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docx
- 文档编号:26231940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4.71KB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docx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
⏹无指针的治疗用药如病毒感染;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疗程不合理,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而不及时停药;
⏹给药途径或给药间隔时间不当;
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
⏹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
合理用药
在有明确指针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最大限度的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以达到杀灭病原体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应防止和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何选择
1.临床判断熟知已知宿主最可能发生某种特定感染的微生物
2.药物学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特点
3.微生物学实验室结果的正确判断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药物
⏹其它抗菌药物
⏹| ̄青霉素G
⏹| ̄青霉素类___|半合成耐酶
⏹||广谱
⏹||_抗假单胞菌
⏹|| ̄一代:
头孢唑啉
⏹-内酰胺类_____|_头孢菌素____|二代:
头孢呋辛
⏹||三代:
头孢噻肟、曲松、他啶
⏹||_四代:
头孢吡肟
⏹|| ̄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
⏹|_非典型-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
泰能
⏹|单环类:
氨曲南
⏹|_氧头孢烯类
⏹杀菌作用强、毒性低,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组织分布广、大剂量青霉素可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
⏹对各种ß内酰胺酶均不稳定;
⏹不耐酸、口服后迅速被胃酸失活;
⏹抗菌谱窄、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无效;
青霉素G
⏹对不产酶葡萄球菌属、A和B组溶血性链球菌(猩红热、蜂窝织炎、丹毒等)、肺炎链球菌高度抗菌活性,肠球菌属一般中度敏感;
⏹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高度敏感;
⏹各种致病螺旋体(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敏感;
⏹除对脆弱拟杆菌作用差,对大多数厌氧菌有高度活性,为破伤风梭菌(破伤风)、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首选药物;
⏹阳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李斯特菌、放线菌高度敏感;炭疽芽胞杆菌敏感、白喉棒状杆菌首选药物;
对青霉素中度敏感或低度耐药(PISP)以及高度耐药(PRSP)的肺炎球菌呈升高趋势。
其他
⏹普鲁卡因青霉素:
抗菌谱与青霉素基本相同,血药浓度低,适应于敏感病原体的轻症感染;
⏹苄星青霉素:
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梅毒;
⏹青霉素V:
可口服,轻症感染;
半合成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
⏹主要品种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甲氧西林主要用于实验室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对革兰阳性菌如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唯一的革兰阴性菌奈瑟球菌属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对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明显较青霉素为差;
⏹主要使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
⏹肠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本品耐药;
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
⏹系青霉素侧链位增添氨基后增强了抗革兰阴性杆菌活性的广谱抗生素;
⏹对各种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差;
⏹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活性略逊于青霉素,对肠球菌属优于青霉素;
对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球菌和脑膜炎奈瑟球菌高度敏感;
⏹对不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沙门菌属等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具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等耐药;
⏹对厌氧菌和放线菌与青霉素相似;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首选药;但对粪肠球菌氨苄西林较阿莫西林弱;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
⏹常用品种:
哌拉西林(或+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对G+菌、G-菌均有良好作用,对G+菌较氨苄差,对大多数G-菌与氨苄相当,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对脆弱拟不敏感(哌拉西林除外),对其他厌氧菌及放线菌敏感;
⏹对铜绿假单胞菌以哌拉西林、阿洛西林作用最强,替卡西林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克雷伯杆菌和沙雷菌属无效;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
⏹半衰期短,每日分4次给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复合青霉素
⏹一种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加上一种半合成耐酶青霉素:
克菌(阿莫西林250mg+双氯西林125mg)
⏹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加上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
注意事项
⏹无论何种途径给药必须详细询问有无青霉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试;
⏹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青霉素脑病;
⏹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一代头孢菌素
⏹对G+菌(除肠球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外)有良好作用,G-菌作用差,对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有抗菌活性;
⏹革兰阳性厌氧球菌敏感,脆弱拟杆菌耐药;
对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抗菌活性比广谱青霉素强,抗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活性不如广谱青霉素;
⏹对青霉素酶稳定,但对其他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
⏹半衰期短,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有一定肾毒性;
⏹常用品种:
头孢唑啉、头孢拉啶、头孢硫脒;
⏹头孢硫脒体外对肠球菌属有较好的作用;
二代头孢菌素
⏹兼顾G+及G-菌,抗革兰阳性菌活性与第一代相似或稍弱,对MRSA、耐青霉素肺炎球菌、肠球菌无效;
⏹抗革兰阴性菌活性较三代弱,对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弯曲杆菌耐药,对普通变形杆菌、不动杆菌敏感性差;
⏹大多数厌氧菌敏感,脆弱拟杆菌耐药;
⏹β-内酰胺酶稳定性增加;
⏹血半衰期较短,无显著肾毒性;
⏹常用品种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安;
⏹头孢呋辛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是1~3代头孢菌素中最稳定者;
⏹头孢呋辛能进入炎性脑脊液达治疗浓度
三代头孢菌素
⏹G-菌作用强,G+作用大多较差;
⏹除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大多数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但可被ESBLs水解;
⏹胆汁、脑膜炎症脑脊液中浓度高(头孢哌酮除外);
⏹基本无肾毒性;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甲肟、头孢唑肟、头孢地嗪抗菌活性及抗菌谱相似,对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于或优于一代头孢,对青霉素不敏感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具有抗菌活性,对肠球菌、MRSA耐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抗菌活性,但脆弱拟杆菌、艰难梭菌耐药;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对革兰阳性菌敏感,但较头孢噻肟、曲松等差,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以头孢他啶最强,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效.
