩,含湖相动植物化石碎片。
控制地层厚度40m,与上覆地层西山窑组(J2x)整合接触。
2.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
出露于井田中部、南部及北部部分地区,为含煤地层,井田范围内含九层煤,其中主要可采煤层7层。
钻孔控制该组地层厚度为388.73m~422.32m,井田范围内该组厚度变化不大,与下伏三工河组整合接触。
通过矿区勘探工作,同时利用已有《呼图壁县白杨沟煤矿详查报告》、《新疆鸿新建设集团白杨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补充生产地质报告》对井田内西山窑组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及含煤性变化规律,将该组地层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性段,各段特征如下:
(1)西山窑组下段(J2x1)
该段为井田内主要含煤段,出露于井田中南部,地表露头均火烧,呈红褐色、砖红色烧变岩条带。
地表被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坡积物覆盖。
总体岩性为灰色,灰白色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煤层互层夹泥岩、炭质泥岩薄层。
含编号煤层6层(B
24、B14、B3、B2、B12、B1)均可采,控制可采厚度28.41m。
工程控制该段地层厚度117.72m~170.04m,平均厚138.12m。
其底部以一厚层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与三工河组接触,呈整合接触关系。
(2)西山窑组中段(J2x2)
在井田中部出露,为西山窑组次要含煤段。
煤层露头地表火烧形成砖红色条带。
总体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灰白色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与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含炭泥岩、炭质泥岩、煤层。
工程控制该段地层厚度为111.90m~120.89m,平均厚度117.89m。
编号煤层3层(B7、B6、B5),3层编号煤层均可采,控制可采厚度5.25m。
以B4煤层顶板的一套含砾粗砂岩为J2x1与J2x2的界线,整合接触。
(3)西山窑组上段(J2x3)
在井田北部出露,该段地层控制厚度106.79m~183.71m,平均厚度154.38m。
不含可采煤层。
与中段(J2x2)为一套粗砂岩分界,整合接触。
3.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砂砾层(Q4pal)
分布于白杨沟河河谷两侧,为现代河床冲洪积砾石层,灰白色、浅灰色砾石、砂混杂堆积,厚度14m~18m。
4.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Q4edl)
分布于白杨沟河两岸山坡上,主要为浅黄色砂土、砾石等,地表有少量腐植土层植被,厚约4m~7.07m。
六、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一)瓦斯
根据呼图壁县煤炭工业管理局2012年2月16日“呼煤管字[2012]80号文关于新疆鸿新建设集团呼图壁县白杨沟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的审查意见”,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65m2/min,相对瓦斯涌出量3.26m2/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55m2/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2.76m2/t,瓦斯等级为瓦斯矿井。
(二)煤尘
根据鉴定报告提供资料:
各煤层煤粉的火焰长度在<100~>400mm间,平均>348mm,扑灭火焰所需的岩粉量为65%~85%,平均为78%;试验结果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三)煤的自燃倾向性
井田内个煤层,均属自燃着火的煤。
采矿证范围内其它煤层都已火烧。
(四)地温
通过ZK101孔和矿井井巷掘进工程调查,该井田属地温异常区。
主要是煤层火烧引起地温异常。
(五)火烧区
采矿证范围内各煤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火烧,但火烧程度控制不足。
(六)煤层顶、底板
井田内煤层顶底板岩性基本相同,依据采样测试,其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为软弱-半坚硬岩石。
第三节、开采现状
一、矿井开拓
(一)开拓方式
现井田内主要开采B1煤层,煤层倾角在10°以下,煤厚平均9.3m左右,矿井采用主副斜井开拓,分一个水平一个采区上山开采。
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本矿井为2009年底完成9万吨/年技改工程,现井筒以东+1588m水平以上基本已采完,2011年由于多种原因未生产,停产至今。
主斜井:
井口坐标X=4849073.994m,Y=29455323.765m,Z=+1696.330m,a=174°2'22",井筒倾角17º左右。
井底标高+1588m水平,井筒斜长365m,净断面积为8.61m2,半圆拱断面,净宽3.0m,料石砌碹支护及锚喷支护,现装备1000mm带宽的带式输送机,布置排水、消防洒水管路以及台阶和扶手。
副斜井:
X=4849085.335m,Y=29455359.542m,Z=+1696.071m,a=173°32'01",井筒倾角19º,井底标高+1588m水平,井底车场形式为平车场,井筒斜长338m,净断面积为11.5m2,半圆拱断面,净宽4.2m,料石砌碹支护及锚喷支护,采用绞车提升,井筒内现铺设轨距600mm、30kg的轨道。
布置动力、通讯电缆以及台阶和扶手。
斜风井:
X=4849044.64m,Y=29455290.245m,Z=+1698.440m,a=169°37'17",井筒倾角18º,井底标高+1588m水平,井筒斜长342m,净断面积为7.54m2,半圆拱断面,净宽2.8m,料石砌碹支护及锚喷支护。
二、提升系统
(1)主斜井采用皮带运输机方式,型号为DTL100/35/2×110。
(2)副斜井原采用绞车型号JTP-1.6×2,功率132kw。
现更换为河南洛阳九亿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JKZ-3/20,功率500kw。
三、通风系统
(1)、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进风井有2个,分别是:
主斜井、副斜井。
回风井1个,为斜回风井。
(2)、矿井主要通风机型号FBCZ-4-№13A,功率55kw,风量范围20-46m3/s,风压范围220-1200Pa。
共有两台,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
四、排水系统
