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docx
- 文档编号:26317667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51KB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docx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辅导方法
石桥镇中心学校张保华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由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发展、情绪和情感心理发展、性心理发展、道德行为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与回避的社会问题,应当得到来自政府、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协调管理、综合解决,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辅导方法;
“留守儿童问题”是现在社会中的热点,需要社会、学校、政府各方面对协助和关心。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心理问题的形成是长期的,解决也需要长期的时间。
总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下一代的幸福。
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大家献出自己的爱心,关心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共同承担起这个责任,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交流和接触的机会,外出务工父母最多间隔一段时间问候一声,而由于临时监护人多为老年人或者亲戚,在照顾儿童时,基本只是关注其温饱问题,而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引导、交流、沟通由于各种因素无法展开,因此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理企盼、困惑和障碍,有些甚至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经过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呈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一)性格孤僻不合群
性格孤僻不合群。
隔代扶养留守儿童的祖辈,其教养态度往往是保护的、溺爱的、照顾过度的和忽视的、拒绝的,很容易造成儿童的任性、孤僻、冷漠、攻击、胆怯、被动、神经质和社会性低等个性特征。
王玉琼等研究发现,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周宗奎等人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闭,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
(二)逆反心理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
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
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
他们距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
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
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
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这些行为使人们感到他们难以教育和管束,要么采取高压政策,要么放任,然而均无实质性效果。
(三)自卑与焦虑
自卑与焦虑。
家庭生活中,儿童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遇到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更多地依赖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父母若不在身边,他们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
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起居饮食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导致孩子极易产生心理焦虑,经常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甚至无心学习。
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上同伴们的冷嘲热讽以及学业不良而招致老师的消极注意,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萎缩以及自以为不如别人等自卑消极心理。
(四)道德意志薄弱
留守儿童受父母的道德教育很少,在学校里的思想教育又存在不切实际的说教问题,于是,他们的道德养成出现了问题,成为道德有问题的“问题儿童”。
"留守儿童"的道德真空令人担扰。
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
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
而处于身心择速发展时期的儿童,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能,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
一些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很容易钻空手。
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
突出地表现在小偷小摸,欺骗撒谎。
"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法学校纪律、拉帮结派、赌博、打架斗殴,少数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是只知单向的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
二、家庭因素
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经济需求,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由于父母的缺位造成家庭结构或家庭抚养方式的改变,使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然而家庭教育功能在儿童的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的身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家庭教育“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儿童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却不是家庭关注的中心,很多留守儿童情感心理被家人所忽视,他们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学习、生活、自身变化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然而亲子关系的失谐和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共同剥夺了留守儿童正常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改变了留守儿童社会学习的情境与过程。
1、亲子关系缺失
在良好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仅要给予儿童情感支持还要鼓励子女情感表达,以此让子女们通过社会交往促成其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内化。
若亲子关系失谐,子女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困惑。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抚慰和呵护,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2、父母榜样作用缺失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在儿童的观察学习中榜样具有重要作用,父母作为其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人”,是最重要的模仿榜样。
通过父母榜样作用,儿童可以随时看到和亲身经历父母如何给予自己的关爱,家人如何相互安慰和支持,并且模仿、强化这类亲社会行为,在潜移默化的互动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类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有意或无意地将这类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融入自己行为结构之中。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可以模仿的清晰的榜样形象以及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的评价、奖励和强化,人为地剥夺了他们正常社会学习过程,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影响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然而此时若不良同伴群体替代了父母的榜样作用,将自己一些消极思想以及一些诸如抽烟、喝酒、进网吧、逃学和打架等不良恶习带入并污染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学习过程。
留守儿童受到同伴群体的感染,在与他们交往过程中不断模仿、强化这类恶习,从而导致自身误入歧途并影响自己正常社会化。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的教育方式是留守儿童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决定了其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
农村留守儿童所受到的教育不仅来自父母也来自现有监护人。
但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不管是父母还是监护人在教育方式上均存在一定的误区。
1、外出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
漠不关心和物质满足
部分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和漠不关心的教养方式,很少与子女进行沟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社会化非常不利。
由于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长期不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心理上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往往采用通过金钱、物质上满足儿童的需要来对其进行补偿的错误教育方式,这极易使子女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因此物质上满足并不是儿童健康成长全部需要,父母还应关注他们精神心灵上的需要[18]。
