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希拉里对中国.docx
- 文档编号:2620358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7.92KB
特朗普和希拉里对中国.docx
《特朗普和希拉里对中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朗普和希拉里对中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朗普和希拉里对中国
特朗普和希拉里对中国
当希拉里遇上特朗普当希拉里遇上特朗普作者:
孙兴杰|发表时间:
2016.05.09刊发于总2159期《中国经营报》[]版印第安纳州的初选结束之后,特朗普已经成为共和党内唯一的候选人,克鲁兹和卡西奇组成的反特朗普联盟已经不复存在,二人先后宣布退出初选。
硝烟弥漫的共和党内候选人的提名之战逐渐偃旗息鼓,两党的初选基本落下帷幕,如果不出意外,特朗普将在11月与希拉里对决。
连希拉里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终极对手居然是那个满嘴跑火车的特朗普,但是,选举就是这样,庙堂之上的政客们未必真的了解民意,而通过初选这样的政治动员和仪式,两党候选人也许了解了美国选民到底想的什么,为了赢得更多的选票,希拉里和特朗普都会调适竞选的纲领。
希拉里是美国政坛的老人,从第一夫人开始,希拉里就活跃在华盛顿的政治舞台,后来当选参议员,再后来就是当国务卿,希拉里的简历堪称完美。
始终处于美国政治的中心,以至于希拉里宣布竞选之后,居然有种独孤求败的感觉,因为共和党内的确没有对其构成威胁的候选人,而民主党内也是如此,她的光芒太过于耀眼了。
两党的初选之战居然出现了如此之多的转折,民主党的桑德斯虽然与希拉里有较大的差距,但并不是一边倒,共和党更是变幻莫测。
此前一直被渲染得沸沸扬扬的杰布·布什初选没有多久就宣布退选,而被视为玩票的特朗普却一路过关斩将,让共和党内大佬有些措手不及,纷纷构筑防范特朗普的防火墙。
吊诡的是,特朗普非常受选民的欢迎,被视为建制派的候选人们却输得惨不忍睹。
到底是特朗普不正常,还是共和党的那些大佬们不接地气呢?
特朗普现象随着特朗普的胜出而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半年之前,谁也不会想象特朗普会成为白宫的主人,而现在,谁也不敢保证特朗普会止步于11月大选。
也许希拉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赢得11月的大选。
特朗普现象的出现恐怕是美国政治与社会真实状况的折射,是中产阶级溃败,民粹主义兴起的必然结果,而特朗普则代表社会中那些不满的选民,发泄了内心中的怨气。
特朗普越是成功,越说明美国的精英政治与普罗大众之间的鸿沟越深。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反而要比希拉里更适合做总统,因为特朗普可能成为华盛顿与民众之间的纽带,虽然这会让华盛顿的利益集团感到各种不舒服。
一个稳定的社会需要上层精英与下层民众之间的勾连,需要一个理性的中间阶层的存在,如同庞大的蓄水池一样,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意见融合到一起,形成一种为各方接受的妥协方案。
选举,其实就是一次真实的民意测验,通过选票进行询价。
这一次两党的初选的确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尤其是特朗普横空出世,已经突破了很多人的想象力。
因此,很多人认为,特朗普就是一个小丑,美国的大选是一场闹剧。
当事情的发展已经突破多数人的思维框架的时候,只能用闹剧来掩盖自己的认知缺欠。
因为奥巴马侃侃而谈,颇有风度,就不能认为总统都应该是奥巴马那个样子。
回顾一下美国并不算太长的历史,就可以知道,民粹主义、不靠谱的总统并不是没有,19世纪的军人总统杰克逊就是一例。
他代表着西部的平民百姓,反对纽约的大资本,执意要结束第二国民银行的生命,即便现在看起来,杰克逊的举动还是那么不靠谱,国民银行被认为是中央银行一样的角色。
但是杰克逊就是非常任性地把它给关掉了。
