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基础第十一章.docx
- 文档编号:2623290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65.95KB
财务管理基础第十一章.docx
《财务管理基础第十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基础第十一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管理基础第十一章
§11营运资金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分析模式,掌握信用条件优化的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存货控制的几种经济批量决策方法;理解流动资产的特点,理解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与成本;了解营运资金的概念及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了解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式,了解现金的日常管理,了解应收账款的作用、成本及日常管理,了解信用标准及收帐政策,了解存货概念、存货成本及存货控制的ABC控制法、分级归口控制管理。
§11-1营运资金概述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一)概念
营运资金:
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为毛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狭义的营运资金,又称净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二)营运资金管理
1.流动资产管理
流动资产:
是指可以在1年以内的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
(1)特点:
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
(2)分类:
按其实物形态分
现金:
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指各种准备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1年的
流动资产其他投资。
主要是指有价证券投资。
应收及预付款项: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应收而未收的或预先支付的款项。
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货款。
存货:
是指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存储的各种资产。
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
按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分
生产领域中的流动资产:
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流动
流动资产资产。
如:
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流通领域中的流动资产是指商品在流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流动资产。
如:
工业企业中的产成品、现金、外购商品等。
2.流动负债管理
流动负债:
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1)特点:
成本低、偿还期短。
(2)分类
按其应付金额是否确定
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
是指那些根据合同或法律规定,到期必须偿付,并有确定金额的流动负债。
如: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
流动负债付账款、应付短期融资券等。
应付金额不确定的流动负债:
是指那些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到一定时期才能确定的流动负债或应付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
如:
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产品质量担保债务等。
按流动负债的形成情况分
自然性流动负债:
是指不需要正式安排,由于结算程序的原因自然
流动负债形成的那部分流动负债。
人为性流动负债:
是指由财务人员根据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情况,通过人为安排所形成的流动负债。
如银行短期借款、应付短期融资券等。
二、营运资金的特点
(一)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
企业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周转一次所需时间较短,通常会在1年或1个营业周期内收回,对企业影响的时间比较短。
(二)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易变现性
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一般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如果遇到意外情况,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现金短缺时,便可迅速变卖这些资产,以获取现金。
(三)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
流动资产的数量会随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时高时低,波动很大。
随着流动资产数量的变动,流动负债的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动。
(四)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动态性
企业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是经常变化的,一般在现金、材料、在产品、产成、应收收账款、现金之间顺序转化。
(五)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
企业筹集营运资金的方式却较为灵活多样,通常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商业信用、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预收货款、票据贴现等。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
1.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数量。
2.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节约使用营运资金
3.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营运资金周转:
是指企业的营运资金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再转化为现金的过程。
4.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二)营运资金规模的控制要求
1.营运资金规模控制的实质:
如何处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问题,其着眼点在于对流动资产经济规模的把握。
2.要求:
1)考虑偿债风险:
即流动资产变现过程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坏账损失、存货积压及削价损失等。
2)考虑收益要求:
企业在确定营运资金规模时,必须依据获利能力的要求,增加部分机动性的流动资产投资,以提高收益性。
3)考虑成本约束:
企业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增加,会因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使经营风险提高。
故企业不能没有约束地随意扩大流动资产的投资额,扩大营运资金的占用规模。
§11-2现金管理
一、现金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一)现金管理的内容
1.编制现金预算,估计现金需求
2.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
3.对日常的现金收支进行控制
(二)现金管理的目标
1.现金的持有量能够满足企业各种业务往来的需要。
2.将闲置资金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和成本
(一)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1.交易动机:
即企业在正常经营下应当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
