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化学实验.docx
- 文档编号:2632162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133.10KB
放射化学实验.docx
《放射化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化学实验.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化学实验
【实验一】实验平安与设备简介
【实验目的】了解放射化学实验室的一般行为规那么,平安防护规那么,掌握放射性平安防护方法与放射性污染去除方法,与放射性废物处置方法,操作常识。
【实验容】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现场认识,了解放射化学实验室的一般规那么,平安防护规那么和防护实验室放射性污染的去除与废物处理常识,认识放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与设备,了解与这些设备相关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室一般规那么
1、根据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那么,实验前要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
2、遵守纪律,准时上课,对号就位,保持安静,注意平安,听从指导,注意节约,,按需取量。
3、要正确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问题,与时做好记录。
4、根据原始记录,联系理论知识,深入分析问题,认真整理数据,按时写好实验报告。
5、保护公共财物,实验前后应对本组仪器进展检查〔包括数量,完好程度与清洁情况〕,在实验中如有破损,要与时登记补领〔如拒不登记,经查出那么加重经济赔偿分量〕。
6、纸屑、棉花、火柴梗等固体废物,以与具有强腐蚀性、强毒性的废液,应投入废液缸〔桶〕里。
7、实验完毕,必须清洗玻璃仪器,按原定位置有序放置好,清洁桌面,洗净凉好毛巾,对水、电进展平安检查,最后由值日生清理废液缸〔桶〕,拖洗地面,关好门窗。
放射化学实验室平安防护守那么
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上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好工作帽,必要时戴好口罩,进入实验室工件前,一般应先通风五分钟。
2、严格遵守放射源领用制度,放射源应由专人妥善保管,严防丧失。
3、实验室应明显划分活性区和非活性区,并体好标志,不得把与实验无关的仪器、图书与其它用品带入室。
必要的讲义、记录本应在指定地方记录存放;不得把放化实验室的物品带到其它地方(非放化实验室)去。
严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吸烟或存放食物。
4、操作放射性时必须戴上乳胶手套,必要时应戴上有机玻璃或铅玻璃的防护眼镜。
所有操作均应在铺有吸水纸的瓷盘中进展,凡存放或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器皿,都必须作好放射性标志。
严禁戴了沾污的手套任意接触非放射性的器皿或公用仪器。
5、操作0.5毫居里g放射性物质与0.5毫居里以上能量较高的b放射性物质时都必须有防护屏,或其它防护措施。
使外照射剂量降低到剂量当量限值以下。
在进展强放射性操作前,一股都要先做无放射性物质的模拟试验〔以叫冷试验〕,待操作熟练后才能进展放射性物质的试验。
6、放射性废物必须同普通垃圾严格分开,分别存放于“放射性〞废物桶或“非放射性〞废物桶。
放射性废水严禁倒入普通水槽中。
存放放射性废物应按种类,状态,活度分开存放,并应分别贴好详细的标签。
7、实验中发生放射性事故时(包括盛有放射性溶液的器皿破碎、打翻,放射性物质溅出,洒落,以与桌面、地面和人身的沾污等〕,应保持镇定,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展放射性去污。
8、工作人员皮肤暴露部位的伤口未愈时.一般不得操作放射性物质。
9、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实验室应经常保持请洁整齐,每天实验后必须进展湿法清扫,禁止使用易扬尘的器具,定期进展全面大扫除,工具必须专用。
