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docx
- 文档编号:26216692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0.80KB
社会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docx
《社会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
B.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抽象概括
C.人们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D.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
【解析】:
C社会理论是人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
从其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人们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2.社会理论最终是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现象的经验观察,是对社会现象的
A.抽象概括和普遍性概括
B.理论抽象和普遍性概括
C.特殊性概括
D.理论抽象和特殊性概括
【解析】:
B社会理论最终是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现象的经验观察,是对社会现象的理论抽象和普遍性概括。
3.社会研究者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某种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归类表述,这是
A.理论假设
B.理论建构
C.理论概括
D.理论抽象
【解析】:
C本题考查了理论概据的概念。
所谓理论概括是指社会研究者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归类表述。
4.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
这是
A.经验概括
B.理论抽象
C.理论概括
D.社会理论
【解析】:
B本题考查了理论抽象的概念。
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种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就是理论抽象。
5.社会研究者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做出的反映就是
A.社会规律
B.经验概括
C.社会理论
D.社会经验
【解析】:
C本题考查了社会理论的概念。
社会研究者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做出的反映就是社会理论。
6.人们通过有限的经验观察而获得的对一类社会现象的规律带有普遍性特点的概括是指
A.经验概括
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价值概括
【解析】:
A本题考查了经验概括的概念。
人们通过有限的经验观察而获得的对一类社会现象的规律带有普遍性特点的概括就是经验概括。
7.以下关于经验概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B.属于理论层次的概括
C.其理论和概括的程度较高
D.要求使用抽象的概念
【解析】:
A经验概括不属于理论层次的概括,B项错误;经验概括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较低,C项错误;经验概括一般不要求使用抽象的概念,D项错误。
8.社会理论的功能是______社会现象。
A.解释和预测
B.假设和检验
C.描述和比较
D.探索和比较
【解析】:
A从社会研究的角度来看,社会理论的功能是解释和预测各种社会现象。
9.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称为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变量
【解析】:
A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称为概念。
10.人们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A.变量
B.概念
C.概率
D.因果关系
【解析】:
B运用概念时研究者将某一社会特征抽象出来从而概括某类社会现象,因此我们将概念看作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11.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是______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A.概念和变量
B.命题和假设
C.演绎和推理
D.抽象和概括
【解析】:
A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概念、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
12.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是
A.概念
B.变量
C.理论
D.命题
【解析】:
B本题考查的是变量的基本概念,所谓变量就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
13.在社会研究中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
A.可以使概念的含义更加明确
B.有助于获得新的概念
C.可以推论社会现象
D.可以使概念的表述更加学术化
【解析】:
A操作性定义可以使概念的含义更加明确,并且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在经验中可以操作的实际测量。
14.用一组实际操作来说明概念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是指
A.操作性定义
B.概念性定义
C.语义性定义
D.概念化
【解析】:
A本题考查了操作性定义的概念。
所谓操作性定义是指用一组实际操作来说明概念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
15.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最关注的是所研究的社会现象之间的
A.相互作用
B.区别
C.联系
D.因果关系
【解析】:
D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最关注的是所研究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16.在现实社会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是由另外一些事物和现象所引起,这些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
