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LTE MAC procedure教学文案.docx
- 文档编号:26214409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85.25KB
最新LTE MAC procedure教学文案.docx
《最新LTE MAC procedure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LTE MAC procedure教学文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LTEMACprocedure教学文案
3.4MAC过程
3.4.1随机接入过程
3.4.1.1概述
随机接入是蜂窝系统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它使终端与网络建立连接成为可能,诚如其名,这样的接入的发起以及采用的资源具有随机性,当然接入成功也具有随机性,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发起随机接入的过程呢?
随机的接入场景如下:
基于竞争模式的随机接入:
RRC_IDLE状态下的初始接入;
无线链路出错以后的初始接入;
RRC_CONNECTED状态下,当有上行数据传输时,例如在上行失步后“non-synchronised”,或者没有PUCCH资源用于发送调度请求消息,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除了通过随机接入的方式外,没有其它途径告诉eNB,UE存在上行数据需要发送
基于非竞争模式的随机接入:
RRC_CONNECTED状态下,当下行有数据传输时,这时上行失步“non-synchronised”,因为数据的传输除了接收外,还需要确认,如果上行失步的话,eNB无法保证能够收到UE的确认信息,因为这时下行还是同步的,因此可以通过下行消息告诉UE发起随机接入需要使用的资源,比如前导序列以及发送时机等,因为这些资源都是双方已知的,因此不需要通过竞争的方式接入系统;
切换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在切换的过程中,目标eNB可以通过服务eNB来告诉UE它可以使用的资源;
是否基于竞争在于在当时终端能否监听到eNB传递的下行控制信道,以便获得特定的资源用于传输上行前导,当然这个判断是由eNB作出的,而不是UE自己来决定的。
3.4.1.2随机接入过程初始化
随机接入过程可以由PDCCHorder或者MAC子层自己来触发,如果UE收到一个发给它的PDCCH传输含有一个PDCCHorder,那么它就会发起一个随机接入过程,PDCCHorder或者是RRC消息会指示ra-PreambleIndex与ra-PRACH-MaskIndex信息以告诉UE它可以使用的前导序列以及发送机会。
在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下面的信息必须已经具备了:
-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PRACH资源已经准备好了,由prach-ConfigIndex指示;
-有可用的随机接入前导,在MAC层有可能设置两组随机接入前导:
GroupB与GroupA,分布用于指示发送的MSG3的大小,GroupB的前导序列个数由下面的参数推导可得
GroupB前导序列个数=numberOfRA-Preambles-sizeOfRA-PreamblesGroupA
在SIB2里面定义的PRACH的无线资源里面会提供上面的两个参数,从上面可以知道如果GroupA的前导序列跟总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相等,那么UE就知道不存在GroupB的前导序列,GroupA与GroupB的前导序列编号如下:
[0sizeOfRA-PreamblesGroupA–1]以及[sizeOfRA-PreamblesGroupAnumberOfRA-Preambles–1]
UE选择GroupA还是选择GroupB就看是否有这个需要以及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UE希望在发送MSG3里面携带VoIP的包,那么自然需要的资源就要大一些,那么当eNB收到UE发送的前导序列属于GroupB时,它就会分配多一点资源给UE来发送MSG3
-如果存在GroupB的前导序列,那么由于GroupB对于的MSG3消息比较大,因此必须满足一些额外的要求,messagePowerOffsetGroupB与messageSizeGroupA,配置的UE发射功率PCMAX,前导序列与MSG3的功率偏移量,这些值跟当前的UE功率情况决定了最终选择GroupA还是B的前导序列
-获得了接收随机接入响应的窗口大小参数ra-ResponseWindowSize,UE会在这个窗口期监听eNB是否给它回了响应,这个响应有eNB分配给UE的资源用于发送MSG3的。
因此这个窗口大小就是UE等待的时间了,如果没有收到响应,那么UE就认为它发的前导没有被eNB收到,那么就要开始后面的处理了;
-功率提升步长powerRampingStep.假如在前面发起的接入过程失败了,但是还没有达到最大尝试次数,那么UE就会提升功率发送下一次前导以提供发送成功的机会;
-可以尝试发送的次数preambleTransMax,一般超过这个次数就认为UE无法接入了,至少可以认为这次的接入是失败的,会报告给上层协议层;
-eNB期待接收到的前导序列目标功率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这个值太高了,会造成干扰,太低了可能无法收到前导序列;
-前导序列格式对应的功率偏移量,我们知道有5种前导序列,每一种格式都对应一个基准选择发射功率;
-MSG3HARQ重传最大次数maxHARQ-Msg3Tx.