企业每天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很少等额发生,保留一定的现金余额可使企业在现金支出大于现金收入时,不致交易中断。
2.预防动机:
即指企业持有现金,以应付意外事件对现金的需求。
因为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以及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使企业很难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把握准,一旦企业未来所需现金偏离实际情况,必然对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产生极为不利的扰乱。
3.投机动机:
即企业为了抓住证券市场的各种投资机会,在证券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时,从事投机活动,从中获取收益。
(二)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
1.持有成本
持有成本:
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的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这是一项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高,反之就越小。
2.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
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或是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所需要付出一定的交易费用。
转换成本与证券变现次数呈线性关系:
转换成本总额=证券变现次数×每次的转换成本
证券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的联系:
在现金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现金持有量越少,进行证券变现的次数越多,相应的转换成本就越大;反之,现金持有量越多,证券变现的次数就越少,需要的转换成本开支也就越小。
3.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
是指企业因持有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必要的安全措施费用等。
它具有固定费用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关系不大。
4.短缺成本:
短缺成本:
是指因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及时变的现有价证券加以补充,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现金的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一)概念
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
就是指使持有现金发生的总成本最少的一个现金持有量。
即持有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保持最低组合水平的现金持有量。
(二)两种确定方法
1.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
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1)分析要素:
在成本分析模式下,只考虑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转换成本和管理费用。
(2)最佳现金持有量:
就是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
(3)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图解法:
见教材P269图11-1
(4)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列表法:
见教材P269【例11-1】
2.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
是将存货经济进货批量模型原理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其着眼点也是如何以现金相关成本最低。
(1)最佳现金持有量:
是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相等时的现金持有量。
(2)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型:
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
F为每次转换的固定成本
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
TC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佳转换次数=T/Q=
最低总成本(TC)=
举例:
见教材P270【例11-2】
四、现金的日常管理
(一)现金的收入管理
1.重点:
缩短企业账款的回收时间,使应收款项尽早进入本企业的银行账户。
2.方法:
(1)折扣、折让激励法——在双方协商的前提下一次性给予客户一定的折让,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的付款期限,给出不同的折扣。
(2)邮政信箱法——企业在各主要城市租用专门的邮政信箱,并开设分行存款户,授权当地银行定期开箱,在取得客户票据后立即予以结算,并通过电子汇兑等最快捷的汇兑方式将货款及时拨回企业总部所在地银行。
(3)银行业务集中法——企业指定一个主要开户行(通常是指定企业总部所在地的基本结算开户行)为集中银行,然后在收款额较为集中的各营业网点所在区域设立收款中心,客户收到账单后直接与当地收款中心联系,办理货款结算,中心收到货款后立即存入当地银行,当地银行在进行票据交换后,立即转给企业总部所在地的集中银行。
(4)大额款项专人处理法——通过企业设立专人负责制度,将现金收取的职责明确落实到具体的职任人,在职任人的努力下,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加速现金流转速度。
(5)其他方法——电子汇兑、企业内部往来多边结算、减少不必要的银行账户等。
(二)现金支出管理
1.重点:
尽可能地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以控制企业现金持有量。
2.方法:
(1)推迟支付应付账款法——企业在不影响信誉的前提下,尽量推迟支付给供应商货款的时间。
(2)汇票付款法——在支付账款时,可以采用汇票付款的尽量使用汇票,而不采用支票或银行本票,更不是直接支付现钞。
(3)合理利用现金“浮游量”
现金的浮游量:
是指企业现金账户上现金金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额之间的差额。
要点:
预测的现金浮游量必须充分接近实际值,否则容易开出空头支票。
(4)分期付款法——在企业出现现金周转困难时,采用大额分期付款,小额按时足额支付的方法;另外,对于采用分期付款方法时,一定要妥善拟订分期付款计划,并将计划告之客户,且必须确保按计划履行付款义务,这样就不会失信于客户。
(5)改进工资支付方式法——在银行单独开设一个专供支付职工工资的账户,然后预先估计出开出支付工资支票到银行兑现的具体时间与大致金额。
(6)外包加工节现法——对于工序繁多的生产型企业,可采取部分工序外包加工的方法,外包后,只需要先付给外包单位部分定金就可以了,从而有效地节减企业现金。
(三)闲置现金投资管理
可将闲置现金投入到流动性高、风险性低、交易期限短,且变现及时的投资上,如金融债券投资、可转让大额存单、回购协议等,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不提倡投资于风险较大的股票、基金、期货等。
§11-3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一)概念
应收账款:
是因为企业对外赊销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应向对方收取而未收取的款项。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就是充分发挥应收账款功能,权衡应收账款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成本和风险,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应收账款决策。
(三)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
1.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状况。
2.进行应收账款的投资决策
主要是在已经制定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应收账款投资行为(如向某一特定客户是否提供商业信用)进行决策。
3.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防止坏账的发生。
