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划第三章电视谈话节目策划.docx
- 文档编号:2631821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5.22KB
营销策划第三章电视谈话节目策划.docx
《营销策划第三章电视谈话节目策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销策划第三章电视谈话节目策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营销策划第三章电视谈话节目策划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加之个案分析,让学生熟悉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过程,其中对谈话节目策划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操作的点明,使学生思维能植根于科学的策划观念和行动中。
教学重点:
通过本章节学习,掌握电视谈话节目如何界定、分类,以及熟悉电视谈话节目选题策划、嘉宾与观众的选择和现场谈话的设计。
教学课时:
14课时
导语: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出现:
受西方电视节目的影响;“奥普拉脱口秀”,的邀请的嘉宾普是一些普通大众,谈论的主题也集中在个人生活方面。
为启发嘉宾“实话实说”,奥普拉常不惜将自己的一些秘密也告诉对方。
当嘉宾的故事令人感动时,她会和嘉宾一起抱头痛哭。
相比其他节目,“奥普拉脱口秀”更直接、坦诚,也更具个性化,因此深受那些白天在家无所事事、知识层次不是很高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女性的极力欢迎,而这些人正是收看电视节目的主流人群。
“你可以伟大,你可以平凡,但你不可以变得麻木。
”60岁的大卫·莱特曼和他主持的《莱特曼今夜秀》是美国深夜电视的传奇节目,莱特曼炙热的智慧和讽刺一切的风格也代表了当今美国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莱特曼今夜秀》这个节目是新闻评论和脱口秀节目的混合体。
《莱特曼今夜秀》在每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11点30分至次日凌晨的12点30分播出,其中包含了很多小栏目:
“CBS信箱”——大卫宣读并回答观众的来信;“愚蠢的宠物骗局”,在这个环节里,嘉宾带领他们的宠物展示宠物不同寻常的才能,比如善于舔干净主人嘴角牛奶的狗;下一个环节就是“愚蠢的人类骗局”,人们在这里展示自己不同寻常的才能比如舌头能变化出很多不同的形状;《莱特曼今夜秀》中最有名的保留环节是“头十名列表”,由莱特曼以荒谬的喜剧效果讲出10条最近发生的重要事件和公众关心的话题;而最重要的部分则是莱特曼对某个名人或特殊身份人物的访谈。
现有杰依·雷诺主持的《今夜》,是从1954年开始播出的,它的主要目标是娱乐观众,让他们在睡前用一些笑声来放松自己。
杰依·雷诺每晚与有新闻价值的嘉宾一起闲聊并找些乐子,这些嘉宾基本上还是好莱坞的大腕演员和歌星、名模。
值得一提的是戈尔和小布什在竞选总统时都到这个节目来跟大众逗过乐,因此《洛杉矶时报》说:
“通往白宫的路显然穿过伯班克(该节目制作地)。
”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出现:
电视实践工作者对电视本体认识的深入
中国电视改革发展,电视实践工作者在已有的基础上对电视的节目形态不断开发;对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体性功能--传播交流的认识加深,从而用谈话类节目来反映这种主体功能中国谈话节目是以1996年央视《实话实说》开播为标志的。
第一节电视谈话节目界定分类与意义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电视谈话节目起源:
起源于西方“Talk 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这一翻译既契合了英文的发音,又通俗地点明了节目内涵,即没有脚本,脱口而出,即兴发挥的意思,并且指出节目具有“秀--表演性”的特点。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交谈”在传播学中认为:
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口语传播,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进行的信息交流,是对话式的人际传播。
所以,谈话是面对面地双向交流的关系。
在我国的电视理论界,对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电视谈话节目定义:
广义定义:
是指所有面对面口头交流信息为主的电视节目形式,它涵盖了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访谈节目。