-竞争消除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注:
在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随机接入过程,如果这个UE在处于一个随机接入过程,但是同时又收到新的随机接入的请求,这取决于UE的实现,是继续当前的过程,还是取消当前过程,然后根据新的请求发起一个新的过程
3.4.1.3初始随机接入
这里我们对这种最初需要使用的接入模式进行详细的介绍,这个过程一般分成四步,如前一页图所示:
图3.4.1-1竞争随机接入过程
步骤一、在发送上行接入前导序列之前,终端应该已经和系统下行同步好了,下行同步意味着UE获得了帧同步以及系统广播消息,但是上行并没有同步。
通过前导序列,让eNB知道存在一个终端试图跟基站建立连接;
根据确认的前导分配相应的资源用于发送消息3(MSG3);
步骤二、eNB通过时隙调整确保上行同步,也就是发送time-advance消息实现;同时分配上行资源,这些内容就是由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携带;
步骤三、在已经分配的资源上发送用户ID,以及相应的UL-SCH信息用于发送用户ID以及RRC连接请求之类的等基本信息,也就是所谓的消息3了(MSG3),具体内容跟用户所处的状态相关;
步骤四、通过DL-SCH发送冲突解决消息到终端。
只有第一步是纯粹的物理层过层,后面三个步骤跟普通的数据传输过程没有区别,看MAC协议经常看到MSG3或者MSG4等等,因为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这些消息的内容不是固定,有时候可能携带的是RRC连接请求,有时候可能会带一些控制消息甚至业务数据包,因此简称为消息3之类,其意思就是第三条消息。
步骤一、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图3.4.1-2随机接入资源
预留的资源带宽为6个RB,那么对于LTE支持的所有带宽都是可以满足的,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系统扩展,在物理层设计都会基于这样的考虑的,比如同步信道以及物理广播信道都是如此。
考虑到在发送前导序列时,上行并没有同步,需要防止对其他非接入资源的干扰,因此前导的序列长度大约0.9ms,留下0.1ms作为保护时间
前导序列基于Zadoff–Chu(ZC),通过特定的移位获得,这种序列有一些很好的特性,比如具有很好的自相关性,恒定幅度等,具体的前导序列设计与检测原理看本系列的物理信道设计部分,使用什么样的前导,终端通过广播消息获得,然后从某一范围的序列随机选取一前导序列。
步骤二、随机接入响应
当eNB检测到这个前导序列,则在DL-SCH上发送一个响应,包含:
该序列索引号、时间调整信息、资源调度信息(也就是分配给该用户的上行资源)以及临时RNTI,用于接下来的交互过程中让UE监听相应的PDCCH信道
所有发送前导序列的终端则使用一个预留给随机接入响应使用的ID(RA-RNTI)监听来L1/L2控制信道用于解码DL-SCH,从而获得上面的的信息;
RA-RNTI=1+t_id+10*f_id
其中,
t_id,指定PRACH的第一个subframe索引号(0<=t_id<10)
f_id,在这个subframe里的PRACH索引,也就是频域位置索引,不过对于FDD系统来说,只有一个频域位置,因此f_id永远为零,但是对于TDD就不一样了,由于本文不涉及TDD系统,因此不再延伸来讲。
监听时间从发送前导后的三个子帧开始,并持续ra-ResponseWindowSize个子帧数,该窗口大小通过读取系统广播消息(SIB2)获得,在前面有说明。
这个值最大可设为10,因为大于10的话,有可能造成误解,因为在下一个无线帧里也有发生随机接入的机会,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这个窗口最大设为10,大家可以去查看36.331里面这个参数范围就知道,具体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3.4.1-3随机接入响应监听示意图
红色为发送RA的地方,绿色部分为UE最大可监听随机接入响应的窗口范围,点格子是窗口之外的地方。
如果在同一时间,多个终端选择同一个前导,这些终端都可能获得这些信息,那么就会导致冲突,而冲突的解决消除需要在后面两个步骤里面来消除,接收响应的过程如下:
1.当终端成功接收RA响应,终端调节上行发送时间,保存从这个响应里面获得临时C-RNTI用于随后的通信,直到获得最终的C-RNTI,最后发送前导序列的功率信息;
2.如果没有成功接收到响应;(出现了退避问题)
计数器PREAMBLE_TRANSMISSION_COUNTER加一
a.如果计数器等于PREAMBLE_TRANS_MAX+1,以及达到最大发送次数了:
向上层报告随机接入出错了。
b.如果RA前导是由MAC选择的,那么
从0到backoff时间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值,然后延迟上面所选择值的时间,重新开始一个RA过程。
c.否则,重选RA资源,例如功率,前导,相应的PRACH,发起新的随机接入过程。
为了避免完全翻译协议,中间一些过程省略了,具体过程请大家看协议。
步骤三、终端识别
通过前面两步,终端已经获得上行同步,以及随后通信的必要信息,但是要能够实现上行数据传输,则必须获得唯一的C-RNTI,根据不同的用户状态,这个过程会有不同的消息交互;
如果需要消除竞争,那么还有可能发送竞争消除ID以备在第四步的时候用做竞争消除确认操作。
因为多个UE可能选择了相同的前导序列,因此在第二步他们获得的资源是一样的,那么发送消息3时,就会在相同的地方选择相同的方式发送,那么自然就会有冲突,这就相当于大家都要竞争接入了。
也许大家会问,大家使用相同的资源发送,不是会冲突么,为什么还要做竞争消除呢?