二、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1.促进销售的功能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促销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企业促销的手段虽然多种多样,但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的促销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时,赊销就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2.减少存货的功能
由于赊销具有促销功能,可以加速产品的销售,从而可降低存货中产成品的数额。
这有利于缩短产成品的库存时间,降低产成品存货的管理费用、仓储贾明和保险费用等各方面的支出。
(二)应收账款的成本
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是指将资金投资于应收账款而不能进行其他投资而丧失的投资收益。
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资金成本有关。
(1)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
(2)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的计算步骤:
①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②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③计算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
※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是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有效方法。
举例:
见教材P275【例11-3】
2.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
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
主要包括:
对顾客信用情况调查的费用、收集信息的费用、催收账款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等。
3.坏帐成本
坏账成本:
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成正比。
坏帐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不稳定与风险,企业可按有关规定以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坏帐准备。
三、信用政策
(一)概念
信用政策:
是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管理而制定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一般由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组成。
(二)作用
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
(三)信用政策内容
1.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
是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要求对方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
(1)客户的信用状况评价——“5C”评价法
品质(character):
指客户履约或违约的可能性。
能力(capacny):
指客户支付货款的能力。
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客户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
抵押品(collateral):
指客户拒付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做抵押的资产。
经济状况(conditions):
指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包括一般经济发展趋势和某些地区的特殊发展情况。
(2)信用标准的制定
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
即根据对客户信用资料的调查分析,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能眵说明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若干比率,作为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并给出不同信用状况的考标标准值及其对应的拒付风险系数。
可以选用的评价指标有: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辜、赊销付款履约情况等。
确定拒付风险系数(或称坏账损失率)
根据特定客户的财务数据,计算出以上选定指标的指标值,并与本企业制定的标准值相比较,然后确定各指标相对应的拒付风险系数(或称坏账损失率),最后计算总的拒付风险系数。
确定商业信用
根据上面计算出的该客户的拒付风险系数,确定其信用等级,并将其与制定的信用标准(坏账损失率)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给该客户提供商业信用。
(3)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方法——见教材P277【例11-4】
举例:
见教材P278【例11-5】
对信用标准进行定量分析,有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的效果。
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必须在更加深刻地考察各财务指标内在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经验,对各项指标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不能机械照搬。
2.信用条件
(1)概念
信用条件:
是指企业向对方提供商业信用时要求其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
(2)信用条件的构成
信用期限:
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清货款的最长时间。
信用条件折扣期限:
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给予客户现金折扣的付款期限。
现金折扣:
是产品售价的扣减。
【例如】“2/10,1/20,n/30”,意思是:
在lO天内付款,给予2%的现金折扣;在lO~20天内付款,给予l%的现金折扣;30天内必须付款,不给予现金折扣。
(3)信用条件的选择
比较不同的信用条件的销售收人及相关成本,最后计算出各自的净收益,并选择净收益最大的信用条件。
举例:
见教材P280【例11-6】
3.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
是指客户超过信用期限而仍未付款或拒付账款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
(1)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
客户是否会不讲信用拖欠账款或拒付账款,程度如何;
怎样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户拖欠账款;
一旦账款遭到拖欠甚至拒付时,企业应采取怎能样的对策。
(2)相应收账措施
前二个问题主要依靠信用调查和严格信用审批制度进行控制;
第三个问题的解决措施:
1)如果是由于企业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存在问题,则应立即加以改进,防止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
2)如果是信息仅集有误或对方的最近信息收集不全而导致对对方的信用等级评定有问题,则应重新收集有关最新信息并重新评定其信用等级;
3)对于偶然的拖欠,可以先通过信函、电话、电传或派员前往等方式进行催收,力争能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当然有时也需要作出必要的让步。
4)如果双方经过多次协商仍然无法达成协议,最后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3)注意事项: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催收账款,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收账费用。
一般而言,收账费用支出越多,坏账损失越少,但它们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线性关系。
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
举例:
见教材P282【例11-7】
四、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跟踪分析
1.影响应收账款按期收回的三因素:
(1)客户的信用品质