这类访谈节目参与人数相对较少,通常是邀请一两名嘉宾参与,节目形式主要是主持人与被访者之间的一问一答。
例如:
央视《央视论坛》、《时空连线》、《新闻会客厅》,凤凰《时事开讲》等。
来源于电视专访节目,即事先拟好采访提纲,记者与被访者一问一答的访谈节目。
缺点:
虽然这类节目借助了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语境,但是节目形式以主持人问,被访者答为主,信息的传递相对单向、固定,信息交流的渠道比较狭窄。
谈话的双向和即兴的特点并不突出。
狭义理解:
是指限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谈话现场,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进行群言式的讨论。
优点:
这类节目参与人数较多,信息的交流范围广,现场观众和嘉宾可以各抒己见,双向交流的互动性强,即兴性强,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人际传播的语境。
例如央视《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凤凰《一虎一席谈》。
电视谈话节目定义:
狭义定义:
电视谈话节目是指在自发即兴的语境中,以两个以上面对面地双向口语传播为基础,视听语言相结合的大众传播活动。
定义理解:
从外延来说:
电视谈话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种形式,是声画结合的大众传播活动。
从内涵来说:
它的传播内容是以“人际口语传播活动”为主,而这种“口语传播活动的即兴的,双向的”。
从形式上说:
电视谈话节目大多在演播室里,以主持人与嘉宾、观众面对面地交谈为模式。
二、电视谈话节目分类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从群言式的讨论到个人经历的梳理,从理性话题的严肃讨论到软话题轻松幽默的演绎,从唇枪舌剑的辩论到和风细雨的诉说。
一改过去单一面孔。
目前众多的电视谈话节目,分类存在着多种标准,可以从题材、谈话的形式、参与谈话的对象等方面对电视谈话节目进行分类。
按照谈话题材划分:
新闻时事类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着眼于当代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把谈话现场作为时事分析和发表意见的公共空间,谈话嘉宾多为此类问题的相关专家、学者,在交谈的过程中,逐渐廓清事件发生发展的相关背景以及社会的影响和事态发展的趋势预测。
相对于新闻深度报道或新闻评论节目来说,新闻时事类谈话节目的观点弹性更大,往往是不同观点的碰撞和相互激发,舆论的表达形式也相对随意,口语化的交谈使节目充满了个性化的表达和语言状态。
例如:
凤凰《时事辩论会》
社会话题类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大多不以时效性见长的事件、问题作为话题,而是以社会普遍存在的或特殊的现象为切入点,谈话嘉宾和观众进行群言式的讨论。
嘉宾大多从民间出来,具有某一群体的代表性或者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这类节目同样很重视现场观众的话语空间,重视民间智慧的力量。
舆论的丰富多样是其最大的特点,整个谈话现场就是一个小社会,融入了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例如央视《实话实说》
娱乐话题类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引入了娱乐和追星的元素,节目主题不以重大社会事件为主题,而是从娱乐、游戏等形式入手。
谈话现场形式自由、轻松,经常穿插演艺节目形式,谈话氛围更加感性、煽情;节目中“秀”的因素更加突出,这类节目如央视的《艺术人生》。
专业类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脱胎于一对一的人物专访,但是又加入了谈话现场的综合元素,现场主持人对嘉宾的访谈超出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可以说是一对多人的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题材大多就某一专题或以精英人物的个案和相关事件为线索,主持人、现场嘉宾和观众就此展开互相问答和讨论。
人物的背景和发展经历以及其与社会的碰撞常常是节目谈论的焦点。
例如:
央视《对话》
生活情感类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往往选择更加感性的话题,以人生、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话题为主,不是以娱乐调侃的方式去处理,而是以一种相对严肃的口吻去谈论。
节目给观众提供一种情感释放的空间,充当着心理治疗的功能。
湖南卫视《天下女人》
按照谈话形式划分:
