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28229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55.46KB
配套K12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配套K12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5级高二下期3月月考测试题
语文
第一部分阅读(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语言腐败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或者是语言行为做不正当的事,从而产生大家所关注的腐败现象,这是因为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健康出了问题。
有腐败现象,必然就会反映在语言使用中,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
民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搞腐败的人必然会利用语言来混淆黑白,“说一套,做一套”。
口头上说“打黑”,实际上做的是“黑打”;口头上说的是“打假”,实际上做的是“假打”。
委婉语和语言暴力是语言腐败表现的两个极端。
前者以羞答答的姿态为自己的丑恶行径辩解,后者则是以攻击性的语言对无辜者进行辱骂或攻击。
用委婉语来遮羞,往往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说话人心里往往有理亏的感觉。
用恶毒言语侮辱无辜民众,实施语言暴力者往往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真理也在自己一边,骂起人来觉得天经地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暴力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远比遮羞的语言大。
委婉语的产生,本来是同语言禁忌(不吉利或不雅)联系在一起的。
一般地说,委婉语具有文明礼貌的语言功能,特别是能够创造比较温馨和谐的语言环境。
委婉语作为语言腐败的手段,并不是中国当代腐败人士的发明。
比如,美国人就创造了“技术监视”一词来代替“窃听”。
时下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涉及腐败现象的词语,有些就是委婉语,这些委婉语似乎不是出于文明礼貌的原因,如明明是渎职,却说是“管理不到位”;明明是跑官要官,却说是“要求进步”。
这些发明看起来似乎很有创造性,说穿了只不过是玩弄文字游戏,耍小聪明而已。
委婉语本来的文明礼貌功能在这里丧失殆尽,实际上变成了腐败现象的遮羞布。
用攻击性语言侮辱人,那便是语言暴力;对无辜人士实施语言暴力,那便是语言腐败。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有许许多多无辜遭受语言暴力的体会,不管是发生在自己还是他人身上。
例如对于那些应该被打倒的人,就利用“叛徒”“特务”“里通外国”“卖国贼”“崇洋媚外”等莫须有的罪名,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文化大革命”中无辜遭受语言暴力致伤致残致死者不计其数,经历过那场劫难的人们对那一幕幕惨剧怎能那么快就会从记忆中消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戴帽子、打棍子的语言暴力现象为人民所唾弃。
但“文化大革命”等语言暴力的阴魂不散,至今在某些新闻报道中仍然可以找到影子,例如给不喜欢看国产电影的观众,赫然贴上“崇洋媚外”的标签。
语言暴力通过不恰当的语言表达,会对他人造成人格、情感、自尊以及心灵的伤害,它违背了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一种不与他人合作,也不要求他人与之合作的错误言语行为。
这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摘自《人民论坛双周刊》)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语言腐败”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腐败是来自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是腐败者利用语言来混淆黑白,是他们的思想健康出力问题。
B.语言腐败中的委婉语是腐败者为自己的丑恶行径辩解;语言暴力则是以攻击性的语言对无辜者进行辱骂或攻击,相比之下,给社会安定带来的危害更大。
C.语言腐败中的委婉语不仅在中国早已有之,而且在国外同样存在。
但它几乎丧失了委婉语本来的文明礼貌功能,变成了腐败现象的遮羞布。
D.语言腐败中的语言暴力常用攻击性语言侮辱人,对无辜者戴帽子、打棍子,使他们遭受人格、情感、自尊以及心灵的伤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将渎职说成“管理不到位”,将跑官要官说成“要求进步”,这些看起来似乎很有创造性,所以注重文字上做文章和追求语言的创造性是语言腐败的手段。