那是因为虽然有冲突,但是eNB还是有可能解出某个UE发送的MSG3,那么通过第四步的竞争消除消息,就可以让这个UE成功接入了。
例如某一个UE离基站比较远,信号比较弱,而另外一个UE离基站近,信号比较强,较远的UE可能造成的干扰并不是很大,那么eNB还是可以解出较近的那个UE的消息3了。
另外在消息3,还会携带竞争消除ID,这个ID是唯一的,不会跟其他UE重复的,因此最好就是这个UEIMSI之类的。
提前说一下,在消息4里面会把这个ID带上,发给UE,那么UE自然知道它已经成功接入了。
步骤四、竞争消除
我们知道消息3是有可能冲突的,在发完消息后就要立刻启动竞争消除定时器(而随后每一次重传消息3都要重启这个定时器)。
对于初始接入来说,如果在第三步上行消息包含CCCHSDU(例如RRC连接请求消息),而收到下行PDCCH发送给临时C-RNTI:
如果MACPDU解码成功:
停止竞争消除定时器,如果MACPDU包含UE竞争消除ID的控制消息单元并且这个ID跟上行发送的竞争消除ID匹配,则认为竞争消除成功,并对这个MACPDU解复用并提取里面的内容,把临时C-RNTI设置为C-RNTI,同时丢弃临时C-RNTI,然后确认随机接入成功;
否则,
丢弃临时C-RNTI,UE会认为随机接入失败并丢弃这个MACPDU;
如果竞争消除定时器超时,则认为接入失败;
失败后,会按照后退机制重新开始随机接入过程直到尝试次数超过门限值,那时则会向上层报告接入失败。
(出现了退避问题)
注:
值得注意的是,消息四是没有重传机制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消息四采用重传,由于这个时候竞争没有消除,那么如果有些UE解码成功,有些解码失败;或者有些收到有些没有收到,那么就会出现同时ACK/NACK的情况;虽然消息三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但是由于会确认信息的是eNB,它一次只会回一种确认信息,因此不会影响后面的处理。
3.4.1.4后退机制
在系统处于过载的情况下,例如它无法再分配更多的MSG3使用的资源等等,这个时候它自然希望一些UE能够晚一点发,我们也注意到了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的时候以及RAR消息格式里面有一个backoff的东西,这就是后退机制的参数了,如果监听RAR消息的UE发现有一个backoff指示,那么它就会把这个值保存起来,在随后需要重新做随机接入的时候,可以随机从0到backoff值里的选一个值作为推迟发前导序列的时间。
在通信系统里面我们碰到很多的后退机制,比如WiMAX系统的截断二进制后退机制,那么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LTE系统里,后退的范围是由基站确定的,基站可以根据系统当前的负载情况来选择一个恰当的值;而在WiMAX里面由UE自己确定,当UE发现没有收到基站响应,就会按照二的指数增加后退窗口的长度,然后在这个窗口里面随机选一个时延来发送前导序列。
两者各有优劣。
下表是backoff取值情况:
Index
BackoffParametervalue(ms)
0
0
1
10
2
20
3
30
4
40
5
60
6
80
7
120
8
160
9
240
10
320
11
480
12
960
13
Reserved
14
Reserved
15
Reserved
基站在发送RAR消息的时候,根据负载情况选择backoff值的一个索引发给UE。
由于协议的撰写,每一步都需要考虑所有的情况,因此里面存在大量的if…else,这造成了阅读上的不便,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把不同场景从里面抽取出来。
例如随机接入,那么我们可以先分别出那些是描述初始接入,那些事描述非竞争接入的,比如非竞争接入,我们自然不需要查看竞争消除部分的内容了。
3.4.3DRX(非连续接收)
DRX,在一段时间里停止监听PDCCH信道,DRX分两种:
IDLEDRX,顾名思义,也就是当UE处于IDLE状态下的非连续性接收,由于处于IDLE状态时,已经没有RRC连接以及用户的专有资源,因此这个主要是监听呼叫信道与广播信道,只要定义好固定的周期,就可以达到非连续接收的目的。
但是UE要监听用户数据信道,则必须从IDLE状态先进入连接状态。
而另一种就是ACTIVEDRX,也就是UE处在RRC-CONNECTED状态下的DRX,可以优化系统资源配置,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约手机功率,而不需要通过让手机进入到RRC_IDLE模式来达到这个目的,例如一些非实时应用,像web浏览,即时通信等,总是存在一段时间,手机不需要不停的监听下行数据以及相关处理,那么DRX就可以应用到这样的情况,另外由于这个状态下依然存在RRC连接,因此UE要转到支持状态的速度非常快。
