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32页.docx
- 文档编号:26193135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74.35KB
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32页.docx
《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3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32页.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32页
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我国地域辽阔,富有多种自然地理条件,蕴藏着丰富的中药资源。
根据20世纪80年代国家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统计,全国有12692种中药材来源于植物和动物,占资源总数的99%以上。
每种生物都有其适宜的生存环境,离开了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其生存能力就会受到限制甚至死亡。
因此,研究药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对生物类中药资源的分布、形成、质量以及生产潜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生物(organism)(包括人类)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称为环境(environment)。
构成这些条件的因素既可能是有机的或无机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又可能是自然的或社会的。
环境按照起源与特点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型。
生物周围所有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均为自然环境,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口、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等都可以视为社会环境。
构成自然环境的物质很多,太阳辐射、空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是生物生存的基础物质。
各种环境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综合作用维系着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由此而形成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对药用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并与构成社会环境的人口和文化等因素一起,影响着中药资源的形成、发展、利用及其可持续。
本章着重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对中药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第一节中药资源与气候
我国幅员辽阔,南起南海曾母暗沙,北至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北横跨近50个纬度;东自乌苏里江主航道黑龙江汇合处,西至帕米尔高原,东西横贯62个经度。
我国地形极为复杂,有平原、盆地、丘陵、高山和高原。
全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的黄淮海平原海拔高度一般不足100m,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都在1000m以上,而青藏高原的绝大部分地区都不低于3000m。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我国气候的多样性,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为我国药用生物的多样性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一、气候的形成及其要素
气候(climate)是一个地方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反映,既包括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极端或特殊天气状况。
它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反映一个地方气候特征的因素很多,从各个方面反映气候特征的统计量称为气候要素。
(一)气候的形成及其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根据现代气候学研究,太阳辐射、宇宙地球物理因子、环流(包括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下垫面性质(包括海陆分布、地形与地面特性、冰雪覆盖等)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并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
1、季节交替和气候带的形成
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最主要的外部因子,也是气候形成的能源和控制气候变化的能量基础。
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均匀的时空分布,形成了季节交替和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
太阳辐射量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最高,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呈逐渐降低的分布格局。
从而形成了从赤道至极地规律性的气候变化,气候条件呈现出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到寒带逐渐过渡的分布规律。
就北半球而言,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全年以夏至日和夏至前后太阳辐射最多,冬至日及其前后最少,从而形成了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周期性季节变化。
2、风和季风的形成
太阳辐射不均匀的时空分布,导致地球表面热量的区域性变化,在高、低纬度区域之间形成的热量差,引起空气压力的变化梯度,导致大气环流的发生。
在大气流动过程中,低纬度的一部分热量被输送到高纬度。
可见太阳辐射并不是形成地球表面热量分布格局唯一的因素,大气的流动性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大气环流的作用,从两极到赤道形成了不同方向风带的分布,在极地为极地东风带,中纬度地区为西风带,热带地区为东风带。
在我国,冬季主要以西风为主,大部地区都形成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的气流,只有云南和南岭以南地区才受西南方向气流的控制。
我国夏季地面的盛行风向,东部地区以偏南风为主,西北部地区则以偏东风为主。
季风是一种气候现象,它在形式上的表现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一般为冬夏的盛行风向接近相反或有显著差异。
这两种盛行风的形成和变换是由于两种下垫面(主要是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不同造成的。
海水的热容量较陆地大,陆地夏季增温快温度较海洋高,而冬季海水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温度较陆地高。
