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3复习提纲.docx
- 文档编号:26274127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506.80KB
生物必修13复习提纲.docx
《生物必修13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13复习提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必修13复习提纲
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1、
体液:
包括细胞内液(2/3)和细胞外液(1/3).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外液也叫人体的内环境(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腔,输卵管,子宫不属于内环境)。
2、外分泌液:
主要指外分泌腺(如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泪腺,汗腺,皮脂腺等)分泌的,运输到体外和消化腔的液体,包括各种消化液,泪液,汗液等.
3、尿液:
原尿经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收后形成,主要包括水分,无机盐及代谢废物,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物.不是体液也不是外分泌液。
4、细胞外液的组成和关系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
2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组织液;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组织液;
4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5、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
1血浆:
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约1%),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各种代谢废物(尿素等),气体(O2,CO2),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肯定不是细胞外液的成分:
纤维素,麦芽糖,呼吸酶,血红蛋白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含量与血浆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多一些;
3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一定程度放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6、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指溶液中溶质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约770kPa。
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a)内钾外钠:
决定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是钾盐,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是钠盐;
b)水在细胞内外的转移取决于细胞渗透压的大下。
渗透压外>内→水外流→细胞失水皱缩,相反则吸水肿胀;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范围7.35-7.45,主要的缓冲物质是NaHPO4,Na2HPO4,NaHCO3,Na2CO3等,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到缓冲作用,集体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来维持PH稳定。
3温度:
正常37℃左右。
7、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1)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和代谢废物等)。
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
2)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
3)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和关节液等)。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
8、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内环境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动态的相对稳定)。
9、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
1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
2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10、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现代观点: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1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2体温、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3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血液中钙和磷含量降低,成年人表现为骨软化病,儿童表现为佝偻病,血钙过高导致肌无力,血钙过低导致肌肉抽搐。
12、
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分为条件反射(需学习)和非条件反射(不需学习)。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任何反射活动的进行必须建立在反射弧结构完整的基础上。
2、反射弧兴奋传导方向判断
1
前角大,后角小,前角传出,后角传入;
2神经元的传递方向:
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下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树突胞体轴突
3、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1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2)
特点:
双向性,及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沿着神经纤维两侧同时传导。
4、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1)AB:
静息时,K+外流(协助扩散),外正内负;
2)BC:
受刺激时,Na+大量内流(协助扩散),外负内正;
3)CD:
K+大量外流(协助扩散),恢复为外正内负;
4)兴奋完成后,Na-K泵活动增强,将Na+泵出,将K+泵入(主动运输),以回复细胞内K+浓度高和细胞外Na+浓度高的状态,为下次兴奋做好准备。
5、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信号转换: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
单向性(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下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6、神经递质
1本质:
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使有相应受体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2移动方向: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出间隙→突触后膜(具有受体蛋白);
3最终去向:
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走,迅速停止作用。
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以合成新的递质。
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7、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大脑: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骑上有语言、视觉、听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2)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
3)下丘脑:
1
感受:
渗透压感受器等
2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3调节:
体温、血糖、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4传导:
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4)脑干:
生命中枢,有呼吸、血管中枢等
5)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8、人脑的高级功能
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不会写、S区-不会说、H区-听不懂、V区-读不懂。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的过程。
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海马体),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9、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一种碱性多肽,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10、动物的激素调节
1)外分泌腺:
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调节作用。
如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乳腺、泪腺、肝脏等(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大部分是外分泌部,分泌胰液,但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内分泌腺:
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各细胞、组织或器官发挥调节作用。
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胸腺、胰岛等。
3)部分激素的性质及功能:
1生长激素(蛋白类):
垂体分泌。
幼年太少-侏儒症,太多-巨人症。
成年太多-肢端肥大;
2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
甲状腺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幼年太少-呆小症,合成这种激素的一种重要元素是碘,长期其缺乏会得大脖子病;
3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类):
肾上腺分泌。
升高血糖,加快代谢,增加产热;
4胸腺素(多肽类):
胸腺分泌。
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免疫功能缺陷病;
5性激素(固醇类):
睾丸卵巢分泌。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多肽和蛋白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口服会因消化失去作用,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既可口服,又可以注射。
11、激素间的关系: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拮抗关系,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之间是协同关系。
12、血糖平衡调节
1)
并非所有的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血糖与肝糖原可相互转化,但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糖;
2)尿糖≠糖尿病,正常人一次性摄入糖过多,尿中会出现葡萄糖。
3)
糖尿病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4)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升高血糖: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5)胰岛素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会促进胰岛素分泌。
1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4、
激素调节的特点
1)激素调节的特点:
①微量高效;②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弥散到体液中);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完成调节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维持激素含量相对稳定。
2)激素重在调节,而不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活动。
3)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所以说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
注意:
①胰岛素,靶细胞几乎涉及机体的全部细胞,但作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效果有别,如作用于活细胞都能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作用于肝细胞,可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转化为非糖物质;作用于肌细胞,可促进肌糖原合成。
②胰高血糖素:
金作用于干细胞,是肝糖原水解成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
16、体温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1)体温:
人体内部平均温度
2)测量:
直肠>口腔>腋窝
3)相对恒定: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协调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
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
皮肤,汗液的蒸发、毛细血管散热、呼吸、排尿、排便等。
4)
外界环境温度低时,产热多,散热多;
外界环境温度高时,产热少,散热少;
5)发高烧时,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体温继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产热仍等于散热。
6)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多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7)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17、水盐平衡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恒实现的。
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
水分排出主要靠泌尿系统,其次肺、皮肤、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
过程:
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尿量减少
