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docx
- 文档编号:26242334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1.54KB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docx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燕山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砌体结构房屋产生裂缝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层次专科
年级2011级
答辩人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3年5月
一、前言……………………………………………………………………1
1.1砌体结构概述……………………………………………………1
1.2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1
二、裂缝对砌体结构的危害………………………………………………2
2.1对砌体结构安全性的危害………………………………………2
2.1对砌体结构使用功能的危害……………………………………2
三、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2
3.1温度裂缝…………………………………………………………2
3.1.1温度裂缝产生机理……………………………………………3
3.1.2温度变形的估算………………………………………………3
3.1.3砌体温度裂缝产生的形式和部位……………………………3
3.2地基沉降差异裂缝………………………………………………4
3.2.1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产生机理……………………………5
3.2.2影响地基沉降裂缝的因素……………………………………6
3.3受力裂缝…………………………………………………………6
3.4干缩裂缝…………………………………………………………7
3.5因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8
3.5其它原因产生的裂缝……………………………………………8
四、预防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措施和方法………………………………9
4.1防止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可采用的措施…………9
4.2防止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可采用的构造措施…9
4.3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的措施……10
4.4因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防治措施………………………10
4.5防止或减轻砌体产生裂缝的一些必要构造措施………………11
五、砌体出现裂缝后的处理措施…………………………………………14
六、总结……………………………………………………………………15
致谢…………………………………………………………………………15
参考文献……………………………………………………………………15
砌体结构房屋产生裂缝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专科2011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谢泉刚
摘要:
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但由于其整体性差,抗拉和抗剪强度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
墙体裂缝也几乎成了砌体结构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通病,但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和客观规律。
通过对砌体结构裂缝和变形的分析,找出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控制砌体结构的裂缝。
关键字: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一、前言
1.1砌体结构概述
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特点是整体性差,抗拉和抗剪强度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
但砌体结构裂缝有一定原因和客观规律。
通过对砌体结构裂缝和变形的分析,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目前,裂缝是砌体结构质量中最主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当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时,温差将产生应力和变形,当应力和变一。
据有关资料统计,几乎80%以上的裂缝是由于温度应力造形超过砌体的正常使用极限时,砌体便会产生裂缝。
温度裂缝一成的。
由于砌体结构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较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引起建筑物的破坏,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例如:
墙体风化腐蚀、渗漏、抹灰层脱落和耐久性能的降低等,从而导致建筑物承载能力的降低、整体刚度的减小、抗震性能的降低等。
因此,研究砌体结构温度应力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对温度应力实施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1.2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