因此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了夏季由海洋向陆地冬季由陆地向海洋的季风。
我国大陆上冬季盛行偏北季风,夏季盛行偏南季风。
这两种盛行的季风也代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能够给有关地区的气候带来明显的影响。
3、降水的形成
季风地区,降水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我国季风的形成受两种气团的影响,寒冷而干燥的极地大陆气团和温暖而潮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及赤道海洋性气团。
在两种温度不同气团交汇地区,湿热气团中的水蒸气受寒冷气团的影响,常会凝结形成丰沛的降水。
我国年降水量呈东南多西北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来自东南方海洋上携带大量水汽的季风气流先经东南后到西北,其水汽在所经之处相继形成降水,随着水汽含量减少降水强度也越来越小。
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从太平洋上来的东南季风已经鞭长莫及,而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又被西藏高原所屏障,从而成为全国、也是亚洲降水最少的区域。
4、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地面状况包括地面性质和地形。
地面性质有海洋、陆地、冰面、雪面、各种覆盖物等。
由于陆地和海洋对太阳辐射以及环流影响的差异,形成两种不同气候条件,即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春季温度低于秋季,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小,降水丰沛而且各季节分布相对均匀。
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春季温度高于秋季,降水较少各季节分布极为不均。
地形有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谷地或狭谷等。
高山和高原是气流移动的障碍物,可以阻滞北来的冷气团和南来的暖气团,使山脉两侧温度和降水显著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特征。
高山不仅本身具有特殊的气候,而且对邻近地区的气候也有影响,常常成为气候分界线。
例如秦岭是我国公认的气候分界线,秦岭以北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如西安为-1.3℃;秦岭以南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如汉中为2.0℃。
另外,高山常常使气候趋于温和,盆地使气候趋于严酷。
除了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外,人类活动对气候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大,尘埃数量增多,会导致气温的升高。
人类的建设活动导致地面状况的改变,也会对局部地区气候条件产生影响。
(二)气候要素及其指标
反映一个地方气候特征的因素很多,从各个方面反映气候特征的统计量称为气候要素。
气候特征具有随时空变化的特性,一般统计气候要素需要有30年或35年的观测记录才有代表性。
其中对生物生存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降水、湿度、蒸发、风和云等。
下面仅对光照、气温、地温、降水、蒸发等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予以介绍。
1、光照强度和时间
反映一个地方光照条件的指标,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等。
太阳辐射是地球生物圈内最主要的能源,是植物生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子,直接影响着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药材的质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药用动物的生长发育。
经过大气减弱后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称太阳总辐射。
太阳总辐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太阳直接投射到地面的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被大气散射而投射到地面的散射辐射。
散射辐射来自天空各个方面,也叫天空辐射。
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连续光谱,可分为三个光谱区。
波长大于0.77μm的称为红处光谱区,波长0.39~0.77μm之间称为可见光光谱区,波长0.05~0.39μm之间称为紫外光谱区。
可见光谱区辐射既有热效应,又有光效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对动物的视觉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吸收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辐射能,称为光合有效辐射(也称为生理辐射)。
在可见光光谱区中,植物的叶绿素有两个吸收高峰波段区,即0.4~0.5μm(蓝紫光)和0.6~0.7μm(红橙光)。
红外光谱区辐射主要是热效应。
波长小于1.00μm的红外光谱区辐射具有促进植物茎延长生长的作用。
紫外光谱区辐射对病菌和病毒都有杀灭作用,对生物体也有一定影响,能够引起植物的日灼、生长停止和蛋白质凝固等。
光照时间,可以用年日照时数或者月和生长季的日照时数作为衡量指标。
我国日照分布特点,一般是纬度越高,日照时数越多;气候干燥少雨的地方,日照时数多。
因此,南方少于北方,东部少于西部。
全国年日照时数在1200~3400h,而年日照百分率变化在30%~70%范围内。
2、气温、地温、积温和无霜期
温度(temperature)是反映热量条件的指标,也是重要的气候要素之一。
一定的环境温度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植物的生根、发芽、生长、开花和结实等生命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完成。
衡量一个地区温度条件的指标,常采用年平均温度、最热月和最冷月温度、极端最高和最低温度、积温、无霜期等。
(1)气温(airtemperature)及其日较差和年较差。
气温是反映一个地区空气温度状况的指标,一般以天、旬、月、季、年等周期进行统计,统计指标有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等。
以年度为周期进行统计时,每年测定到的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称为年极端最低和最高温度。
一般以年平均温度、1月和7月平均温度,以及年极端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反映一个地区温度在综合条件。
气温每天均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地理纬度、季节、地形、海拔高度和天气状况对日较差均有影响。
高纬度地区平均气温日较差为l0~12℃,中纬度地区为8~9℃,低纬度地区仅3~4℃或更小。
气温日较差的最大值,不是出现在夏季,而在春季。
例如,北京7月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0.2℃,而4月平均为l3.9C。
高山的气温日较差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而高原地区,海拔愈高气温日较差也愈大。
晴朗而干燥的天气,气温日较差比阴天而潮湿的天气大。
