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学之间.docx
- 文档编号:2629086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22KB
科学与文学之间.docx
《科学与文学之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与文学之间.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与文学之间
科学与文学之间
前辈学人曾有选择地对鲁迅作品中的自然科学元素进行阐释,如金涛、孟庆枢的《鲁迅与自然科学》(天津科学出版社,1977)一书注重鲁迅科学史文章的教育、教化功能,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各类自然科学进行分析,形成一组论丛。
作者通过分析鲁迅翻译的科幻小说,旁征博引,高举鲁迅开辟的科学与文化旗帜,提倡科学文艺,并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科学作品。
但书中只是提及了鲁迅在科学文化上的胜利,并没有深入探讨鲁迅的科学文化具体内涵,只认为掺杂自然科学的小说和科学小品文主要为了科学普及服务,是科学传播的一种方式,仅承载了科普功能;并没有把后期文学创作同科学文化背景融为一体,亦未能深入讨论科幻小说翻译、科学史文章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深层联系。
此外,《鲁迅和自然科学》一书主要是从鲁迅早期的自然科学思想研究人手,对其早年同科学的接触进行综述。
除对鲁迅作品中镭、地质学和生物进化论概述外,该书还提出鲁迅对孔孟之道包括儒医的批判,以及社会制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相关讨论引人深思。
本书虽然提到鲁迅在自然科学教育方面的经历,但并没有论及鲁迅留日学医的事件以及在翻译科幻小说上的贡献。
结合成书背景和书中运用的语言可以发现,作者通过解读鲁迅,更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没有客观、立体地对鲁迅思想本身进行讨论。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尝试以科学文化为背景,在鲁迅接受的新式教育、赴日求医、科幻小说翻译、科学史写作的动机以及后期进行批判性文学创作之间梳理出一条科学理性的思想线索;思考受过西方正统科学教育的鲁迅是如何看待西方科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整合西方理性气质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并以此为例,在西撰学东渐的大背景下,窥探近代理性科学初人华夏时与中国传统自然认识、文化价值之间发生的碰撞与融合。
二与自然科学的密切接触1.在南京路矿学堂学习时接触自然科学鲁迅在年幼时就很喜欢有关草木蟲鱼的自然科学书目。
他阅读过大量经世之作,如《释虫小记》(清,程瑶田撰)、《南方草物状》(又名《南方记》,晋,徐衷撰)、《笋谱》(宋,僧人赞宁撰)等。
1898年,他报考江南水师学堂,同年十月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
在这里,除研究矿学、地质学、化学、格致学、测算学、绘图学外,还可以做翻译西方科学书籍的工作。
鲁迅曾抄写《八线》《开方》《几何学》《地质浅说》,其中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地质浅说》介绍了古生物学知识的书,对他理解进化论有重大帮助。
这些都是鲁迅正式接触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
2.日本留学时的自然科学训练与实践从矿路学堂毕业后,鲁迅对自己前期工作做了深刻反思,他认为,仅凭短期的实践不足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只有继续探索才是可行之路。
通过《全体新论》(合信著,1851年出版)和《化学卫生论》(真司藤著,傅兰雅译),他了解到日本维新与西方医学的关系,于是拿定主意去日本留学。
1902年,鲁迅人读京东弘文学院,从当时的课程来看,“所学知识有理科示教,算学、代数学、几何学、动植物学,理化学这些相关的自然科学”。
在弘文学院学习的课余时间,他经常赴会馆、往集会、听讲演,多方探索新知识。
1903年在刊物《浙江潮》上发表的《说钼》(《浙江潮1903年第8期》),此文是我国最早介绍镭发现的论著之一,仅离1898年镭的新发现四五年,足以证明在当时鲁迅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关注度之高。
