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练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6339542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29.89KB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docx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练习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
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 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A.国际经济活动 B.国际经济关系
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 )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二、判断改错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
( )
2.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 )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 )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二、判断改错题
1.×。
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
2.×。
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
3.√。
4.×。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 )
A.比较优势理论 B.贸易差额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2.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 )
A.发展本国工业 B.发展本国航运业 C.追求贸易顺差D.对外贸易垄断
3.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4.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 )
A.绝对优势 B.比较劣势 C.绝对劣势 D.比较优势
5.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
A.乙国进口小麦 B.甲国出口布 C.乙国出口布 D.甲国出口小麦
6.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约翰·穆勒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7.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
A.贸易差额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
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B.技术水平差异C.需求强度差异D.商品价格差异
9.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
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 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10.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
A.发达国家之间 B.发展中国家之间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二、判断改错题
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
( )
2.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 )
3.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 )
4.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 )
5.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 )
6.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 )
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说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 )
8.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 )
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
( )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
1.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1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
请回答:
(1)两国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什么?
(2)国际交换比小麦:
布=4:
4,两国各获利多少?
2.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3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
美国工资率6美元/天,英国工资率1英镑/天;如果汇率为1英镑=2美元时,请回答: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出口什么产品?
六、综合分析题
1.美国的服装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但美国却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这是为什么?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B 5.B 6.B 7.C
8.A 9.D 10.C
二、判断改错题
1.√。
2.×。
将“所有产品”改为“制成品”。
3.×。
将“贸易差额理论”改为“绝对优势理论”。
4.√。
5.√。
6.×。
将“绝对优势理论”改为“比较优势理论”
7.×。
两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效率相同时不会发生互利贸易。
8.×。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除了比较优势例外情况,任何国家参与自由贸易均可获利。
9.×。
更接近大国封闭条件下国内价格。
因为两国间的贸易量不足以对大国国内供求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
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
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绝对优势更大或绝对劣势更小,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生产上效率更低(具有绝对劣势)时,两国应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这样,各国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地利益,国家财富增加。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产品。
这样分工的结果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两国产品的产出会增加,通过贸易分配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利。
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二者均以生产成本的差异作为互利贸易的基础;
(2)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情形。
区别:
(1)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两国间成本的绝对数量,分析贸易双方各具绝对优势的特殊情形;
(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两国劳动成本的相对数量,分析一方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方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的双方贸易。
五、计算分析题
1.
(1)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小麦;英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布。
(2)美国多得3单位布;英国多得2单位小麦。
2.
(1)美国应出口小麦,英国应出口布。
六、综合分析题
1.在考虑货币因素情况下,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未必具有出口优势,即各国工资率水平和汇率水平差异可能导致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国家不具有出口优势。
如果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低于美国,或者两国本币汇率存在低估,抵补两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可能导致中国生产的服装价格低于美国,则美国就会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 )
A.要素丰裕度 B.劳动效率 C.生产成本 D.要素价格
2.生产要素禀赋是指( )
A.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绝对量 B.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相对量
C.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绝对量 D.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相对量
3.中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 )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无法确定
4.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供需结构不平衡B.劳动生产率差异C.商品价格绝对差异D.技术掌握程度差异
5.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要素供给不同 B.商品价格差异 C.商品成本不同 D.要素价格不同
6.生产要素价格国际均等化是( )
A.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B.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C.现实中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 D.后来被里昂惕夫验证了其正确性
二、判断改错题
1.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应进口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
( )
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国际贸易的大部分应该发生在工业品生产国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
( )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研究的是要素价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
4.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说明国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 )
5.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
( )
6.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某一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 )
7.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差别越大,发生贸易的机会越多,贸易量也越大。
( )
8.里昂惕夫将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大量进口这些产品,因而人为地增加了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 )
9.里昂惕夫在验证工作中所定义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
( )
三、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 2.要素丰裕度 3.要素密集型产品
四、简答题
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
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五、计算分析题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
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
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
分析:
(1)哪个国家为资本丰裕的国家?
哪个国家为劳动丰裕的国家?
(2)在A、B两国中,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需求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
哪个国家会出口食品?
六、综合分析题
1.“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
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
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
”分析:
(1)可以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什么理论分析上面这段话?
