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浅析.docx
- 文档编号:26236781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86KB
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浅析.docx
《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浅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浅析
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浅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何生存和发展,是目前我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面临着外资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竞争,同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发展策略完善加以探讨。
一、背景介绍
2016年4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并对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各相关部门下达了具体的职责分工和要求。
银监会已经3月初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涉农信贷投放、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做出部署。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农业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6》,用数据揭示了农村家庭金融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报告显示,农村家庭的正规信贷可得性约为%,低于%的全国平均水平,未能获得银行贷款的%的农村家庭中,有%的农村家庭需要资金但是没有到银行申请,有%的家庭向银行提出申请贷款但是被银行拒绝。
“报告中的数据说明农村金融的覆盖率仍然比较低,农村居民可能由于复杂的申请手续和担保品等原因推迟了对于金融服务的申请。
”西南财经大学相关人士认为。
《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稳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
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省联社要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协调指导。
《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发行优先股。
这意味着,原本让大型商业银行和大型国企受益的优先股试点有望惠及涉农企业,成为其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创新工具。
同时,稳步培育发展农村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直接融资,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意味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从融资与避险两方面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由此看出,中央政府对农村经济工作及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给予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支持,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方面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重要性分析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规定,我国现阶段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度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在银行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增强,在银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表现在如下方面:
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创造了就业机会,还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资源配置的优化。
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与大银行相比,具有信息优势,能有效缓解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它决策效率高,服务成本低,个性化服务功能强等特殊优势。
充当农户的资金融通中介。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中介,引导资源向农村聚焦的重任都落在中小金融机构身上。
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培育健康、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提高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管在业务发展方面还是在客户服务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有些方面尚待提高:
内控管理尚待加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目前发展较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
1、观念存在偏差。
认为内控机制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而忽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
2、内控机制滞后。
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建设方面,制度所规范的内容滞后,制度条文不严谨甚至没有可操作性等问题十分突出。
3、执行力度不够。
有些制度建立了,但没有检查和评价;有些制度的建立原本就是流于形式,为应付部门检查而制定。
4、内部设置不合理,或相对独立,业务上相互推诿,造成脱节,且不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业务发展以规模扩张的外涵式发展模式为主。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重规模,不重质量。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较为严重,以规模扩张的外涵式发展模式为主,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绩效考核时,规模指标的权重较大,重视存款时点指标的考核,效益指标、长期性指标的考核比重较低,使管理者关注短期发展质量和效益,造成短期行为,同时考核时忽略客户服务质量、员工素质和社会满意度等内容,不利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储备尚不充分。
当前,关于人才储备的问题在于: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整体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意识还不够强烈,开拓与服务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新潜能还严重不足,应对外部经济变数的信息反应迟钝,行动呆滞,难以适应不断加速的改革与发展。
队伍老化、弱化问题仍未明显改观,队伍培养和人才开发机制与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健全。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人才储备较为薄弱。
由于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强又十分复杂的新兴学科,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业务素质。
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众所周知的内在原因和外部环境,很难吸引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
企业文化发展尚不成熟。
一个银行能否持续发展,成为百年老店,身为银行“DNA”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永远不会被取代的竞争因素。
如果说业务发展壮大了银行的“筋”和“骨”,那么企业文化则提升了银行的“气”和“神”。
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企业灵魂”――企业文化尚在起步阶段。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从农信社“破茧成蝶”,虽然会有其他发展态势优良的大银行的企业文化供我们借鉴,但更多核心的东西是需要联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际情况才能推行成功。
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策
面对日益复杂多面的金融环境,中小农村金融机构要想从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风险管控为保障,以队伍建设为支撑,全面加快业务转型和管理转型,全力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狠抓内部控制建设。
继续贯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建设指引要求,大力解决主动管理风险能力薄弱、内部人控制严重等长期困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桎梏,强化审慎经营和规范发展的基础。
狠抓制度的梳理完善、教育培训、实际执行检查和后评估工作,既要解决制度不全的问题,又要解决执行不力、监督不严的问题。
加快IT系统建设步伐,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技术与管理并重,先进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综合业务系统优化工作,持续完善各类应用系统,加快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建设。
强化“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贯彻落实,督促大力推动信贷理念和流程革新,健全市场准入、授信和出账审核、信息反馈及后续处置机制。
加快商务转型步伐,打造现代农村金融企业。
转变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和外延式增长模式,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信息化为基础,机制配置、体系全面、流程规范、风险可控的经营管理新模式,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社区化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
顺势而为,调整经营发展战略,摒弃传统的“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由单纯“做大做强”向“做优做精”转变,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存贷利差向收入结构多元化转变。
准确定位,固本求生,要深挖目标客户,增强客户粘度,解决生存问题。
看清大势,立足小微,精耕细作。
因地制宜,加强客户建设。
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不动摇,拓宽客户来源数量,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实施差异化经营,尽力摆脱同质化竞争。
加快财务管理转型,实现专业化及精细化管理。
建立以全面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价值管理型财务管理模式,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相关人员财务素质,加强信息科技系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
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构建风险内控机制,提高自身对利率走势的研判能力,积极开发利率衍生产品,转移利率风险。
优化服务,提升竞争软实力。
中小金融机构应将员工建设、信息科技开发和提升服务水平等软实力提升放在发展的首位,是加大人才机制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战略,同时,强化企业文化宣传和业务知识培训,加快金融科技建设,完善电子化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操作系统,紧跟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步伐。
培育优秀成才,不断增强员工凝聚力。
银行管理能力的提升说到底就是对风险把控的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就是控制风险的管理水平,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把这种管理水平更是推向极致。
提高中小银行管理能力将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期盼。
所以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只有不断引进人才来开拓市场眼界,用人才战略来推进管理。
建立适合现代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强人才管理,培育具有创新型、专业型、管理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建立一支适应现代金融业制度的人才队伍,为业务转型和管理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五、结束语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发展重要的产物。
因此,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与实体经济的现实需要相适应,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存在,既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更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中国有其长久生存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对农村经济工作高度重视。
自xx年起,中央连续11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三农”问题进行重点关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涉农金融机构涉农服务方面给予税收减免、奖励等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置换不良贷款注入资金;公检法部门配合不良贷款清收,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人民银行实行的支农再贷款政策、银监部门在网点设置、小企业债等方面的优先扶持;这些都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银行经营着风险,风险抵御能力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控制风险是确保中小金融机构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
由于中小金融机构经营规模较小,地区风险较集中,服务对象风险度较高等原因,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更容易受到风险的冲击。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预警、监测、消化、防范机制,在完善中强身健体,以规避风险,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显得更加重要。
面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日益复杂的农村金融环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立足实际,积极应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实现管理“精细化”和“灵活化”,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相信随着业务转型和管理转型的不断深入,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持续关注,以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不断拼搏创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定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农村 中小 金融机构 发展 问题 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