鲁迅还撰写了《中国地质略论》(以索子为笔名),该书论述了地球的进化史。
1906年,鲁迅还与他人合编出版《中国矿产志》(顾琅,周树人编),这本著作是在其科学论文《中国地质略论》的基础之上完成,主要分析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通过列举大自然的物质性来批判上帝创造万物,否定所谓的看风水掌握人类命运的伪科学。
这时的鲁迅已经开始着手向国人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试图用唯物主义的方法看待问题,开化国人思想。
19061907年,《中国矿产志》连续出版三次,可见此书在当时影响之大。
鲁迅还计划把编著《中国矿产志》的工作继续进行下去,他特刊登了《(中国矿产志征求资料广告》,但随着鲁迅思想逐渐走向成熟,他把目光投放在文学方面,关于科学著作的发表工作也随之终止。
从弘文学院结业后,鲁迅本应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工科所属的采矿冶金科。
但是,他却毅然改学医学,原因之一是新的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鲁迅回忆:
“当时的梦想也是非常美好,学成毕业就回国诊治像自己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如遇战争可去当军医,一面又能增加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为了能够专心学习,他选择了去偏僻小城镇上的仙台医学学校学习。
课程除学习德语外,还有物理、化学、解剖学。
“医专的学制为四年,前两年学习基本医学,后两年学习应用医学。
一年级的主要课程是解剖学理论,占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其他还有副科:
组织学理论、化学、物理、伦理学等,课时占全课时的三分之二。
”(页139-154)第二学年的课程为:
局部解剖学、药物学、病理解剖学、细菌学理论、病理学、诊断学、生理学、外科总论、组织学实习、解剖学实习(页31-37)。
鲁迅在实践解剖方面十分仔细,并没有像传统中国人那样敬重鬼而退缩,相反,他在解剖图画方面相比其他同学更胜一筹。
通过学习,鲁迅了解到胎儿在母体发育的全过程,矿工的肺部感染问题以及两亲花柳病对婴幼儿的折磨和摧残。
鲁迅在医学的实践方面对他之后的科学实证精神形成具有深刻影响。
三从事科幻小说翻译1.翻译的原因和目的鲁迅在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先后翻译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北极探险》。
1877年,凡尔纳作品开始受到日本社会的好评与追捧。
鲁迅到达日本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仍占据主流地位,各种介译也非常流行。
当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运动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带来的新文明有着无限憧憬。
凡尔纳科幻小说中实用的科学知识满足了日本人的愿望,同时唤起了人们对科学的喜爱。
可以说,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在大众视野扮演了科学启蒙的角色。
鲁迅从历史中了解到日本走向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鲁迅在路矿学堂学习时研读过严复的《天演论》,对其中自然界循序渐进变化的理论表示赞同。
他的进化论思想成分不仅包括严复和赫胥黎的见解,还吸收了日本进化论思想。
鲁迅在去日本之前就已购买过加藤弘之的《动物进化论》,在日本上课期间曾听过进化论课程,《进化论讲话》《进化新论》等进化论著作都为鲁迅所热爱。
无论是对自然科学的接触还是对进化论思想的吸收,这些都加快了鲁迅现实主义精神的形成并为以后翻译科幻小说铺垫了基础。
鲁迅钟情科幻小说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响应梁启超的号召,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并论述: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
”随后主办杂志《新小说》,专门刊载了泰西新小说《海底旅行》并进行连载,鲁迅在日本期问订阅了《新小说》由此而深受启发。