(2)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为什么?
2.美国劳工运动一直支持政府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
从工会利益角度看美国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这一政策是否合理?
为什么?
从国家利益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
为什么?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6.B
二、判断改错题
1.×。
将“进口”改为“出口”,或将“丰富要素”改为“稀缺要素”。
2.√。
3.×。
将“要素价格”与“国际贸易”对调。
4.×。
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改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5.√。
6.×。
将“下降”改为“上升”
7.√。
8.√。
9.×。
将“人力资本”去掉。
三、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
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
2.要素丰裕度:
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他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他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3.要素密集型产品:
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来划分产品种类,是一个相对概念。
四、简答题
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
(1)产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2)产品生产成本不同是国际贸易生产的必要条件(3)产品成本不同是由要素价格不同决定的;(4)要素价格不同是由要素供给不同决定的。
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齐名,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块基石。
要素禀赋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之上,二者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
但这两个理论有明显的差别:
(1)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内、国际贸易均是不同区域间的产品贸易,交换中的规律应该是相同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内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
(2)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要素禀赋理论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分析的出发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而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归结为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率差异上。
3.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主要说明国际贸易通过产品的国际流动对于要素价格的影响。
俄林认为,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产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就能减少各国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它不仅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产品价格差异,而且可能消除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即消除各国间同种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和一国国内不同要素价格差异。
5.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里昂惕夫采用投入-产业分析法考察美国的贸易结构和进出口产品主要生产要素比例关系,由于当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富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而实际验证的结果是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五、计算分析题
(1)由于160/100大于120/80,所以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B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
(2)由于生产衣服的资本和劳动比为1/3,生产食品资本和劳动比为2/2,1/3小于2/2,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食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3)设生产服装和食品分别为x,y
对于A国,x+2y=1003x+2y=160 解得 x=30y=35
对于B国,x+2y=80 3x+2y=120 解得 x=20y=30
(4)A国出口服装,B国出口食品。
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而衣服相对于食品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A国出口衣服,进口食品。
同理,B国会出口食品而进口衣服。
六、综合分析题
1.
(1)可以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这一观点。
(2)不赞同。
原因是要素禀赋理论中的要素丰裕程度是指相对丰裕,不是绝对丰裕,再小或贫穷的国家也能找到相对丰裕的资源,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
2.
(1)从工会利益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合理的。
因为工会代表工人的利益,而从不发达国家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导致美国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失业;
(2)从国家利益看是不合理的。
因为美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不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比较劣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应该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而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发达国家进口,以满足美国消费者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
第八章 保护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汉密尔顿认为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手段是( )
A.贸易壁垒 B.出口补贴 C.关税 D.进口配额
2.李斯特认为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本国生产力 B.发展本国工业 C.降低工业成本D.提高工业竞争力
3.李斯特认为对幼稚工业保护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
A.20年B.25年C.30年D.40年
4.标志自由贸易学派与保护贸易学派完全形成的理论是( )
A.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理论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D.国内市场失灵理论
5.以未来预期利润折现与扶持成本相比来确定幼稚工业的标准是( )
A.穆勒标准 B.坎普标准 C.小岛清标准 D.巴斯塔布尔标准
6.考虑外部规模经济的确定幼稚工业的标准是( )
A.穆勒标准 B.巴斯塔布尔标准 C.坎普标准 D.小岛清标准
7.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保护对象是( )
A.幼稚工业 B.制造业 C.衰退的垄断产业D.战略性产业
8.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保护目标是( )