几十年来砌体结构在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层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经常出现裂缝,裂缝出现的时间因不同的建筑物而异,有的出现早,有的出现晚,但多发生在新建房屋的1年至3年内,缝宽不等,严重者形成贯穿性裂缝。
砌体结构裂缝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
因此,需要正确分析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
因此如何防治砌体结构裂缝已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二、裂缝对砌体结构的危害
砌体结构出现裂缝和产生变形对建筑物的危害主意表现在结构安全性和房屋使用功能两个方面:
2.1对砌体结构安全性的危害
砌体结构受力裂缝的出现预示着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结构变形的出现虽然对砌体抗压承载力没有直接影响,但贯穿性裂缝的形成会降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2.2对砌体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
外墙、楼板和屋面结构裂缝会影响结构防水,造成房屋渗漏,明显的结构裂缝或较大的变形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
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
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因为这涉及到新型墙体材料的顺利推广问题。
三、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砌体结构的房屋的裂缝一般是单因素典型裂缝,而这种裂缝的形态与产生的原因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大致分为温度收缩裂缝、地基沉降差异裂缝、受力裂缝及干缩裂缝等类型。
3.1温度裂缝
砌体结构的房屋的裂缝一般多产生于房屋的顶层,特别是房屋两端的纵横墙体,裂缝沿屋顶圈梁与墙体交接面水平分布及墙体外角斜向分布,其次是门窗洞口45度斜向分布。
这类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结构温度收缩变形不协调所致。
热胀冻缩,是各种物质的一个物理特征,各种建筑材料及其所形成的构件也不例外。
在建筑中,各构件相互连接成一空间整体,混凝土和砌体之间的变形差异导致构件中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
当约束条件下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超过砌体的抗拉或抗剪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这就是温度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
3.1.1温度裂缝产生机理
对于砖砌体的结构,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5×10-6,是混凝土的一半。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
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
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与混凝土屋盖相同。
在夏季阳光照射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
屋面最高温度可达40℃~50℃,而顶层外墙平均最高温度约为30℃~35℃。
屋面和顶层外墙存在10℃~15℃的温差,两者的温差可能引起墙体开裂。
另外,从材料上看,相同砂浆强度等级下抗拉、抗剪强度混凝土砌块比砖砌体小了很多,沿齿缝截面弯拉强度仅为砖砌体的30%~35%,沿通缝弯拉强度仅为砖砌体的45%~50%,抗剪强度仅为砖砌体的50%~55%。
因此,在相同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砌块抵抗拉力和剪力的能力要比砖砌体小很多,所以更容易开裂。
3.1.2温度变形的估算
粘土和混凝土砌体都有与温度变化成比例的特性,温度变形的大小可以根据热膨胀系数计算。
构件受到温度变化为△T的构件,长度变化△L可以表达为:
其中,△L-温度变形;
α-热膨胀系数,砖砌体5×10-6,混凝土砌块10×10-6;
L-受到温度变化的构件长度;
△T-温度变化。
3.1.3砌体温度裂缝产生的形式和部位
(1)内外纵墙和根墙的“八”字形裂缝。
这种裂缝多出现在每片墙体的端部,而且集中出现在门窗洞口的角部,呈“八”字形。
当温度升高时,屋面板伸长比相应砖墙伸长大,使顶层墙体因屋面板的推力作用受拉和受剪。
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情况大体是:
房屋平面中间为零,两端最大,因此墙体的两端部位大多出现“八”字形裂缝,屋面保温隔热层的质量越差,屋面板和墙体的相对位移越大,裂缝越明显。
(2)窗台出现水平裂缝、斜裂缝。
当房屋的长高比较大,而且室内空间比较宽敞高大的房屋,顶层外墙常在窗台部位出现水平裂缝,窗口出现对角斜裂缝。
当温度升高后屋面板伸长对墙产生水平推力,使窗台部位的墙体内侧向外扩展,外墙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发生侧向弯曲而导致开裂。
(3)屋面板下面的外墙水平裂缝和外墙阳角的包角裂缝。
这种裂缝出现在屋面板底部,顶层圈梁底部墙体,门过梁上部墙体,裂缝有时贯通墙厚。
当升温时,屋面板对顶层圈梁及墙体产生推力,降温时,屋面板对墙体产生拉力,墙体抗拉强度不能抵抗水平剪力而导致墙体开裂。
(4)女儿墙裂缝。
不少房屋女儿墙建成后发生侧向弯曲,女儿墙的根部和平屋顶面交接处墙体外凸或女儿墙外倾,造成女儿墙开裂,房屋的短边裂缝比长边明显。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钢筋砼屋盖和屋面的水泥砂浆面层,在气温升高后的伸长比砖墙大,砖墙相对阻止屋盖结构和水泥砂浆面层伸长,因此屋盖结构和砂浆面层对墙体产生推力导致女儿墙开裂。