A.相互关系
B.相关关系
C.类比关系
D.因果关系
【解析】:
D本题考查了因果关系的概念。
所谓因果关系就是指在现实社会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是由另外一些事物和现象所引起,这些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的关系。
17.“解释性研究”的目的是要
A.解释理论命题的含义
B.描述社会现象存在和表现的程度
C.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D.对未来和未知的领域做出预测
【解析】:
C解释性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8.两个或多个变量在多个测量对象上的测量结果发生有规律的共同变化的关系是指
A.因果关系
B.预测关系
C.平行比较关系
D.相关关系
【解析】:
D本题考查相关关系的概念。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在多个测量对象上的测量结果发生有规律的共同变化的关系。
19.研究者用来说明各个概念(变量)存在及表现的程度,以及各个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语句叫做
A.理论命题
B.理论模型
C.概念(变量)模型
D.结论
【解析】:
A研究者用来说明各个概念存在及表现的程度,以及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语句叫做理论命题。
20.如果命题所包含的概念或反映的现象是单一概念或单一现象,那么其研究层次是
A.比较性研究
B.解释性研究
C.预测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解析】:
D单一概念或单一现象是简单描述性命题所包含的概念,它的研究层次是描述性研究。
21.如果命题所包含的概念或反映的现象是多个概念或多个现象,且概念之间是因果关系,那么该命题是
A.简单描述性命题
B.解释性命题
C.预测性命题
D.比较性命题
【解析】:
B所包含的概念或反映的现象是多个概念或多个现象,且概念之间是因果关系,这种命题是解释性命题,其研究层次是解释性研究。
22.研究者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是指
A.理论假设
B.理论命题
C.命题推演
D.理论模型
【解析】:
D本题考查了理论模型的概念。
所谓理论模型是指研究者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
23.在一个理论模型中
A.只能包含一个理论命题
B.只能包含两个或以下的理论命题
C.可以包含多个理论命题
D.必须包含多个理论命题
【解析】:
C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研究者可以将多个理论命题有机地整合到一个模型中,由此说明一个理论模型可以包含多个理论命题。
24.用变量的结构图示法来表示一个理论模型最大的优点是
A.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B.可以包含许多变量
C能够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D.能够表示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解析】:
B变量结构图示法的优点首要的就是它可以包含许多变量。
25.关于理论模型的变量结构图示法的优缺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包含许多变量
B.能较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
C.只能包含少数变量
D.难以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解析】:
C变量结构图示法的首要优点就是它可以包含许多变量,C项错误。
26.当所涉及的变量较少,变量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或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时,常采用的理论模型表述方式为
A.公式法
B.坐标图示法
C.变量结构图示法
D.定量结构图示法
【解析】:
B当所涉及的变量较少,变量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或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时,常常采用坐标图示法这种表述方式。
27.在理论模型的多种表述方式中,坐标法的最大优点是
A.能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B.可以包含许多变量
C.能较精确地反映出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D.能清楚的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
【解析】:
A坐标法这种表述方式具有众多优点,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8.反映发生在整体社会层次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理论是
A.宏观社会理论
B.中观社会理论
C.微观社会理论
D.小型社会理论
【解析】:
A社会理论有三个层次,即宏观、微观和中观,其中反映发生在整体社会层次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理论是宏观社会理论。
29.社会理论的层次可以分为
A.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理论
B.复杂的理论和简单的理论
C.思辨的理论和经验的理论
D.宏观社会理论、微观社会理论和中观社会理论
【解析】:
D社会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宏观社会理论、微观社会理论和中观社会理论。
30.以下关于宏观社会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关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理论
B.所使用的概念抽象程度较低
C.具有复杂的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以及庞大的理论体系
D.可以通过具体的经验研究来验证
【解析】:
C宏观社会理论只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A项错误;宏观社会理论往往采用高度抽象的概念,B项错误;由于高度抽象,宏观社会理论难以直接通过具体的经验研究来验证,D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研究者之所以要进行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主要是因为其研究目的是