B.“文化大革命”中许许多多的人因
为无辜遭受语言暴力,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致伤致残致死,从那场劫难中走过来的人们是不会很快忘记那一幕幕惨剧的。
C.现在某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仍然存在语言暴力的倾向,一件普通小事就给中国人贴上某种标签就是一种表现。
D.在当前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人们不愿意看到通过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他人造成伤害,有违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错误言语行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语言现象不属于语言腐败的一项是(3分)
A.著名建筑学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有关部门回应说是被“维修性拆除”,重庆的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也被拆了,当地文管部门回应称,这是“保护性拆除”。
B.导游对游客说:
“我们如果要上‘厕所’就说‘去唱歌’。
”于是每次旅游车一停,游客们就热闹地喊:
“唱歌啦,唱歌啦。
”
C.网络将大街上一部分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行为冠以“中国式过马路”,接着又诞生了“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旅游”,“中国式”一时间成了国人不文明的标签。
D.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通报事故情况所言“XXX是奇迹,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被冠以“高铁体”的称号。
(二)实用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林伯襄:
造就百年“铁塔牌”学子
民国肇始,国家百废待举,“强国”成为林伯襄此时教育思想的灵魂。
1911年辛亥革命后,林伯襄被推举为省教育司科长,与教育界同人力主兴办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时期,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兴学育才、求强思变成为他们的共同心声。
1912年4月29日,林伯襄联合王敬芳等九位河南教育界知名人士,联名在开封《大中民报》上发布一篇《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启》,为陈办学之必要,倡议效法欧美,引进西学,谋求强国富民之道,这份《公启》发布后,经过一番努力,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终于在河南贡院旧址上成立,以诚信笃实著称的林伯襄被推举为第一任校长
。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开启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先河。
林伯襄主张“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启民智”,旨在放眼欧美,培育人才,建立一种完全不同于旧式教育的开放式大学。
林伯襄办教育,最重师资。
为了请到好老师,他不惜重金,聘请哈亨利、伊福兰等有名望的外籍教师,延揽省内外知名教师张维元、王北方、孙孟刚等,每一个新来的
老师,他必跟着听一两周的课,然后决定是否正式聘用。
对于聘用的老师,他极其敬重,当时农业专门学校校长吴肃也在预校兼课,每周两次从开封南关来校讲课,林伯襄必派车接送,如果遇到刮风下雨,他都亲往校西的惠济桥上迎候。
对待学生,林伯襄则是宽严有度、关爱有加,数年如一日,执行校纪则不畏权贵,不徇私情。
青年学生受感化至深,接触过或者没有接触过他的学生都甘认为他的门人。
有学生在《河大回忆录》中写到:
“留美学校头两届受林校长影响很大。
林校长为人正派,热心校务,听课查斋,对学生要求严格,甚至连颈部纽扣不扣也不放过。
他虽不召集学生讲话,但时常和大家交谈,着重身教。
学生们对他都亲而敬之,从而为留美学校树立了严谨的校风……学生们在林校长的教导下学习踏实,对河南后来的教育、文化诸方面有较好的影响。
”
在林伯襄影响下,预校形成了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
因学校毗邻铁塔,又有如此校风,人们都亲切地将该校学生称为“铁塔牌”。
学校很认可这个别号,干脆把铁塔印在了校徽上,于是这个名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成为来河大学子共同的别称。
