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中职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学位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6235030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5.96KB
商洛市中职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学位论文.docx
《商洛市中职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洛市中职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学位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洛市中职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学位论文
中职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
农业专业技术对于促进“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农学类中职生又是我国农业生产基层技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立足于农学类中职生的实际教学情况,对中职生农学专业课的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农学类中职生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职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中职农学高效课堂教学深化研究的需要
1、社会对初中级农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状况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很快,设施栽培面积约占世界的70%,设施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果树、蔬菜、粮食现代农业产业的规模壮大,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设施农业技术的专门技能型高级人才。
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带动和支撑,蔬菜水果粮食生产主要还是以大户或散户种植为主,各地农户重栽轻管;农村劳动力老化,知识技术匮乏,菜园、果园管理较差,效益越差越不管,形成恶性循环。
这更需要各相关专业院校培养一大批掌握设施农业技术的专门技能型高级人才。
2、中职生源的实际状况
目前,中职的生源主要来源于没有上普高分数线的初中学生和不用参加中考的学生;其次有部分是辍学有社会生活经验的学生。
生源的多元化,使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基础相当薄弱,学习习惯差。
3、教材的实际状况
中职专业课教材版本类型多,内容侧重点差异大,内容容量大,而且对生产的指导性不够。
4、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状况
作为初中阶段基础教育淘汰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不能正常接受再教育,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学习障碍。
有的学生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兴趣,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太差,听不懂课和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无信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到职校是来混年龄的,学习专业课没用处,因此上课不听课,课后不完成作业,更不用说主动学习了。
(二)中职农学高效课堂研究太少的需要
自从高效课堂在中小学大力推广以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在中职教育中,除了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外,基本都处于空白。
为了完善和提升中职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理论,实现中职农学专业课高效化的目的,特申报此课题,以期在提高学校课堂效率和促进教师的成长方面有所突破。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学科特色的含义,便于一线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本位特征,以更有利于用好教材,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同时,转变教师的思考角度。
在给教师减轻教学压力、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实践价值
在实践方面,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极大的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常规教学研究统一并规范到课堂效率研究上来,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有较大意义的改革,充分挖掘体现学科本质特点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变革教学模式。
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从而达成课堂教学高效化的目的。
因此,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该课题的研究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的核心及相关概念
1、课题内涵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是教师每天都在追求的目标。
我们提出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的研究,就是试图从一个专业点着手,尝试一条中职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校本化教研成果,使学校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提升和实践上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积累经验。
2、相关概念界定
本课题核心概念是:
中职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中职农学专业课是指:
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生物基础、土壤肥料、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生物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技术等课程。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化、无效化而言的。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教学研究:
主要研究农学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和改革等问题。
希望能对这一类课乃至更大范围的课程有借鉴作用。
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制订或选择某种教学策略还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做到省时高效。
好的教学策略应是高效低耗,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并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学习者建构是多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因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指挥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以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等实现自主建构。
在课堂中,特别是“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环节,教师若能把握提问的艺术性和有效性,必将较圆满地完成最终的意义建构。
2、创造性学习理论
创造性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创造性学习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而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潜移默化地增长创造的才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
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再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
引导学生探究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问题解决理论
思维始于问题,通过问题解决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有效提问不仅把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而且把它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获取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同步增长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五、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思路
1、本课题立足农学专业的日常教学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特点,
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当前农业发展和教改的前沿理论,通过“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
2、制订相关措施和计划,下达任务,明确责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完善教学模式,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进行听评课,围绕“问题探究”的课堂模式开展研讨,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知识,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形成课堂教学模式案例。
4、以点带面,形成农学专业学科的高效模式和方法,并加以推广。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就是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在农学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研究对象是中等专业学校。
研究范围是农学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明确高效课堂的特征;其次是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记录、研究分析,对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然后再实践,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最终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并加以推广。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4年6月——2014年8月)
1、确定课题,制订研究任务和步骤;
2、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收集文献资料。
3、对中职农学专业课教学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形成报告。
4、完成课题申报和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
1、进行课题研究,作好研究记录,并形成相关成果性材料;
2、进行阶段性调查研究,撰写课堂教学展示范例、研究报告以及相关资料汇编;
3、将成熟的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进一步推广,对课题的软件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案例专辑等。
第三阶段:
成果总结阶段(2014年11月)
进行资料整理、成果收集和汇编,写好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研究目的的方法。
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
本课题在确定内容和范围后,将采用多种方式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各类文献资料,认真积累,科学分类,精心选择,推进课题的深入。
2、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是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注重实际、注重实效,总结成功经验,并进行理论提升。
3、案例研究法
本课题是将形成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试用,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最终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
六、研究成果形式
本课题是以教学案例、论文形式结题。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听课、评课、上课等深入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结合校本实际,在植物生产与环境、生物基础、作物栽培技术等学科进行实验,加强了经验总结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结合,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探索出了农学专业课的教学设计、导学案的编写、高效课堂的模式。
一、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争做课堂主人,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主动探究、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能,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在融洽、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2、主导性原则: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施行言传身教;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发挥也要依靠教师引导,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
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要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而不是生吞活剥、呆读死记。
3、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
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是一节成功的课的保证。
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课堂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代表性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实践性原则:
农学专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高效课堂设计中应突出各专业学科的实践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身边作物的生产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作业分层布置的原则: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
数量要少,质量要高。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首先,应深刻而透彻地研读教材。
教师应该非常熟悉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应该突破的重难点我们教师应该在备课这一环节一一落实,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在教学时才有足够的底气。
然后,备课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上,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跳出文本,收集有关课本以外更多的信息,以辅助文本教学。
其次,应充分地了解学生。
高效课堂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有的教学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因此在文本学习之前,作为教师应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水平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只有准确地了解了学生,才能让教学设计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
练习应该有代表性,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巧,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生、学段、本单元甚至本节课的训练重点设计练习,把练习练在精要处。
第四,学法的指导。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能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2、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别剥夺学生的权力,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
总之要能做到让学生不怕不会,而是就怕不参与或参与不上而着急;再有,适当的激励机制也很重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的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鼓励。
教师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3、创新的教学方式
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
教师通过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
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
以“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讨论中激出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
坚持下去,课堂定会高效。
(二)学生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能力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进行思考,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3、关注每个学生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从老师关注的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三)教法方面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高深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
课堂要面对全体学生。
三、课堂设计的案例
以《植物种子的形态与结构》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植物种子的形态与结构》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地说出种子的来源和结构,能正确地辨别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不同之处;
(2)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
(3)参与种子和果实的收集。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植物种子结构,知道观察方法;
(2)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对种子的感性认识,提高操作实验的能力;
(3)在交流和合作过程中,培养与人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观察的过程中,认识种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养成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思考,养成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2、教学重点: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3、教学难点:
辨别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
4、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实验法、直观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5、学习方法:
观察、实验、讨论探究
6、教学教程:
教学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观察种子结构所需要的种子材料、放大镜、镊子、解剖刀
收集植物种子、果实
保证课堂的高效性
学生
预习
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以及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指导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根据导学案预习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导入
新课
观察实物、课件,归纳出哪些是种子?
教师展示PPT图片、实物
学生思考回答
从学生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学生
展示
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以及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分三组,每小组派基础差的学生上黑板展示
展示自学成果
检查学生自学效率
讲授
新课
一、种子的观察
1、菜豆种子结构
2、玉米种子结构
3、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结构的不同
二、产生种子的意义
[探究1]除了菜豆、玉米种子外,还有哪些植物种子结构和它们相似?
[探究2]种子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探究3]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
你还能找出哪些种子能变蓝?
为什么?
[知识提升]为什么说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说说你的体会:
你学会了哪些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质量检测]略
[知识拓展]超市里哪些商品包含有大豆成分?
[作业]收集种子,并列表比较它们的结构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每两人一组解剖种子观察结构,并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教师参与学生交流,注意学生知识欠缺。
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第二次备课,对学生知识欠缺的部分进行进一步讲解。
教师提示:
死种子遇碘会怎么样?
教师完善学生的总结
学生动手解剖
观察种子;看书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分组展示)。
学生思考后个别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种子的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学生在动手的同时,积极去动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应用的能力。
通过反思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巩固学生所学
开放性题拓展学生知识空间,培养多方面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课题研究的成效和困惑
一、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关键。
在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1、教师的再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上课前教师首先得充分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学生、教学、学法都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上好课。
要想备好课,教师就得不断地了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和方法。
2、提高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改中高效课堂的实施,让课堂变得不再是教师教师夸夸其谈的天地,而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教师从“最佳的演员”演变成为“最佳主持”。
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教师少讲、精讲,甚至不讲。
那么,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就必须提升。
3、提高了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
高效课堂的驾驭能力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直接影响课堂效果。
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坚持不民懈地练好基本功,探索教育规律和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4、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依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具有直观性和操作性,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即动手又脑,在操作和演练中将知识、技能掌握,就要求教师自已有过硬的实践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素质”的内涵就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仅有知识本位而离开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
这样的课堂是低层次的甚至是应试的。
高效课堂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体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
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高效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归纳和提升;学会了表达学习成果,也就是会说、会写。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1、课前预习的困惑
课前预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但是在预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根本不预习,只是提前拿笔在书上钩划几下,应付一下。
2、课堂提问的困惑
课堂提问是课堂中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教学方式,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象,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心智,提高思维能力。
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也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阶梯,从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问题还相当突出,往往起不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3、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学到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技能时,相当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下降了,学习的效果也差了一些,不知道该怎样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交流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好多不认真的学生仅仅表面应付,课堂氛围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真正认真学习的学生还是少数,而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却给了那些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一个趁机说闲话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办法(试行)
2、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研究张力跃《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与战略推进张鹏艳《辽宁大学》2001年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各学学科发展思考冯永忠韩娟等《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
5、浅谈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吉林农业》
王加勤2001年
6、中职学校专业课“五化”教学模式初探孙华王东生
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
7、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8、高效课堂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9、高效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
10、问题解决理论评析与建构钟高峰齐齐哈尔职业学院
11、中职农学专业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沈中华
涟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洛市 农学 专业课 高效 课堂教学 研究课题 研究 报告 学位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