温差越大房屋越长,面层砂浆越密越厚,这种推力越大,墙体开裂就会越严重。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通常情况下,温度裂缝危害并不大,但对房屋的整体性、耐久性和外观影响较大,给住户产生一种不安全感,特别是对商品房销售影响较大,如遇到地震或水平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导致房屋破坏。
因此,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温度裂缝产生。
3.2地基沉降差异裂缝
地基沉降差异是引起砌体结构建筑物裂缝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由于地基沉降差异引起的裂缝多为斜裂缝,此类裂缝一般情况下裂而不鼓,往往贯通到基础。
尤其对于软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当地基处理不当时,很容易在底层墙体产生斜向裂缝和窗下墙竖向裂缝。
在房屋纵横墙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将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稍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会导致墙体开裂。
另外,当房屋层数相差较多而没有设置沉降缝时,容易在交接部位产生竖向裂缝,这类裂缝常伴有较大的地基不均匀下沉。
裂缝位置多数出现在房屋下部,少数可发展到2-3层;对等高的长条形房屋,裂缝大多出现在两端附近;其他形状的房屋,裂缝都在沉降变化剧烈处附近;一般都出现在纵墙上,横墙上较少见。
当地基性质突变时,也可能在房屋顶部出现裂缝,并向下延伸,严重时可贯穿房屋全高。
裂缝形态特征较长见的是斜裂缝,通过门窗口的洞口处裂缝较宽;其次是竖向裂缝,不论是房屋上部,或窗台下,或贯穿房屋全高的裂缝,其形状一般是上宽下细;水平裂缝较少见,有的出现在窗角,靠窗口一端裂缝较宽;有的水平裂缝是地基局部塌陷而造成的,缝宽往往较大。
裂缝出现的时间大多数在房屋建成后不久,也有少数工程在施工期间明显开裂,严重的不能竣工。
裂缝的发展变化随地基变形和时间增长增长裂缝加大加多。
一般在地基变形稳定后裂缝不再变化,极个别的地基产生剪切破坏,裂缝发展导致建筑物倒塌。
建筑物特征往往是房屋长而不高,且地基变形量大;房屋刚度差;房屋高度或荷载差异大,又不设沉降缝;地基浸水或软土地基中地下水位降低;在房屋周围开挖土方或大量堆载;在已有建筑物附近新建高大建筑物。
建筑物的变形用精确的测量手段测出沉降曲线,在该曲线曲率较大处出现的裂缝,可能是沉降裂缝。
3.2.1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产生机理
(1)墙体中下部区域的正八字裂缝
一般情况下,地基受到上部传递的压力,引起地基的沉降变形呈凹形,常称为“盆形沉降曲面”。
这是由于中部压力相互影响高于边缘处相互影响,以及边缘处非受载区地基对受载区下沉有剪切阻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地基反力在边缘区较高。
这种沉降使建筑物形成中部沉降大、端部沉降小的弯曲,产生正弯距。
结构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特别是由于端部地基反力梯度很大,端部的剪应力很大,墙体由于剪力形成的主拉应力破裂,裂缝呈正八字形。
由于墙体中上部受压并形成“拱”作用,墙体裂缝越靠近地基和门窗孔越严重。
且中下部开裂区的墙体有自重下坠作用,造成垂直方向拉应力,可能形成水平裂缝。
(2)墙体斜向裂缝
当地基中部有回填砂、石,或中部地基坚硬而端部软弱,或由于荷载相差悬殊,建筑物端部沉降大于中部时,会形成负弯距。
主拉应力将引起墙体的斜裂缝或倒八字裂缝。
局部的沉降不均不仅可以引起斜裂缝,由于垂直沉降还可能引起砌体的水平裂缝。
3.2.2影响地基沉降裂缝的因素
地基、基础、建筑物构成一个整体,共同工作。
其内力和变形形态与土的性质、建筑物与地基的刚度、基础与建筑物的尺寸形状、材料的弹塑性性质、徐变等有关。
(1)徐变
建筑物的下沉、水平位移、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变形,除了绝对数量外,变形速率是一个重要因素。
只要变形是缓慢的,则多数建筑物能经受较大的变形而不破坏。
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材料都具有徐变特性,在变形过程中,其内应力会随着变形速度的下降而松弛。
(2)建筑物的形状
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如“I”、“T”、“L”、“E”字形等,在纵横单元交叉处基础密集,地基附加应力重叠,使地基沉降量增大。
同时,此类建筑物整体性差,刚度不对称,在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容易发生墙体开裂。
因此,遇不良地基时,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平面形状简单的建筑形式。
3.3受力裂缝
受力裂缝多出现在抗震设防区的建筑物上,虽然有圈梁构造柱、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等整体连接,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不出现裂缝。
比如发生在房屋底层窗台处的竖向裂缝,多数是由于纵墙开窗较大,地基受荷载后变形不均匀,窗台墙起到反梁的作用而引起的。
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中,基础内一般均未设置基础梁,仅靠圈梁、构造柱等来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当地基受荷载较大时,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
有些受力裂缝是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和温度的双重因素形成应力而产生的,我们把这种情形也归为受力裂缝。