在资本与民众的诉求之间,杰克逊选择了后者,至于是不是真符合民众的利益,那是另外一回事。
1900年的大选布赖恩与麦金莱的对决,也是民粹主义对精英政治的挑战,布赖恩攻击金本位制度将美国人钉在了黄金的十字架上,要求建立金银复本位,虽然最后败于麦金莱,但是推动了美国在20世纪初期的进步主义改革。
美国政治传统是多元的,激进主义也构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分支,美国以革命建国,将捍卫个体自由置于非常高的地位。
如英国政治思想家柏克所说,如果有任何人问我什么是一个自由政府,我的回答是,就是人民认为是自由的政府。
代议制只是实现个体自由的一种制度,而经过选举进入上层的精英与普罗大众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奥尔森也论述了利益集团对政治制度的腐蚀,利益集团会绑架国家。
当底层淤积的不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通过选举释放出来,而无论杰克逊还是特朗普都是这种不满情绪的象征,比较极端的像麦肯锡或者希特勒,他们通过选举上台,却挑战甚至颠覆了选举政治。
从特朗普的成功反推过去,就会发现美国社会又一次处于变革之中,处于一种时代的转换之中。
技术和金融的发展改变了美国政治经济的结构,美国经济已经高度虚拟化和金融化,并且将这一发展推向了世界,无论小布什还是奥巴马的危机应对政策主要是帮助了金融市场,而中下层则从中获得的利益就少得多。
反全球化成为这次大选中潜在的议题,无论特朗普还是希拉里几乎都对自由贸易表示了不满甚至仇视,认定美国蓝领工人的岗位被全球化给偷走了。
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红利,至少廉价的商品提升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
但是,全球化让很多人失去了依靠,以及国家带来的安全感。
特朗普的大放厥词虽然引起了媒体的躁动,但是看看他最近关于未来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讲就能看出,他并不是疯子,只是以疯子的形象来聚拢选票。
从根本来说,特朗普其实是国家主义者,重新树起国家边界的篱笆墙,比如他表示要在美墨边境修建钢丝墙,而且费用要由墨西哥来承担。
这样的言论看起来比较不靠谱,但是孤立主义一直是美国外交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朗普批评奥巴马-希拉里的外交政策给美国带来了灾难,使美国陷入了泥潭,敌人不再惧怕美国,盟友不再信任美国,而美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却没有能够维持住美国第一的霸权地位。
而特朗普的主张则叠合了里根主义和尼克松主义的因素,一是美国要重新打造军事机器,部署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也是维持美国霸权的重要且低成本的办法。
除此之外,特朗普要求美国的盟友承担更加对等的义务,在北约28个成员国中,只有四个国家达到了军费占GDP2%的责任标准。
特朗普对此非常窝火,美国花费了几万亿美元保护盟友的安全,但是这些国家却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盟友不支付防务成本,那就自生自灭好了。
当年尼克松在关岛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只是要比特朗普温和得多。
特朗普的最大优势可能是已经树立了不靠谱的形象,获得党内提名之后,只要他稍微调整一下言辞,就可能引起关注,当然,他最终无法与共和党的建制派达成妥协。
反倒是共和党的大佬们需要接受特朗普将代表共和党出征的现实,而特朗普也放下了高傲的姿态,呼吁党内团结,一致对外。
看起来,特朗普的胜出对希拉里也未必是好事。
如果不能把握住美国社会的脉搏,希拉里可能会被特朗普描绘为一个过去式的美国。
希拉里要赢得大选,就必须要了解为什么自己的对手是特朗普而不是其他看起来比较正常的人。
希拉里VS特朗普互黑希拉里VS特朗普:
一路互黑掐到底?