气温随年度呈周期性变化。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地区,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
海洋上则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一年中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年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内陆大于沿海,干燥地区大于湿润地区,裸地大于有植被的地区,海拔低处大于海拔高处。
(2)地温(earthtemperature)及其变化。
因为大气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能力极为弱,绝大部分太阳热量是通过地面吸收后再传输给大气的。
同样,大气夜间和冬季的冷却,主要也是由于地面首先冷却并向上传导的结果。
地温和气温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年及各月平均地面温度的分布形势和平均气温是一致的,差值也不大。
1月份,我国大约北纬37~38度以北的寒冷地区,由于地面多有积雪,气温大都高于地温,北纬37~38度以南地区,地温较气温为高。
7月份地温比气温高,在甘肃西部、柴达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地温可比气温高7℃以上。
盛夏期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全国极端最高地温都可以升到60~70℃左右。
在一定地层深度范围内,地温的垂直分布呈规律性变化。
1月份全国地温一律从表层向深层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东北地区较南方大。
7月份则相反,地温从地表向深层逐渐降低,下降的梯度仍是北方大南方小。
(3)积温(accumulatedtemperature)、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植物的生长发育,除了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和温度持续期以外,还要求持续期内温度的逐日累积值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将一个地区高于和等于某一界限温度(多数取日平均气温10℃)的累积值称为积温。
可以用式1-1计算一个地区的积温。
T=∑ti(ti≥10)(式1-1)
式中,T为某地区的积温,ti为年周期内大于等于10℃的日平均温度。
不同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条件具有很大差异,在农、林业生产中,常用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来表示一个地区的热量条件。
植物有效生长的下限温度称生物学最低温度,温带植物为日平均温度5℃,亚热带和热带植物分别为日平均温度10℃和18℃。
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
植物某个(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活动温度的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可以用式1-2和1-3分别计算某种植物生长发育时期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T活动=∑ti(ti>B)(式1-2)
T有效=∑(ti-B)(式1-3)
注:
式中,T活动为某植物生长发育期内的活动积温,T有效为某植物生长发育期内的有效积温,B为该植物的生物学零度,ti为该植物生长发育期内大于其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
(4)无霜期(nonefrostperiod)。
在作物生长季内,当地面温度降到0℃或0℃以下时,大部分喜温作物就要遭受霜冻的危害。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冻,称为初霜冻。
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称终霜冻。
初终霜冻之间的日数称为无霜期。
我国一般以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的间隔时期作为无霜期,用以衡量喜温作物在大田生长期长短的指标。
我国无霜期由北向南逐渐增长,最北部漠河的无霜期只有93天,到了天津延长到195天,往南至长沙增至275天,再往南至湛江则全年无霜。
3、降水、蒸发和干燥度
(1)降水量(precipitation)和降水强度(precipitationintensity)。
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
根据降水方式又可分为水平降水和垂直降水。
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地物表面或低空形成的凝结物,如露、霜、雾、雾淞等,称为水平降水;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雹、雨淞等,称为垂直降水。
在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而水平降水不作降水处理。
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垂直降水,在水平面上聚积的水层厚度,称为降水量,以mm为单位,精确到一位小数。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
其单位为毫米/日(mm/d)或毫米/时(mm/h)。
(2)蒸发速率(evaporatevelocity)和蒸发量(evaporation)。
自然蒸发主要是指下垫面上的水面和土壤表面的蒸发。
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上蒸发出来的水汽的质量,称为蒸发速率。
其单位为g/cm2·s或g/cm2·min。
我国气象台站测定的蒸发量,是用20cm直径蒸发皿(离地70cm高)直接测量因蒸发而损失的水层深度,单位为mm。
一般以日为单位进行观测,以天、旬、月、季、年等周期进行统计。
(3)评价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干燥度。
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旱程度,决定于该地区的水分收入(降水)和水分的支出(蒸发)状况。
将某地区的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之比作为衡量该地区水分状况的指标,称为干燥度(或干燥指数或干燥系数)。
可能蒸发量在实际测定时较为困难,一般根据温度和降水量来计算。
我国采用以下经验公式(式1-4)进行计算:
K=0.16∑t/r(式1-4)
其中:
K是干燥度;∑t是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期的积温;r是同期降水量;系数0.16,是在假定秦岭、淮河一线的可能蒸发量和降水量接近平衡的条件下,进行推导获得。
根据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研究,我国干燥度小于1的地区为湿润气候条件,其自然植被为森林;干燥度大于等于1小于1.5的地区为半湿润气候条件,其自然植被为森林草原;干燥度大于等于1.5小于4的地区为半干旱气候条件,其自然植被为草原或荒漠草原;干燥度4以上的地区为干旱气候条件,其景观为荒漠。
二、我国的气候资源
气候对于人类说来既是一种环境因素,又是一种自然资源。
中国是一个气候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气候灾害较多的国家。
因此,了解我国的气候资源及其特点对开展中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气候的特点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东滨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季风性与大陆性特点的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continentalmonsoonclimate),季风性强气候类型多样。
