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docx
- 文档编号:26306531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38.38KB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5、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6、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学期谈话
教师:
小朋友们,新学期开始了,你们都拿到了数学课本,多漂亮的新书啊!
现在大家把书翻到第2页,看看我们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学习什么内容。
二、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
课件出示情境图1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教师:
谁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生1:
大石头。
生2:
人在量石头。
……
教师:
对了,这是古代人在量石头的宽度。
在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了测量的需要。
就如上面的这幅图,这里的人们需要测量这块石头的宽度,那么他们是怎样量的呢?
教师:
根据上面3幅图,谁来猜一猜,古代人最初用的是什么方法测量呢?
生1:
把两臂伸直测量。
生2:
用拃去测量。
生3:
就是用人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
教师:
大家猜得有道理,古代人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我们人类真聪明!
2、通过动手操作,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师:
好,我们也来试一试,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体会一下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
大家把手张开,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一拃”(教师用手势示范)。
请每人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自己课桌的长是多少。
学生进行测量课桌长的活动。
教师:
前后4名小朋友交流一下测量的结果,想一想、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
有的小朋友说: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这是为什么?
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交流汇报:
课桌的长是几拃?
教师:
对了,大家都想到了,有的小朋友手大,有的小朋友手小,测量的结果就有可能不一样。
那该怎么办呢?
谁能想出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提出疑问:
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追问:
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
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作适当的引导。
汇总学生发言结果:
在测量物体长度是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或统一长度单位)。
教师(归纳):
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就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
为了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使用同样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
3、认识厘米
1、认识尺
教师: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为保证测量结果是一样的,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虽然有了长度单位,但如果每次测量都用单个长度单位一次一次来测量,很不方便,为了方便测量,人们发明了标有统一的长度单位的测量工具——尺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尺子——厘米尺,请拿出你的厘米尺,观察观察。
学生自己观察厘米尺。
教师:
你观察到了什么?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厘米尺吗?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用课件出示厘米尺的放大图,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厘米尺。
(1)数字,按顺序读一读。
问:
最左端是几?
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
叫零刻度。
(教师:
厘米尺上有一些数字0,1,2,3,4,5,……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结合课件及时强调“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而不是从尺子的顶端开始测量)。
其他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如从0到1表示一个长度单位,从0到2表示两个这样的长度单位……),这些长度单位是相同的,所以每两个刻度之间的间隔是同样大的。
)
(2)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教师:
这一条一条的竖线是厘米尺的刻度线,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3)尺子上标注的字母“cm”或厘米
教师:
尺子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这个长度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是“cm”。
2、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
教师: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这个新朋友,也额就是人们统一规定的长度单位。
教师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教师:
自己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学生分别找出1厘米并展示(0~1之间,1~2之间,……)。
教师(小结):
每两个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建立1厘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教师分步提出要求让学生活动:
1)同桌两人以厘米尺上的1厘米为标准,互相比画1厘米;
2)闭上眼睛想象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生字本上的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宽。
4)举例说一说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
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
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3、用厘米量。
教师:
我们认识尺子了,也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那我们能不能用尺子来量出一些物体的长度呢?
(1)测量纸条的长度。
教师分步提出如下要求让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两人一组商量怎样量出纸条的长度。
学生分组进行量纸条活动。
教师:
谁来说一说是怎么量的?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
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教师:
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就是几厘米。
4、巩固练习
1、读尺(第4页“做一做”,并扩充)
2、估测(练习一第一题)
教师:
你能估计出图中的实物个有几厘米长吗?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学生古、量活动。
教师: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估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相比,怎么样?
如果估得不准确,应该怎么调整?
3、量一量(练习第2题)
说明:
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回家量一量你的手掌、一拃、一步是多少厘米?
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5、小结
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认识了厘米尺,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这么长(手势比画),还学会了怎么去量物体。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板书设计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
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3、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具准备:
米尺、软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学生:
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并说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
(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中指,大头钉……)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4、测量黑板引入新课
教师请一名学生拿着厘米尺到讲台前,告诉大家他尺子的长度,再量黑板的长度,看量了几次。
(学生在黑板上用他的厘米尺一次一次的依次量,下面的学生一边看,一边与学生交流)
让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
)
教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那么用什么工具测量合适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
板书课题:
认识米用米量
2、探究新知:
1.认识米尺。
教师:
(拿出米尺)谁愿意上来拿这把尺子再量一量黑板的长?