实验室工作台面、地面、墙壁与仪器等必须经常用剂量仪器进展检查,发现有沽污的地方与时去污,清洗。
10、工作人员离开实验空前,必须仔细洗手,仪器检查,如发现自身部份有沾污,应立即清洗,直至本底为止。
放射性防护的方法
人们受电离辐射照射有两种情队一种是辐射源在人体外面,它所发出的射线照射人体,称为外照射:
另一种是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部,它所发出的射线照射人体组织与器官,这种情况称为照射。
针对这二种照射,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防护方法,下面将分别作一简单的介绍。
1.外照射防护
外照射剂量是与放射源的活度、操作时间成正比,而与操作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
因此,外照射防护的三个最根本的原那么是.尽可能地增大操作距离、缩短操作时间和采取适当的屏蔽。
现按射线性质的不同,分别简述a,b,g射线的外照射防护:
(1)a射线的外熙射防护。
射经的射程很短,几厘米厚的空气层即可将它吸较掉,因此在工作时只要戴上手套,不直接用手接触放射源,就不会有外照射的危害,a粒子在组织中的射程仅几十微米,即使它射在皮肤上(当然应当防止),也容易被表皮所吸收而不会深入体对组织有所危害。
(2)b射线的外照射防护b射线比a射线具有较大的穿透能力.在空气中射程可达几米,但它容易被铝、有机玻璃所吸收。
大量b粒子在人体组织的外表层中披完全吸收时.会对皮肤产生根大的破坏作用,尤其对照睛的角膜影响更大。
如用手直接拿取几十毫居b源时会引起严重而难愈的烫伤,b射线在体照射时的危害次于a粒子,其外照射的危害又次于g射线。
b射线的防护措施,尽可能降低操作放射源活度,增加操作距离以与缩短操作时间都可能使照射剂量在剂量当量极限以下。
在操作较强的源时,比拟好的防护方法还是使用防护屏和操作钳。
防护屏的材料可用铝,有机破璃,玻璃等,但以有机玻璃最好。
如果查得b射线在铝中的最大射程Rbmax,那么它在有机玻璃或其他物质中的最大射程d(厘米)为:
d=Rbmax/ρ
ρ为有机玻璃或其他物质的密度(克/厘米3),如ρ有机玻璃=1.18克/cm3。
在使用防护屏财要考虑韧致幅射的影响问题,韧致辐射的能谱也是连续分布的,最大能量可等于b粒子的能量,然而平均能量远小于最大能量。
但在设计强源的屏蔽时要考虑到韧致辐射的影响。
(3)g射线的外照射防护我们经常使用的放射源大多数均伴有g射线的发射,而g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对人体容易引起部损伤,因此在外照射的防护中最重要的是g射线的防护。
通常在实验中可用剂量仪器来测量放射源所产生的剂量率,必要时也可根据放射源活度和操作距离与时间来估算所受的剂量。
对于较强的放射源,一般应该使用远距离躁作,如用长柄操作钳或机械手等,使人体离源尽可能远一些,这种方法对于毫居级的放射源是十分有效的。
假设放射源较强,最好在g手套箱操作,或者使用防护屏。
在屏蔽防护中要选择适当的防护材料并计算所需的防护层厚度。
这方面的计算可查阅有关著作和手册。
屏蔽g射线应使用密度大的材料,如铅、铁、混凝土、铅玻璃等。
(4)同位素中子源的防护同位紊中子源通常可分为(a,n)和(g,n)二类,一般(a,n)和(g,n)同位素中子源均由两种材料组成。
一种是发射a或g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另一种是作为靶核的稳定同位素。
例如228Ra—Be中子源。
是利用228Ra与其子体的a放射性,以Be作靶物质所制成的一种中子源。
某些人造重元素具有很强的自发裂变中子发射率,可用作中子源。
现将同位素中子源与其待性列于表33-2。
(5)中子辐射的防护中子的生物效应很大,为了减少工作人员所承受的辐射剂量,需要采用各种防护措施。
除了注意控制操作时间与距离以外,最有效的手段是对中子源进展屏蔽。
对于慢中子,可以用中子吸收截面较大的材料来屏蔽。
对于快中子,由于其与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截面都比拟小,所以需用慢化材料使它的能量降低到热中子再加以吸收。
因此中子的防护问题归结起来实为快中子的减速和热中子的吸收问题。
1)减速剂的选择快中子的慢化主要依靠于与原子核的弹性散射。
中子与原子核的弹性碰撞会引起中子运动方向的改变和中子一局部能量的损失。
比拟好的减速剂是轻元素。
其中慢化能力最强的是氢,故一般选用效果好、价廉易得的水和石腊作为中子屏蔽的慢化剂。
2)吸收剂的选择对于慢中子的吸收,除了要求吸收剂吸收截面大以外,还要求它们在俘获中子后放出的次级g光子能量低,易于防护。
