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制度.docx
- 文档编号:2627979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83.45KB
测量制度.docx
《测量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制度
测量工作制度
为认真贯彻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技术准则、技术标准;地方政府及行业有关规范、标准、规定;优质、高效做好楚天雅苑·郡府建筑工程建设测量工作,结合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开工和竣工
1、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组织人员组建测量组,由项目经理分配各项任务。
2、工程开工前由测量组进行控制网建立、复测或加密,并按有关文件编制《控制网复测报告》,报监理签字后,交项目部资料室。
3、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项目部组织测量人员进行竣工验收,并按有关文件编制《工程竣工测量技术总结》,签字后,交项目部资料室。
图纸审核
1所有工程图纸及结构图均应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签发给测量组。
2正式施工图纸的签发手续必须完整。
3设计图纸变更应及时下达到测量组,变更通知单中要明确注明变更部分的有关尺寸标高、里程、坐标等,注明新的尺寸、标高、里程、坐标等,杜绝事故发生。
仪器设备确认及使用与管理
仪器设备
根据承包工程项目类别、工程量大小以及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配备相应精度和数量的测量仪器,测量仪器设备选型标准要求应满足施工测量的精度和工程质量。
工程测量施工常用的仪器主要有:
GPS、水准仪、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等。
项目部对所配置的仪器工具具有使用权和负有保管责任。
仪器配置
合理配置测量平差计算软件(AutoCAD、T-Arch、CASS),确保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平差精度。
测量平差计算软件须经国家科学技术鉴定认证,没有经过国家科学技术鉴定认证的平差计算软件不能用于控制网平差计算以及施工测量计算。
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1测量仪器、工具使用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仪器说明书,熟悉仪器性能、仪器操作和日常保养知识,了解各种仪器使用时必须具备的外部环境条件。
仪器精度与性能应符合合同条件及规范要求。
2使用过程中要做好防护,严禁日晒雨淋。
使用过后及时进行养护。
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签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检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3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均视为不合格:
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显示不正常;功能出现了可疑;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出现了上述不合格项的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
只有排除不合格原因,再次检定确认合格方可使用。
4测量仪器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其要求的环境条件,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架立、使用仪器。
仪器架立后测量人员应专心守护,不得擅自离开。
5测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抗肩上。
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转站必须转箱搬运,行走困难地段必须将仪器箱放在座位上,或专人怀抱,不得无人监管任其受振。
6测量仪器设备应设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霉、防尘、防锈。
光电类和激光类仪器每月开机一次,光学仪器每季度开箱晾置。
7各级必须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案等制度。
仪器出库、入库、应办理借领使用登记、签认手续。
8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精度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
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恢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辨,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
9仪器档案由项目技术部门保存原件,施工人员保存复印件,复印件随仪器装箱。
仪器使用者负责使用期间的仪器保管,应防止受潮和丢失。
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
不得私自外借他人使用。
校准及方法的确认
1所用测量仪器必须定期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或超出检测时间的仪器不得使用。
新购置的测量仪器必须进行检测,在充分了解测量仪器性能后方可使用。
2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为保证测量的准确和精度,检定周期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仪器检测报告必须有原件。
3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现仪器不合格时,需用合格仪器对本台仪器以前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测,直至确认仪器的测量结果正确为止,必要时对本台仪器测量结果的成品进行复检性测量,以避免由于测量仪器损坏造成质量事故。
4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
项目部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
利用已知点(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互相校核,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应自检复核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应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项目部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进行检查签认,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技术负责人要对项目部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测量内容及作业程序
施工测量工作流程(作业程序)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各工序与外部紧密联系,搞好施工测量工作必须熟悉施工测量作业程序。
施工测量作业程序本着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首先复测业主提供的首级施工控制网,然后在测区(工程)范围内选择建立加密控制网,用精确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方法确定加密控制网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最后以这些控制点为依据,再进行局部区域及建筑物细部放样与安装定位、竣工测量等工作。
测量作业程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测量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是测量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是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测量作业程序详见施工测量作业程序网络图。
施工测量作业程序网络图
工程测量的过程控制
1施工测量使用的测量仪器及配套设备管理按照《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
2施工测量人员应在工程开工前进入施工现场,收集有关资料,踏勘施工现场,了解地理环境和测量控制点分布及完好情况,为施工做好有关前期准备工作。
3作业开始前,项目部应向参加该项施工测量任务的人员交底(包括技术、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并做好记录。
4施工测量控制网应由测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设计方案应符合规范要求和工程实际,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组织实施。
5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埋设和施测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允许因赶工期在不利于观测的天气环境下作业。