这里我们先介绍ACTIVEDRX,而IDLEDRX我打算放在呼叫那部分来介绍。
而要理解DRX,我们就必须理解下面要描述的几个定时器与概念(所有的时间都是基于子帧的,也就是ms为单位):
OndurationTimer
UE每次从DRX醒来后维持醒着的时间,UE在该段时间内会搜索PDCCH。
InactivityTimer
UE在醒着时每次成功解码HARQ初始发送的PDCCH后保持active的时间,它的意思就是,当UE收到的PDCCH指示的是一个UL/DL的初始传输,而不是重传。
UE在醒着时每次成功解码HARQ初始发送的PDCCH后保持active的时间
ActiveTime
UE从DRX醒来后保持醒着的总时间,在此时间段,UE监听PDCCH,包括所有导致UE处于ACTIVE的状态,比如是DRX周期开始“OnDuration”,或者收到初始传输的PDCCH,或者是监听重传,等等,在36.3215.7节,是这样定义ACTIVETIME的:
如果配置了DRX,那么ACTIVETime包括以下时间:
-onDurationTimer、drx-InactivityTimer、drx-RetransmissionTimer以及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运行的时间,或者
-有SR(调度请求)已近发送到PUCCH,并且处于挂起的状态(也就是这个调度请求还没有满足,如此之类的)或者,
-对一个挂起的HARQ重传存在上行授权,并且在对应的HARQ缓冲区里面有数据;或者
-在非竞争随机接入后,成功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此时应该有PDCCH发送给UE指示一个新的传输,但是这个PDCCH还没有收到,此时UE还是必须处于ACTIVE状态
HARQRTTTimer
UE预期DLRetransmission到达的最少间隔时间,也就是说重传最早会什么时候到,那么UE暂且不需要理会,也就是说这一段时间,改怎样就怎样,等到这个定时器超时了,那么它就要处于醒着的状态。
DRXRetransmissionTimer
UE预期接收DLRetransmission的时间,也就是需要这么多时间来接受下行重传。
DRXcyclelength
DRXcyclelength一旦配置/重配置就固定,即不会因为activetime大于onduration而变化。
DRX运行:
-如果在使用短DRX周期,检查当前子帧是否满足下面的公式:
-或者在使用长DRX周期,那么检查如下的公式:
当上面的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之一,那么就启动定时器onDurationTimer,此时UE就要开始监听PDCCH信道了
-如果在这个子帧HARQRTT定时器超时,从前面的定时器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它是期望重发的最短时间,那么这个定时器超时后,重发就有可能到来了。
如果这时对于的HARQ进程的软缓冲区还有没有解码成功的数据(也就是前面的数据接收失败了,要求重传的数据),那么就启动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开始监听PDCCH重传相关的内容。
-如果收到DRXMAC控制信息单元,也就意味着eNB要求UE进入睡眠状态,那么这时就会停止两个定时器onDurationTimer和drx-InactivityTimer,但是并不会停止跟重传相关的定时器,我想这是因为eNB即使这时还是希望那个继续监听重传的内容。
-如果drx-InactivityTimer超时或者收到DRXMAC控制信息单元:
-如果配置了短DRX周期:
-那么启动或者重启drxShortCycleTimer;
-使用短DRX周期。
-否则;
-使用长DRX周期。
-如果drxShortCycleTimer超时,那么
-使用长DRX周期。
由于在短周期里面没有收到PDCCH,则就认为确实没什么数据发送接收,那么短周期的监听似乎没有必要,因此把监听的周期变长一点,这样长短周期配合能够达到更好的DRX效果。
上面一段话大部分摘自协议,并且加了自己的理解,但是也省略了一些我认为对协议理解无关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完全了解,建议完整的读完协议。
看来这么多文字描述,我想最好用一个图列来说明问题了,下面就是一个稍微复杂的例子:
我们来看看上图,
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长或者短周期都会启动onDurationTimer定时器,开始监听PDCCH,一开始收到下行的一个新包