鲁迅在《月界旅行‘辩言》(1903年10月)阐释:
“使读者触目惊心……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
”(页163)如果只是简单的阅读科学知识,常人会感到厌倦,并且昏昏欲睡,如果加入些理论故事在其中,人们就会开动脑筋阅读,不觉得生厌,读者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启迪智力,识破迷信,改良思想,用科幻小说补助文明。
在《辩言》中,作者强调“经以科学,纬以人情”,内容除了要有“比事属词,必恰学理”的科学知识外,同样也须注重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辩言》的最后,作者寄予冥冥黄族可以兴起的期望。
鲁迅在《辩言》中写到“培伦氏实以尚武之精神,写此希望之进化者”,可见鲁迅对《月界旅行》的作者是法国凡尔纳并不知情。
从鲁迅所留的底本来看“培伦者,名查理士,美国硕儒也”,这个翻译是根据日本文学家井上勤译本错误翻译的结果。
同年12月,鲁迅又翻译《地底旅行》,“他把凡尔纳名字误作英国威男。
原因是三木爱华和高须墨浦翻译时记为:
‘英国术尔斯·威男’,日文译者在前言中写道:
‘今译术尔斯氏所著地底旅行’”,。
鲁迅认为这两部作品的作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他主要是被作品内容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所吸引。
2.翻译特点鲁迅最先尝试的一种科学普及方法就是翻译科幻小说。
为了使中国读者对小说感兴趣,以便更好的进行科学启蒙,他在不少地方下了工夫,如增加陶渊明的诗句,引用《论语》中的语句。
《月界旅行》讲述了一群身残志坚的士兵为了实现环游月球的梦想进行各种挑战和尝试并取得成功的故事。
在《月界旅行》中,鲁迅将原作二十八章目录改为十四章,并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标题。
考虑到读者的自身条件,鲁迅加入句子“各从所好,以养其生”,這和传统中医追求养生相符合,把西方话语对话“感冒”“鼻炎”“炎症”改为中国人常用词语“咳嗽”“气喘”“骨节痛”。
他把对太阳系、宇宙、星云纯粹天文学知识的描写以及探讨火箭在在佛罗里达发射过程中一系列繁琐数字和公式推算均被删除。
凡尔纳的《地底旅行》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讲述了在地底下的所见所闻。
原著由四十五章构成,日译本为十七回,鲁迅改编为十四回。
作品有一段话,列曼鼓掌大笑道:
“正是!
正是!
……噫!
我知之矣!
……伟哉电力!
”(页145)英德日等几种语言的翻译都是采用直译方式,对电的作用按原文的冗长话语形式进行展开,而鲁迅直接简化为“伟哉电力”,对电进行直接的大加赞美,彰显科学技术的伟大,关于亚篱士和洛因恋爱细节描写被删除,对亚篱士的称呼也变为中国人所喜爱的“笨伯”。
但是在第九回,插入了底本没有的论述——胜天说理论,胜天说也就是《天演论》中进化思想。
凡尔纳另一篇科幻小说《北极探险》所涵盖的测地学、博物学、北极地志也为鲁迅青睐。
鲁迅并不是对科幻作品进行随意更改,他对罗盘在地心时会出现两极颠倒现象、炮弹在月球出现的最佳位置和影响炮弹发射的因素、月球的运行轨道为椭圆等等进行了完整保留,对其中的科学知识进行了直译,从而更好地达到传播科学和启迪民智的目的。
四科学文化的整体构建1.弃医从文原因鲁迅在日本期间一边翻译科幻小说、整理相关的自然科学资料,一边在医专学校上课,1906年,他在细菌课堂上看到幻灯片的内容时大为震惊,画面宣传的是日本战胜俄国的喜讯,中国人替俄国做侦探被日本军逮捕即将被处决,现场围观的却是一群中国人,他们麻木地站在旁边没有丝毫反应,在同学们欢呼鼓掌声中鲁迅内心深深被刺痛,那时他觉得学医并非一件要紧事,首要任务要改变国民精神,改变精神要先推文艺。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页437-443)鲁迅对好友许寿裳谈起自己放弃学医时提到中国的呆子、坏呆子,不是医学所能治疗,于是决计弃医。
弃医之前,鲁迅的思想受到加纳治五郎给第一批毕业生讲话的影响,加纳治五郎的讲话提到了中国的教育问题并发表了观点。
但是此内容引起了参加毕业典礼的中国人杨度的怀疑,他们就中国教育发展的方法展开深刻的探讨。
最后在民族劣根性的见解上达成共识,“在种族竞争中白种人最强,日本和中国同属于黄种人,所以要相互帮助,并且要压制消除所谓的服从之根性”。
鲁迅在这次讨论会上深受启发,继而转向对改造国民性的思考。
2.对科学文化的展开与升华鲁迅和许寿裳的讨论常围绕三个相连的问题发问:
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它的病根何在?
