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docx
- 文档编号:2627456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46.15KB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docx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专项训练
【知识梳理】2009年10月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类型及规律
例句
译法
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其一犬坐于前(《狼》)
像……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用对待……的方式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其势必不敢留君(《廉蔺列传》)
依据……,按照……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卒廷见相如(《廉蔺列传》)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在……,从……,向……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
时公兵不满万(《三国志·武帝纪》)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当……,每……
名词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1)动+名:
军,驻军。
(2)介+名+动:
蹄,用蹄踢。
(3)换成动词:
德,感激;风,吹拂。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采草药》)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硕鼠》)
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黔之驴》)
项王复引兵而东(《项羽本纪》)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商君书》)
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
形作动
后面有宾语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
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远,疏远;穷,到尽头;高,推崇;轩邈,争高争远
前面有能愿动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前面有助词“所”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其他表动态的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活用的类型
例句
译法
说明
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动+宾=使+宾+动
有时也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
如:
活,救活。
形容词使动用法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过秦论》)
形+宾=使+宾+形
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名+宾=使+宾+为+名
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孟子·尽心上》)
形+宾=以+宾+为+形
有人认为动词无意动用法,“羞”为形容词活用。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名+宾=以+宾+为+名
动词的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廉蔺列传》)
动+宾=以+宾+为+动
【例题精析】
一、选择活用类型相同或者不同的一个选项。
1.与“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B.云青青兮欲雨
C.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D.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1999年上海卷)
2.与“(李实)遂奏(王)播为三原令,廷诟之”一句中“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正本清源 B.狼奔豕突
C.规行矩步 D.草行露宿 (2000年春季上海卷)
3.与“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中“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华秋实B.袖手旁观
C.穷形尽相D.夏雨雨人(1998年上海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中的“饵”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斗折蛇行B.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C.其一犬坐于前D.予分当引决(1996年上海卷)
答案:
1.D2.A3.C4.B
解析:
1.题干和D项是使动用法,A、B、C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2.题干和B、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为使动用法。
3.题干和C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另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4.题干和B项都是名词作动词,另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
()(1999年上海卷)
2.故事,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
()(2000年春季上海卷)
3.吾闻楚王之命:
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
()(2004年春季上海卷)
4.桓公曰:
“何故?
”对曰:
“以臣名之。
”()(2004年上海卷)
5.管仲正衿再拜曰:
“此夷吾之过也。
……”()(2004年上海卷)
答案:
1.称威,威服,威慑2.按旧例3.赐给爵位4.命名5.使……正,整理好
解析:
1.名词作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作动词。
4.名词作动词。
5.使动用法。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至谴,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
(2000年上海卷)
译文:
2.使吾君好学而不恶下问,(贤者在侧,谏者得入。
)(2000年上海卷)
译文:
3.(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2002年上海卷)
译文:
4.“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具旁出之窦”一句中的“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怎么翻译?
(2003年上海卷)
答案:
1.都把瓦片、石子藏在袖子里拦路等候他。
2.让我们的国君喜欢学习而且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
3.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4.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
解析:
1.袖,把……藏在袖子,名词作动词。
2.下,向下,向地位低下的人,方位名词作状语。
3.奇,以……为奇,对……感到惊异,形容词意动用法。
4.猿、蛇,像猿一样、像蛇一样,名词作状语。
四、阅读下文,回答题目。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注]狸狌:
野猫。
1.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则群聚而笑之B.吾得兄事之
C.令两人蹲踞而背倚之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1998年上海卷)
2.与“鼠群行有堕瓮者”一句中“群”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呈卷即面署第一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秋毫不敢有所近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答案:
1.D2.A
解析:
1.题干和A、B、C三项中加点的词是名词作状语。
日,每天;群,成群地;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背,用背部。
D项是名词作动词,前,走上前去(前面有副词“直”,径直)。
2.题干和A项中加点的词是名词作状语;B、D两项中加点的词是名词作动词,C项中加点的词是形容词作动词。
五、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
虏兵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
“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
“蕃军远来,必甚疲。
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军严整。
良久,玮又使人谕之:
“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
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
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虏方苦疲甚B.颇失部伍
C.耻学于师D.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1994年上海卷)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B.一战大破虏师
C.君将哀而生之乎D.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答案:
1.B2.A解析:
1.B项(失)是使动用法,其余(苦、耻、贵、贱)是意动用法。
2.A项(利)是意动用法,其余(破、生、走)是使动用法。
文言句式练习
判断句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斯固百世之遇也。
5、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6、此人力士。
7、燕王,吾所立
8、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
9、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2、梁文即楚将项燕。
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5、巨是凡人。
《赤壁之战》
16、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7、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被动句
1、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之积威所劫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9、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倒装句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贤哉回也!
定语后置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宾语前置
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宋何罪之有?
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6、父母唯其疾之忧。
7、惟余马首是瞻。
8、惟你是问。
9、大王来何操?
10、沛公安在?
11、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13、是以后世无传矣。
14、夜以继日
15、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君何以知燕王?
”
介宾短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山之农亩
省略句
1、省主语
触草木,尽死。
2、省谓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省宾语
竖子不足与谋。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4、省介词
今以钟磬置水中。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臣言。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5、省量词
蟹六跪而二螯。
6、分句省略。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固定结构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时,应注意其中的固定结构。
这些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①何以……?