1、东部地区季风性显著
我国东部地区滨临太平洋,受东亚季风影响强烈,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色。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冬、夏季风反向运行,冬季盛行西北、北、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南、东南季风。
该区域主要雨带的位移与夏季风的进退密切相关,降水量变动较大,分布类型多变,雨热同季。
东南部地区,夏季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炎热多雨;冬季受欧亚大陆西北气流的影响,寒冷干燥。
东南部地区年降水量达到400~2000mm,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集中于作物生长期内,炎风暑雨相得益彰。
2、西北地区大陆性强烈
我国深入内陆的西北部地区,因太平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呈现出极强的干旱少雨,日照充足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温度的冬夏差异和昼夜变化很大。
其主要特征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温的年、日变化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最冷月多出现在1月份,最热月多出现在7月份。
3、温度和降水变化大
不稳定性是季风气候所具有的一个特点。
不同年份之间,由于夏季季风的强弱、进退时间及其影响范围上的差异,导致降水量在年际和年内各季节分配的变化,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差别可达数倍之多,一般年变率在15%~25%。
我国南部和东南沿海季风区内的降水丰沛,年降水量超过1000mm,台湾岛北端的基隆港年降水量接近3000mm,年雨日214d,被称为“雨港”。
西北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新疆吐鲁番为16.4mm。
温度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冬季温度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明显偏低。
我国华南地区,气温年较差为10~20℃,长江流域为20~30℃,华北和东北南部达30~40℃,东北北部则在40℃以上。
受季风的影响,我国旱、涝、低温冷害、台风等农业气象灾害经常发生,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
(二)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
从农业角度看,气候也是重要的资源,被称之为农业气候资源,包括光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等。
其中降水资源在我国分布极不均匀,同时它又是气候资源中较为有限的一种资源。
1、光能资源
太阳光能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它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植物体总干物质中,有90%~95%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0~5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带,光能资源丰富,全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多在100~200千卡/cm2。
一般西部多于东部,高原多于平原,青藏高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地区。
我国东经100度以西地区,北纬40度以南多于40度以北区域,而东经100度以东地区,北纬35度以南少于35度以北区域。
这是因为我国东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阴天多晴天少的缘故。
我国日照的分布,一般是纬度越高,日照时数越多;气候干燥少雨的地方,日照时数较多。
因此,南方少于北方,东部少于西部。
全国年日照时数在1200~3400h,四川、贵州是全国云量、雾日最多的中心,所以也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年日照时数在1200~1400h以内。
内蒙古高原的西部、新疆东部、青海北部和甘肃西北部,为全国日照最多的地区,日照时数为3200~3400h之间,如青海的冷湖年平均日照达3553.9h,为全国之冠。
2、热量资源
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农业气候条件和资源的主要指标。
农业生产上可利用的热量称为农业热量资源。
它包括生长期和无霜冻期的长短,积温的多少及其在年内的分配,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极端最低和极端最高温度的多年平均值等。
我国最热月平均温度,除青藏高原、黑龙江和内蒙古北部在20℃以下外,其他地区均在20℃以上。
华北平原在26~28℃之间,从淮河流域直至海南岛的广大平原与丘陵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均在28℃以上。
我国最热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很小,如南沙群岛为28.8℃,漠河为18.4℃。
我国最热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高达32.7℃。
最热月平均温度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温度在10℃以下。
我国最冷月平均温度南北相差较大,西沙群岛为22.9℃,漠河为-30.9℃;极端最低温度相差更大,漠河为-52.3℃,西沙群岛为15.3℃。
内蒙古的东北部和黑龙江的北部最冷月平均温度在-25℃以下,淮噶尔盆地及其以北多在-17℃以下,塔里木盆地一般在-10℃以上,西藏东北部、青海大部地区在-10℃以下,华北地区在0℃~5℃之间,海南岛以及台湾岛在15℃以上。
受纬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各地的无霜期相差很大。
东北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和新疆的东北部,平均无霜期不足100天。
东北和内蒙古的大部地区,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北部地区,在100~150天之间。
新疆的南疆在150天以上,青海东部农业区,只有90~120天左右。
华北平原、陕西和山西大部地区,在180~220天之间,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230~280天之间。
四川盆地在300天以上,贵州山地一般在260~270天左右。
南岭山地及其以南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的南部,在300~350天之间,云南南部和广东湛江以南地区则全年无霜。
3、降水资源
受季风、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影响,我国的降水量各地区差异很大。
全国降水量分布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南方多于北方,山地多于平地,年等雨量线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延伸。
年降水量400mm等雨量线,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太行山麓向西南延伸至青海的同德、西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资源 自然 社会环境 32