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赏析剖析.docx
- 文档编号:2627455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5.43KB
小学古诗赏析剖析.docx
《小学古诗赏析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诗赏析剖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古诗赏析剖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乐府是秦汉时期官方设立的音乐机构。
汉武帝时曾经大规模地扩建乐府,并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诗歌,配乐演唱。
后来,把这些为配乐采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这样,乐府就由机构名称转变成为一种诗歌体裁名称了。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诵读:
前四句要读出万物在春天竞相生长的勃勃生机,语调较为轻快愉悦。
后四句要与前面形成对比,读出忧心、疑虑的感觉。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中心,激励人们应该趁年轻发愤努力,做出成绩,因此要重读,表达出劝诫的意味。
注释:
①长歌行:
汉乐府曲调名。
②葵:
菜名,即冬葵。
又名冬寒菜。
③朝露:
早晨的露水。
④晞:
晒干。
⑤阳春:
温暖的春天。
⑥布:
散布。
⑦德泽:
恩惠。
⑧生:
焕发。
⑨恐:
担忧。
⑩秋节:
秋季。
[11]焜:
明亮。
形容落叶枯黄的颜色。
[12]华:
同“花”。
[13]衰:
衰败,凋零。
[14]百川:
众多的河流。
百,形容多。
[15]徒:
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
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
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
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种写法被称为“托物起兴”。
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清晨的露珠等太阳出来就会被晒干,春天的美景到了秋天就会衰败、凋零,千万条江河东流到海一去不返。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不趁着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努力奋斗,到年老力衰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全诗借物喻理,出言警策,催人奋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敕勒歌
2008年05月17日15:
34 新浪考试
公元4到6世纪,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大约是传入南朝后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传世的约有六十多首。
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诵读:
情绪要明朗豪放。
“穹庐”、“笼盖四野”、“苍苍”、“茫茫”要重读,读出苍远辽阔的意境。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要注意音调的高低起伏,重音落在“见”、“牛羊”上。
语调中要洋溢着对美丽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
注释:
①敕勒歌:
我国南北朝时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②敕勒川:
就是敕勒族居住的平原地区,在今天山西北部及甘肃、内蒙古南部一带。
③阴山:
山脉名,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④穹庐:
毡做的圆顶帐篷,俗称“蒙古包”。
⑤四野:
四面的原野。
⑥苍苍:
深蓝色。
⑦茫茫:
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
同“现”,显露。
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赏析:
这首敕勒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回乡偶书
2008年05月17日15:
34 新浪考试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
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唐代著名诗人。
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
因为喜欢饮酒,被杜甫称为“酒中八仙”之一。
其诗数量虽少,但不事雕琢,通俗可口,很富有清新潇洒的意趣。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诵读:
落叶归根的欣喜与人事全非的慨叹要交织在一起,突出“少小”、“老大”与“无改”、“衰”的这种对比,“不”、“何处”也要重读。
注释:
①偶书:
偶然间写下来。
②少小:
少年时候。
③老大:
年老。
④乡音:
家乡的口音。
⑤鬓毛:
脸两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⑥衰:
指鬓发稀疏、斑白。
⑦客:
作者自外返乡,以客自比。
译文:
我少年时离开了家乡,年老才回来,乡音没有改变,鬓发却已经稀疏、斑白了。
家乡的孩子们见了我都不认识,笑着问我:
“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
赏析:
诗人“少小离家”,直到晚年才得以返回故乡,几十年岁月流逝,人世变迁,心头有无限感慨。
第一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对比,概括写出数十年客居他乡的事实。
第二句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
三、四句峰回路转,别有境界:
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却道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灵震颤和情感共鸣,不愧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鉴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
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
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着《升庵诗话》中言: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具体这两句的解释:
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
王翰——《凉州词》
【年代】:
唐
【作者】:
王翰——《凉州词》
【内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晋阳人。
诗颇壮丽。
【赏析】:
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
这体现了唐人以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
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
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此杯此酒,又有如此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来助兴,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交相映衬,就把边地军营的开怀痛饮,渲染得华艳不俗,神采动人,而又淋漓尽致了。
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这既是微带醉意的话,又是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体验的话。
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
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
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
春 晓①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
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④。
[1]
作品注释
①晓:
天刚亮的时候,春晓:
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
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
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
不知有多少。
[1]
现代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
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1]
作品赏析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优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
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
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
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
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1]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那场雨那颗心那生情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
本诗大约作于第二次被贬时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系送别老朋友辛渐时而作。
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描写了第一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诗作淡淡的孤独,淡淡的哀愁,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心上,此生难了的情愫有谁能懂?