但大局部元素当捕获中子时所放出的g光子的能量均为6兆电子伏左右,这样就需要另加防护。
只有锂、硼等元素能符合上述要求。
锂俘获中子时放出的g射线很少,可以忽略。
硼在95%的俘获事件中放出0.47MeV的g射线,较易屏蔽,通常在没有特珠要求时可使用价格较低的硼酸或硼砂(以硼酸较好,因为硼砂含有钠,在热中子作用下会产生能量为2.754MeV的g光子)。
最简单的屏蔽体可以单独用水或石腊,其次可以把几层慢化体和几层吸收体相间排列使用,还可以把两者均匀混合起来。
如硼酸水溶液或含硼砂的石腊。
如果中子能量很高(如中子发生器常用的14MeV中子),那么最好是先用一层铁作屏蔽,然后再用含氢材料。
因为这种中子在中重核上的非弹性散射损失能量更快,这样可以缩小屏蔽体积。
2.照射防护
在操作和使用放射性物质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封闭性〞的放射源,只利用它所发出的射线,这时可不考虑照射问题,另一种是操作“开放性〞的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溶液、气体或粉尘的加热、蒸发、转移等。
这些开放性操作有可能产生照射问题。
一旦当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部,就会均匀分布于全身或积聚在某些紧要器官中,它就会不停地放出射线照射人体组织与器官,因此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大致有三种途径
1)从消化道进入体当手受放射性污染时,不经去污就吃东西或吸烟,以与当食物或饮食用具受到污染时,很容易使放射性物质从口经过消化系统进入体。
2)从呼吸道进入体当空气中有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时,那么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有的长期滞留在肺部,有的可溶入血液再到体各部份。
3)通过皮肤上的伤口或从皮肤渗透进入体。
如果工作人员皮肤有外伤,伤口受放射性物质沾污时,很容易进入体。
所以照射防护的主要问题是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或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通过上述途径进入体。
(1)防止由消化系统进入体
1)在实验室用移液管移液时.不可用口吸取,不可在放射性工作场所饮食或吸烟。
2〕必要时要戴手套口罩,口罩和手套部要保持高度的清洗,带了手套后不要到处乱摸。
3)要防止放射性物质散布造成的污染,放射性物质不要到处乱放,应妥善放置和保管。
放射性废物应贮存在专用的污物桶,并按期加以处置。
4)离开放射性工作场所必须很好洗手或洗澡、并用仪器测量检查,发现沾污与时洗净;
(2)防止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
1〕最重要的是防止放射性粉尘,射气或气溶胶进入体,因此放射性物质煮沸、洪干、蒸发等应在通风柜或手套箱进展,操作粉末或毒性大的放射性物质时,应在装有橡皮手套的密闭手套箱进展。
2)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使空气中的放射性在最大容许浓度以下,并尽可能减少,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不可存放在工作场所,而应放置在装有通风设备的专用地方。
3)工作必要时,要戴过滤性能良好的口罩。
(3)防止通过皮肤进入体
1)小心操佩要防止皮肤被割破,特别要防止被带有放射性的东西割破。
2)手上如有很小伤口应妥善包扎后戴上乳胶手套再工作,伤口严重需要停止工作。
3)不要用有机溶剂洗手,否那么会增加放射性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性。
·
总之照射防护中更重要的是操作人员在思想上要重视,严格遵守平安防护制度,采取必要的个人平安防护措施以与熟练操作等。
这样是可以防止或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的。
放射性污染的去除与废物处理
1.放射性污染的去除在放射化学操作中,发生放射性沾污通常有二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操作时必须使用某些器皿盛放放射性物质,使用完毕后在容器壁上有一定的沾污。