(1),但是解码失败,此时就要启动两个定时器一个是drx-InactivityTimer定时器用来延长监听的时间的,还有一个是HARQRTT定时器,因为失败了,所以它估计最早重传会这个定时器超时后来到,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它还是可以不理会重传。
接着有一个上行的包发送
(2),此时需要重启drx-InactivityTimer定时器,因为现在要完成这个上行的包发送的处理,所以它还会持续监听这么长时间,不过这个包成功了,所以没有什么意外它就会得到定时器超时;
然后定时器还没有超时,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个下行的新包(3),所以又要启动drx-InactivityTimer定时器,不过由于新包解码成功,因此得到定时器超时,它就进入了睡眠状态了,此时要启动drxShortCycleTimer定时器,图上没有画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周期结束了,进入下一个短周期的开始点了,因此需要重启onDurationTimer定时器。
这个定时器没结束之前,HARQRTT定时器超时,UE认为此后重传可能会到,所以要启动HARQ重传定时器监听重传的PDCCH信息,接着重传到了,并且成功了。
随后又发送了一个上行包,没有出错,因此得到定时器超时,就进入睡眠状态,此时需要启动drxShortCycleTimer定时器,但是到它超时这段时间都没有收到PDCCH,因此它就进入了长DRX周期了。
这一个过程就完成了。
DRX、跟WiMAXpower-saving模式的实现机制是一样的,多个定时器的配合在于对于特定情况下,虽然从DRXcycle情况处于睡眠状态的时间,但是依然需要监听PDCCH
Long和Short周期的交互配合在于提高DRX的效果,当shortDRXtimer超时但是没有任何PDCCH只是接收,那么转入到Long周期
提高powersaving效果
降低系统延时
3.4.4调度方式
3.4.4.1前言
在前面我们经常提到LTE系统的共享信道,除了很少的几个信道有专门对应的物理信道,例如广播信道(PBCH),而且它传的主要也是MIB消息,而其余的SIB消息依然使用共享信道传输,因此它而显然的告诉我们,资源是以共享的方式存在。
那么对调度器的设计的要求自然就提高了,跟早期的很多接入系统不同每个用户的业务都有专门的信道。
当然到了HSPA时已经是共享信道的概念,但是主要还是针对数据业务。
因此LTE于此之前的系统都有很大的区别了。
调度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它的目的与基本的调度原则,在此略微列出,
目的:
调度的好坏对于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对于LTE十分重要,我们在前面讲了,LTE的几乎所有的应用与业务都是使用共享信道,由于各个业务与应用的对服务质量(QoS)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调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的就是QoS是否可以满足,也即是用户的使用体验是否比较好;
最好的利用时/频/空/功率资源用于不同的UEs和不同的业务,保证各种业务的QoS,提高系统的容量,另外除了满足业务的服务质量外,我们还必须保证系统的容量能够得到保证,否则一个系统除了只能支持少数用户,那也没有意义,如何充分提高系统容量,那么就必须把链路性能跟服务质量结合起来作为调度的考虑因素。
基本调度原则
eNB负责上下行的调度,上下行是不同的调度器负责,因为上下行使用完全独立的资源,而且在链路性能的监测方面几乎也是独立的,因此设计时,尽量能够独立,但是如果采用TD-LTE的制式,能够结合上下行结合起来调度呢?
我想这是应该做的,比如上行调度,完全可以参考下行反馈的信道质量,乃至于空间复用方式选择上;
调度器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业务的QoS,业务量以及相关的无线承载,无线条件以及UE能力等;
给于UE的UL-SCH的资源是对应一个UE逻辑信道组,而不是对应一个无线承载的。
调度器
因此调度器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的因素:
QoS,针对不同业务,需要保证的业务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LTE MAC procedure教学文案 最新 LTE procedure 教学 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