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斜视.ppt
- 文档编号:2626940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PPT
- 页数:51
- 大小:3.86MB
共同性斜视.ppt
《共同性斜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同性斜视.ppt(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同性斜视,内斜视,外斜视,斜视定义,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一眼视轴指向目标另一眼的视轴偏离目标,正位眼:
当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时,即使融合功能受到干扰,例如遮挡一眼,眼球仍能维持功能性第一眼位而不出现偏斜者隐斜:
双眼的眼位表现有偏斜倾向,但可通过正常的融合机理而得到控制显斜:
如融合机理失去控制,使双眼处于间歇性或恒定性偏斜状态时,则称为显斜.,概念,共同性斜视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特殊类型斜视:
如眼外肌广泛纤维化综合症,Duane眼球后退综合症,垂直后退综合症等.,斜视的分类,【共同性斜视概述】,共同性斜视在任何注视方向斜视角均无变化,眼球运动无异常,第一斜视角基本等于第二斜视角,向上、向下注视时斜视角之差10。
1、眼外肌本身及它的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眼位偏斜2、在向各不同方向注视或更换注视眼时,其偏斜度均相等3、病因是多方面的,与眼部解剖,神经支配,调节与屈光,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家族遗传等有关4、分类:
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的分类,先天性与后天性原发性与继发性(知觉障碍、术矫正不足和过矫正等)交替性与单眼性间歇性与恒定性,1.调节性内斜视完全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2.非调节性内斜视先天性后天获得性3.继发性内斜视知觉性内斜外斜矫正术后继发性内斜残余性内斜,共同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概述】1.调节性内斜是共同性内斜视的常见类型。
2.是由于过度使用调节引起调节性集合过量,或者单位调节诱发过量的集合所致。
正常眼:
双眼协调运动,调节与集合必须保持协调一致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远视眼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调节与集合之间(AC/A)的一种异常联合运动,与屈光不正无关,调节性内斜视,调节性斜视是调节与集合关系不协调,如远视过度调节过度集合调节性内斜视,如近视少用调节-集合力也减弱外斜视,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完全调节性内斜视),【临床特征及诊断】由于远视性屈光不正没有得到矫正,过度使用调节引起的集合过强,加上融合性分开功能不足所致。
多为中高度远视25岁为好发年龄,斜视角常在20-30。
发病初期,内斜呈间歇性,与情绪有关系,多在视近物或哭闹、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
经矫正屈光不正戴眼镜后,内斜视消失呈正位。
AC/A比值正常。
中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引起多在25岁时发病注意力集中或看近物时出现戴远视镜矫正后双眼正位,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治疗】,一旦发现,尽快麻痹睫状肌检影验光配镜,按检影的屈光度给眼镜处方,全矫配镜,必要时继续麻痹睫状肌,散瞳下戴眼镜。
治疗弱视。
双眼视功能训练。
【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眼位,尤其是散瞳下戴镜的患儿,根据斜视的变化调整更换眼镜度数,预防出现调节麻痹性外斜视。
每半年至一年验光一次,根据斜视弱视的变化更换眼镜。
调节性内斜视戴镜矫正既有效又简单,不应该手术。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失代偿性调节性内斜),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一方面是由于调节因素引起,另一方面则是解剖异常所致。
因此矫正后内斜好转但不能完全正位。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可能是先天性内斜视随年龄增加,调节因素的增加转化而来。
也可能是完全调节性内斜视治疗不及时,失代偿所致。
较多见,可能与调节因素解剖因素有关临床表现:
多在13岁发病戴远视镜矫正后,内斜视变小但仍残留部分内斜,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治疗】,戴矫正眼镜以获得最佳视力,矫正部分内斜。
治疗弱视,训练双眼视。
待双眼视力比较平衡时,剩余的内斜行手术矫正。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集合过强性调节性内斜视),【临床表现】1.本型内斜视与屈光因素无关。
是调节/调节性集合的不正常比例所引起,即单位的调节引起过高的调节性集合所致,又称高AC/A型内斜视。
2.验光戴镜矫正远视后,视远双眼可以正位,视近仍内斜10以上。
3.屈光不正可以是近视、正视、远视,以中度的远视多见。
4.看近内斜度大于看远内斜度,一般10以上。
5.AC/A比值高。
6.可伴有弱视。
无或有远视性屈光不正甚至近视眼戴远视性矫正眼镜后内斜度数不变,非调节性内斜视,【治疗】,戴双焦点眼镜:
上镜为检影的屈光度,看远目标用;下镜是在上镜度数基础上增加+2.50+3.00DS的屈光度,看近目标用,以达到控制眼位的目的。