辩论式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是选择不同观点、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在谈话现场辩论,自然形成不同的谈话立场和观点的交锋。
观点或对立或大相径庭,观点的交锋推动着谈话现场,节目的卖点不在于最后的结论以及辩论双方孰对孰错,而是在辩论过程中交谈双方有个性的观点和语言的展示,以及在辩论过程中对讨论的事件背景的不断充实和延展。
例如凤凰《一虎一席谈》。
群言讨论式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形式不追求对立观点的交锋,而是以一种相对随意、漫谈式的方式进行,这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虚拟的“聊天”过程。
“聊天”的场合倒并不局限于演播室而是辐射到屏幕前的观众。
观众以心理参与的方式进入聊天的虚拟场景中。
例如:
凤凰《锵锵三人行》
个案类叙述式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不是从一个宏观的社会话题或社会现象出发去探讨其社会意义、形成舆论,而是以个案人物的经历入手,探讨人物的生命成长过程、在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过程以及与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经历、经验以小见大给人以启迪。
这些个案人物或者是名人,如政治名人、影视明星,或者是人生轨迹非常有特点的普通人物。
例如凤凰《鲁豫有约》
按照参与谈话的对象划分:
有现场观众参与的电视谈话节目:
在这些节目里,现场观众不是纯粹的看客,也不仅仅是烘托谈话气氛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提供观点和舆论。
观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谈话的氛围、舆论参与的纵深度、决定着现场的“场”态。
很多精彩的对话、观点的碰撞,往往是现场的观众积极参与的结果。
因此,这类节目在现场观众的选择上要格外慎重。
例如凤凰《一虎一席谈》、《忍者电力公司》
无现场观众参与的电视谈话节目:
这类节目更注重嘉宾的权威性和谈话风格,以提供资讯和观点为主,展现嘉宾的个人风格。
例如凤凰《央视论坛》
三、电视谈话节目策划的意义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是电视谈话节目录制之前的前期准备工作,体现了电视编导对谈话现场的预测和掌控能力,也体现了编导对成形后的节目所具有的超前编辑意识。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是为了谈话现场的交流能够顺利进行,并使相对热烈的谈话氛围能够贯穿于节目当中,避免冷场等因素的发生。
同时节目策划能够对节目的谈话走向、节目的风格、成片后的种种因素进行预期确定,以保证节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1、电视谈话节目策划的必要性
策划是为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合,尽量发挥组合配置的特点和优势。
而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核心就是使各项资源达到最佳配置、最佳组合。
(工作人员众多)电视谈话节目篇幅长,节目容量大,节目会牵涉很多相关专业人员,各种工种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都需要一个统一的调度,而这种调度正是蕴含在节目的策划运作当中的。
话题、嘉宾、现场观众的选择决定着现场谈话的质量和谈话氛围,如果对现场预期因素估计不足,会导致节目失败。
谈话现场舆论复杂,头绪很多,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制因素。
如果没有对谈话走向的预期设定或者正确估计,主持人很难在现场掌控谈话方向,激发不同舆论,实现谈话的平衡调度。
以上因素的存在使电视谈话节目必须引进较为系统严格的策划机制,在节目各个环节的策划上需要缜密的考虑,在演播室录制前做出较为纤细的策划方案。
2、建立策划的运作机制
树立节目的整体策划意识,引进节目策划人,通过社会智囊为节目出谋划策,已经逐步成为许多电视台节目必不可少的一环。
把策划运作机制,树立策划先行的节目制作理念,建立策划人的培养和延揽机制,也在谈话类节目中体现出来。
一些谈话节目中,成立了较为稳定的策划团体,形成了节目策划先行的运作机制。
从电视谈话节目制作的普遍规律看,谈话节目的策划有这样几个必要环节。
(1)树立整体策划意识和观念
“目前全国有一百多个谈话节目,大艘我们那里学习过的不下几十个。
他们回去以后,大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策划队伍……他们说他们觉得推行起来非常难,我们可能觉得策划很重要,但是台领导不觉得重要,其他工种也不觉得重要,总是在吃醋,弄得文化人心里不舒服,慢慢就退出了。