(根据什么……?
凭什么……?
)
《论浯六则》: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曰:
“何以知之?
”
②何所……?
(所……是什么?
)
《木兰诗》: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卖炭翁》:
卖炭得钱何所营?
③奈何……?
(……怎么办?
为什么……?
)
《鸿门宴》:
未辞也,为之奈何?
《阿房宫赋》: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④如……何,奈……何?
(拿……怎样呢?
)
《愚公移山》:
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
虞兮虞兮奈若何?
⑤孰与……?
(与……比哪个……?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孰与徐公美?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⑥安……乎?
(怎么……呢?
)
《赤壁之战》: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⑦独……耶?
(难道……吗?
)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2.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
(怎么能……呢?
)
《游褒禅山记》:
何可胜道也哉?
(兼有感叹)
②何……为?
(……干什么呢?
)
《鸿门宴》:
何辞为?
③何……之有?
(有什么……呢?
)
《左传·僖公三十年》:
夫晋何厌之有?
④如之何……?
(怎么能……呢?
) 《荷蓨丈人》: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
……哪里呢?
)
《捕蛇者说》:
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兼有感叹)
《采草药》:
岂可一切拘以定时哉?
《鸿门宴》:
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殽之战》:
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安……哉(乎)?
(哪里……呢?
)
《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兼有感叹)
⑦不亦……乎?
(不是……吗?
)
《论语六则》: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察今》: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⑧……非……欤?
(……不是……吗?
) 《屈原列传》:
子非三闾大夫欤?
⑨宁……耶?
(哪里……呢?
) 《祭妹文》: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兼有感叹)
⑩顾……哉?
(难道……吗?
) 《为学》: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兼有感叹)
⑩独……哉?
(难道……吗?
) 《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
(怎么那么……啊!
)
《伶官传序》: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②直……耳!
(只不过……罢了!
)
《孟子·梁惠王上》:
王曰:
“不可,直不过百步耳!
”
③惟……耳!
(只……罢了!
) 《谭嗣同》:
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
④一何……(多么……啊!
) 《石壕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⑤亦……哉!
(也真是……啊!
)
《五人墓碑记》: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
⑥……何如哉!
(……该是怎样的呢!
) 《〈指南录〉后序》: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 (恐怕……吧?
)(兼表反问)
《季氏将伐颛臾》:
求,无乃尔是过与?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②得无(微)……乎?
(该不是……吧?
)(兼表反问)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③其……欤?
(不是……吗?
)(兼表反问)
《师说》:
其可怪也欤?
④……庶几……欤?
(……或许……吧?
)
《孟子二章》: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
(与其……,哪如……?
)
《冯婉贞》: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②……欤(耶),抑……欤(耶)?
(是……,还是……呢?
)
《伶官传序》: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③其……耶?
其……也?
(还是……呢?
还是……呢?
)
《马说》: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
古文翻译表达题得分要求:
1语言表达:
简洁、准确。
2语境分析:
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翻译原则:
字字落实(翻译的错误多表现为译错、译多、译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古文翻译的原则:
信、达
信:
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
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
译:
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⑵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
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⑶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
(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⑴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做状)
译:
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⑵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
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⑶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中山狼传》)(使动)
译:
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
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⑵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借代)
译:
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比喻)
译文:
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⑴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
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二、如何做到“达”的要求
古文翻译除了要忠实原文,准确翻译外,还在语言表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我们做到意明白易懂,不含糊不费解;语句通顺流利,衔接紧密,过流自然。
这就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
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译:
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
(应改为“一个叫丁的厨师”)
⑵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译文:
牺牲最惨重的,要算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2、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⑴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句)
译: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主谓倒装)
译:
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⑶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
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⑷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
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拾。
三、文言翻译的方法
增:
相对于文言省略句式而言
换:
将古代的说法换成现代的说法
删:
文言虚词、发语词、词头等
留:
古代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号、物名等
移:
相对于文言特殊句式而言,翻译时应调整语序。
巩固练习:
第一册文言文翻译练习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
我壮年的时候,尚且还不如一般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
如果使郑国灭亡而能对你有利,冒昧的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你。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
我不能早重用你,现在事急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4.夫晋,何厌之有?
译: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
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到不了今天。
借助人家的力量又去伤害他。
这是不仁德的;失掉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6.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译:
从前的战争失败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
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耻辱?
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我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译: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
9.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
满一年之后。
即使有人想尽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1.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译:
触龙进去的时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而慢慢地走,到了太后跟前谢罪说:
“老臣脚有毛病,以致连快走也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
14.无乃尔是过与?
译:
恐怕该责备你了吧!
15.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
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他呢?
16.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
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附臣服,就要采取措施加强文教和德化来使他们归附,已经使他们归附了,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
17.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译:
考察邻国的治理,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18.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1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译:
贵族家的狗猪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20.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变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更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2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
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他用心专一。
23.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
译:
望着大海对海神感叹道:
“俗语说:
‘闻知许多道理后,自认为每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2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
我如果不是到你这里来,就危险了。
我将长久地被深明大道的人笑话。
2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
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吞并天下的雄心。
26.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译:
明天早上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27.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词类 活用 文言 句式 专项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