另一种是由于操作不当发生了放射性物质的溅出,泼翻事故而引起实验室的污染。
对于前者,必须立即将沾污的器皿进展清洗,而后者应与时进展去污。
否那么将造成污染围的扩大,同时又增加了今后去污的困难。
放射性物质在物体外表的污染按其机制大体可分为三为:
1)化学结合放射使物质与被污染物品发生化学反响,这就可能使放射性物质结实地结合在物体外表,甚至深入部。
(2)物理结合只有很强吸附能力的物体外表,可吸附微量的放射性核素形成物理吸附;
(3)机械结合多孔性物体的外表可能使放射使物质吸着在微孔里。
针对上述情况,放射性污染的去除方法:
除对外表粗糙的物体进展擦洗和刮除等方法外,通常是利用与放射性物质能生成可溶性物质的去污剂对被污染物体进标浸饱和洗涤,此种化学去污方法同以下因素有关:
(1)放射性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沾污的严重程度。
(2)被污染物的外表性质。
(3)去污剂的化学性质。
一般说来,去除污染的方法与去污剂的选用要看实际清况而定。
常用的去污剂有:
酸类:
2—3N左右的HCl或HNO3(一般不用H2SO4)。
碱类:
10%NaOH、Na3PO4溶液或Na2COa溶液。
氧化剂、复原剂:
1%KMnO4,或饱和H2C2O4溶液。
络合剂:
稀EDTA—Na盐溶液,柠檬酸钠溶液,H2C2O4溶液等。
下面对常需去污的外表与一些经历去污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
(1)器皿的去污实验器皿的去污是实验工作的—个组成部份,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在实验完毕后应有足够时间进展仪器的去污和洗涤。
在去污时应注意:
要尽可能减少洗涤所产生废液的体积,洗涤去污要与时,应在实验完毕后马上进展,这样易于去污,含K2Cr2O7的硫酸洗涤液一般不用作放射性沾污器皿的洗涤液。
对于较大的玻璃器皿,如大的烧杯等,假设沾污的放射性活度较大,可用镊子夹住小块滤纸沾以3NHNO3进展擦洗,然后在水槽中用水冲洗,擦过的小块滤纸作放射性废物处理。
对于较小的玻璃器皿,如移格管、离心试管等,可用3NHNO3洗涤,如果沾污的放射性活度较大,开头洗出的少量放射性废液应作收集处理。
假设沾污一时无法去除时,可用酸浸洗,或用3%HCl—10%柠檬酸浸。
瓷盘和塑料器皿的去污,可用稀酸或3%HCl—10%柠檬酸溶液处理。
其方法是用镊子夹往一团绵花蘸以清洗液擦拭,最后用水冲洗。
沾污的金属用具,先用冷水或热水洗涤,不能去除时可按不同材料进展去污。
不锈钢〔如不锈钢测量盘,用2N稀HNO3溶液浸泡(切忌用HCl、H2SO4洗涤)必要时洗液可加热,然后用刷子刷洗,再用水冲洗干净。
假设仍未去污时,那么可用10%柠檬酸或5%的EDTA镕液擦洗。
铝,用1%HNO3或Na3PO4溶液擦洗(不能用强酸强碱)。
铜和铅,先用稀盐酸洗,然后以弱碱溶液浸泡中和,最后用水冲洗。
(2)手套和手上沾污的去除手套在脱下之前。
先要测量检查是否沾污,如沾污很严重可直接作为固体废物处理。
假设沾污轻微,可用肥皂洗涤二次,然后再检查。
假设沽污较严重,可用稀HNO3或HCl或10%柠檬酸溶液洗涤,洗涤方法可用吸水纸或棉花蘸以去污剂擦洗沾污处。
当手(或其他皮肤)上沾污时,假设沾污较轻可用肥皂用软毛刷洗涤数分钟,假设沾污较严重时,可用各种结合剂如10%柠檬酸溶液,0.5%的EDTA—Na盐溶液等进展洗涤,然后用水冲洗,直至接近本底。
在进展手与皮肤的去污时要注意防止皮肤破损。
(3)放射性事故的处理发生放射性事故时应保持观场,立即报告有关教师。
假设发生严重沾污事故必须同时报告防护组和有关领导部门。
一股性沾污的去除可按以下原那么进展:
如沾污的为放射性溶液,那么应先用吸水纸,棉花或吸管将溶液吸干,防止沾污面扩大。
如散落少量放射性粉末,可先用湿的吸水纸、棉花等收集粉末,然后再用水加以擦洗.经擦洗而仍未完全去除时,那么应根锯放射性核素的化学牲质,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进展擦洗,以提高去污效果。
决不能在清洗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而使污染围扩大。
因此未经收集和擦洗,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放射性散落物是不允许的。
假设发生严重的放射性事故,应请有经历的教师以与有关人员一起充分讨论,定出处理方案后再进展处理。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类以与其它有关规定见本书附录.