(1)根据地质报告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727m3/d,最大涌水量为
2608m3/d,现矿井实际排水量约500m3/d。
(2)矿井在+1588m水平建有主副水仓,水仓容量1000m3,三台水泵型号为D155-67×3,其中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二趟排水管路型号为Φ108mm无缝钢管。
五、井下供电
矿井用电由雀尔沟镇10KV变电所供给,另备有发电机解急需之用。
电压10KV,在+1590m水平井底车场设有井下变电所,电源引自地面变电所,下井电压为10KV;井下各用电点不同电压等级的负荷引自井下变电所,井下电压等级660V、127V、36V。
六、采掘工作面
矿井采掘工作面目前尚未有。
七、采煤法方法
根据改扩建设计方案,采煤工作面选用ZF5800/17/2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及配套ZFG7200/19/30过渡支架,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
后退式开采,全部自然垮落管理顶板。
第三章、危险源与应急能力
第一节、危险源
一、地面
1、主要是大气降大到暴雨时,形成的洪水通过地面塌陷坑、裂隙渗入井下。
2、洪水特大时,形成山洪,可能从井口泻入井下。
3、地面其它自然裂隙通道,对井下形成充水条件断层涌水和老空水。
二、井下
1、地面洪水渗入井下后,形成老空水。
2、洪水通过充水条件的通道,产生的地质构造水源。
第二节、应急能力
1、受洪水灾害影响到井下工人的安全时,立即通知井下全部人员迅速撤离升井。
2、地面井口高于白杨沟河,洪水淹井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
3、当洪水威胁到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时,立即通知全部人员撤离升井。
4、我矿有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以调度中心为主的安全生产指挥系统。
5、按照《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执行各自的分工职责。
6、由矿辅助救护队,完成救护工作。
7、与昌吉州矿山救护大队签定了救护协议。
8、矿内通信系统做到信息畅通,指挥有序。
9、从以上应急能力,确定为IV级。
10、超过应急级别时,立即报告呼图壁县煤炭局和县人民政府,请求支援。
第三节、物资保障
一、地面
1、救护车一辆,铲车两辆,越野车两辆,四驱皮卡车一辆,井下
紧急排水潜水电泵132KW三台,探水钻两台。
2、备有麻袋500条,红砖两万块,黄土100立方。
3、其它防洪救险物资若干。
4、成立应急救援大队,抢险人员50人。
二、井下
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在井下+1590m水平运输大巷消防材料库,储备足够的器材必要的救灾装备、物资。
第四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了预防和控制水害事故的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企业财产损失,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统一指挥水害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第一节组织体系
为了迅速有效地应急处置水害事故,抢救遇险人员,控制事故的灾变程度,尽快恢复生产,煤矿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现场救援队伍。
总指挥:
矿长
副总指挥:
总工程师
成员:
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矿长、各副总以及生产调度室、生技通安机运科室负责人、辅助救护队长、办公室主任、保卫科长。
矿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
第二节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矿井发生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和指挥部成员接到调度室通知后,必须立即赶赴应急救援办公室,了解事故情况,及时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置水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达之前,由总工程师代理指挥。
(二)应急救援组成:
1、矿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由总工程师兼任。
2、办公室成员:
安监科长、生技科长、通防科长、机运科长、调度室主任、行办主任。
3、应急救援办公室下设井下现场应急指挥部,地面后勤保卫。
(三)矿应急救援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矿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灾变和救援工作进展的具体情况,及时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保持与井下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正常联系,传达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
3、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及时调动矿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并根据水害救灾进展情况和实际需要调配矿上的应急救援资源,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4、及时提供有关应急救援技术资料;协调矿医疗救护工作。
5、调用矿上一切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确保应急救援决策的正确与及时。
6、在水害事故有扩大的危险时,已有救援力量不足,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及时协调矿内各方力量及设备的增援。
7、按程序立即向呼图壁县煤炭局和人民政府请求支援,做到应急预案的及时衔接。
8、完成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现场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1、现场应急指挥由安全副矿长担任。
2、成员:
辅助救护队队长,安监科长、安全员、机电人员。
(五)根据水害事故情况,为了便于指挥和现场抢救工作的有序协调,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7个救灾小组:
1、技术专家组
(1)、组长:
由总工程师兼任