⏹头孢地嗪对参与免疫功能的多形核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有刺激作用,有利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感染。
四代头孢菌素
⏹对细菌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外膜的穿透性强;
⏹与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低,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更强;
⏹对AmpC酶亲和力低;
⏹与第三代无交叉耐药;
⏹对球菌作用增强,对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作用差;
⏹头孢吡肟对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有强大的作用,对绿脓杆菌与头孢他啶相似,但对部分头孢他啶耐药菌仍有活性,对黄杆菌属和厌氧菌无效;
⏹对阴沟肠杆菌较头孢他啶强2~4倍;
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
⏹广谱抗菌药物;
⏹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但可被AmpC酶水解;
⏹对厌氧菌有较强的作用,包括脆弱拟杆菌,临床主要用于混合感染;
其它β-内酰胺抗生素-单环酰胺类
⏹对G-菌包括绿脓有强效,与哌酮相似;对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耐药;
⏹对G+菌、厌氧菌无效;
⏹主要品种:
氨曲南(君刻单);
其它β-内酰胺抗生素-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噻吗灵)、氟氧头孢(氟吗宁);
⏹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强,对酮绿假单胞菌较弱;
⏹革兰阳性菌包括肺炎球菌较差,对肠球菌无效;
⏹对厌氧菌效果好,对脆弱拟杆菌较头孢西丁强;
⏹对β-内酰胺酶稳定;
脑脊液浓度高;
碳青霉烯类
⏹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MRSA、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无抗菌活性,多数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
⏹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可达到有效浓度;
⏹已上市的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肾去氢肽酶抑制剂)、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美罗培南;
碳青霉烯类适应证
⏹多重耐药但对本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注意疗程中某些菌株可出现耐药;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病原未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泰能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美罗培南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氨基糖苷类
⏹对G-菌有强效,主要用于G-菌感染,对部分G+菌(葡萄球菌)有效,对厌氧菌无效;
⏹链霉素、卡那霉素,对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有效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庆大、妥布、奈替米星、依替米星等对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G-菌具有强大活性,对葡萄球菌属也有良好作用;
⏹大观霉素用于单纯性淋病治疗;
⏹所有此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抗菌作用差,因此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不宜选用本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使用注意事项
⏹碱性条件下抗菌作用强
⏹耳、肾毒性
⏹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不能静脉推)
大环内酯类
⏹对G-、G+菌抗菌活性不强,对非典型病原体:
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有效;
沿用大环内酯类品种(红霉素、麦迪、乙酰螺旋等)对革兰阳性球菌(MRSA耐药、肠球菌差)、非典型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革兰阳性厌氧菌敏感,脆弱拟杆菌耐药;
⏹大环内酯类新品种(阿奇、克拉等)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增强;
⏹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抗菌活性较强,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为本类中最强者;
克拉霉素对肺炎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者,对幽门螺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谱广,对G-、G+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G-菌;
⏹体内分布广,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液浓度,可达到有效的抑菌或杀菌作用;
⏹半衰期较长,浓度依赖型,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使用方便;
⏹第一代萘啶酸抗菌谱窄仅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部分菌株有效;
⏹第二代如吡哌酸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较一代强;
⏹第三代阴性杆菌增加了对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球菌有效(除MRSA、肠球菌);
⏹环丙沙星是目前上市的氟喹诺酮类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最强者,左氧、氧氟与之相仿或略低,诺氟、依诺、培氟较低;
⏹左氧、加替、莫西、吉米沙星等明显增强了对肺炎球菌等呼吸道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同时对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良好抗菌活性,被称为呼吸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对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属具有抗菌活性,如氧氟、左氧、环丙、氟罗、司氟沙星,作为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二线用药;
⏹除加替、莫西等少数新品种以外,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对喹诺酮类多数耐药;
⏹本类药可作为成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首选药;
多肽类
⏹万古、去甲万古、替考拉宁;
⏹抗菌谱窄,抗菌作用强;
⏹对各种革兰阳性球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包括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PRSP和肠球菌,对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具有一定的耳肾毒性;
⏹临床主要用于耐药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对青霉素过敏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
⏹不宜用于预防用药、MRSA带菌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
⏹万古耐药的肠球菌属常对替考拉宁敏感
其它抗菌药物-磷霉素
⏹是化学合成的广谱抗生素、作用于细胞壁合成的早期,分子量小,无抗原性,很少引起过敏;
⏹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包括甲氧西林敏感及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活性,但较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差;
与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万古、氟喹诺酮类等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其它抗菌药物-多粘菌素类
⏹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两者抗菌谱相似,主要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酮绿假单胞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但对各种变形杆菌、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均耐药;
⏹有严重的肾毒性和耳毒性;
⏹偶有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其他药物无效时可作为选用药物;
抗真菌药--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多稀类—两性霉素B(AmB)及含脂复合制剂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
多稀类-两性霉素B
⏹广谱抗真菌剂,对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等均有效;对卡氏肺孢子虫无效.