2、监护人对儿童的教育方式
留守儿童2种监护类型主要以隔代监护型和“单亲”留守型为主。
隔代监护的祖辈对儿童教育方式出现两个极端:
打骂和溺爱。
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祖辈们承担着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辛苦劳作完成家中的全部农活和家务活,还要承担起照料孙辈的责任,生活上的压力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上没有足够的耐心,一旦孩子们淘气、顽皮、不听管教,就会采取简单的打骂方式,语气用词上不会注意孩子们的感受,这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还有一部分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骄纵儿童,导致要求放松和原则失效,易使儿童缺乏自我约束力,养成刁蛮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
“单亲”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方式过于严格。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子女期望很高,为了不让孩子再走他们的道路,都希望子女能够在家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出路,因此对子女学习上要求非常严格,但父母一方外出后,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便承担起督促孩子学习的“重担”,再加上外出配偶的嘱托,使得他们对孩子管束过于严格。
当子女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便指责、批评他们,限制孩子们玩乐的自由,结果是许多孩子由于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又不敢公开与父母冲突,所以把不满压制在内心里,极易促使留守子女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三、学校因素
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和疏导来弥补亲子关系失谐所带来的家庭教育的“缺位”。
但由于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等多方面制约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也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一)学校软、硬件条件薄弱
虽然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在赣州市部分农村中小学中试点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以及“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甚至还有个别学校由政府投入重资打造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但这些都只是典型,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基本不具备如此条件,软、硬件设施薄弱。
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较差,教师整体学历偏低,基本维持在中专水平,极少有大学学历,甚至还有部分年长的带教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断层现象、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及部分师德意识淡薄等问题。
同时农村中小学校硬件设施欠缺,缺乏正规的操场和一些生活、学习配套设施。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
很多教师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就理解为思政、品德教育,即使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心有余而力不足。
学校很少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留守儿童是学校里一个弱势群体,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关爱。
由于农村中小学老师和领导也是生活在农村周边,对家长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学习现象已司空见惯,很少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尚未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也不够。
学校缺乏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监督管理机制,加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对问题学生难以管理。
(四)农村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虽然目前社会广泛宣传现代素质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得到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是以“知识多少和智力高低”占支配地位,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
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学校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成绩的好坏以及升学率决定一切,加之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根本没有条件建造体育设施供学生体育锻炼,甚至部分学校根本就不开设体育课,更别谈有专业性的艺术教师教学生唱歌、跳舞等,学生除了烦闷的学习毫无丰富精彩的课余生活,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据我们调查所知,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班级学生数偏多约有50-60人,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心理状况特别是留守儿童情感心理需求更加无法顾及。
四、社会因素
(一)庸俗的大众媒体腐蚀儿童的心灵
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性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
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父母的缺位对孩子的监管和控制的弱化为留守孩在不良文化熏陶下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农村由于缺乏社区娱乐活动,电视、网络这些媒体可能对留守儿童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虽在农村不普及,但它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影响已逐渐显现,虽然在农村没有网吧,个别同学便利用周末时间借故去镇上网吧一玩就是一整天。
一些网络游戏、影视、书刊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不仅让部分留守儿童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也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部门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
留守儿童是一个系列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协调管理,部分地方政府分工细化,各自只负责自己份内事,教育、政法、文化等部门不能有机协调起来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地方政府对网吧、游戏室等娱乐活动场所监管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禁止未成年儿童的进入;对青少年暴力违法犯罪估量不充分不能做到有效预防。
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根本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对一些农村中散布的诸如“读书无用”等不良言论和盲目攀比、金钱至上的不良风气不能有效制止,对一些聚众赌博行为不加以劝阻甚至个别干部自己也参与其中,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到为留守儿童建设业余活动场所。
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探究
通过对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在生活、内心情感等方面的现状与影响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在家的孩子带来巨大的冲击,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内心情感和个性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凸显,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协调管理、综合解决,留守儿童应得到来自政府、学校、家庭、亲属、同辈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一)家庭支持体系
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家庭支持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监护人的教养方式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我们调查的结果及以上成因分析,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觉得家庭支持体系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外出父母要经常调整对孩子的期望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与孩子本身的实际情况不相称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父母应根据情况的变化设法调整自己的主观愿望以便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帮助他们正确归因,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己适当的主观期望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引导,使他们形成遵从客观实际的远大愿望和理想。
2、外出父母要建立亲子沟通渠道,提供情感性支持