A.扩大企业规模B.提升企业竞争力C.加强企业垄断能力D.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9.贸易条件恶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必须实施( )
A.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B.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C.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D.战略性贸易政策
二、判断改错题
1.资本市场不完善是一国保护幼稚工业的前提条件之一。
( )
2.幼稚工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的工业。
( )
3.美国在19世纪通过保护关税政策成功发展本国制造业。
( )
4.李斯特主张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
( )
5.李斯特认为贸易保护的对象为工业。
( )
6.按照李斯特的观点,当一国处于农工时期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 )
7.李斯特认为对生活必需品需要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护。
( )
8.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增加越多,对外贸易乘数越小,国民收入增加越少。
( )
9.从保护性质来说,超保护贸易理论主张防御性地限制进口。
( )
10.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上,因而保护贸易政策最优。
( )
三、名词解释
1.幼稚工业 2.对外贸易乘数
四、简答题
1.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幼稚工业理论存在的问题。
3.简述凯恩斯关于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
4.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第八章 保护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B 5.D 6.C 7.C
8.C 9.A
二、判断改错题
1.√。
2.×。
加上“具有潜在优势的工业”。
3.√。
4.×。
将“贸易保护”改为“自由贸易”。
5.×。
将“工业”改为“幼稚工业”。
6.×。
将“自由贸易”改为“保护贸易”。
7.√。
8.×。
将“多”改为“少”,或将“小”改为“大”,将“少”改为“多”。
9.×。
将“防御性地限制进口”改为“对国外市场进攻性扩张”。
10.×。
将“保护贸易政策”改为“自由贸易政策”。
三、名词解释
1.幼稚工业:
经济落后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工业。
2.对外贸易乘数:
国民收入的变动额与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贸易收支变动额之比。
四、简答题
1.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要内容。
(1)结合具体国情选择贸易政策;
(2)发展生产力是制定贸易政策的出发点;(3)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保护幼稚工业。
2.幼稚工业理论存在的问题。
(1)很难准确选择被保护对象;
(2)过早进入未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3)政府干预的前提是存在某种市场失灵;(4)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会造成潜在损失;(5)存在比关税更好的保护幼稚工业的工具。
3.简述凯恩斯关于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
(1)“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影响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
(2)贸易顺差和逆差与一国经济盛衰有很大关系;(3)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本国保持贸易顺差。
4.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当一国出口产品时,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引起出口产业部门消费增加,进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收入增加,就业增多,如此反复下去,国民收入增加量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
反之亦然。
因此,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即贸易顺差能增加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就业与国民收入增加量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贸易逆差则相反。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古老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
A.反倾销 B.关税 C.出口补贴 D.进口配额
2.关税的最终承担者是( )
A.进口商 B.出口商 C.生产者 D.消费者
3.进口关税的直接承担者是( )
A.出口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进口商
4.以下不是关税特点的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有偿性
5.某国对某进口产品按价值征收10%关税,另加每公吨15美元,从征税方法看是( )
A.从量税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6.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是( )
A.进口税 B.出口税 C.过境税 D.选择税
7.A国对某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会导致该产品国内市场价格( )
A.上升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8.一国采取进口关税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 )
A.政府利益B.社会利益C.消费者利益 D.生产者利益
9.以下能缩小一国贸易逆差的方式是( )
A.提高进口关税 B.降低进口关税 C.本币升值 D.外币贬值
10.在关税分析中,生产者扭曲损失是( )
A.资源闲置损失 B.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C.国内价格下降损失 D.生产者剩余减少损失
11.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为(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确定
12.某国对进口服装和鞋分别征收10%和20%的关税,两个行业生产中分别需要原料纺织品和皮革,这些原料中的一半需要进口,该国对皮革征收了40%的进口关税。
该国对国内制鞋企业相对于服装企业保护率( )
A.高 B.低 C.相同 D.不确定
13.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可能进口商品实行直接进口数量限制的政策是( )
A.进口配额 B.进口关税 C.反倾销 D.自愿出口限制
14.A国规定每年从B国进口汽车不超过10万台,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 )
A.自愿出口限制 B.关税配额 C.进口配额 D.全球配额
15.一国对某产品实施进口配额政策会导致该产品国内价格( )
A.无法确定 B.减少 C.不变 D.上升
16.可能导致政策实施国财富向贸易对手国转移的政策工具是( )
A.进口关税 B.倾销 C.反倾销 D.进口配额
17.导致进口国价格下降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
A.出口补贴 B.进口配额 C.反倾销 D.进口关税
18.政府没有收益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
A.进口配额B.出口补贴 C.反倾销 D.进口关税
19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低于本国市场价格持续向国外销售产品的行为称为( )
A.掠夺性倾销 B.持续性倾销 C.间歇性倾销 D.进攻性倾销
20.一国在另一国低价控制市场后再将价格抬高的行为称为( )
A.偶然性倾销 B.持续性倾销 C.掠夺性倾销 D.隐蔽性倾销
21.在国外市场上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济学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