当策划队伍退出你的节目以后,你的节目文化品位也退出了。
”(催永元)缺乏策划整体意识和观念,节目不会有很好的质量。
观念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意识和观念是长期和相对固定的。
具备整体策划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策划应该是一个栏目的整体行为,而不仅仅是单个编导的具体操作。
虽然单个节目的策划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编导或策划人来进行前期采访和资料的收集工作,但是从节目的整体来讲,每期节目应该调动必要的智囊团来出谋划策,为节目方方面面的因素做出周详的建议,使节目策划形成一个综合作战的态势。
第二,节目策划应该是对节目的整体综合考虑。
每一期节目的策划要素包括选题、嘉宾和观众的选择,话题的走向,现场的预测,主持人的预备对案,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的收集,最后成片的大致脉络和风格,这些都应该纳入每一期节目的策划案中,让每期节目都有一定的框架性。
只不过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根据节目的侧重点做出相应的调整。
除此还应注意对主持人角色的把握。
电视谈话节目是以主持人为中心、以现场即兴性为核心,但如果把宝完全压在主持人身上,认为主持人现场发挥、即兴表演就能获得高收视率,这样的极端做法即加大了主持人的工作量和压力,也不利于节目的长期生存。
所以针对谈话节目要有一套完备的策划机制和预案控制作为保障,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为主持人提供详细、立体的节目背景资源。
同时为主持人的形象因素和语言因素提供充分的设计和考虑,使主持人真正能在谈话现场轻松地说好、控制好。
第三,策划应该是整个栏目运作当中的固定、标准的流程,而不是单个节目偶然之选。
应该以栏目为整体,形成节目策划的长设机制和稳定的操作模式,而不是把策划仅仅作为重大节目或重大活动的权宜之计。
这样才能使每期节目都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准上。
。
(2)建立专门的策划团队
第一类,在栏目内组建专门的策划人队伍,又称为“内脑”。
来源:
常年工作在一线的电视记者,他们熟悉电视制作规律并积累了一定的采访经验。
任务:
从相对微观的层面参与节目的策划,承担着谈话节目演播室录之前的收集相关资料,理顺演播室嘉宾的社会关系,在前期采访的基础上,为节目的预案讨论提供一个参考方案,同时也负责策划案的细化和资料收集整理的环节。
优点:
这些专职的策划人员形成的策划方案具体实际,符合电视制作传播规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长期固定的专职工作,使策划人对节目的整体风格和主持人的风格都有相当程度的熟悉,能够保证节目的稳定。
第二类,从社会上聘请兼职的策划人员,被称之为节目的“外脑”。
形成相对固定的策划工作机制。
来源:
主要来自高校的学者,长期从事某类研究的资深专家或具体的从业者。
这类策划人员又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从宏观角度来考虑问题的社会、文化学者专家。
任务:
他们更多从国家政策、体制、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文化历史意义去把握节目的方向。
他们注重节目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节目深层次的内涵,高屋建瓴地指明不同事物的关联,从而为节目的纵深度和横向度的拓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能够挖掘出节目更丰富的内涵。
“一开始,我们就选择了这样的策划班底,一个由北京著名的社会学者、教育学者组成的强大阵容。
他们策划节目和我们电视人策划节目最大的不同是,我们只想节目的样式,他们希望在节目中体现他们的思想,在节目中体现他们的做人,这一点到今天,《实话实说》还在受益。
” (催永元)第二种,是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和专家。
任务:
他们从不同专业领域为相应的话题提供专业知识背景和解读,从相对中观的层面为节目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类节目策划人的在栏目当中是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每一期节目根据选题领域不同而有所不同的选择对象,因此这类节目策划人运作机制相对灵活。
从一个完整的策划运作机制来看,这两类策划人员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侧面对整个节目进行了全面的观照。
运用第一类策划人懂电视规律的和所给出的案本操作性强的特点,辅之以第二类策划人提供宏观和方向的把握。
这样的运作机制真正使节目既能跳出来,从大处着眼;又能深入进去,从具体着手,落实到实处。