6对不满足规范和设计精度要求的观测成果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7观测记录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计算数据必须检查校对。
电子记录参照有关规范执行。
用于测量计算的软件,无论是使用外来的或自己编写的,必须经过验证,确保无误。
8测量控制点应定期进行复测,以防止其发生位移。
对怀疑有可能产生位移的控制点,应及时复测。
发现已经位移的测量控制点,应视其情况停用或重新埋设。
9施工放样绘制样点图前,必须首先熟悉、理解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要求,绘制的样点图必须经过检查校核,如有疑问时,要报请专业技术负责人决定。
10放样数据按规范要求进行校核,对于精度要求较高和复杂部位的放样应编写作业指导书。
11放样的操作过程应按照有关规范或实施要点进行,防止误操作。
放样结束后,应立即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移交。
检查结果应做好记录。
12所有放样原始记录和计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按规范和《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13现场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人身、仪器的意外安全事故发生。
14项目部测量人员应严格按国家、行业和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工作,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对出现的施工测量质量问题、违章作业等,应及时向项目部总工程师、技术办报告,对测量人员提出的问题,项目部总工程师、技术办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
15所有测量及计算资料,必须经过复核签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16所有控制测量,放样定位及竣工测量复核除重复原方法外,还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核。
17测量人员出具的所有资料经过复核后,由技术负责人核准签发。
测量环境确认
1测量仪器应配备测量专用伞。
2在大风、大雨、高温、低温天气应停止测量作业(温度界限根据测量仪器正常使用温度),以免损坏测量仪器,造成损失。
3测量控制网点周围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防止地基沉降、位移以及坍塌等,必要时可在测量控制网点周围设围护栏,竖立醒目测量标志牌。
4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测量控制点建立固定的观测墩、观测棚,观测墩上部加专用金属保护套,并加锁保护,同时设立全站仪强制对中装置。
5保持美观大方、安全的测量作业环境。
测量记录与资料整理
1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
具体包括:
1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2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4测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2控制测量、单项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
测量记录统一使用水平仪薄和经纬仪薄。
3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
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不合格时应重测。
手薄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察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及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
凡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予以保存,不得撕毁。
4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起算数据。
计算书要书面整洁,计算清楚,格式统一。
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
采用计算机应用程序计算时,应使用正版软件。
5项目部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账,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
因人员变动所涉及的测量记录和资料,应由项目经理主持办理交接手续。
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人员应将全部测量记录资料整理上交项目部,并经技术负责人检查合格后,项目部方可验收工程。
项目工程完工,应将项目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经验收合格后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
测量工作技术交底
在设计图纸下达后,单位工程施工以前,应进行技术措施的交底。
交底应根据工程计划情况和施工需要及相应的管理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规范和标准要求,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交底对象主要包括项目部施工员、测量员,由项目部做交底记录并保存。
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
施工工艺及方法、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成品保护、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
其测量工作技术交底具体内容包括:
1认真执行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及上级下发的文件精神。
2首级施工控制网复测、施工加密控制网、施工基线设计,各测量控制点、放样桩位、护桩必须用水泥混凝土加以保护、做到结实牢固、不松动。
3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定位、放样精度,
4平面点位的控制方法,高程控制方法
5施工所用测量控制点要求定期复测。
6测量记录要清楚、整齐、不能涂改,当记录错误时,应用横线划去原错误记录或文字,重新正确记录。
技术交底要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由项目部保存。
分包项目的技术管理
分包项目由工程分包方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项目部承担如下技术管理职责:
1负责分包施工过程的测量技术管理、指导;
2负责分包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的审批;
3负责对结构特殊、技术复杂重大测量技术方案的审查;
4负责对分包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审查和监督;
5负责分包工程施工测量业务管理工作;
6负责分包工程计量的配合工作;
7负责整理归档各种测量技术和分包工程计量资料。
项目部测量技术信息管理
1技术文件管理
项目部负责测量技术文件登记、上传、下载、存档。
施工人员要有公开的电子邮箱、即时通等网上联络、电子资料传送、接收方式和手机、电话联系渠道,每个工作日要有人负责接收通过各种渠道交流的信息。
与其他技术部门或监理单位之间的工作联系要保留书面记录,包括书面技术文件收发记录、电话记录、电子方式资料传送记录等。
项目所有测量技术文件应按要求分类建立相应的信息记录,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核定、技术复核、技术工作检查情况等。
以备公司相关部门查询、查看。
2测量资料档案管理
2.1测量档案资料以及施工图纸由专人管理,建立测量档案资料库,严格执行公司和国家相关保密制度;
2.2项目部内部各部门及外部往来进行发文、收文登记;
2.3测量档案资料包括: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定位、放样、报验资料;建筑物或构筑物沉降、位移变形测量资料;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网复测及施工加密控制网资料;竣工测量资料等。
2.4测量档案资料应当及时登记、整理,编制检索工具,以便查阅;
2.5做好测量档案资料的保管、保护工作,对破损或者变质的资料应当及时抢救;
2.6未经项目经理同意,测量档案资料不得外用、外借、外传;
2.7测量档案资料经整理,分类归档保存;
2.8测量档案资料的归口管理部门为项目资料室。
工程项目技术档案的建立、汇集和整理,由项目技术办负责,该项工作从施工准备直到工程竣工验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竣工测量资料编制
编制竣工测量资料为检验、评定工程质量提供依据,为建筑物投产、营运后的监控管理、维修提供必需的资料。
竣工测量资料编制的主要内容:
1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坐标图及测量资料;
2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测量资料;
3施工期间建筑物的沉降、位移变形观测资料;
4施工期间建筑物的放样资料及报验测量资料;
5竣工测量资料;
6竣工测量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