距11月8日美国总统选举日不足两月,大选拉票竞争日益白热化,两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开始敞开怀抱直面媒体,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攻击对手的机会。
形势紧迫,希拉里与特朗普纷纷称赞自己是总统最佳人选,同时也不忘将互黑进行到底。
深扒黑历史希拉里特朗普互掐随着拉票竞争日趋激烈,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的互黑升级。
近日,希拉里和特朗普一同参加了一场名为总司令的国家安全主题论坛,大嘴特朗普再次语出惊人。
在回答当选后是否会着手改善美俄关系时,特朗普称赞普京一直是领袖,远胜过我们的总统。
特朗普的表态立即遭到希拉里的大批特批,她说,特朗普表扬普京远胜奥巴马不仅不爱国,而且是对我们国家人民的侮辱,也是对我们的将军们的侮辱。
对此,特朗普不甘示弱,立即反击称,希拉里想以此挽回在论坛乏善可陈的表现。
最新民调显示,希拉里与特朗普支持率旗鼓相当。
面对新形势,希拉里在劳动节假期后强势出击,自去年12月后首次主动召集记者,而特朗普也首次邀请记者乘坐他的私人飞机随同采访。
除此之外,大嘴特朗普演讲时开始更多依照提词器的提示说话,经常惹事的即兴讲话有所减少。
这一改变也让特朗普更加集中火力攻击希拉里。
邮件门余波未平,希拉里又陷入克林顿基金会献金丑闻。
对特朗普而言,这意味着新的弹药。
面对特朗普阵营揪住邮件门不松手,希拉里前几日在一场竞选活动上历数特朗普的种族主义黑历史。
希拉里说,作为地产大亨,特朗普早年曾因拒绝把房子租给非洲裔和拉丁裔租户而遭起诉,并曾被自己所开赌场的非洲裔员工告上法庭。
特朗普也毫不示弱,两人进入以牙还牙口水战之中。
华尔街争宠特朗普难撼希拉里美国最大投资银行高盛集团近日发布一项新规,禁止公司合伙人向参加联邦或地方选举的在任官员提供政治捐款。
在举例明确禁捐对象时,新规点名列出特朗普-彭斯阵营。
而目前没有出任官职的希拉里及其竞选伙伴蒂姆·凯恩则不受高盛禁捐令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刁大明分析说,从选举层面看,高盛如果确实为希拉里站队,可能给她带来更多竞选经费,却不见得一定能达到助选效果。
特朗普可能会反过来利用希拉里与华尔街的关系,攻击她与华尔街高层沆瀣一气、勾连紧密。
美国政治分析人士认为,一直以来,希拉里被视为精英政治代表,和其他竞选人相比,她无疑是华尔街的宠儿。
自她参选总统以来,数以亿计的捐款流入她的阵营。
而反观特朗普,其提出的反自由贸易、反全球化、反移民政策在美国商界显然不讨喜。
希拉里2013年卸任国务卿后不久,在高盛做了3场有偿演讲,获取数十万美元的高额演讲费。
特朗普一度抓住这个把柄,要求希拉里公布演讲内容,但始终被她拒绝。
美国媒体认为,希拉里混迹美国政坛多年,其募款能力显示她多年来与美国巨富们所结下盘根错节的关系。
希拉里身上一直挥之不出的诚信赤字问题,也为特朗普阵营提供了新的攻击口实。
从原先的冷嘲热讽升级为明枪暗箭,希拉里与特朗普进入了赤裸裸的互黑角力阶段。
在这场短兵相接的较量中,究竟谁能胜出?