(2)客户的财务状况
(3)客户是否可以实现该产品的价值转换或增值
2.跟踪分析的原因:
应收账款问题并不仅仅是交易双方的问题,常常会涉及到第三方。
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将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信用危机。
3.具体方法:
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交易金额大、交易次数频繁或信用品质有疑问的客户身上。
应时刻关注客户及其交易伙伴以上三个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作出决策。
(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的账龄:
是指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所拖欠的时间。
1.分析的重点:
已超过信用期拖欠的应收账款。
2.分析方法:
将应收账款按账龄分类,尤其是按被拖欠的时间分类,密切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
还可从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分析入手,通过各类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应收账款总体余额的百分比,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应收账款的分布和被拖欠情况,便于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3.措施:
若逾期的应收账款比重较大,则依次:
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如果属于企业信用政策的问题,应立即进行信用政策的调整;
具体分析拖欠客户的情况,搞清这些客户发生拖欠的原因是什么,拖欠的时间有多长,拖欠的金额有多少;
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方案。
对尚未过期的应收账款也不应放松管理和账龄分析,防止发生新的逾期拖欠。
举例:
见教材P283【例11-8】
(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
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必须收现的应收账款占全部应收账款(R)的比重。
1.必须收现的应收账款:
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的现金流转,特别是满足具有刚性约束的纳税及偿付不能展期的到期债务的需要,而必须通过应收账款收现来补充的现金,其数值等于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CB)与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CW)之间的差额。
2.计算公式:
必须收现的应收账款=CB-CW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CB-CW)÷R
3.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
是指从应收账款收现以外可以取得的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人数额,主要包括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净额、可随时取得的银行贷款额等。
(四)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
1.必要性:
只要有应收账款就有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按照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必须对坏账发生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
2.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可以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加以确定。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对股份有限公司计提坏账准备金做了一些详细的规定。
例如,当公司计提的比例高于40%或低于5%时,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计提的比例及理由。
举例:
见教材P285【例11-9】
3.应收账款确认坏账的条件: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部分;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部分;
3)债务人较长时间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且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4.注意事项:
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以后,一旦发生坏账,要用坏账准备金核销。
对已经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并不意味着企业已经放弃了对它的追索权,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债务人具有了偿债能力,企业就应该积极追偿。
§11-4存货管理
一、存货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一)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1.概念
存货: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
主要包括企业的库存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为销售而储各的存货主要包括库存商品、产成品等。
2.重要性:
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约占40%~60%,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与否具有直接的影响,并且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因此,存货管理在整个流动资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存货管理的目标
在充分发挥存货作用的前提下,不断降低存货成本,以最低的存货成本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三)存货管理的内容
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存货管理的程序和办法;
2.合理确定存货的采购批量和储存期,降低各种相关成本;
3.对存货实行归口分级管理,使存货管理责任具体化;
4.加强存货的日常控制与监督,充分发挥存货的作用。
二、存货的功能与成本
(一)存货的功能
1.保证生产经营的连续性。
2.增加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机动性。
3.降低采购成本。
4.维持均衡生产
5.及时满足企业产品的销售
(二)存货的成本
1.进货成本
进货成本:
是指企业取得存货时的成本费用支出。
构成内容
进货成本的构成内容
概念
管理重点
进价成本(购置成本)
指采购量与单位存货的采购单价的乘积。
如何降低单位存货的采购单价。
进货费用(订货成本)
是指企业为组织进货而开支的有关费用。
如何控制进货次数。
2.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
是指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
储存成本主要包括存货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仓储费用、保险费用、存货库存损耗等。
有一部分储存成本与存货的储存数量有密切关系,如存货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保险费用等。
另有一部分储存成本则与存货的储存数量没有密切的关系,如仓库折旧费用、仓库职工的固定工资等。
储存成本管理的重点是与储存数量有关的成本费用支出。
3.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
是指因存货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主要包括由于原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待料损失、产品供应中断导致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以及丧失市场机会的有形与无形损失等。
缺货成本因其计量十分困难常常不予考虑,但如果缺货成本能够准确计量的话,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管理 基础 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