有谁能解?
那场透凉的雨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寒雨连江夜入吴”,虽是寂寂寒江,可刚才还是明月照高楼,现在江雨悄然而来,莫非这秋雨也因离愁而生。
诗人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又因明日送客不能借酒消愁,一醉方休。
已是寒夜,又加寒江,再来透凉寒雨,增添了更多的萧瑟秋意,黯淡离别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
连江的雨势连绵入吴,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
心底无私天地宽啊。
虽是寒雨透凉,但清爽,如同冰洁的心。
作者听着雨声,看那雨景,始终有一种离愁萦绕心头,与老朋友相对无言,默默地平明来临。
那场透凉的雨呀!
请把离愁全部带走。
那颗冰洁的心
清晨,就要送走客人,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客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首先是孤峙的楚山,看楚山,心潮起伏,问楚山:
你孤独吗?
你的心像我一样冰洁吗?
作者与楚山相依相偎,同病相怜。
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逝去流水。
作者与楚山一样的孤独,一样的被透凉的寒雨淋透,那样冰清玉洁。
因孤独无人相识,也无人相知,更无人相诉,看着眼前的浩瀚而又洁白无瑕的江水,自然想起“玉壶”,千言万语只化作临别叮咛: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真切袒露了坦荡的胸怀和坚贞的品格。
“玉壶”已是因清澈见底而让人一览无余;“冰”更是因晶莹透明而让人表里皆悉。
一颗如冰一般永远表里如一、高洁清白的心盛入玉壶,还有什么见不得人、见不得事的呢?
吴地本也如“玉壶”一样,是洁净之地,毫无污染。
而一颗冰洁的心毫无瑕疵,多么清正廉洁、积极进取,高风亮节,冰清玉洁,此乃“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那生难了的情
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
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这捎去的不是给洛阳亲友平安竹报的口信,也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对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信念的告慰,对蔑视谤议的自誉。
凄寒孤寂中,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诗人在凄凄寒雨中,谁能理解一颗冰洁的心,此生难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
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
形势动、意境阔大是此诗最突出的特点。
黄鹤楼在江夏,与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距数百里,诗人举重若轻,将楚地吴天尽收于短短的四句诗中。
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则象一条无形的纤绳,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
此诗每句分别各用一个动词:
“辞”、“下”、“尽”、“流”,从不同角度(行者与相送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给人以流动之感,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
这首送别诗之所以能写得如此雄浑壮阔,幽深高远,除诗人的才赋外,还有其客观上的原因。
唐代黄鹤楼处于武昌西黄鹤矶上(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踞山临江,得形势之要,登楼八面来风,凭栏可极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登临送客,足可壮人襟怀,此其一。
李白的江南之游结束未久,“烟花三月下扬州”,或许即有他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这时友人继之而下吴越、之广陵,自然会在唤起他关于广陵的种种记忆,因吴越江山在胸。
使诗人的诗才横贯吴楚,所以能、表现出气象万千的景象,此其二。
李白二十岁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岁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几遍中国东南,江汉平原的辽远壮阔,江南山水的纤巧秀丽与巴山蜀水的峻峭清雄形成鲜明的对照。
看惯蜀中山水的李白,自然会对雄浑广阔的自然景色有其敏锐的感受和准确的把握,此其三。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风华正茂,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
因此才能把这首诗写得神采飞扬。
同在江夏、同是送别,他晚年所写的一首《江夏别宋之悌》便显得异常凄婉。
这首诗写道: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历尽坎坷的李白,再也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神采,送别诗也一改旧时风貌,可见心境与诗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其四。
情意深挚,是这首送别诗的第二个特点。
宋方回论李白诗曾说:
“最于赠答篇,肺腑见情愫”(《杂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情惊主要表现在后两句。
这里诗人从自己一方落笔,表现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有本作“孤帆远影碧山尽”,或“孤帆远映碧山尽”。
但从抒发感情的角度说,还是通行本的文字最为贴切。
可以想见:
李白目送友人的一片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然而李白仍向友人消逝的方向眺望着,在那天水相接处,只有江水在不断地东流。
诗人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也载着他的深情,伴随着友人而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妙处,在于拉开了诗人与孤帆的距离,在诗人的极目远眺中,充分表现出诗人的惜别之情。
而“孤帆远影碧山尽”,以山做参照物,诗人与孤帆的距离便受到限定。
若把“远影”改作“远映”,更将船行的情景坐实,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和心理感受。
李白在另一首题为《送别》的诗中曾写过这样类似的诗句: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虽诗语较“孤帆”两句更为质朴,情绪也较低沉,但以此为注脚,正可体会李白的思维方式与抒情方式,玩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底韵。
李白这首送别诗的意境,常为后代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电影艺术所借鉴,许多江边送别的场面,都设计了征帆愈行愈远,相送者愈登愈高,最后登上山顶的送行人空对江流的镜头。