产生渴觉:
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有关神经→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的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
18、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反过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又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9、免疫系统的组成
20、人体的防卫系统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阻挡作用、纤毛的清扫作用、体表的杀菌物质);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溶酶体;
第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21、特异性免疫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T细胞
识别靶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种类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异物;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骨髓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记忆B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胸腺成熟)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1)
抗体产生:
浆细胞
本质:
蛋白质
分布:
血清(主要)、组织液、外分泌液
性质:
特异性、大分子性、异物性
2)抗原:
病毒等病原体、自身衰老、病变细胞(癌细胞)、移植器官等
3)对病毒等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组织寄生物的散播传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从靶细胞释放出来,再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4)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T细胞被破坏,细胞免疫将不存在,体液免疫将部分丧失;
5)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的是吞噬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是浆细胞;
22、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1)记忆细胞的特点:
增值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反应:
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和快消灭抗原;
3)
二次免疫特点:
反应快、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使人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23、免疫异常
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疾病:
1)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质的刺激时所引发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3)免疫缺陷病:
机体免疫功能缺乏或不足引起的疾病(艾滋)。
24、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原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遗传物质RNA。
发病机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直接死因:
多种病原体引起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
25、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接种疫苗,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抗原进入机体时会快速引起免疫反应;
2)免疫治疗:
注射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增强免疫功能;
3)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后,一般需服用免疫抑制剂以减少免疫系统的攻击,提高成活率。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生长素的发现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1)产生外界条件:
光照
2)感光部位:
胚芽鞘尖端
3)产生生长素部位:
胚芽鞘尖端
4)作用部位:
尖端以下伸长区
5)作用机理:
单侧光引起分布不均→背光侧多→生长快(向光侧少→生长慢)→向光弯曲生长。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像这样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3、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
1)合成部位: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3)分布:
生长旺盛部位
3)
4、生长素生理作用具两重性: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萌发,也能抑制萌发;既能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
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如:
顶端优势(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
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是摘除侧芽)
5、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
1)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贵生长素敏感
2)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敏感度由高到低为:
根>芽>茎
3)细胞成熟情况:
幼嫩的 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衰老 的细胞对生长素较不敏感。
6、生长素类似物(如有 NAA 、2,4-D)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a、在低浓度范围内:
促进扦插枝条产生根;促进果实发育(如: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可得到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
b、在高浓度范围内:
可作为除草剂
7、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
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主要是根尖。
2.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8、赤霉素:
1.合成部位:
一般在幼芽、嫩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
2.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能打破种子、块茎或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9、脱落酸:
1.合成部位:
根冠,萎蔫的组织或器官。
2.分布部位: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3.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
10、乙烯
是一种气体激素
1.合成部位:
存在于植物各个部位,特别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2.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的成熟
11、植物激素间的关系:
1.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各种激素相互作用来控制的,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同时还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
2.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但它的作用又会被乙酸做抵消的。
因为当生长素的浓度达到一定时,能刺激乙酸的合成,而乙酸对植物的生长的抑制作用,却抵消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故高浓度的生长素表现出抑制作用。
3.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1、种群: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
(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注意青蛙、鱼、羊、牛、蟑螂等是对一类生物的统称)
2、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对象个体大,数目少,如调查古稀木)2)抽样检测法:
计数种群一部分,估算种群密度(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1.1样方法
1)适用范围:
植物,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等
2)常用取样: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3)计数原则:
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上的个体。
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
4)调查记录样表及计算公式:
种群密度=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合计/样方数[答案:
6.5株/M2]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4
7
15
2
4
9
8
1.2标志重捕法
1)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2)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二)年龄组成:
是指一个种群中各种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1.类型: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2.作用:
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三)性别比例:
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种群数量
(四)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其次迁入率和迁出率
3、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组成部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网)
组成成分(生态系统成分的区分依据:
按它们的营养功能)
1)非生物的物质+能量:
无机物CO2,O2,N2,NH3,H2O,NO3-等各种无机盐;
有机物:
糖类、蛋白质等;
其他:
阳光,热能,气压,PH,土壤等。
2)生产者:
自养生物(主要是
绿色植物;还有
蓝藻,光合细菌(如红螺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等);
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等)
3)消费者:
大部分动物
非绿色植物(菟丝子等)、食虫植物—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食虫植物属于绿色植物,在生态上扮演生产者角色,捕虫时则属于消费者);
某些微生物(根瘤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酿脓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虫草属真菌等)、寄生生物(蛔虫、线虫、猪肉绦虫、大肠杆菌等)、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噬菌体等)
4)分解者:
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还有腐食性的动物(蚯蚓、蜣螂、白蚁、甲虫、粪金龟子等)
营养结构
5)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如:
草→兔→狐
6)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食物链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有捕食关系;食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3、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蛇属于第四营养级;以此类推。
同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处在不同的营养等级和不同的消费者等级。
5、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源头:
太阳光
起点: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途径:
光合作用(主要)或者化能合成作用
能量形式的变化:
太阳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
有机物形成
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
呼吸作用主要形式是热能
7、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运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原因: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
2.逐级递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原因:
个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
各个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如枯枝败叶。
注意:
计算规则:
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最大20%
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
8、生态金字塔
1、能量金字塔:
以每个营养级生物所固定的总能量为依据绘制的金字塔。
营养级别越低,占有的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象征含义:
表明能量流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2、数量金字塔:
以每个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为依据绘制的金字塔。
象征含义:
因为在捕食链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能量越来越少,而动物的体形一般越来越大,因而食物个体数目越来越少,但会出现有点食物个体数量很少而每个个体的生物量很大的情况,所以也会出现倒置的现象。
3、生物量金字塔:
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13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