2.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不得任意弃置,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状态分别予以收集,妥善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可按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毒性、化学状态和体系的不同分别进展。
处理的原那么总的来看不外乎浓缩储存,稀释分散。
(1)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废物短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在较短的时阁全部或大部份已衰变,故一般将它们存放7—10个半衰期,然后进展测定,确定其尚存放射性活度与有无长寿命同位素混入。
将测得的结果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比拟。
如已到达排放标准,液体废物那么可直接进展排放,或用水稀释至符合国家标准后再进展排放。
而固体废物那么可在专门设备燃烧或埋藏于地下水位低、人口稀少地区的地下。
(2)中长寿命的放射性废物原那么上都应将这些废物经处理后变成比活度高,体积小的固体废物。
然后用水泥等进展固化密封。
对于液体废物,蒸发浓缩法是一个比拟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但不宜用于含挥发性放射性核素的溶液。
如果溶液中放射性核素是离子状态,而且其他盐份不多,亦可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溶液中的放射性核素,假设将期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使用其去污效果更好;假设废液中所含的放射核素容易水解,其氢氧化物溶解度很小,那么用吸附共沉淀法处理也有较好的效果。
经常使用的Fe(OH)3,Al(OH)3或Fe(OH)3+MnO2,等无定形沉淀能吸附载带废液中的多种放射性核素,如95Zr,95Nb、144Ce;UO2,Th4+等。
沉淀时pH值应控制在8—9。
但假设用Fe(OH)3吸附共沉淀137Cs+,229Ra2+等核素那么效果很差。
用Fe(OH)3或离子交换树脏处理过的残液,经测定后,可接按国家标准进展排放。
固体废物必须按其比活度的大小分别存放。
高比活度的放射性固体废物集中后;装在密封的容器中,妥善存放或埋藏在专门建造的废物库。
低比活度可燃烧的固体废物如滤纸、手套等可在专门的焚化炉烧毁。
由于固体废物的存放和处理设备需要很高的费用,因而在实验室尽量控制废物的量是十分必要的。
在放化实验中,地可能产生局部放射性气体或者气溶胶。
对于这些气体放射性废物,假设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大气,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的平安;因此在放射性气体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之前,一般要经过各种过滤装置的处理,必要时还需抽样监测,以检查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常用的过滤器有:
国产15-1或25-1滤布过滤器,玻离棉过滤器和静电除尘过滤器等。
放射化学实验室常用设备
1〕玻璃仪器与架台仪器
化学实验室玻璃仪器可分为普通玻璃仪器和磨口玻璃仪器。
标准接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化磨口或磨塞的玻璃仪器。
由于仪器口塞尺寸的标准化、系统化、磨砂密合,凡属于同类规格的接口,均可任意连接,各部件能组装成各种配套仪器。
与不同类型规格的部件无法直接组装时,可使用转换接头连接。
使用标准接口玻璃仪器,既可免去配塞子的麻烦手续,又能防止反响物或产物被塞子玷污的危险,口塞磨砂性能良好,使密合性可达较高真空度,对蒸馏尤其减压蒸馏有利,对于毒物或挥发性液体的实验较为平安。
标准接口玻璃仪器,均按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制造,当某个部件损坏时,可以选购。
标准接口仪器的每个部件在其口塞的上或下显著部位均具有烤印的白色标志,说明规格。
常用的有10,12,14,16,19,24,29,34,40等。
有的标准接口玻璃仪器有两个数字,如10/30,10表示磨口大端的直径为10mm,30表示磨口的高度为30mm。
使用标准接口玻璃仪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1〕磨口塞应经常保持清洁,使用前宜用软布揩拭干净,但不能附上棉絮。
〔2〕使用前在磨砂口塞外表涂以少量凡士林或真空油脂,以增强磨砂口的密合性,防止磨面的相互磨损,同时也便于接口的装拆。
〔3〕装配时,把磨口和磨塞轻轻地对旋连接,不宜用力过猛。
但不能装得太紧,只要到达润滑密闭要求即可。
〔4〕用后应立即拆卸洗净。