这种内外兼顾的方式,只要稍稍微做调整,就会逐渐形成适合自己栏目特点的策划模式。
第二节选题的策划
导语:
选题决定电视谈话节目“谈什么”,好的选题,将会激发现场观众和嘉宾的谈话兴趣,创造出热烈的谈话氛围。
而一个成熟的谈话节目应该建立起较为严格的选题遴选机制、策划机制、应急机制和储备机制。
遴选机制:
以“守门人”的角色建立起选题的评价标准和筛选原则,选择适合栏目操作的题目。
哪些题目该纳入,哪些题目该放弃,这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选题指标。
这一机制应是发挥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
策划机制:
是充分调动栏目的主动创造性,组合相关信息,挖掘深层信息,突破一般现象而策划出具有栏目自身特点的选题。
遴选机制是在筛选选题,而策划机制则是如何处理选题。
机制选中的选题往往具有独创性,能够使节目受到普遍关注,同时更能反映策划智囊团的智力因素和能力。
应急机制:
是栏目有面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结合栏目自身的需要,根据新闻突发事件的性质,迅速决定节目的选题。
在较短的时间内,跟进社会热点,及时以选题带动节目的整体操作。
储备机制:
是栏目对选题的长线准备和积累,保证节目的顺利稳定地进行。
具体来说,选题的策划包括一下三大方面:
一、确定选题:
第一步:
选题的搜集阶段,查询有关资料信息,如报刊、杂志、网络等;观众的来信来电提供的话题,有关政府部门提供的线索;个人建立的信息网络所提供的选题。
第二步:
选题的筛选阶段:
在预备选题确定后,节目组会对选题进行初选和评估,确定可以重点挖掘的线索。
在没有对线索做深入挖掘和详细了解之前,对选题的初选是相对灵活和宽泛的。
但是并不意味着有很强的随意性,实际上栏目编导和策划会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原则进行选择。
初选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1、根据栏目自身定位和收视群体来确定选题
栏目自身的定位和风格对选题起着决定作用,它天然地对选题划定了一定的界限和规范。
而不同的电视谈话节目对不同的选题有侧重点。
栏目的风格和定位又是与栏目的收视群体相联系,是面对普通知识阶层还是面对知识群体,是面对青少年还是面对老年人,这些都决定了栏目选择什么话题适合特定群体的口味。
2、根据制作团队的特点来选择话题
不同的谈话节目,其策划人员,编导,主持人的专业背景不同,对不同的谈话有侧重点。
因此,寻求保险系数高的选题是保证节目长时期稳定的一个策略。
3、根据选题的可操作性选择话题
选题的可操作性是指从选题的确立到节目成片过程中实施工作的难易程度。
好的选题最终要落到实处,需要很多环节的操作。
另外会涉及很多包括技术设备、人员调动等复杂的因素。
可操作性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
一是新闻政策的约束;二是对操作成本的核算:
即一个选题从设想到成片的过程中,须付出多大的代价,包括其中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有多少。
在操作的过程中面对多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可以做出多种预案。
4、根据选题的性质,寻找独特点
一个成熟的谈话栏目,应该有自己独到的选题范围和规则。
新闻性的选题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抓住突发的事件或现象及时做出反映,利用选题的新闻性提高观众的关注度,这是很多电视节目惯常的做法。
但是一个谈话节目并不是能做所有的热门选题,尤其是对一些新闻性话题,不必去追逐潮流。
应当结合栏目自身的特点去考虑,当其他栏目都在抄一个话题的时候,有时候不妨避开它,选择一些大家都不太谈论的话题,这也是求新求变的体现。
当然这样的原则和策略,是在分析实际选题的基础上切合栏目自身特点进行的。
二、策划人员调研
在选题初选之后,为进一步确定选题的可操作性和技术性资料,必须要进行调研工作。
调研任务主要落实给栏目组的专职策划(内脑)完成。
主要任务:
确定选题所引发的基本事实是否准确,与原来的设想有多大出入,是否能挖掘出更有趣味或意义的事件或任务。
选题所涉及的当事人有哪些,具体情况怎样。
如果是个案人物,其语言谈吐、性格、特点怎样,个案是否可以作为公共谈论的话题。
如果是讨论型的社会事件或现象,该事件或现象的社会意义何在,是否存在多种声音,从而能够成为争鸣的话题。
能够请进演播室做访谈嘉宾的专家人选和他们的基本情况。
策划人员在调研后形成初步策划案本,然后召开策划讨论会。
三、确定话题的价值和谈话脉络
策划研讨会:
专职策划人员调研后进召开策划研讨会。
参加人员包括制片人、策划(外脑也可参加)、编导、主持人等主创人员。
会议过程:
策划人员介绍具体调研情况,阐释节目初步设想,提供若干选择共与会者讨论。
会议形式采用漫谈式,鼓励不同意见不同声音,但要注意以理服人,并重视主持人在会议中提出的意见。
会议指标:
确定话题的价值,话题能谈到什么程度。