比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跨中裂缝,如果地基不均匀沉降,将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单边下沉而其他边又受到支座的约束,这样会导致在混凝土现浇板内部产生拉应力,而且,跨中多是施工缝的留置处,按照规范的要求:
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所以,板在其他支座的约束下,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的作用,加上混凝土现浇板受温差作用的影响,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在周围支座的约束下,要求在现浇板的最薄弱位置释放能量,于是在板跨中产生裂缝。
裂缝位置多数出现在砌体应力较大部位,在多层建筑中,底层较多见,但其它各层也可能发生。
轴心受压柱的裂缝往往在柱下部1/3高度附近,出现在柱上下端的较少。
梁或梁垫下砌体裂缝大多数是局部承压强度不足而造成的。
裂缝形态特征是受压构件裂缝方向与应力一致,裂缝中间宽两端细;受拉裂缝与应力垂直,较长见的是沿灰缝开裂;受弯裂缝在构件的受拉区外边缘较宽,受压区不明显,多数沿灰缝开展,砖砌平拱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斜裂缝;受剪裂缝与剪力方向一致。
裂缝出现的时间大多数发生在荷载突然增加,例如大梁拆除支撑;水池、筒仓启用等。
裂缝的发展变化受压构件开始出现断续的细裂缝,随荷载或作用时间的增加,裂缝贯通,宽度加大而导致破坏。
其它荷载裂缝可随荷载增减而变化。
此类裂缝往往出现在结构构件受力较大或截面严重削弱的部位;超载或产生附加内力的部位,如受压构件中产生附加弯矩等。
建筑物的变形往往与横向或竖向变形无明显关系。
3.4干缩裂缝
砌体结构中的混凝土相对于其他结构更容易产生干缩裂缝。
因为在砌体结构当中,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其中的水分更容易逐渐蒸发,使毛细孔中形成负压,随着空气湿度的降低,负压逐渐增大,产生收缩力,当收缩受限制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而产生干缩裂缝。
此类裂缝,无方向性,裂缝较细为0.1mm~0.3mm。
平常我们看到的有些面层空鼓的斜裂缝,往往也是由于墙体面层空鼓、水泥干缩引起的。
阳台栏板与砖砌体接槎处裂缝多由于混凝土二次浇筑引起。
施工时未能在构造柱上留出钢筋进行搭接和焊接,导致钢筋混凝土栏板由于温度变化而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形成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
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
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如砼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的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
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
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
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
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
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
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叶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墙裂缝较内墙严重。
当然裂缝的产生还与材料、施工、环境及荷载等因素有关,例如施工时,钢筋的是否调直就是现浇板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钢筋未调直就意味着钢筋受力后达不到屈服强度,随着混凝土内部拉应力的增大,应变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应力的增长速度而在板中产生微裂缝,微裂缝随荷载的增加而发展,混凝土塑性变形也逐渐增加,最后形成比较明显的裂缝。
3.5因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
(1)在局部软弱地基中如处理不当,则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当上部结构刚度不足以抵抗由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内应力时,即发生开裂。
(2)房屋过长或型体复杂,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或温差裂缝。
(3)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地基易产生附加沉降。
(4)设计时未进行荷载不利组合,导致使用荷载分布与设计值相差过大。
(5)砌体强度设计不足。
(6)圈梁设计过小或强度过低,洞口过梁搭接长度小于250毫米等。
(7)大梁搁置在砌体上,砌体局部承压面不足或偏小,发生开裂。
(8)因大梁刚度偏小而产生挠度,嵌固在墙内的梁端发生位移造成墙体开裂。
3.6其它原因产生的裂缝
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还与材料、施工、环境及荷载等因素有关,例如施工时,钢筋的是否调直就是现浇板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钢筋未调直就意味着钢筋受力后达不到屈服强度,随着混凝土内部拉应力的增大,应变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应力的增长速度而在板中产生微裂缝,微裂缝随荷载的增加而发展,混凝土塑性变形也逐渐增加,最后形成比较明显的裂缝。
四、预防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措施和方法