(文字来源:
新华网、央广网中国青年报编辑:
张敏彦)特朗普、希拉里决战经济议题近日,《赫芬顿邮报》(TheHuffingtonPost)与YouGov联合发起一项调查,询问美国选民在此次大选中最为关注的议题是什么。
8月13日公布的结果显示,45%的受访者将经济议题选入自己最为关心的两个议题之一,领先排名第二的议题哪个政党将获得最高法院法官提名权15个百分点,医疗、移民、枪支管理、外交等议题的排名均在此之后。
而就在这项调查的结果发布之前,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先后在演讲中公布自己的经济计划。
而从两人选择的演讲地点到经济政策的内容,都可谓针锋相对。
特朗普美国优先经济政策:
核心是减税在文章开篇所述的调查中,有57%的共和党人认为美国的经济形势正在变糟,高于民主党人的比例。
也许是为了迎合共和党人对经济形势较为悲观的判断,并且更有力地抨击奥巴马任期内民主党政府的经济政策,特朗普选择在一座已经宣布破产的城市――底特律,就自己的经济政策发表演讲。
底特律的选民此前一直偏爱民主党,2012年时,超过97%的选票投给了奥巴马,而底特律过往的6任市长皆为民主党人。
特朗普称底特律是自己竞争对手失败经济政策活生生的例证,并表示,底特律仍在等待希拉里的道歉。
在演讲中,特朗普阐述了他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重点强调了此前已经提出的一些观点,例如支持颇具争议的基石输油管线(Keystonepipeline),大幅减税,并降低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特朗普表示,他计划将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累进档从7个简化为3个,分别是12%、25%和33%,这意味着美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也将从目前的39.5%下降到33%。
而2015年秋天,特朗普曾提出的4档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分别为0%、10%、20%和25%,当时便有研究机构统计,如此的减税计划将令联邦政府在10年间收入锐减9.5万亿美元。
特朗普将自己所推行的税收改革称为上个世纪80年代里根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税收改革。
而除了改变个人所得税率外,特朗普还提议废除遗产税。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特朗普则主张将最高联邦企业所得税率由目前的35%降至15%,提议对美国企业海外利润一次性征收10%的税,将所得税收用于投资密歇根州等存在经济困难的州。
在放松监管方面,特朗普表示,根据《华尔街时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将近400条新的主要监管条例,平均每个都给美国经济带来超过1亿美元的损失。
1980年以来,如果没有这么多监管条例,美国经济将比现在好25%。
他举例说:
希拉里和奥巴马对煤矿产业宣战,造成密歇根损失了5万个工作岗位。
根据估算,到2030年,奥巴马对能源的监管将造成50万工作岗位流失和2.5万亿美元的损失,令美国人的人均年收入减少7000美元。
除了将矛头对准奥巴马政府针对能源行业的排放限制,特朗普再次指出强制企业提供医疗保险伤害了美国的就业市场,自己如若当选将要废除奥巴马医保法案,而这将为美国保住200万就业岗位。
在贸易方面,除了一贯地反对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协定(TPP),特朗普还计划重新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谈判1994年就签署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特朗普表示,贸易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我希望为美国争取更好的贸易协定,帮助美国工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增加收入。
他再次拿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举例说,NAFTA签署前,密歇根有28.5万汽车工人,而现在只有16万。
特朗普强调,美国主义,而非全球主义,将成为我们的信条。
针锋相对,希拉里指特朗普的税收新政只为富人服务尽管特朗普在底特律经济俱乐部的演讲并不对公众开放,但他在当天演讲的过程中还是被打断14次,有美国媒体揶揄道,特朗普关于经济政策的演讲除了告诉人们他打算帮富人的忙之外,实在缺少其他的实质内容。
而就在特朗普于8月8日发表完演讲后,希拉里也选择在当周,于8月11日发表演讲阐述其经济政策。
她选择在密歇根州小镇沃伦的富图拉米工具厂向当地的工人们发表演讲。
沃伦位于底特律市北郊,经济状况要比底特律好上不少。
希拉里首先反对特朗普放松监管便能将工作带回密歇根的说法,她指出,美国应成为清洁能源的霸主,而由此将产生上百万个工作机会,我们能通过创造和利用新科技来推动我们的经济发展。