看话题价值首先要看其是否是一个实质性的讨论话题,如果话题是一个已经有科学定性的话题,那就不具有太多实质性讨论的价值。
确定话题的角度,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谈话栏目会选择不同的话题角度。
发挥策划的能动性,通过整合不同的题材,提升话题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具有独特性并能引起大多数人讨论的兴趣。
对于个案性题材,应该考虑这样的题材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积极意义,而不是太个性化或太极端的例子,否则这样的话题会引起负面效果。
确定谈话的基本思路和走向,即怎么谈,应遵循“大方向,小变化”的原则。
策划会的结果是对谈话选题的细化和深化,在此基础上,策划人员和编导会进一步细化策划方案、嘉宾人选、观众和对现场的涉及。
第三节嘉宾与观众的选择与设计
一、嘉宾的选择
嘉宾确定是谈话节目策划中的重要一环,谈话节目的魅力在于它是意见表达的公共平台,嘉宾和观众都是主角。
观点和见解是从现场嘉宾和观众中来,各种意见的表达才使谈话节目的信息量大,气氛活跃。
嘉宾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与话题关系密切的当事人;二是在某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的专家。
策划很重要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嘉宾,并对嘉宾的个性、观点进行深入的了解。
1、选择嘉宾的原则
西方谈话节目嘉宾的选择:
嘉宾必须带有煽动性的情绪谈论与话题有关的事情,而忌言他(她)生活中与此无关的事情。
嘉宾不能保持沉默,必须懂得所讨论的话题无不与主持人和现场观众有关,因此必须不断地诉说。
嘉宾必须表现得能够被人理解的有代表性的美国人,而且嘉宾的行为、语言和外表必须足够古怪,以使人娱乐,并且给观众造成一种优越感,使观众为没有成为其人而感到庆幸。
嘉宾事先也不被告知遇到什么样的人。
谈话嘉宾应具有的一般素质要求:
嘉宾首先应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个案式的人物能够具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愿望和热情,能够具有接受公共对其进行评判的心理。
专家代观点应该独到真实,而非人云亦云。
2、与嘉宾的沟通
对于与话题有关的当事人,策划人应该尽量详细地了解其成长经历、背景和个人观点,并能够说服嘉宾参与现场的谈话。
3、沟通中的一次性原则
一次性最佳原则:
是指一个问题只让嘉宾回答说一遍,以保持嘉宾谈话的新鲜感和兴奋度,谈话节目是强调即兴原则的,保持嘉宾在现场谈话的新鲜感,策划或编导在前期沟通时可以才去一些迂回提问的方式,或者旁敲侧击地从当事人的亲戚朋友中获得相关信息,在节目正是录制时才向嘉宾提出相关问题。
“他们来了,我去看看他们,或者录像之前我们握握手,聊聊天,但是,我是在他们不注意的情况下进行这一切的,我要尽量回避节目将涉及的话题,可以谈别的,天气、物价、生活水平什么的都可以,就是不能谈节目。
”(催永元)
4、尊重嘉宾的知情权
节目与嘉宾的沟通和交流应该是坦诚而善意的,应该保证对嘉宾的信息透明。
隐瞒嘉宾邀请与其相关的一些亲友,甚至是敌对者,在节目录制中才告诉当事人,来营造戏剧性的现场效果。
在这期中其善意的举动能够获得好的效果,但是当现场请来的人是令嘉宾难堪,或是与其观点相左,甚至是敌对的人时,应该向嘉宾告知实情。
否则嘉宾可能退出谈话现场,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在处理现场嘉宾的知情权上,应该慎重对待,不能因为节目的戏剧性需要,或者是怕观点相左的嘉宾拒绝到场而隐瞒信息,这不仅是对嘉宾的不尊重,而且也往往使一个精心策划的选题流产。
5、掌握嘉宾观点的平衡
谈话节目现场讲求观点的碰撞,提倡多种声音的存在。
在选择嘉宾时,应该把握不同的观点,这样才能形成群言式的讨论。
而且应该注意各种观点的平衡,这样的谈话节目才会维持在一种均势力敌的对抗中,否则一面倒的趋势,使节目很快就缺乏推动性而停止在某一状态。
虽然有些因素是可以通过主持人在现场调控的,但是在策划阶段就应对到场的嘉宾的学识、背景、观点、语言表达能力有一个充分的估计。
事先估计不同观点的平衡,才能使节目按照预期的方案进行。
二、观众的选择
在谈话节目当中,现场观众不再是花瓶似的看客,他们是真正的参与者,是舆论的来源。
电视谈话节目机位注重“谈话场”的营造,好的“谈话场”、好的谈话氛围一定是有一批对话题熟悉并乐于参与其中发表观点的现场观众。
而且作为屏幕前的观众代言人,现场观众的舆论是不断推动着话题的前进。
观众选择的途径:
通过观众来信、来电、发电子邮件自荐参与。
在一期节目结束时一般都会预知下期节目话题或者人物。
对话题感兴趣的观众可自愿报名参加。
能自愿报名参加,表明他们对话题熟悉,提前做了准备,并积极乐于在屏幕前展示自己的观点。
策划等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营销策划 第三 电视 谈话 节目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