由此亦可见这首诗艺术生命力之强盛。
明方孝孺《吊李白诗》云:
“诗成不管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
”以此来括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的神韵,也是很合适的。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本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
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
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
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散闷,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
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
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何图。
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
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何形相映衬,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塔前、水东,标明了方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中,“黄师塔前”句,在制造氛围方面,尤为重要。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
“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句。
”僧亡塔在,崇敬之余,夹杂着几分悲怆之情。
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且倚微风,以寄雅怀。
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下两句着力写桃花。
在诗人笔下,桃花一簇,深浅放红,然主人已逝,唯有寂寞相随耳。
若诗人不寻花至此,又有何人赏识?
字里行间,流露出无人赏识的淡淡的哀愁。
这与七绝句的总调子是合拍的。
但此诗重点毕竟是写爱花,故也萦绕着喜的气氛。
“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杨伦评道:
“绮语令人欲死,叠用爱字有致”(《杜诗镜铨》卷八),可谓肯綮。
明王嗣奭也说:
“其五:
‘春光懒困倚微风’,似不可解,而于恼怕之外,别有领略,妙甚。
桃花无主,可爱者深红耶?
浅红耶?
任人自择而已。
”(《杜臆》卷之四)如果说七绝句前四首是在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的话,那么,此首(其五)却表达出爱花、赏花时的喜悦之情。
如此由悲入喜的描写,造成了节奏的起伏变化,给人以新奇的美感。
这种喜悦之情,并未戛然作结,而是自然而然地向后延伸;以致在下一首,达到了最高潮。
如果缺少它,就缺少一个必要的情感过渡,而显得美中不足。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赏析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
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
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
作者初进京城,携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
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
“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
“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遂广为延誉。
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之结构可谓严谨妥当:
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
然而此诗之佳处远不止于此。
其为名作,实因意胜──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野草离离,生生不已。
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
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
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
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
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如此的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的生命意义。
尾联扣送别之意,“又”字暗示离别乃古今人事之所难免;别情如春草萋萋,亦人之常情。
故前人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之叹,后人亦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之悲。
前人于此诗好评甚多。
《古欢堂集杂著》:
“刘孝绰妹诗:
‘落花扫更合,丛兰摘复生’。
孟浩然‘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此联岂出自刘欤?
……古人作诗,皆有所本,而脱化无穷,非蹈袭也。
”《唐诗成法》:
“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地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
”
但亦有说此诗别有寓意者。
《唐诗三百首》:
“诗以喻小人也。
消除不尽,得时即生,干犯正路。
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
”《诗境浅说》:
“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
作者正有此意,亦未可知。
然取喻本无确定,以为喻世道,则治乱循环;以为喻天心,则贞元起伏。
虽严寒盛雪,而春意已萌。
见仁见智,无所不可。
”[3]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作者】
772-846,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
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
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
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
熟悉。
③蓝:
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古诗 赏析 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