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份合集贵州省毕节地区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631150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99
- 大小:1.49MB
精选5份合集贵州省毕节地区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贵州省毕节地区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份合集贵州省毕节地区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5份合集贵州省毕节地区学年中考化学达标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硫粉在O2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向加碘食盐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
C.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
D.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出液体的体积
D.
液体的取用
3.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8
6
32
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50
x
14
注: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乙、丙、丁都可能是氧化物
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
15
D.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4.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它们混合在一密闭容器中加热。
一段时间后,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
30
6
3
反应后质量/g
12
2
x
3
A.x=24B.丁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
2D.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5.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加水配制成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6.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7.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 )
A.
向稀硫酸中加水
B.
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8.化学中的很多行为和操作涉及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下有一种变化与众不同的是
A.利用石油的分馏制取液化石油气B.利用煤的干馏制取煤焦油
C.旺旺雪饼中放置的生石灰做干燥剂D.美味的粽子礼盒里放着一小袋铁粉做干燥剂
9.“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
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0.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11.携手“六城”同创,共建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的美丽恩施.从化学的视角你认为下列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绿化、亮化、美化环境B.必要时对私家车限行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D.生活污水直排江河
12.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7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3:
28
D.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B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C两种原子的第一层电子数相同
D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2)氯化钾、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写化学式),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______。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若D为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若A、B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
4,则D中含____种元素。
14.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是:
凡是化合价有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数相等。
已知RO3n-氧化I-(碘离子)的反应方程式
。
则在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_____。
15.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当温度为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
把t2℃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____________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提纯甲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6.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①水是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盐酸B白酒C碘酒D硫酸铜溶液
②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
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沉降B过滤C杀菌消毒D电解
③下列现象属于乳化现象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用食醋清洗热水壶中的水垢B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的油渍
C用酒精配制碘酒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④下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⑤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
A乙醇B香油C面粉D淀粉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降。
这种物质是_____(填序号)。
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固体M是这2种物质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二所示实验。
①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g。
②烧杯l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③固体M是_____。
④下列关于图二中烧杯内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Ⅱ中溶液的质量是160g
b.Ⅰ、Ⅱ、Ⅲ中,只有Ⅲ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c.若使Ⅲ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d.Ⅲ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_____g。
18.请完成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某同学将氢气与空气混合,在安全保障下在老师指导下点燃,实验如下
V(H2)/V(空气)
1:
99
3:
97
4:
96
50:
50
70:
30
75:
25
点火
不炸
不炸
炸
炸
炸
不炸
①该实验说明氢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可能为______~______之间(用百分数表示)
②鉴于该实验爆炸的危险性,说明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验纯的操作为_____
③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___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A
铜
氧化铜
稀硫酸
B
二氧化碳
水蒸气
生石灰
C
盐酸
硫酸
氯化钡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小明在实验室里加热31.6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4g。
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后,回收二氧化锰。
请计算: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B、加碘食盐中不含碘单质,不能使淀粉变蓝,不符合题意;
C、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符合题意;
D、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容易造成滤纸破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易发生危险,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一只手握住试管,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水中,操作正确;
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D、取用液体时试管应该倾斜,且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操作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分析】
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此题。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38+6+32)-(10+50+14)=2。
A、反应后甲、丙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由微粒的构成都成可知,丁是单质,不可能是氧化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无法确定,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4.C
【解析】
【详解】
A、因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30+6+3=12+2+x+3,x=24,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结合表格信息可知:
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12g-2g=10g,所以甲是生成物,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0g;丙的质量增加了,是生成物,生成丙的质量为:
24g-6g=18g,因此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0g:
18g=5:
9,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可表示为:
乙→甲+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
5.C
【解析】
【详解】
A、图中P点不在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16.7%,所以不存在t1℃时20%的甲溶液,故B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
D、t3℃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不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不相等,所以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晶体质量不相等,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6.B
【解析】