此外,希拉里还提出推动二战以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创造高收入的就业岗位,她此前便承诺在未来5年投入275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希拉里还将自己的火力集中到特朗普的税收新政,她直接将其形容其为为特朗普和他的富人朋友们服务的政策。
希拉里8月8日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德斯堡的竞选集会上就曾抨击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说:
他的税务计划将使大企业和非常富裕者获得超大的减税优惠。
我不会增加中产阶级的税务负担,但在你们的帮助下会给富人加税,因为钱都在那里。
此次演讲过程中,希拉里再一次保证不会对中产阶级加税,同时表示支持巴菲特税,也就是2011年由奥巴马提出的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人征税税率不得低于30%的规定。
而对于特朗普提出的取消遗产税,希拉里表示,取消遗产税就是他给自己家族40亿美元的礼物。
而40亿美元可以供4.7万退伍军人免费读完4年大学,或者向300万儿童提供一年的医疗服务。
虽然希拉里与特朗普在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以及该如何改革现有税制等问题上针锋相对,但她似乎与特朗普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反对TPP。
希拉里明确表示,自己将停止一切损害美国工作岗位或者压低工资的贸易谈判,包括TPP。
我现在反对,将来当选了还会反对,当了总统也会反对。
有分析认为,由于此前与希拉里在民主党内初选竞争的桑德斯明确反对TPP,因此希拉里的表态也有拉拢桑德斯支持者的考虑。
(综合新华社、第一财经网、《赫芬顿邮报》、《卫报》等媒体报道)希拉里、特朗普成超级星期二赢家当地时间3月2日,2016美国大选超级星期二尘埃落定。
根据各州计票结果,民主党参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参选人、地产大亨特朗普各在两党举行初选的11个州中拿下7个州,扩大党内领先优势。
但双方能否站上决战擂台难以预料。
民主党方面,希拉里与桑德斯在预选州分配的党代表席位差距扩大至百余票。
依据历史经验,一旦差距超过百票,落后的民主党候选人很难在之后再追上来。
美媒分析,希拉里在美国政坛浸淫多年,内政外交经验丰富,且同共和党斗争多年,被认为有望在与共和党对手大选对决时胜出。
但她的电邮门事件仍未了结。
如果希拉里近期因邮件门被联邦调查局正式立案,有可能对她的竞选造成致命一击。
共和党方面,接下来只有克鲁兹或能勉强挑战特朗普,继续角逐党内提名。
虽然特朗普在民意支持率方面高歌猛进,但在共和党内部却面临夹击的困境。
共和党领导层和主流人士纷纷表示,不支持一直抨击共和党主流政策的特朗普,甚至有意在他赢得提名后,推举一位获主流认可的人士参加竞选。
特朗普和希拉里电视辩论中情态隐喻的功能探析关键词:
情态隐喻人际对话功能电视辩论前段时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的电视现场辩论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熟悉美国大选的人对这样的辩论想必不会陌生,在全球范围内,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候选人在镜头前激烈交锋,展示政治智慧和个人风采,为自己拉票。
对候选人而言,电视辩论无异于面对几千万考官的求职面试,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绊倒在白宫门前。
总统电视辩论是美国大选运动中具有决定作用的一环。
在辩论中,辩论双方会运用一些特殊的语言策略来掩饰或凸显自己的政治观点,这就与情态隐喻有着密切的关系[1],[2]。
因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希拉里和特朗普的三场总统电视辩论中的语料为具体案例,分析情态隐喻在三场辩论中的功能实现,并讨论某些情态隐喻结构的引用会对政治评价和选情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情态隐喻及其功能评价理论情态及其评价是英语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意义上,情态意义主要通过词汇语法手段实现,而评价多体现在词汇层面。
情态和评价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相辅相成。
情态方面,传统语法对情态的研究多侧重于对表达情态意义的情态谓词的研究。
而情态谓词,即所谓的一致式,只是表达情态意义的手段之一。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会采用一些情态的隐喻式表达来凸显或隐藏情态的来源。
情态的隐喻式表达在狭义范畴上常常通过心理过程的投射小句来表达其情态意义。
而广义范畴上的情态隐喻,往往包括情态形容词、情态副词、情态化名词、投射小句、介词短语、时态等[3]。
至于功能评价方面,Martin的评价理论是研究评价意义的基石[4]。
该理论下设三大系统,即态度、介入和分级。
各个系统又分别包含子系统。