(2)、成员:
技术科工程技术员
(3)、迅速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及图纸,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供抢险救灾使用。
2、通讯供电组
(1)组长:
由机电矿长兼任
(2)成员:
机电科长、电钳工
(3)熟悉井下供电线路,提供井下供电系统图。
(4)确保井下通讯畅通。
3通风组
(1)组长:
由通防副总兼任
(2)成员:
通防科长及通风、瓦检、安全员、主扇工
(3)负责通风工作,确保风流稳定、可靠。
(4)负责气体检查,保证安全。
4、安全撤退组
(1)组长:
由当班带班矿领导兼任
(2)成员:
安全员、瓦检员
(3)按现场指挥部的要求,组织工人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并负责清点人数,及时向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
(4)负责井下各班组撤退前,切断全部电源。
5、抢险救灾组
(1)组长:
由辅助救护队队长兼任
(2)成员:
辅助救护队队员
(3)根据指挥部制定的水害救灾方案,进行井下抢险救灾,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抢救。
6、保障组
(1)组长:
由办公室主任兼任
(2)供应水害抢险救灾所需要的物资、设备,保质保量及时到位。
(3)负责救援人员的食宿安排。
(4)安排医疗救护工作。
7、保卫组
(1)组长:
由保卫科长兼任
(2)成员:
保卫人员
(3)负责水害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保证井口附近无火源。
(六)应急组织机构图
(七)各单位及人员的职责表
单位或人员
主要职责
矿长
事故抢救的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等的协助下,研究制定灾区人员救援和事故处置方案,是抢险救灾的主要责任者。
矿总工程师
承担事故抢救的技术责任,为矿长的助手,在矿长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人员救援和事故处理救援计划
生产、安全矿长
根据确定的救援计划,负责组织处理事故必要的资源供给,调集所需的各种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
救援应急
办公室主任
负责应急办公室的一切管理工作;负责信息的采集、传输和下达,根据确定的应急计划和矿长的命令协助副矿长直接调配必要的资源,调集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确保启动相应响应级别预案的顺利实施
矿山护队长
具体负责救援计划的执行,指挥救护队,辅助救护队救援的具体行动,完成事故现场侦察,完成对灾区受灾人员的救援工作和事故处理工作及主要的生产恢复工作等,
矿事故应急
救援指挥部
负责拟定救援方案,根据矿井灾区具体情况决策启动相应响应级别预案,指挥抢救遇险人员,控制事故灾变程度,进行有效地抢险救灾,尽快恢复生产。
现场应急
指挥部
根据矿应急指挥部确定的应急预案,结合事故灾变的具体情况,直接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矿应急救援
办公室
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管理,根据事故灾变和救援工作进展的具体情况,及时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和向下级传达指挥部的命令。
保持与井下应急现场正常联系,确保下情上报,上情下达。
根据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及时调动矿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救援资源,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调用矿上一切应急救援技术、基础与信息资料,确保指挥部应急救援决策有依据,做到决策正确与及时。
在事故灾变有扩大的危险时,已有救援力量不够、资源不足时,及时向指挥部上报,实施协调矿内各方力量及设备的增援。
技术专家组
负责组织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灾害和处理计划》,结合所发生事故的性质及救护队侦察井下灾情的实际情况,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并确定相关人员检查、落实。
第三节联系方式(见附表)
第四节响应分级
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事故造成30人以上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启动I级响应。
2、发生特大死亡事故,死亡造成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启动Ⅱ级响应。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上9人以下死亡,启动Ⅲ级响应。
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事故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启动Ⅳ级响应。
第五节信息报告
井下发生水害时,发现事故的第一人,立即通过电话报告矿调度室和井下,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矿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接到报告后,一方面召集指挥部成员和辅助救护队,另一方面通知救护队,并在5分钟之内上报呼图壁县煤炭局和县人民政府,上报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发生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及现场情况、人员伤亡和撤离情况等。
第六节预警行动
井下一旦发生水害,及时向调度室报告,调度室立即报告矿长,启动预案,有关人员相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归纳起来,预警行为为:
任何人发现灾害时,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向矿调度室报告情况,当调度室接到报告时,立即向矿长报告和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通知受灾地区及受影响地区的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采取相应行动防止水害事故扩大的措施。
第七节应急结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杨 煤矿 水害 应急 预案 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