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我们尚不能完全防止和杜绝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
只能通过一些合理的构造措施,使砌体房屋墙体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达到可接受的程度 。
4.1防止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可采用的措施。
(1)建筑物的平面、体型尽量简化、力求简单;
(2)合理设置沉降缝,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建筑高度荷载突变处、结构类型不同处以及地基土软硬交界处应设置沉降缝;
(3)减轻结构自重;
(4)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特别是增强顶层和底层圈梁,合理布置纵横墙,采用整体性好、刚度大的基础形式,大跨度窗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梁并根据规范要求在窗洞两侧增加构造柱等;
(5)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应力,改变基础地面尺寸,尽量简化基础受力,采用单一基础类型,使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接近;
(6)采用天然地基做持力层的,基槽清理一定要到位;
(7)钻孔混凝土搅拌桩在打桩钻孔时清孔要彻底,减少桩基础的沉降。
4.2防止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可采用的构造措施。
(1)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减缓热胀冷缩动力源;
(2)在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或刚性防水层适当部位设置分仓缝(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BGJ3-88第5.3.2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5)女儿墙一定范围增加构造柱,分散温度应力;
(6)非地震地区,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
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
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内,配置适当转角钢筋。
4.3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的措施。
(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
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
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
(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
如墙体长度超过5m,可在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当墙体高度超过3m(120mm厚墙)或4m(≥180mm厚墙)时,须在墙中腰处增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或设置伸缩缝;
(3)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
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
施工时,一般提前1~2d洒水稍作湿润。
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mm~10mm为宜。
4.4因设计原因而引起的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1)对局部软弱地基应作加强处理,同时应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对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应作特殊处理。
(2)相邻建筑物间基础应留有一定间隙,同时应计算相邻基础应力叠加时产生的沉降量,使该沉降量与整个建筑物沉降量相同。
(3)计算时,认真进行不利荷载组合;设计中,注明使用荷载值。
(4)认真验算砌体强度、验算砌体局部承压,当局部承压不足时应设置砼垫块。
(5)各构件刚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变形要求。
(6)对较长的房屋,其顶层的房屋端开间应加强刚度。
(7)做好屋面保温层设计。
(8)为防止下部墙体窗台开裂,在设计中对门窗洞口的开设大小应作适当控制或采取相应措施,对窗洞较大的建筑,建议在窗台处设现浇钢砼板带;基础设计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钢筋地圈梁。
为减少因变形而导致应力集中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设计中应考虑对门窗口的两侧的砌块全部灌实一孔与门窗上的过梁或圈梁以及洞底窗台板组成砼套框。
在平面布置时应力求建筑物刚度均匀、体型简洁。
4.5防止或减轻砌体产生裂缝的一些必要构造措施
4.5.1实践证明:
根据砌体材料、结构形式选择或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对防止或减轻砌筑墙体的裂缝有一定的作用。
(1)设置基础圈梁或增加其刚度。
(2)在底层窗台下砌体灰缝中设置3道2Φ4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或采用现浇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裂缝 产生 原因 处理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