A.为了在杂乱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B.透过社会事件的表面现象而看到事物的实质
C.为了总结社会现象出现的特点
D.进行更大范围的社会研究
E.为了提高社会研究的工作效率
【解析】:
AB研究者进行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的原因在于其研究目的是为了在杂乱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以及透过社会事件的表面现象而看到事物的实质。
2.为了发现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社会研究者常常采用_____的方法。
A.大量应用文献分析
B.理论抽象
C.理论概括
D.缩小调查范围
E.更精确的抽样
【解析】:
BC社会研究者为了发现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常常采用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的方法。
3.从社会研究的角度看,社会理论的社会功能有
A.指导
B.解释
C.预测
D.概括
E.评价
【解析】:
BC从社会研究的角度看,社会理论有解释和预测这两个主要的社会功能。
4.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A.概念
B.变量
C.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基本关系
D.理论模型
E.理论假设
【解析】:
ABC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概念、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
5.人们在使用概念去反映客观社会现象时
A.既抓住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又抓住其次要特点
B.只是抓住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C.不区分本质特征和次要特点
D.舍弃了社会现象的次要特点
E.全面地反映社会现象的实质和表现
【解析】:
BD人们在使用概念反映客观社会现象时往往只是抓住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而舍弃了社会现象的次要特点。
6.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是
A.明确
B.抽象
C.实在
D.具体
E.概括
【解析】:
BE社会理论有抽象和概括两个基本特点。
7.关于变量与概念之间的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概念注重从质的规定性方面去反映客观的社会现象某种特征
B.变量侧重从量的方面去反映客观的社会现象某种特征的存在及变化程度
C.概念可以是高度抽象的,而变量则必须能够在经验当中测量
D.对某种社会现象做出综合性的理论概括和描述时,更多地需要运用概念
E.在经验研究中对一个概念进行测量时,必须首先将它转化为一个变量
【解析】:
ABCDE变量和概念之间有以下差别:
概念注重从质的规定性方面去反映客观的社会现象某种特征,而变量侧重于从量的方面去反映客观的社会现象某种特征的存在及变化程度;概念可以是高度抽象的,而变量必须能在经验中测量;对某种社会现象作出综合性的理论概括和描述时更多地用概念而不是变量;此外,在经验研究中对一个概念进行测量时必须首先将它转化为一个变量。
8.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是为了
A.使概念的含义更加明确
B.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在经验中可以操作的实际测量
C.反映概念所说明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D.将概念转化为一定的变量
E.扩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解析】:
AB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就是使抽象的概念较客易测量的过程,是为了使概念的含义更加明确。
9.社会研究过程的设计测量方案中需要运用变量的是
A.分析社会资料
B.收集社会资料
C.理论总结
D.整理社会资料
E.理论表述
【解析】:
ABD社会研究过程的设计测量方案阶段需要运用变量的是分析社会资料、收集社会资料以及整理社会资料。
10.理论的基本形式是
A.理论假设
B.理论命题
C.理论模型
D.理论抽象
E.理论概括
【解析】:
BC概念是理论的基本要素,但仅有概念没办法构成理论,理论还有其基本形式,即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
11.根据各种命题所表述的理论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命题分为
A.简单描述性命题
B.探索性命题
C.解释性命题
D.比较性命题
E.预测性命题
【解析】:
ACDE根据各种命题所表述的理论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命题划分为简单描述性命题、解释性命题、比较性命题和预测性命题。
12.理论模型有多种表述方式,常用的有
A.公式法
B.坐标图示法
C.定量结构图示法
D.变量结构图示法
E.关系图示法
【解析】:
ABD理论模型常用的表述方式有公式法、坐标图示法和变量结构图示法。
13.变量结构图示法是首先找出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各种概念或变量,并用文字或其他符号来表述它们,然后按照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而将各个变量区分为
A.自变量
B.他变量
C.中介变量
D.因变量
E.中间变量
【解析】:
ACD变量结构图示法将各种概念或变量用文字或其他符号进行表述以后按照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区分为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
14.社会理论可以划分为
A.宏观社会理论
B.理论命题
C.中观社会理论
D.理论模型
E.微观社会理论
【解析】:
ACE社会理论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宏观社会理论、中观社会理论和微观社会理论。
15.从应用的角度看,宏观社会理论可以
A.解决具体的行为和社会现象
B.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基本的理论导向
C.可以为微观的社会研究提供理论背景
D.可以为具体的政策和其他行为提供具体的指导
E.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检验而获得其理论的真实性程度
【解析】:
BC宏观社会理论的应用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基本的理论导向,也可以为微观的社会研究提供理论背景。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理论的特点。