河南大学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成为蔚然屹立于当今中国大学之林中一所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厚大学精神的现代大学,而河南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形成,既要归功于历史岁月的千锤百炼,也要归功于林伯襄等诸位先贤在艰难环境中的筚路蓝缕、敢为人先。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林伯襄的所作所为类似清朝的武训办学,他变卖家产兴办学校,管理严格,有效教学,最终把学校办成了全国著名的“铁塔牌”学校。
B.林伯襄与当时的一大批仁人志士一样,怀揣“强国”梦想,兴学育才,以西当教育为蓝本,形成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
C.有学生回忆道,林伯襄为人正派,热心校务,培育人才,注重言传身教,学生对他敬而远之,但学生们都学习踏实、勤奋。
B.林伯襄办教育,最重师资,他不仅延请国内名师,还引进西学,延聘外籍教师,他对试教者的学历要求非常高,对老师的评价和待遇是有区别的。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1911年辛亥革命后,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兴学育才、求强思变成为他们的共同心声,“强国”成为林伯襄此时教育思想的灵魂。
B.文章用正面描写的方式叙述了林伯襄对河南大学的影响,学校树立了严谨的校风,对河南后来的教育、文化诸方面也有较好的影响。
C.林伯襄爱国爱民、热衷教育事业,有远见,有开拓创新精神。
他为人正派,教学严肃认真,执行校规校纪,不畏权贵,不徇私情。
D.河南大学有着
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厚大学精神,这要归功于林伯襄等诸位先贤在艰难环境中的艰苦创业、敢为人先。
E.人们亲切地将河大学生称为“铁塔牌”。
这不仅是因为学校毗邻铁塔,还因为学校在林伯襄的影响下,有着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
6、林伯襄是怎样“强国必先广启民智”
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分)
(三)文学类文本(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小狗皮埃罗
(法)莫泊桑
勒菲弗太太和她的女仆罗丝两人住一幢小楼,屋前面有一小块细长的园地,她们爱种点蔬菜。
一天夜里有人偷了十来颗葱头,主仆两人惊恐万状,嘴里不停叨叨,想到以后的日子,她们心里慌了起来,夜里怎么才能放心睡觉?
附近的一个庄园主给她们出主意:
“你们应该养一条狗。
”大狗养不得,光是喂狗食就会把她们拖穷,养条能尖叫几下的小狗就可以了。
可是找到的尽是大个儿的,都是吃起肉汤来能把人吓得直哆嗦的大家族。
罗勒维尔镇杂货店老板倒是有条很好的狗,个儿不大,可他愣要付他两法郎。
面包店铺老板知道这事,送来一只小家伙,一身黄颜色,腿短得几乎没有似的,鳄鱼身子,狐狸脑袋,尾巴总翘着。
这条小狗很龌龊,一个子儿也不值,勒菲弗太太却觉得很漂亮,罗丝把狗抱起来亲了亲,问这
条狗叫什么名字,面包铺老板说“叫皮埃罗”。
于是把这狗放进一只肥皂箱子,先给它水喝,它喝了,接着给它一块面包,它吃了。
勒菲弗太太犯了愁,不过她想:
“等在屋里呆熟了,就可以放它到外面去,它就能找到吃的了。
”后来放它到外面去,它仍然免不了挨饿,它也只在要东西吃的时候才汪汪叫两下。
勒菲弗太太慢慢地甚至喜欢这狗了,有时候还留下几口面包,放到烧肉的汤里蘸一下,然后亲手扔给狗吃。
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养狗还要纳税。
为这只叫都不叫狗的小狗竟然向她收八个法郎,一听到“八个法郎,夫人”,她顿时惊得差点晕
过去。
她们得把皮埃罗弄走。
方圆十里的住户都回绝了,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让这狗“吃泥灰岩”,一大片空旷的平地中央,有一个泥灰岩矿的进口。
它是一个陡直地深入地下二十米的大矿井,下面连着坑道。
这个洞口成了埋葬丧家狗的地方。
从这洞口经过,常常可以听到一声声哀嚎,还有断断续续的凄厉的求救声。
猎犬或者牧羊犬看到这哀声不绝的洞口,全都惊恐万状,立即远远躲开。
人要俯身朝洞底看,就会有一股腐烂的臭气扑鼻而来。
狗掉到坑底,在里面奄奄一息拖上十天半个月,在它之前先掉进的狗已经死去腐烂,成了它的食物;然后又有狗掉进坑底,比它强壮,它们厮打了起来,打了很久,最后强的把弱的活生生地吞食了。
负责除草的养路工答应跑一趟,但是得给他十个苏。
于是,最后决定等天黑以后她们自己去。
到了那里,勒菲弗太太先俯身听听底下是不是已经有狗在哼哼。
没有,什么声音都没有,皮埃罗下去就它这一条狗。
这时罗丝眼泪汪汪,抱起狗亲了一下,然后朝坑底下扔;两人又一起弯下腰,竖起耳朵听。
她们先听见一下沉闷的响声,接着是尖尖的哀叫声,与受伤的野兽凄厉的叫声一样,然后是绝望的叫唤。
主仆两人又后悔,又惊骇,亡魂丧胆一般撒腿就跑。
这一夜勒菲弗太太尽在做阴森恐怖的噩梦。
梦见她坐下准备吃饭,可她揭开汤罐盖,看见汤罐里面盛的是皮埃罗,这狗噌的一下蹿了上来咬她鼻子。
天刚蒙蒙亮她就起来,几乎成了疯子,拔腿就朝泥灰岩矿跑去。
狗在叫,还在汪汪直叫。
勒菲弗太太呜咽了起来,用千百种温顺亲热的称呼喊那狗,而这狗,则扯着狗嗓门,叫出了一切缠绵悱恻的叫声。
她真想再看一眼这狗,心想一定要让这狗到死都过舒服日子。
罗丝说:
“要不给这可怜的狗扔点吃的?