外出务工父母应有意识地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从内容、形式上改进从而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渠道,给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情感性支持。
外出父母要经常性与学校、班主任联系,及时掌握子女的学习情况以及在校的行为表现等,同时也要与监护人保持经常性联系,着重了解孩子在家的身体状况及情感心理表现等,一经发现问题便有针对性地与子女沟通联系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外出父母可以通过电话、写信甚至可以采用网络视频等方式经常性地与子女沟通交流,且话题不能仅局限在学习上,而要更多的通过语言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特别是在孩子生日的时候更应该送上祝福的话语,让孩子们认识到父母一直在关注着自己,增进亲子和谐关系。
外出父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抽空回家探亲,若工作需要确实不能走开可以在暑假或国庆长假时接年龄较大的孩子来工作地,这样既增进亲子沟通也能让留守子女切身体会到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有利于子女回校后更加努力学习。
3、监护人要转变观念,以适宜的教养方式为留守儿童创建和谐的成长环境
我们要让监护者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及时转变教育观念,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培育留守儿童优良的心理品质,这就要求监护人与孩子要形成朋友性质的关系,彼此关心、谦让,既尊重孩子的意见又限制他们不合理的行动,既让孩子敢于发表意见又要对孩子错误的言行循循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让孩子们在民主、和平,既安全又温馨的和谐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学校支持体系
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应当由学校去填补。
学校应从办学条件、教育模式等方面加以改进,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针对品行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有针对性开展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治。
1、注重营造良好氛围,树立典型,在学校成立“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
借助同伴教育,开展心理互助,引导留守儿童在互助中快乐成长。
学校可以将心理素质优秀的留守学生与表现较差、有过心理困惑的留守学生结对子,成立“成长互助小组”,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他们之间可以分享彼此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在成长中的困惑与疑虑,培养他们互助、安慰、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和集体价值观。
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在全校开展“优秀留守儿童”评选活动,对那些自立、自强的留守儿童给予表扬和奖励,树立典型,激励广大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勤奋好学、全面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变革教学模式,开展全方位教育
农村中小学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扩建体育活动场所,购置一批运动器材供师生业余活动锻炼,有条件学校可以改善寄宿条件以便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加强管理。
变革学校现有教育模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除正常教学内容外要融入更多其它元素,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心理素质,通过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吸引他们参加文明健康活动,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自卑感,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3、全面摸底,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
各农村中小学要责成有关部门摸清本校留守儿童数量,并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儿童个人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及在外详细地址、联系方式,监护人基本情况,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状况。
4、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学校通过开办监护家长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定期和专题的心理培训教育,提高监护人自身心理素质,引导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状况给予必要的关注和理解,同时讲授一些新的教育观念、科学育儿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这些知识的讲授使他们能够真正担负起监护人的教育职责。
各农村中小学要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及时掌握并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学校和家庭对留守儿童相互支持的培养模式,学校每月要定期召开班主任、留守学生、监护人座谈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政府支持体系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和法规,加大对网吧、游戏室等娱乐活动场所的监管力度,用积极的舆论氛围宣传“关爱留守孩”工作典范,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1、逐步完善、新订相关政策和法规
首先,政府应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关联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其次,政府应打破城乡二元化经济体制,制定和实施“农民工”相关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他们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就业、医疗、住房和教育权利;再次,建立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修正、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适时出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纲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规划之内,从财力、制度等方面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最后,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明确父母、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
2、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合理统筹教育资源
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好城乡教育布局,在城市鼓励民办学校的建立,给予政策、财力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加强监管,为流动子女解决进城受教育问题;在农村通过整合和新建一批师资力量强、教育条件优、教育理念先进的中小学,重点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城市重点中小学要从师资、设备等方面对口帮扶农村中小学,鼓励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3、高度重视,统筹协调,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形成以政府为主的领导协调机制,统筹规划,由关工委牵头成立以教育、卫生、公安、工商、文化、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为主干力量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各部门既分工又协作,共同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外部空间。
公安部门要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参与聚众赌博和聚众斗殴的留守儿童的警示和再教育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工商、文化等部门整治不良娱乐、文化广场,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类似网吧等娱乐场所。
重点监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要组织专业心理卫生保健人员给予矫治;教育部门要在心理卫生人员的配合下重点做好中小学校心理保健工作;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要结合自身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如“手拉手”、“代理家长”、“义务支教”、“留儿童之家”、“关爱送温暖”等。
此外、必须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工作服务,并且应注意加强留守儿童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挫折教育方面、人际交往方面、自立自主方面应该加强引导。
总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个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不仅关系了家庭的幸福,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因此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形成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70-372.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302-30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留守 儿童心理 发展 问题 应对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