【解析】:
(1)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包括日常生活、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等)。
(2)社会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
(3)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2.简述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解析】:
(1)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
(2)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3)社会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
(4)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
3.简述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重要特点。
【解析】:
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两个重要特点:
(1)其概率性特点,即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具有必然性,某种特定的现象(原因)只是有可能导致某种特定的结果,而不是必然导致后者的发生。
(2)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
人们只能观察和测量到两个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变化的情况,而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论述题
试述社会理论的来源。
【解析】:
从一般意义上看,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每天都观察到一些具体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从而形成对某种具体现象的反映。
当人们对同类现象的观察比较多了以后,就会形成对这类现象的经验概括,即人们通过有限的经验观察而获得的对一类社会现象的规律带有普遍性特点的概括。
经验概括还属于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而不是理论层次的概括。
理论研究者要进一步地通过理论思维或专门的研究活动而将一般性的经验概括上升为理论。
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包括在形式上使用抽象的概念;提出具有理论形式的命题,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通过一定的方式去论证和检验理论命题的真实性。
当他们通过这些方法建立了某种理论后,还可以用这个理论去解释新发生的现象,并预测未发生的现象。
例如,理论研究者不再局限于大学毕业与获得高工资的关系,而是使用更加抽象的“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的概念,将这一现象概括为这两个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而验证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理论命题。
当这个理论命题得以确立以后,研究者们还可以用它来解释其他高收入者的原因,并且预测高教育水平者的收入水平一般会高于其他人。
五、应用题
请根据提示,完成理论检验的步骤及每个步骤应该完成的任务。
理论检验的步骤:
(1)_____。
例如,由于流动和熟练劳动力的需要,工业是扩大家庭减少和核心家庭增加的主要原因。
(2)_____。
比如,根据上述理论,可以逻辑地导出下列一组命题:
第一,一个国家越工业化,
其家庭结构就越倾向于核心家庭化;第二,在任何国家中,农村地区扩大式家庭结构的特征
强于工业化的城市地区;第三,因工作而迁移的人,比那些没有迁移的人,与扩大式家庭的联系更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将“工业化”操作化为“汽车产量”、“每百户电话拥有量”等等。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如,对于上述假设,我们就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理论检验的步骤:
(1)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例如,由于流动和熟练劳动力的需要,工业是扩大家庭减少和核心家庭增加的主要原因。
(2)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
比如,根据上述理论,可以逻辑地导出下列一组命题:
①一个国家越工业化,其家庭结构就越倾向于核心家庭化;②在任何国家中,农村地区扩大式家庭结构的特征强于工业化的城市地区;③因工作而迁移的人,比那些没有迁移的人,与扩大式家庭的联系更弱。
(3)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
这一步即是将命题操作化为假设。
如前所述,假设是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这些变量是经验可测的。
理论检验的这一步包括操作化的全部任务,即决定如何把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可直接观察的事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可检验的词句重述这些命题,我们也才能清楚地知道需要观察什么。
例如:
将“工业化”操作化为“汽车产量”、“每百户电话拥有量”等等。
(4)收集有关的资料。
即根据操作化以后的命题,采用调查、实验、观察或访问的方法,收集所需的资料。
比如,对于上述假设,我们就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
(5)分析资料。
即看有多少证据支持可检验的命题,有多少证据支持概念化的命题,又有多少证据支持原来的理论。
(6)评价理论。
研究完全支持原始理论的情况很少,研究结果通常是含糊的和冲突的。
理论在某些方面得到支持,而在另一些方面却没有得到。
正是这些含糊和冲突促使我们去思考、修正和发展我们原来的理论,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当我们企图理解这些与原始理论不一致的事物时,我们实际上又一次开始了理论建构的工作。
即我们从已取得的观察中重新概括出与原始理论不同的新的理论(修正的理论)。
而要确认这种修正的理论,同样需要接受产格的检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社会 研究 方法 章节 测试 第四 理论 建构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