因情态表达的是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和评论,它势必会表现出某种评价意义。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三大元功能[5]――概念功能(ideational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Halliday认为情态隐喻也相应地分为三种:
概念隐喻、语篇隐喻和人际隐喻。
在这其中,概念功能表述人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经验,语篇功能为语言构成连贯语篇的功效,而人际隐喻则是为了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确定说话轮次、表达主观判断和评价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同时指出[6],明确的主观取向和明确的客观取向都是隐喻性的,即使情态意义的体现形式实现了从词汇层面向小句层面的跃迁。
在明确的主观取向中,体现情态意义的小句大多表达了一个心理过程,以突出说话人的主观观点,使其对所做的判断或提议负有明确的情态责任;在明确客观取向中,体现情态意义的小句通常表达了一个修饰性的关系过程,使得说话人可以淡化自身的观点,为本来只是一个看法的东西增强客观确定性,从而得以远离相应的情态责任。
另外,体现明确客观的情态取向还可以通过名词将情态意义名物化。
它们将情态意义建构成使人难以质疑的事物,因而掩盖了情态的来源,使之具有明确客观取向[7]。
此外,某些介词短语也可以表达情态意义。
二、电视辩论中的情态隐喻功能分析电视辩论本质上属于政治宣讲的一个分支,因此必定含有丰富的人际意义,情态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
解读希拉里和特朗普总统电视辩论中的情态隐喻能加深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两位竞选人的观点和态度,展现情态隐喻在西方政治生活中达到成功获选这一政治目的重要作用。
经过统计,在三轮电视辩论中,两位候选人使用情态隐喻不下三十次,下面具体分析其使用目的及实现功能。
1.彰显个人态度,凸显政治观点。
①Butwehavetostopourjobsfrombeingstolenfromus.WehavetostopourcompaniesfromleavingtheUnitedStatesand,withit,firingalloftheirpeople.AllyouhavetodoistakealookatCarrierairconditioninginIndianapolis.(aboutcreatingjobs)――Trump这段话体现的是特朗普作为商人所具有的经济措施,即不惜一切代价鼓励企业放弃海外开办实业,尽力将企业留在国内发展并招聘更多的员工,提高本国人民的就业。
他本人特别针对那些对政府经济措施失望的选民,通过提高就业及收入吸引他们的关注。
①就表达了特朗普的这种主观态度,即美国必须摆脱就业岗位外流的现状,实现本国就业和工业发展。
haveto这种情态形式的使用,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意愿,即美国必须通过实现这个目标来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无形中获得了本土就业不稳定族群的好感和支持。
②AndsowhatIbelieveisthemorewecandoforthemiddleclass,themorewecaninvestinyou,youreducation,yourskills,yourfuture,thebetterwewillbeoffandthebetterwe’llgrow.That’sthekindofeconomyIwantustoseeagain.(aboutreducingtaxes)――Clinton希拉里:
紧攥手心的中国牌美国前国务卿、前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4月12日宣布参加2016年总统选举,拉开第二次争取入主白宫的序幕。
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希拉里在激烈的民主党党内提名战中惜败现任总统奥巴马。
如今,现年67岁的希拉里又重新开始。
真正透明政治网站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大约6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党内初选中将支持希拉里。
希拉里在民主党内的支持率遥遥领先主要竞争对手、副总统乔・拜登,同时前总统乔治・H・W・布什(老布什)的次子、前总统乔治・W・布什(小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在共和党内部的竞争力不可小觑,这位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手中握有令人羡慕的制胜优势:
家族标签和筹款能力。
2008年总统选战揭幕之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朗普 希拉里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