这样它就不至于饿死了。
”勒菲弗太太一听,欣然同意了。
主仆两人于是拿了一大块抹了黄油的面包,立即过去。
她们把面包切成小块,一块接一块往下扔,两人还轮流对皮埃罗说话。
狗吃完一块,马上汪汪叫起来,接着再要吃。
傍晚她们又来喂,第二天还来喂,不过后来一天只来一次。
但一天上午,刚扔进一块小面包,她们便听到坑底下响起激烈的狗叫声,原来里面已经是两条狗了!
有人也往里面扔了一条狗,而且是条大狗!
罗丝喊了一声:
“皮埃罗!
”皮埃罗汪汪叫起来。
于是她们接着扔东西,但是每一次她们都清清楚楚听见底下一阵混战,皮埃罗被咬得嗷嗷哀叫,扔进去的东西都被那只大狗吃了。
主仆两人不知所措,相互看了一眼,勒菲弗太太尖酸刻薄地说:
“我总不能把人家扔进去的狗全部都喂起来,只好不管了!
”她扭头走了,连没有扔完的面包也拿走,一边走一边吃,罗丝在后面跟着,不时用蓝围裙角擦眼睛。
(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小说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勒菲弗太太这个形象的特点,就是在罗勒维尔镇杂货店老板、面包店铺老板、负
责除草的养路工这些人物的反衬下逐步呈现出来的。
B.小说注重用细节表现人物。
第一次见到皮埃罗时,勒菲弗太太对这条长得很“龌龊”甚至一个子儿都不值的小狗非常喜爱、非常怜惜,表现了勒菲弗太太的慈悲心肠。
C.小说擅长人物的心理描写。
勒菲弗太太和罗丝将皮埃罗扔进坑后,作者描写她们听到各种“声音”以及她们“亡魂丧胆一般撒腿就跑”,生动刻画了人物后悔、害怕的心理。
D.小说结尾处勒菲弗太太拿着喂狗剩下的面包“边走边吃”,而罗丝“不时用蓝围裙角擦眼睛”,二者对皮埃罗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罗丝的善良。
8.小说中第6段是一段插叙,这段插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9.作者为什么用“小狗皮埃罗”作为标题?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程千里,京兆人。
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
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
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
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
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
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
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
献忠势穷,归葛禄部。
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
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
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
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
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
仰首告诸骑曰:
“非吾战之过,此天也!