强缩瞳剂:
用于不易配戴双光镜者。
开始以最强的浓度滴眼,每日双眼一次,观察眼位如有效6周后,降低眼药水的浓度及用药次数,维持正位视。
常用药毛果芸香碱:
1%3次/天。
同时治疗弱视,并行双眼视训练,增加分开性融合的范围以抵消内斜视。
当上述方法效果不好或者出现眼位回退时,可行手术治疗。
发病年龄:
出生6个月就表现出明显得偏斜斜视度:
各个方向的偏斜角基本相等不受调节的影响偏斜角度一般较大(大于40度)屈光不正:
一般呈轻度远视,先天性内斜视,眼球运动:
内转呈亢进,外转不足,为了鉴别真假外直肌麻痹可用娃娃头试验。
弱视:
如果是交替注视,弱视发生机会少,若为单眼注视则非注视眼很易发生弱视。
伴发病: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DVD):
其发病率在先天性内斜视病人中占4690%。
下斜肌功能亢进:
发病率高达78%。
眼球震颤:
Hiles报告30%的先天性内斜视有旋转性眼球震颤,并有代偿头位。
【治疗】,早期手术矫正内斜是预防弱视发生的重要手段,主张在生后6个月到2岁前行手术,以获得功能性治愈的机会。
后天获得性内斜视,【概述】出生后6个月直到儿童时期发生的非调节性内斜视,开始为间歇性,发展缓慢,如果治疗及时,双眼单视功能可以恢复,愈后好。
基本内斜视:
【临床特点及诊断】1.无明显屈光不正。
2.看远看近斜视角相等,发病时斜视角比先天性内斜度小,发病早期呈间歇性,时有复视。
3.斜视度逐渐增加,是一种神经原性因素所致的内斜,非机械性因素,在全麻下内斜消失或呈外斜位,牵拉试验阴性。
4.外伤、疾病、情绪波动等诱因导致内斜的发生。
【治疗】,矫正屈光不正。
弱视治疗。
必须尽早、择期手术矫正内斜。
验光配镜,矫正屈光不正(用1%Atropine散瞳)屈光调节性内斜,配足度镜非调节性内斜伴远视,戴足度镜观察三个月,偏斜度无变化改配最佳视力远视矫正镜共同性内斜伴近视,配获最佳视力的最低近视度数镜弱视治疗手术治疗,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斜视角已稳定非调节性内斜、部分调节性内斜中的戴镜不能矫正的部分,内斜视治疗,共同性内斜视术后,分类外隐斜间歇性外斜恒定性外斜知觉性外斜继发性外斜内斜矫正术后外斜残余性外斜,共同性外斜视,病因与屈光不正关系不大与神经支配异常,调节与集合不平衡,融合不足等有关与遗传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受融合机理控制:
1)融合机制正常外隐斜2)融合机制失去控制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概述】此型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同型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度性斜视。
可随年龄增长,失代偿发展成为恒定性外斜视。
【临床分型】,分开过强型:
远距离大于近距离斜视度,AC/A比值高。
集合不足型:
近距离大于远距离的斜视度。
AC/A比值低。
基本型:
远、近距离斜视度相同,AC/A正常。
类似外展过强型:
远距离外斜度大于近距离外斜度,遮盖一只眼一段时间后二者相似。
【临床特点】,斜视角变化大:
外斜可受内融合控制为正位或减轻,斜视度因注视距离不同而不同,视远时内融合困难易出现外斜视,斜视是否出现与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注意力有关系。
双眼控制正位时,为正常视网膜对应,出现外斜位时为异常视网膜对应,因此,多数病人远距离立体视不好,而近距离容易控制正位,立体视较好或正常。
因为有单眼抑制,一般没有复视、视物模糊及视力疲劳的主诉。
有些患者自己可以感知眼位是处于外斜还是正位,外斜位时只用单眼注视物体清晰。
畏光,在强光下喜闭一只眼。
可伴有A,V征或垂直斜视。
【诊断】,外斜位的间歇出现及斜视度的变化为本病突出的特征。
就诊时或者手术前因为紧张始终控制正位。
可通过反复交替遮盖法,注视5米以外的目标,破坏内融合,引出确切的外斜程度。
短期遮盖法遮盖30分钟至1小时后查斜视度,结合远和近不同距离的斜视度检查,可鉴别真正的分开过强型外斜还是类似分开过强型外斜,前者遮盖后视近外斜增加接近视远斜视度。
查AC/A比值做间歇性外斜的分型依据,为手术设计提供依据。
【治疗】,一般需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治疗,对择期等待手术期间,可做增强融合功能的训练,部分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可能通过非手术治疗达到正位而避免手术。
1、非手术治疗:
矫正屈光不正:
明显的屈光不正,如散光或屈光参差必须矫正,有利于融合功能的建立。
近视者应完全矫正加强调节性集合远视者根据年龄、屈光度大小及AC/A比值酌情处理。
通常小于+2.00D的儿童远视不予矫正,如有屈光性视力疲劳的成人应予矫正。
三棱镜治疗:
外展过强型外斜使用底向内的三棱镜,增加内融合功能,可使部分小度数间歇性恢复正位。
正位视训练:
可增强融合范围,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
暂时观察:
对尚不能接受手术和双眼视功能好的、小角度外斜儿童应定期检查,如果外斜出现的频率增加,持续的时间长,集合近点变远,双眼视功能减退应及时手术。
2、手术治疗:
外展过强型外斜:
首选外直肌后退。
类似外展过强型和基本外斜型,可行一只眼的外直肌后退,内直肌截除,也可双外直肌后退。
集合不足型:
首选内直肌截除,但不能过量,预防术后运动不足。
恒定性外斜视:
【概述】一种发生在幼年,预后差的外斜视;另一种是发生在成年人由间歇性外斜发展而来,预后好,术后可获得双眼视功能。
【临床表现】,外斜度恒定。
集合不足。
屈光不正。
单眼注视可引起弱视。
向右或左侧注视时斜视减轻,称侧向非共同性。
可伴A-V征或垂直斜视或斜肌功能异常。
【治疗】,发生在幼年者应尽早手术。
成人一旦确诊为本病也应手术。
共同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谢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共同性 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