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627764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8.29MB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南平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本材料仅限我市内部交流,不得上传网络。
南平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9分)
1.(3分)C(听,准许、成全)
2.(3分)C(①③被动句②⑧定语后置句④⑥宾语前置句⑤状语后置句⑦⑨判断句)
3.(3分)D(①⑤名词活用为动词②⑥使动用法③名词作状语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⑦⑧意动用法
动词活用为名词)
二、(36分)
(一)(9分)
4.(3分)A(B项,“不仅……更重要”表递进关系,与原文不符;C项,前后关系颠倒,与原文不符;D项,艺术创作态度不仅仅只是获取创新“点子”)
5.(3分)D(文章议论原由不包含当下创作者不能正确对待艺术遗产)
6.(3分)B(“就能水到渠成的获得并理解创新的‘点子’”推断错误)
(二)(12分)
7.(3分)A(“安全上网指日可待”分析有误)
8.(3分)C(将未然当已然)
9.(6分)
①加强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加速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迭代升级;②把握机遇,寻找新动力,走出一条产业化转型的新道路;③坚守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不断增强人民使用互联网时的安全感。
(答对一点,2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15分)
10.(3分)D(没有第一人称)
11.(6分)
①形象描写。
穿着时髦讲究,表现两对夫妇讲求个人的安逸享受。
②言行描写。
围绕名著展开讨论,刻画了他们附庸风雅。
③对比手法。
他们的谈话与穿黄布学生服青年的争论构成对比,凸显这两对夫妇对国事漠不关心。
(答对一点,2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2.(6分)
①淡化故事情节,呈现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②淡化个体人物形象描写,注重类型人物的刻画;③形散神聚,于松散的叙述中凸显主旨。
(答对一点,2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34分)
(一)(19分)
13.(3分)C(分析各选项,可发现选项中共有两处有不同断法。
一是“有文武材与人若无不可”,“有”为动词,与“文武材”构成动宾关系,“有文武材与”讲不通,A、B两项错误。
二是“至其所守人亦不能移也”,“所守”构成名词性结构,是“不能移”的内容,由此分析,“人”应作“不能移”的主语,应是“至其所守/人亦不能移也”,D项错误)
14.(3分)C(“父母”错误,应为“父亲”)
15.(3分)B(“主动出击,参保战功”与原文不符)
16.(10分)
(1)(5分)当时夏竦与韩琦、尹洙等谋划并献上进攻与防守两种策略,朝廷将要采用进攻的策略,范仲淹认为不可出兵进攻。
(译出大意,3分;“上”“师”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这两处翻译有错别字,则该处不给分)
(2)(5分)(皇帝)又派遣宫中内侍拿着诏令起用他,(田况)不得已,请求回到阳翟安葬父亲。
(译出大意,3分;“起”“归”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这两处翻译有错别字,则该处不给分)
(二)(9分)
17.(3分)D(D项中的“以梨花送春,照应诗题中的‘独来’二字”分析有误,应是照应题中的诗题中的“残春”二字)
18.(6分)
①南亭春光秀美,可惜不能与友人共赏,表达了对张祜的思念之情;②高枝百舌鸟欺压他鸟,暗指张祜遭人排挤,借此表达不平之意;③借仲蔚典故,表达对张祜怀才不遇的同情。
(答对一点,2分。
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6分)
19.(6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每答对一处,1分。
有漏字、添字、错别字,则该处不给分。
字迹潦草,辨认不清,不给分)
四、(11分)
20.(2分)B(陆续:
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持续:
延续不断;阐释:
阐述并解释;解释:
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老而弥坚:
人虽已老,但志向却更加坚定;历久弥新:
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构建:
建立(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建立:
开始成立,开始产生,开始形成)
21.(2分)A(与后文内容衔接恰当)
22.(2分)B(A“对于”应改成“对”,“增强文化自信、接受历史启迪”语序错误;C“对于”应改成“对”,“加大”应改成“增强”;D“加大”应改成“增强”且语序错误)
23.(2分)D(A“赏识”只能用在上对下;B“承让”是获胜方所说的谦词,应改为“手下留情”;C“真知灼见”应改为“浅知拙见”)
24.(3分)①不可以代替癌症早期筛查②除了常规体检的项目外③背负着罹患癌症的危险
(答对一点,1分。
意思对即可)
五、(60分)(略)
【参考译文】
田况字元均,年少时就卓越出众志向远大,喜爱读书。
考取进士甲科,补任江陵府推官,升任秘书省著作佐郎。
考取贤良方正科,改任太常丞、通判江宁府。
赵元昊反叛,夏竦任陕西经略使,征召田况为判官。
当时夏竦与韩琦、尹洙等谋划并献上进攻与防守两种策略,朝廷将要采用进攻的策略,范仲淹认为不可出兵进攻。
田况上书说:
夏竦、韩琦、尹洙共同献上进攻的策略,如今若奏请中止,则是自相矛盾;想要果断进攻,则又与范仲淹坚持的观点不同。
请求召集两府大臣议定,只令边防加强戒备,如果有敌人侵犯掠夺,随即出兵截击;或许敌人谨慎地在其边界防守,我军没有必要先行轻易发兵。
这样就保全国威克敌制胜,有功劳而无祸患。
于是取消了出兵的建议。
保州云翼军杀死州里官吏据城反叛,朝廷下诏要求田况处置此事。
田况督促各位将领进攻,张贴皇榜招降叛军士兵二千余人,坑杀谋反者四百二十九人,因功升任起居舍人。
调任秦州。
遭遇父丧,(服丧期未满,)诏令重新起用,执意推辞。
又派遣宫中内侍拿着皇帝亲手书写的诏令起用他,不得已,请求回到阳翟安葬父亲。
安葬之后,托边事求见皇帝,声泪俱下请求服完丧期,仁宗同情怜悯答应了他的请求。
主帅得以服满丧期是从田况开始的。
服丧期满,以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的身份任渭州知州。
升迁为右谏议大夫、出任成都知府。
蜀地自从李顺、王均再度作乱,人心动摇,地方官员被允许见机行事,多擅自杀戮以树立威严,(百姓)即使犯了小罪,也要连同妻子、儿女迁出蜀地,以致出现流离而死于道路上的人。
田况到任后,安抚教化,不是罪大恶极者就不让其迁出蜀地,蜀人特别爱戴他。
升任给事中,征召为御史中丞。
到任后,又暂时代理三司使。
田况探求考核财货赋税,详尽掌握收入支出情况,于是概括地写成《景德会计录》,因为当时的财货赋税收入,比景德年间要多,而每年的支出,又多于收入。
于是写成《皇祐会计录》献给皇帝。
因病免职,任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景灵宫,于是以太子少傅的官职退休,后去世。
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宣简。
田况宽厚聪敏,文武双全。
待人很随和,至于其大节操守,别人却无法改变。
他议论的天下事很多,他的议论才识卓越,然而没有全部实行。
有奏议二十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南平市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扫描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