⏹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需要静脉给药;可通过胎盘屏障,脑积液浓度低,血浆半衰期24小时,肾脏排泻很慢;
⏹抑菌或杀菌取决于药物浓度;
⏹毒付反应大,肾毒性、寒颤、高热、低钾等。
⏹初始量:
0.02-0.1mg/kg,每日或隔日增加5mg,治疗量:
0.6-0.7mg/kg,最大剂量:
1mg/kg,总量1.5-3.0g。
多稀类--两性霉素B含脂复合制剂
⏹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和两性霉素B疗效相当,但毒性小,价格高;
⏹适用于不能耐受常规两性霉素B治疗或两性霉素B治疗无效的侵袭性真菌感染;
三唑类--氟康唑
⏹抗菌谱窄,对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抗菌活性,非白念菌中耐药菌增多如光滑、克柔无效,曲霉菌多耐药,毛霉菌无效;
⏹适应症:
非粒细胞减少者的深部念珠菌病,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预防,急性隐球菌性脑膜炎;
⏹治疗量:
200-400mg/d,预防量:
50-400mg/d,不超过3周;
三唑类—伏立康唑
⏹对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镰刀霉属等有抗菌活性,对毛霉菌无效;
⏹适应症:
免疫功能低下的严重真菌感染;
⏹负荷剂量:
6mg/kg,每12h1次,连用2次;维持量:
4mg/kg,每12h1次;
棘白菌素类—卡泊净芬
⏹目前临床资料尚少,对曲霉菌属和念珠菌属有效,对隐球菌、镰刀菌属、毛霉等无效。
⏹主要用于侵袭性曲霉病。
⏹用法:
第1天70mg,之后50mg/天。
不良反应少
特定细菌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
耐药肺炎链球菌
⏹年龄<65岁;
⏹近3个月内应用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
⏹酗酒;
⏹多种临床合并症;
⏹免疫抑制性疾病;
⏹接触日托中心的儿童
军团菌属
⏹吸烟;
⏹细胞免疫缺陷:
如器官移植患者;
⏹肾功能衰竭或肝功能衰竭;
⏹糖尿病;
⏹恶性肿瘤。
肠道革兰阴性杆菌
⏹居住在养老院;
⏹心、肺基础病;
⏹多种临床合并症;
⏹近期应用过抗生素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
⏹结构性肺疾病(如:
支扩、肺囊肿、DPB等);
⏹应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mg/d);
⏹过去1个月中广谱抗生素应用>7d;
⏹营养不良;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1×109/L
某些特定状态下易感染的病原体
⏹酗酒:
肺炎链球菌(包括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厌氧菌、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军团菌属
⏹COPD/吸烟者: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居住在养老院:
肺炎链球菌、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肺炎衣原体
⏹患流感: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接触鸟类:
鹦鹉热衣原体、新型隐球菌
⏹疑有吸入因素:
厌氧菌
⏹结构性肺病:
(支扩、肺囊肿、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近期应用抗生素:
耐药肺炎链球菌、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微生物学信息
⏹标本的问题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问题
1、大多数体外药敏试验标准是以血浆中能达到的安全药物浓度为基础确定的,未考虑局部因素的影响。
2、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取决于抗菌药物在感染部位能否达到有效的浓度。
3、宿主的防御功能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建议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等
(1)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2)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3)大环内酯类;
(4)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5)呼吸喹诺酮类(如左旋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
(1)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丙烯、头孢克洛等)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2)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3)呼吸喹诺酮类
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患者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包括厌氧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等
(1)静脉注射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2)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
(3)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单用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4)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需入住ICU的重症患者A组:
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2)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
(3)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4)厄他培南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需入住ICU的重症患者B组:
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
A组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
(1)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必要时还可同时联用氨基糖苷类;
(2)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静脉注射喹诺酮类;
(3)静脉注射环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氨基糖苷类
PK/PD参数与临床合理应用
⏹PK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剂量对药效的影响,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效果;
⏹PK/PD将剂量-时间-浓度-效应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研究;
⏹根据PK/PD制订合理给药方案
抗菌药物-按杀菌活性分类
⏹时间依赖杀菌剂
⏹浓度依赖杀菌剂
⏹与时间有关,但t1/2或PAE长
时间依赖杀菌剂
⏹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杀菌活性有关,在MIC4~5倍时杀菌速率即处于饱和;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MIC时间的长短有关;
⏹血药浓度超过MIC时间(T>MIC)是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内酰胺类、克林和大环、四环、万古;持续后效应无或轻-中;
⏹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达给药间期的40~50%时,预期可达85%以上临床疗效;T>MIC为给药间隔40~50%以上;
⏹临床上结合半衰期多次给药;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t1/2为30~60min,需多次给药;
⏹头孢他啶、噻肟、氨曲南t1/2为1~2h,每日2~3次给药可使大部分给药间隔时间内药物浓度高于MIC;
⏹头孢替坦等t1/2大于2h,T>MIC达12h;
⏹时间依赖杀菌剂,但t1/2长;头孢曲松t1/28h,一次给药T>MIC达24h;
⏹有明显的PAE,阿奇、万古等多肽类;
浓度依赖杀菌剂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甲硝唑
⏹有PAE
⏹投药目标达到最大药物接触,药物浓度越高杀菌速率及范围越大;
⏹24hAUC/MIC、Cmax/MIC是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每日单次给药或2次给药;
抗菌药物在不同组织中浓度
骨克林、林可、磷、氧氟、依诺、环丙
前列腺氟喹诺酮、红、SMZ、TMP、四环素
胆汁大环内酯、林可、利福、哌酮、曲松、庆大等、氨苄、哌拉
浆膜腔大多药物可入,除包裹积液或脓稠
抗菌药在CSF中的浓度
脑膜无炎症时脑膜炎时脑膜炎时CSF中浓度难测
CSF浓度>MICCSF浓度≧MICCSF浓度≦MIC
氯青链苄星青
SD氨苄庆大林可
TMP哌拉西林妥布克林
美洛西林曲松红克拉
拉氧头孢他定苯阿奇
吡嗪酰胺唑肟头孢唑多粘
INH噻肟阿莫西林伊曲康唑
利福平呋新两性B
氟康唑西丁头孢噻吩
甲硝唑氨曲南
氧氟沙星美罗培南
昔洛韦环丙
培氟
阿米卡星
万古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无关:
总的作用不超过联合中较强者
⏹累加:
相当于两者作用相加的总和
⏹协同:
比两药作用相加时好
⏹拮抗:
两者合用时其作用互有抵消
⏹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
⏹第二类:
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苷类
⏹第三类:
快效抑菌剂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
⏹第四类:
慢效抑菌剂如磺胺药
⏹第一类与第二类合用常可获得协同作用
⏹第三类与第一类合用有导致后者活性减弱的可能
⏹第三类与第二类可获得累加或协同作用
⏹第三与第四可获得累加作用
⏹药物剂量和给药顺序也会影响结果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适应证
⏹病因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多见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缺陷者。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菌感染,常见于肠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及胸、腹部严重创伤后。
⏹需长程治疗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主要见于结核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骨髓炎。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剂量减少,如隐球菌脑膜炎,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合用时抗菌活性增强,前者剂量可相应减少。
抗菌药物的投药方法-给药途径
⏹口服: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药物
⏹肌注:
中等度感染、重症感染静脉用药病情改善后可改为肌注。
⏹静脉推注或滴注
抗菌药物的投药方法-局部用药
⏹治疗全身性或脏器感染应尽量避免局部用药
⏹眼科感染局部用药
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粘膜表面的感染可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疗程
⏹抗菌药物的疗程因不同感染而异
⏹一般宜用至体温达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
⏹败血症(血流感染)宜至症状消退和迁移性病灶消除后1~2w
⏹感染性心内膜炎宜4~6w
伤寒在热退后7~10d
⏹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青霉素的疗程不得少于10d
⏹布鲁菌病6w或6w以上
⏹急性骨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常用 抗菌 药物 合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