否那么,对接处常会粘牢,以致拆卸困难。
〔5〕装拆时应注意相对的角度,不能在角度偏差时进展硬性装拆,否那么极易造成破损。
磨口套管和磨塞应该是由同种玻璃制成的。
2〕搅拌器
搅拌器也是有机化学实验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它可使反响混合物混合得更加均匀,反响体系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化学反响的进展特别是非均相反响。
搅拌的方法有三种:
人工搅拌、磁力搅拌、机械搅拌。
人工搅拌一般借助于玻棒就可以进展,磁力搅拌是利用磁力搅拌器,机械搅拌那么是利用机械搅拌器。
磁力搅拌器由于磁力搅拌器容易安装,因此,它可以用来进展连续搅拌尤其当反响量比拟少或在反响是在密闭条件下进展,磁力搅拌器的使用更为方便。
但缺点是对于一些粘稠液或是有大量固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响,磁力搅拌器无法顺利使用,这时就应选用机械搅拌器作为搅拌动力。
磁力搅拌器是利用磁场的转动来带动磁子的转动。
磁子是在一小块金属用一层惰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等〕包裹着的,也可以自制:
用一截10#铁铅丝放入细玻管或塑料管中,两端封口。
磁子的大小大约有10mm、20mm、30mm长,还有更长的磁子,磁子的形状有圆柱形、椭圆形和圆形等,如图2.5,可以根据实验的规模来选用。
机械搅拌器机械搅拌器主要包括三局部:
电动机、搅拌棒和搅拌密封装置。
电动机是动力局部,固定在支架上,由调速器调节其转动快慢。
搅拌棒与电动机相连,当接通电源后,电动机就带动搅拌棒转动而进展搅拌,搅拌密封装置是搅拌棒与反响器连接的装置,它可以使反响在密封体系中进展。
搅拌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搅拌棒的结构,图2.6介绍的老式搅拌棒是用粗玻璃棒制成的。
根据反响器的大小、形状、瓶口的大小与反响条件的要求,选择较为适宜的搅拌棒。
3〕真空泵
根据使用的围和抽气效能可将真空泵分为三类:
(1)一般水泵,压强可到达1.333~100kPa(10~760mmHg)为“粗〞真空。
(2)油泵,压强可达0.133~133.3Pa(0.001~1mmHg)为“次高〞真空。
(3)扩散泵,压强可达0.133Pa以下,(10-3mmHg)为“高〞真空。
在有机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减压泵有水泵和油泵两种,假设不要求很低的压力时,可用水泵,如果水泵的构造好且水压又高,抽空效率可达1067~3333Pa(8~25mmHg)。
水泵所能抽到的最低压力理论上相当于当时水温下的水蒸气压力。
例如,水温25℃、20℃、10℃时,水蒸气的压力分别为3192、2394、1197Pa(8-25mmHg)。
用水泵抽气时,应在水泵前装上平安瓶,以防水压下降,水流倒吸;停止抽气前,应先放气,然后关水泵。
假设要较低的压力,那就要用到油泵了,好的油泵能抽到133.3Pa〔1mmHg〕以下。
油泵的好坏决定于其机械结构和油的质量,使用油泵时必须把它保护好。
如果蒸馏挥发性较大的有机溶剂时,有机溶剂会被油吸收结果增加了蒸气压,从而降低了抽空效能,如果是酸性气体,那就会腐蚀油泵,如果是水蒸气就会使油成乳浊液而抽坏真空泵。
因此使用油泵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在蒸馏系统和油泵之间,必须装有吸收装置。
蒸馏前必须用水泵彻底抽去系统中有机溶剂的蒸气。
如能用水泵抽气的,那么尽量用水泵,如蒸馏物质中含有挥发性物质,可先用水泵减压抽降,然后改用油泵。
减压系统必须保持密不漏气,所有的橡皮塞的大小和孔道要适宜,橡皮管要用真空用的橡皮管。
磨口玻璃涂上真空油脂。
抽真空步骤与考前须知
首先检查真空容器所处状态,处于真空下或者处于大气中。
决定了两种启动真空设备的程序:
第一种,真空下操作程序。
第二种,大气状态下操作程序。
注意:
第一次启动要先翻开ESP—A总控电源,总控电源上面三个灯表示三相电,三灯全亮表示正常。
1、如果容器处于低真空状态下,不能立即翻开闸板阀以免引起真空油的回流。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翻开水龙头,然后翻开机械泵(注:
按下机械泵的启动键),同时翻开ZDF—IV真空计电源,观察真空计读数到达30Pa左右时,再翻开分子泵(注:
先按下FDK—600K总电源,然后按下启动键),看到分子泵的工作频率到达50Hz左右时方可翻开闸板阀。
2、如果容器处于大气下,首先要做的是检查大漏,即关闭容器大门和放气阀。
然后翻开水龙头,闸板阀,机械泵,ZDF—IV真空计电源,观察真空计读数到达30Pa左右时,再翻开分子泵(注:
先按下FDK—600K总电源,然后按下启动键)。
3、等到分子泵正常工作后(工作频率稳定在450Hz),按下真空计中电离计单元的启动键对真空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放射 化学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