(指定生上来量,下面的学生观察量了几次)
让学生对比用厘米量和新尺子量两者的差别。
教师指出:
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板书“1米”,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
教师:
米是比厘米大的单位,1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米却有这么长(让孩子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者1米长的小木棍)。
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同桌两人,一人伸直手臂,一人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教师: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2.观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
3.量出长绳。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
(注意:
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
)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
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
教师指出: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作尺子去估一估。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1米=()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厘米 200厘米=( )米
11米-3米=()米32厘米+11厘米=()厘米
1米-1厘米=()厘米1米+1厘米=()厘米
2.估一估。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
3、改错题
ppt出示这样一篇日记:
2014年2月17日星期一天气阴
早上六点半,我被闹钟吵醒,便从3厘米长,2米宽的床上爬了起来。
我右手拿着一支15米长的牙刷刷牙,左手端着12厘米高的漱口杯。
7点半时终于一切都弄好了,我便骑着1厘米高的自行车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全班齐读后发现问题并指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
它有多长?
为什么?
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
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线段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2、: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
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具准备:
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跳绳、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
走哪条路比较近?
为什么?
师: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线段。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
问:
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为什么?
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2、量线段。
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相互交流量法。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师总结:
先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
3.教学例7(画线段)。
(1)学画线段。
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
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
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
教师演示:
从尺子的刻度O开始画起,铅笔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
。
设疑:
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吗?
怎么画?
让学生自由交流。
(2)做一做。
教材第6页也有一条线段,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
(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二样长的线段。
)
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
①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
②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
③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开放题:
数线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小结:
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还一起找线段、画线段、量线段。
测量长度还有很多的工具,下课后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6页“你知道吗?
”,和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
第四课时确定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常规学具。
1.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
小结:
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板书课题。
确定长度单位)
2.探究新课
1.教学例8。
教师:
(多媒体课件出示旗杆。
)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让学生猜测。
)
降低难度:
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
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
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
指名回答,说想法。
引导:
方法一:
排除法。
l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方法二:
推算法。
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
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
类比法。
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小结:
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新知。
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多媒体出示)。
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
(学生交流。
)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
3.做一做。
(l)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讨论:
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引导:
60米是多大?
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
(不会。
)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推算:
操场的长是28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
3.练习拓展
1.辨析题。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8题)
逐步出示题目,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估一估。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9题)
圈出合适的答案。
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
3.谁说得对?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
第一幅图长是5厘米,对吗?
(错,没有对准刻度O,不能说是5厘米。
)
第二幅图长4厘米,对吗?
(对,7厘米-3厘米=4厘米。
)
第三幅图大约5厘米长,对吗?
(对,接近5厘米或超过5厘米一些的,我们都可以说是大约5厘米。
)
4.量一量。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1题)
乌龟要爬()厘米就能吃到小鱼。
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说一说。
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提问题,再解答。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了线段,学会确定长度单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两位数的式题。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数学学习,是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关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5、培养学生计算、估算、分析对比、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
12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P12—P13例1、例2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计算。
3、使学生体验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小木棒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
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
看,他们已经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情地欢迎他们呢!
(出示请情境图)
教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懂情境图)
引导学生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字信息。
(每班人数,每班有2名带队老师)
提问:
同学们从情境图中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那你可以提出一些什么数学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诸如某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某班学生和另一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等问题。
2、互动新授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师:
我们先来解决“二年级
(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出示例1图)
(1)引导学生列式,并揭示课题。
教师:
要求二
(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5+2=
板书:
加法。
(2)结合口算、摆小棒,感悟加法的算理和加法竖式计算的写法和算法。
教师:
解答式子我们刚才已写出来了,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是怎么算的,尝试做做看。
有学生用口算的方法算,有的摆小棒,有的可以马上用竖式计算,学生说想法及理由。
1)指名学生进行口算,并说说是如何口算的。
2)组织学生摆小棒,适时出示小棒图。
3)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加法竖式,并计算。
组织学生交流加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并适时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和算理。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笔算加法的计算加法。
教师:
我们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了二
(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37人,我们以后计算加法时不仅可以用口算,还可以列竖式笔算。
请同学分前后桌讨论一下笔算加法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列竖式时应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计算时要注意先从个位加起,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
)
总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
1、个位和个位一定要对齐。
2、个位和个位数字相加。
(4)巩固练习。
完成P12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要注意让学生在写竖式前先想想应该怎样对位。
如:
第一小题中的“6”和哪一位上的数对齐、第三小题的“43”应该怎样对位等等。
2、教学例2.
师:
刚才问题我们已解决了,要是老师换一个问题,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边说边出示例2)怎样解决?
谁来?
师:
能否能用竖式来计算?
学生回答怎样列竖式。
教师板书:
35+32=。
(1)组织学生尝试计算。
请同学们试着列竖式计算,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小棒帮忙。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算理和算法。
思考:
(适时出示小棒图、板演加法竖式)“你是怎么列竖式计算?
”“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你是怎样对位的?
为什么要这么对位?
”“计算时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呢?
”“你算得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
学生回答: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