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竟不能拔。
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
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
“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
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
”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B.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
C.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D.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兆:
常指京师所在地区,是一个行政区划。
唐时京兆所管辖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B.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42-755)。
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常用来纪年的一种
名号,一般是在帝王即位的次年启用。
C.仪同三司:
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
三司即三公。
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D.礼部:
中国封建王朝的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教育、官员考核、外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一般称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千里是京兆人,身材高大,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
因为功勋显著,他被朝廷先后任命为安西副都护、御史中丞、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等职。
B.突厥人阿布思先归顺唐朝后,因为跟安禄山关系不睦而又背叛了唐朝,最终被程千里擒获,玄宗因此很欣赏千里的勇武。
C.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
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
D.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被叛贼活捉到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
(5分)
(2)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
(5分)
(二)古代诗歌(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①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
本词大约写于1097春三月,作者因党争被贬初抵郴州、寄居旅舍之时。
注②、③:
“梅花”“尺素”代指远方的问讯)
14.对这首词理解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阕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语双关,不仅写出了月色暮霭的凄婉迷茫,更写出了词人的失意怅惘。
B.上阕中“桃源望断无寻处”,化用了陶潜人相关典故,抒发了追求美好理想却在现实难以实现的无奈叹息。
C.上阕中,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面前用“可堪”去面对,表达了词人虽身处逆境却始志不渝的坚毅。
D.下阕中,借“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表达了词人在被贬途中收到来自远方的问讯时,感到了些许的慰藉。
E.下阕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运用了似人手法,寄托了词人不愿流落想有作为的抱负。
15.有人认为“砌成此恨无重数”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词,赏析词中包含了哪些意味?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离骚》中强调人们各有追求,而自己把修身作为毕生追求的两句是:
,。
(2)《师说》中慨叹从师风尚长久不流传,想让人没有困惑很难的句子是: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向秀的《思旧赋》这一典故表达怀念故友之情的诗句是:
。
第二部分表达(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对于观赏艺术品,大多数观众带着看热闹的心态,蜻蜓点水,匆匆过一眼就离开了。
②把“身体健康、节日快乐”说成“身体快乐”,这是父亲衰老的信号——曾经出口成章的父亲如今已是语焉不详。
这不禁让人慨叹:
时间都去哪儿了?
③电影拍续集已成为现今电影界的普遍现象,是狗尾续貂还是锦上添花,每一个系列的大片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④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⑤在这一场摊煎饼的人机大战中,机器摊出的煎饼数量很快就超过了王师傅手工制作的,但王师傅依然好整以暇,不为所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抒情的方式,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在当代,关注生活的角度与方式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也是诗人是否有想象力的体现。
B.周小平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互联网舆论面
前,应保持什么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C.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存在坚定的宗教信仰,个别国家坚信有神灵存在的人比例高达51%,而在中国,比例大约是23%左右。
D.筠连人在商场风生水起时,没有忘记打造自己的后花园,不仅让精神得到很好的憩息,也追求到了富甲一方的财富。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祭祀是我国古代社会中较婚姻更
为经常的一种礼制和生活内容。
那么,茶是什么时候开始用来作祭祀的呢?
一般认为“
。
”这也即是说,茶叶只有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之中。
A.我们把茶当作饮料以后,就派生出了一系列的次生文化
B.饮料吸收了茶元素以后,才派生出一系列的次生文化的
C.茶被我们当作饮料以后,就派生出了一系列的次生文化
D.茶是在被当作饮料以后,才派生出一系列的次生文化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近日,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的消息引发热议。
①,然而恶意的声音不绝于耳。
除了一段年龄悬殊的婚姻,②也成为人们争议的话题。
人们总以邓嫁先、钱学森为参照物责骂杨振宁“爱国已晚”,殊不知杨振宁在半个世纪里从未停止给予祖国力所能及的帮助。
杨振宁表示,自己在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时,③,直到父亲临终也没有得到原谅……
21.下面是某机构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调查表,请分别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情况,并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你的一条建议。
(共80字左右)(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人一生只埋头于现实,珍惜眼前的幸福与陪伴,一如哲人所说“我只在地面跳舞,不在云端徜徉”;有人一生执着于追寻,打马远方的梦想,正如诗人所言“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有人穿行于现实与远方,用心欣赏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村庄。
走在路上,总要去想,总要去做,总要去选择……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
(可适当展开横向议论或思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套 K12 四川省 宜宾市 学年 语文 月考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