【详解】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氢铵、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A、稀硫酸的pH小于7,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增大,无限的接近于7,不会大于7,A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氯化氢的量逐渐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氧气的质量0,反应过程中氧气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图像从原点开始,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C选项图像变化正确,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硝酸钡与硫酸或硫酸钾反应均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一开始就会生成沉淀,D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解析】
【详解】
A、利用石油的分馏制取液化石油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B、利用煤的干馏制取煤焦油,有新物质煤焦油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旺旺雪饼中放置的生石灰做干燥剂,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
D、铁粉做干燥剂是利用铁生锈吸收氧气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有一种变化与众不同的是A。
故选A。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9.C
【解析】
试题分析:
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以上时,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气态,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仍然是水,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解:
A、超临界水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说法错误;
B、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不是新物质,故说法错误;
C、超临界水的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说法正确;
D、超临界水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学式表示为:
H2O,故说法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A正确;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是由于质子数不同,B正确;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不是氧原子个数不同,C错误;硫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含量不同,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D正确。
故选C。
考点:
铁的合金,元素的概念,物质的性质
11.D
【解析】
【详解】
A、绿化、亮化、美化环境可以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符合主题;
B、对私家车限行,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D、生活污水直排江河,会污染水体,不符合主题;
故选D。
12.C
【解析】
【分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丁有两种可能,分别为NO和N2,但NO为大气污染物,是有毒气体;题目中给了丁气体是无毒的,故丁为N2。
则该反应的表达式
,配平后方程式
。
【详解】
A、丁为N2,N2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分析可得产物得到2分子CO2和1分子N2,故丙和丁的质量比应为22:
7,故B错误;
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6:
28×2=23:
28,故C正确;
D、丁分子是氮气,按照图中的微粒示意图应为“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ABKCl二氧化碳分子4NH3+3O2
2N2+6H2O2
【解析】
【详解】
(1)由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质子数,所以两种原子的质子数不相同,故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两种元素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误;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两种原子的第一层电子数相同,均为2,故正确;
D.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2个电子层,所以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故正确。
故选:
AB;
(2)氯化钾是由钾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二氧化碳分子;故填:
KCl;二氧化碳分子;
(3)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若D为单质,则该反应是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N2+6H2O;故填:
4NH3+3O2
2N2+6H2O;
②若A,B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
4,则可知氧气过量,故D中会有氧元素,故含2种元素,故填:
2。
14.+57
【解析】
【详解】
由离子反应方程式RO3n-+6I-+6H+=3I2+3H2O+R-,利用电荷守恒可得n为1;
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
列出:
,解得X=+5,故在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5。
从
可知,R原子在反应中可能易到1个电子就达到稳定结构,说明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7。
【点睛】
本题最后一空,也可以用最低化合价数值和最高化合价数值之和为8的原则来解答。
15.(3分)
(1)相同;
(2)乙;(3)降温结晶
【解析】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当温度为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把t2℃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温时会结晶析出,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16.CDB2NaCl+2H2O
2NaOH+H2↑+Cl2↑电N2
【解析】
【详解】
①溶剂不是水的是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故选C。
②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电解水。
故选D。
③属于乳化现象的是用食醋清洗用洗洁精洗去碗筷上的油污。
故选B。
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H2↑+Cl2↑,从能量变化分析,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⑤由5CH3OH+12O2+6NH3
3X+5CO2+19H2O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氮气,化学式可以表示为N2。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AB4030%
ac92
【解析】
【详解】
(1)A、乙醇可溶于水,故可得到溶液,故符合题意;
B、香油为液体且不溶于水,香油会和水形成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为固体且不溶于水,面粉会和水形成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淀粉为固体且不溶于水,淀粉会和水形成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填:
A
(2)A、蔗糖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溶液温度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溶液温度下降;故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溶液温度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D、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不符合题意;
故填:
B
(3)①由图1可知当温度为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
故填:
40g
②烧杯l的溶液中无沉淀物可知M全部溶解,溶液中M的溶质的质量为60g,溶液质量为140g+60g=200g,烧杯l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故填:
30%
③M为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且在升温至t2℃并蒸发40g水后,烧杯中并无沉淀物,即在t2℃时M的溶解度不小于60g,氯化铵不符合条件,故M是硝酸钾(KNO3)。
故填:
KNO3
④a.t2℃时,Ⅱ中溶液恰好是M硝酸钾(KNO3)的饱和溶液,质量是160g;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Ⅰ为不饱和溶液;Ⅱ为恰好是饱和溶液;Ⅲ为饱和溶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能使Ⅲ中的固体溶解,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均可行,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Ⅲ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因为只是说了降温,没有提到降温到多少℃,故不能确定其溶解度,虽为饱和溶液,但是质量分数有可能比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小;故不符合题意;
(4)解:
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水的质量为:
100g-100
9.8%=90.2g;
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100
9.8%=9.8g;
9.8g硫酸中的氢元素质量为:
硫酸中的0.2g氢元素完全转化成了水,由水的化学式H2O可以知道,2H
H2O,即2
18,
设0.2g氢元素转化成水的质量为x,
则有:
,x=1.8g
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
90.2g+1.8g=92g
故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92g;故填:
92
【点睛】
稀硫酸中含有水,稀硫酸和氧化铁、氧化铜反应时都能生成水,这些水的质量和原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就是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18.3%75%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进行检验;听到“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是纯净的氢元素和氧元素BD
【解析】
【详解】
(1)①由该实验数据记录可得,当V(H2)/V(空气)>3:
97,V(H2)/V(空气)<75:
25时氢气点燃可能爆炸,即氢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可能为:
~
;故填:
3%;75%
②鉴于该实验爆炸的危险性,说明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验纯的操作为: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进行检验;听到“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是纯净的;故填: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进行检验;听到“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是纯净的
③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
氢元素和氧元素
(2)A、铜中混有氧化铜,稀硫酸可以与氧化铜反应,但不与铜反应,因此可以把氧化铜杂质除去,所用的试剂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不可以用生石灰除去水,因为生石灰不仅可以与水反应,还可与二氧化碳反应,所用的试剂错误;故符合题意;
C、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可以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把硫酸除去,所用的试剂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加入碳酸钠溶液会把氯化钡给除去了,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份合集 贵州省 毕节 地区 学年 中考 化学 达标 测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