在对鲁迅的研究中,学界也有把他思想归纳为立人思想,在前期科幻小说翻译和后期的文艺创作,立人思想都体现在其中,在后期文学作品中鲁迅并不是简单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伦理制度进行批判,更多是对其中非理性元素的批判,进一步说是对一种近代科学文化的呼唤。
“科学文化不但涉及科学组织或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文化,它还涉及科学知识方法、价值观伦理观念在其他社会领域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现象。
在此意义上,科学文化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科学家,还包括其他一切在某种意义上认同科学文化之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并据之行动的人们。
”鲁迅所推崇的正是这样一种自科学共同体成员由科学信仰及其相关探索实践形成的,以批判理性为核心的文化整体。
从前期科学知识传播的启蒙立人到后期文学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科学理性精神始终穿插在其作品中,并具体表现为一种对科学文化的展开与升华。
《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执论》三篇文章完成于鲁迅将科学启蒙和文学创造相互融合的关键阶段。
三篇文章在安排次序上也颇有深意。
首先,《人之历史》对应了鲁迅对进化论解释的接受,属于纯粹的自然科学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生物学和人类学的卓越成果,文中列举林耐、拉马克、达尔文等人的研究观点并把这些思想归纳为海克尔的系统发育学,即种族发生学,他在文中添加了自己的解释,并为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开辟道路,同时,他也提出了大自然的“适者生存”法则,暗示国人要有上进精神,努力成为优秀的种族,这样才不会被世界所淘汰。
接下来,《科学史教篇》则注重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提纯其“教化”的含义,它涉及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有价值宣言的意味。
文章开头描绘了科学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赞美了科学技术的伟大。
随后,论述科学总是螺旋式前进,鲁迅强调科学家在研究中要注重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应全面,他提出,笛卡尔和培根在科学上有着巨大贡献,但是在认识方法上存在局限性。
另外,鲁迅认为科学研究者更要有恬淡、逊让、理想、圣觉的精神品质。
对于科学的态度不能只停留在科学物质利益方面,片面的物质利益不仅不能促进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产生不良后果。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宗教也与科学相互影响,那么,研究者应理性对待科学与其它文化的关系。
文章特别强调科学和文艺应并重,鲁迅认为西方的科学与人文具有合一性(如莎士比亚与玻尔、康德与贝多芬、达尔文与卡莱尔)(页25-44)。
在科学理性气质的影响下,不仅有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还衍生出文学、绘画、音乐、历史等人文学科,通过这种强调,科学开始具有文化含义,这种建立在科学之上,统一科学精神的文化是鲁迅未来工作的出发点。
最后,《文化偏执论》借用“尼采反抗西方传统”来激烈批判中国文化传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宣言书。
通过文学创作,埋葬旧认知、旧文化、旧道德。
并明确提出“立人”,从现代性角度出发,对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解构,并分析了在此制度下所造成的国民劣根性。
三篇文章构成了“坟”的主题,即埋葬腐朽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
同时开启了鲁迅文学创作的大幕。
3.后期文学作品所体现的科学文化除科幻小说和科学论文对科学文化的构建外,鲁迅后期的文学作品本身也是科学文化构建的一部分。
作品中呈现的内容更为犀利、批判,但同时充满理性气质。
鲁迅曾论孔孟之道是科学的死敌,他在《三十三》提出,中国自维新以来就没有真正的科学,也不懂真正的道德,只是信口开河造谣生事给社会罩满了妖气。
在鲁迅看来,偏重科学,则相尚于知能,偏向道德,则相尚于欺伪,要救治这几乎亡国灭种的国家,那些鬼神和所谓的道德是不对症的,还要靠不是皮毛的真正科学。
《狂人日记》揭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封建主义弊病就是“吃人”,那些亲情、友情和人性在封建制度下都已不复存在,唯有科学可以推翻这种吃人现象。
《药》里边所买的血馒头深刻反映出普通人民的迷信和无知。
《弟兄》对庸医不负责任和迷信的进行了大力讽刺。
鲁迅谈论在创作这些小说时说:
“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页526)由此可见,科学知识是鲁迅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
《阿Q正传》中,阿Q所展现出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的形象,这些特征也普遍存在于当时的国人身上,这种可悲不是物质匮乏导致,而是因为精神上的自甘堕落,以及没有科学知识和信念来武装自身。
此外,鲁迅小说曾多次提到鲁镇。
阿Q在鲁镇,祥林嫂、孔乙己(页457-462)和闰土也在。
鲁镇在鲁迅的塑造中是一个充斥着许多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制度的地方,这里的人冷漠无情而且愚昧无知。
鲁迅对封建制度批判以达到“科学立人”的目的,在这种悲观和否定中也体现了他对新文化科学与民主的渴望。
可以说,鲁迅的文学世界阴暗中有明亮。
4.鲁迅中的科学、启蒙与批判综上所述,鲁迅前期和后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立人为目的,而科学、启蒙和批判在其科学文化立人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文化偏执论》中,鲁迅第一次明确提出立人——“生存两问,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
与同时代思想家相比,鲁迅对主体性的关注从国家转向了对人本身的思考。
他从“人”这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出发展开对当时社会制度和封建伦理的批判,包含了一种深刻的怀疑和反思精神。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中,尽管中国学者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并纷纷鼓吹科学,然而西方科学的真正品质却少为人知。
由于缺乏对西方科学的系统学习及其文化语境的深入理解,鲁迅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对近代科学的解读仍然含混不清。
鲁迅对西方科学理性精神有着较为全面的认知,得益于他与西方科学的长期接触,及其背后社会文化背景的敏锐理解,他转向文学创作正是这一认识深化的结果。
鲁迅早期对科学的理解停留在对西方具体科学的认知上,试图通过具体改变国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开阔国人眼界;后期则试图选择将科学理性精神深入国民的思想深处,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把倒立的、麻木的人重新扶正、树立起来。
他运用大量篇幅阐释应如何对待科学,通过阐释科学理性精神达到对国民性的改造。
从直接从事科学传播和到批判国人的旧伦理、旧道德,都是以树立人的主体性为其目的。
“鲁迅立人思想里的‘人’,其强调的是‘每一个’具体生命中‘个体’的意义和价值,他把人还原到人的个体生命之中……强调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页78)魯迅最终想让每个国民都能认识到自我的价值,让每个人从迷信、迷茫的状态中走出来,认识到“人各有己,朕归于我”。
鲁迅的立人点从注重人的身体转向对人思想的树立,他的立人是一个大写的“人”。
鲁迅批判的准则,也是以每一个个体意志的上升和思想解放为根本出发点,他以反抗为动力改造旧文化,从侧面彰显出理性精神,可以说,这也是科学启蒙的一种方式。
五小结鲁迅的一生是与科学文化传播相伴的一生。
幼时的鲁迅阅读过大量博物学著作。
青少年阶段,他接触到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留学期间,又投身于凡尔纳科幻小说的翻译。
随着鲁迅对科学知识及其文化背景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之历史》等三篇文章拉开了鲁迅文学转向的帷幕。
此外,鲁迅关于西方科学代表的理性精神的深刻阐释充分体现在他的文学创造当中。
简言之,启蒙理性代表的科学文化贯彻于鲁迅工作的前后期。
鲁迅思想中,人作为理性的主体性存在,试图摆脱一切枷锁束缚,渴望站在遥远的自由之巅上。
他自己则是一个孤独的战士,对中国社会中非理性元素给予激烈地否定、痛斥与鞭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文学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